导航:首页 > 流水资料 > 金融金准扶贫贷款投放相关工作推进情况

金融金准扶贫贷款投放相关工作推进情况

发布时间:2023-08-27 15:27:52

A. 农商银行如何开展精准扶贫

自扶贫开发攻坚战打响以来,作为服务“三农”、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金融主力军,宣汉农商银行积极思考,主动作为,坚持精准扶贫总体思路,深入开展“惠农兴村”、“扶微助小”、“融城旺社”三大工程,创新扶贫模式、助推产业发展,由“输血式”扶贫向“造血式”扶贫转变。随着工作的持续推进,也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对此,笔者就县域农商银行(农信社)如何持续做好该项工作,确保“扶真贫”、“真扶贫”,助推金融精准扶贫向纵深发展进行思考并提出几点建议。
一、宣汉农商银行支持精准扶贫的实践
宣汉农商银行立足于自身优势,着力于农业产业扶贫,创新信贷模式,加强银政合作,探索扶贫开发新路子,在精准扶贫的道路上大胆实践,努力作为,成效显著。
(一)深化银政合作,优化信贷扶贫
宣汉农商银行勇担责任,主动作为,与地方政府签订《扶贫小额信贷业务合作框架协议》,《贫困户住房建设贷款分险协议》,为确保扶贫小额信贷可持续发展,由地方财政安排担保基金及风险补偿金。一是县政府首次注入贷款担保基金及风险补偿金3000万元并专户存入,后期将按扶贫贷款发放进度适时补充,用于解决贷款风险问题。二是对贫困户贷款实行财政贴息。县政府通过财政资金对贫困户贷款按不超过5%的利率给予贴息。三是按1:10比例放大对扶贫小额信贷进行风险补偿,在撬动信贷资源的同时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效应。
(二)创新信贷模式,助力开发扶贫
一是创新信贷产品。结合现代农业特点,利用林权抵押、股权质押、最高额循环抵押贷款等方式,创新信贷模式支持新农村建设、乡村旅游、生态农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现代农业发展,积极协调企业为贫困户提供就业机会,实现增收脱贫。二是创新信贷模式。紧扣农业产业化集约化发展,积极参与种养殖业优化转型,以支持龙头企业为抓手,重点支持“公司+基地+农户”、“企业+合作社+农户”等运作模式,发挥辐射示范作用。三是简化办贷流程。结合农户“小额、分散、急需”的资金需求特点,按照“便民、利民、惠民”的原则,在防控风险的前提下,适当简化小额农贷审批、发放流程,提高办贷效率。
(三)加快产业发展,注重智力扶贫
一是积极引入优势产业。利用宣汉农商银行与企业建立的良好合作关系,积极引入优势产业,既“输血”又“造血”,培育脱贫致富带头人,带动周边贫困户创业脱贫。协调引入宣汉县昌林中药材合作社,为贫困户送去药材、成品种鸡,为贫困户提供种子和技术,同时,以保底价回收药材,保证贫困户收益;引入“养牛分成”模式,由养牛大户为贫困户提供小牛,待牛长大后,贫困户按照比例进行分成。二是智力输入扶贫。扶贫先扶智,我行在开展精准扶贫过程中,注重从源头做起,以智力输入为主,以物质帮扶为辅,引入企业定期举办培训班,深入田间地头,为农户讲解种养殖技术,为贫困户提供商品销售信息。
(四)履行社会责任,支持创业致富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一是积极开办了青年创业贷款,通过信贷资金帮扶,积极联系企业提供技术指导,共发放青年创业小额贷款3825万元,支持976人创业发展。二是积极开办了妇女小额财政贴息贷款,加大对妇女创业就业支持力度,共投放贷款11,424万元支持了3234位妇女朋友就业创业。三是积极投入对口帮扶,为帮扶对象号楼村改善道路交通、人畜饮水等基础设施,共同找思路、谋出路,引入中药材种植、蜀宣花牛等特色产业,有效为当地群众创收增收。
(五)践行普惠金融,延伸服务触角
为让金融空白乡镇及偏远山区群众享受方便快捷的金融服务,宣汉农商银行竭尽全力,强势履行社会责任,确保基础金融服务全覆盖。一是加大自助银行设备布放力度,在凉风、南坪、龙泉、观山等金融空白乡镇布放自助银行,为方便群众支取财政补贴资金,加载存折模块功能。二是聘请金融联络员568名,精准联系到村到户,收集群众金融服务需求,针对性地开展上门服务。三是利用流动汽车银行及移动服务终端,开展定时定点服务,抽调专门人员利用节假日赴柳池、漆树、漆碑等偏远乡镇提供金融服务。四是大力推广电子银行服务,拓宽服务空间,截至5月末,个人电子银行用户数达27,230户,企业电子银行用户数达276户,短信银行总量达95,334户,电话支付终端425台,POS机459台。
二、深化金融精准扶贫的制约因素
作为一项光荣而艰巨的政治使命和现实责任,宣汉农商银行踊跃投入到精准扶贫的具体工作中去,但由于一些天然的、历史的、现实的问题和困难,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扶贫工作的推进,影响着扶贫效率的提高。
(一)自然条件恶劣,金融扶贫风险较大。贫困地区多地处偏僻,或高山峻岭,或峡谷沟壑,可耕地不足从而毁林毁草开荒导致水土流失严重,自然灾害频繁,生态环境脆弱,难以保证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这些地区致贫因素多,贫困程度深,扶贫难度大,灾年返贫、因病返贫现象较为普遍。
(二)产业结构落后,金融扶贫难度增加。特困地区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缺乏竞争力和自我发展能力,产业构成以自给自足的传统农业为主,粮食生产占主导地位,经济作物等其他产业比重低,生产成本高,经济效益低。留守劳动力文化素质偏低,年龄偏大,缺乏科学知识和市场经济意识,底子薄、基础差,扶贫工作基本从零开始,难度较大。
(三)农户认识偏差,金融扶贫持续性降低。部分贫困户依然存在“等、靠、要”思想,对扶贫开发和扶贫贷款认识不足,对依靠土地脱贫失去信心,以为精准扶贫只是走过场、搞形式,仍然抱有依赖政府“输血”式救济的老观念,以为扶贫贷款是国家救济资金,可以借钱不还,严重伤害金融扶贫的积极性和可持续性。
(四)政策配套单一,金融扶贫动力不足。部分地方财政资金设立风险补偿金激发了银行业金融机构的扶贫动力,但风险分担机制较为单一,针对贫困地区的差异化金融监管政策、货币信贷倾斜政策、税收优惠减免政策、财政奖励补贴政策配套不够,更缺乏鼓励先进的激励政策,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银行业金融机构特别是农信社作为地方金融主力军的扶贫动力。
(五)业态环境限制,金融扶贫有力难使。贫困地区信用体系建设较为缓慢,市场主体信用等级偏低,合格的贷款主体较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资金需求期限长、额度大,同时其生产要素无法有效交易和流转,要素价格发现功能难以实现,在此背景下创新“四权”抵押贷款仍面临评估难、流转难、变现难的现实问题及相应风险。
三、助推金融精准扶贫的对策建议
基于前期金融扶贫的有效经验,随着扶贫攻坚由易到难、由点到面,扶贫难度越来越大,任务越来越重,如何实现金融扶贫从“大水漫灌”到“精准滴灌”的转变,确保扶在点上、根上,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宣传引导,树立群众对金融扶贫的正确认识
一是逐村召开金融扶贫动员工作会议,向广大群众宣讲金融扶贫与目的、意义及措施,宣传扶贫信贷政策规定、优惠条件、操作流程等,让贫困户自愿贷款发展产业项目,放心使用贷款,到期归还贷款。二是加快贫困地区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深入开展“信用户”、“信用村”、“信用乡(镇)”以及“贫困地区示范户”、“农村青年信用示范户”等创建活动,严厉打击各种逃废债行为,不断提高贫困地区各类经济主体的信用意识,营造良好的农村信用环境。三是持续开展送金融知识下乡活动,加大贫困地区金融知识宣传培训力度,捐赠科普、农业、创业、管理等文化书籍和光碟,帮助贫困地区群众提高文化水平,增长金融知识。
(二)因地制宜,坚持发展特色产业
农村贫困的根本原因是在于产业基础簿弱,未形成产业“气候”。因此,发展产业是带动贫困地区、贫困农户脱贫致富的重要出路。建议把发展特色产业、优势产业摆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因地制宜,“一村一策、一户一案”,推动农村产业化发展与金融资源紧密结合、协调发展,形成可持续的产业群体,利用多种模式,形成示范效应,发挥带头作用,让贫困户看到产业发展的希望,促进贫困户想创业、敢创业,想贷款、敢贷款,通过产业发展有效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
(三)多方联动,形成合力共同推进
精准扶贫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其所包含的基础建设、产业发展、教育培训、医疗卫生等内容涉及财政、交通、农业、林业等多部门多条线,扶贫开发项目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对口部门的指导支持,农商行在提供信贷支持的同时仍需牵线搭桥,多方联动,以农商行金融扶贫为支点,撬动多方扶贫资源的高效运用,与相关职能部门共同为扶贫项目服好务、找好路,通过协同作业建立联动反应的工作机制,针对不同项目形成可操作性强的项目扶持方案,比如针对中草药种植、果木栽培、畜牧养殖、乡村旅游等不同经营类别形成各具特色的联动扶持方案。
(四)精准滴灌,深化产品服务创新
一是创新农村“四权”等生产要素担保方式,即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林权、水域滩涂养殖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积极探索农村“三权”抵押试点,创新“三权”抵质押金融产品。二是根据不同项目不同产业在不同发展周期的不同金融服务需求,个性化定制金融产品及服务,如目前大力推广并广受欢迎的“税金贷”产品。三是加强银行、保险、政府间业务合作,形成三者之间的协同效应,充分发挥政府、市场、中介组织的作用,分散和缓释三农信贷风险,有效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五)防范风险,确保扶贫开发健康可持续
农商行作为金融扶贫主体之一,同时作为经营风险的市场主体,其对风险的天然敏感和防控属性决定了对扶贫开发的可持续性、微利性有一定内在要求,从而决定了金融扶贫既不是慈善救济,又不是纯粹的商业行为,而是在保持资金安全的前提下,通过信贷投放,启动示范和带动效应明显的扶贫项目,支持有一定经济效益的产业发展,激发贫困人群的内生发展动力,从而实现可持续的脱贫和发展。对风险的防控要求能实现扶贫项目的筛选功能,过滤低效甚至无效的信贷需求,在实现自身业务可持续发展的同时保证精准扶贫工程高效可持续推进,最终达成互相促进的双赢局面。

B. 贵州省农村信用社金融扶贫

充分发挥信贷资金的作用:变“漫灌”为“精准滴灌”

为最大限度发挥信贷资金在脱贫攻坚战中的效益,近年来,贵州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对建档立卡贫困户进行精准“专项贷款”。向建档立卡贫困户提供“5万元以下、3年以内、免抵押、扶贫贴息、县级风险补偿”的低息低成本贷款,帮助贫困户发展生产。

“优惠贷款”政策实施以来,累计向穗码87.37万贫困户发放“优惠贷款”499亿元,极大地提高了贫困户的贷款可获得性,取得了良好效果。

充分满足行业龙头扶贫的信贷需求。坚持产业引领,通过支持特色产业发展撬动精准扶贫,提高金融扶贫的精准性和可持续性。

推广线上服务,探索“大数据”扶贫新模式。今年以来,贵州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根据疫情形势,在“千农云”平台上积极探索“千农村村通”、“千农驿站”金融生态圈建设,创新推出“千农快贷”、“便民快贷”线上产品。

截至6月底,千农云平台注册用户达到1020万,线上发放贷款214万笔、713亿元,其中千农快贷发放贷款7万笔、21亿元,便民快贷发放贷款11万笔、14亿元。

着力完善农特产品销售体系,通过千农云电商购物平台为农民和小微企业开设店铺1825家,上架商品1万余件,其中销售农产品36.46万件,金额近4800万元。

打造助农脱贫“五张名片”:变“优惠金融”为“普惠金融”

一是“农村信贷工程”解决了贫困农户贷款难的问题。以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为抓手,贵州省开展了以信用农户、信用村、信用乡镇、信用县市创建为重点的农村信用工程创建活动。创建制度增加了“优惠等级”,降低了建档立卡贫困户的评价条件,提高了授信额度,有效提高了贫困地区贫困人口的金融服务可及性。

截至今年6月底,贵州省在册农民已达772万人,占比98.18%;信用评级710万户,授信总额4777亿元,户均授信6.73万元;全省共建立信用小组124715个,信用村12925个,信用乡(镇、街道)986个,信用县(市、区)21个,信用城市1个。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余额1934亿元,占农户贷款的79%。

第二,“农民工金融服务中心”全力帮助农民工创业就业。为解决农民工金融服务“两头空”的问题,在北京、广东、浙江等贵州籍农民工集中的省市设立了13个农民工金融服务中心,为农民工提供金融知识、财富信息和维权帮助。

截至6月末,农民工自主创业贷款76万笔,余额269亿元,农民工返乡创业贷款89万笔,余额772亿元。其中,2020年支持建档立卡贫困户1.46万户,贷款金额11.5亿元。

是“新河每村”打通金融服务的“最后一公里”。贵州农信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难。它在民生金融服务的薄弱环节上下功夫,通过构建覆盖城乡的综合金融服务网络,为贫困地区农民提供均等化的金融服务。全局唯一标识符

截至6月底,共建立了1,358个帮助农民脱贫的流动服务站,为17,200个行政村提供服务。助农脱贫流动服务站将以偏远地区群众、因残疾、年老等原因无法到柜台办理业务的群众为重点,让更多的困难群众享受到更加有效、便捷的金融服务。

第五,建设“农村金融夜校”,提高贫困人口的致富能力。针对广大农村群众猜笑哪缺乏金融知识的实际,创新设立“金融夜校”,利用农民晚上休息时间,普及金融知识、专业技能和致富信息。

福泉、长顺等部分银行结合当地产业发展实际,创新开办“农村金融致富学校”,改变传统金融夜校流动性大、场所不稳定的因素,为农民提供稳定舒适的学习环境,积极培养有文化、有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截至6月底,贵州省已举办“金融夜校”3.99万多所,培训学员110多万人。

勇敢承担社会责任:将“社会福利”与“金融扶贫”相结合

成立信和公益基金会,助力社会民生发展。2013年4月,贵升前州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发起成立贵州信合公益基金会,通过向春晖行动、希望小学、扶贫生态移民、医疗卫生等社会民生事业无偿捐赠,向贫困地区捐赠项目201个,捐赠金额35.6亿元。

在毕节,农信社系统建立的“11”关爱育人梦想工程,让山区孩子实现了大学梦;在威宁石门,农村信用助学基金帮助贫困学生成长;在贞丰禄荣等20个特困乡镇,“热水袋”工程为山区中小学生带来了冬天的温暖,让孩子们喝上了热水,洗上了热水澡;在“93”重点县区开展“扶贫、产业发展、健康行走”活动,捐赠3600万元用于教育设施、振兴地方产业、村庄环境整治等资金,力图让贫困地区人民更加健康、快速脱贫。

凝聚系统力量,稳步推进结对帮扶。贵州农信社积极响应贵州省委、省政府号召,通过建立机制、捐赠资金、搭建平台、结对帮扶等方式,全力支持吴川扶贫开发工作。五年来,贵州农信社累计投入信贷资金190.95亿元,无偿捐赠2.56亿元,支持武川农业产业和文化旅游。

游产业、基础设施、教育医疗等产业事业发展。

据介绍,贵州省24家行社结对帮扶务川县25个贫困村,落实帮扶资金3039万元,惠及贫困户29155户。

成立结对帮扶思南县村级集体经济工作队,连续出台帮扶思南县集体经济发展六个方案,向思南县双山、官坡村6个结对帮扶村各捐赠帮扶资金100万元,支持村集体经济发展。

支持易地扶贫搬迁,有效帮助失地农民顺利转型。贵州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主动对接支持贵州省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切实解决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问题。

截至6月末,贵州省农信社为34.85万户易地扶贫搬迁农户建立资信档案,30家行社推出支持易地扶贫搬迁信贷产品。在全省共发放易地扶贫搬迁贷款9.62万户53.34亿元。

同时,各行社积极跟进金融服务和设施建设,在易地安置区设置便民网点、新设自主机具、开通金融服务站,在部分移民新区捐建希望小学和幼儿园,助力“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反哺“三农”,全心助力脱贫攻坚。贵州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紧紧围绕贵州省委省政府重大部署,持续加大“支农支小”的金融服务力度,实行大幅减费让利于民一系列优惠政策。率先在全国实行涉农补贴资金省级代理发放,无偿代理兑付中央和省级安排涉农补贴资金500多亿元。

2018年以来,贵州省农信社执行优惠贷款利率让利105亿元,仅“特惠贷”累计让利达34亿元;扶贫产业基金降息让利3.6亿元;减(免)服务收费1.4亿元。今年疫情发生以来实行利率优惠及减免让利9.68亿元。

相关问答:贵州农信银行卡限额怎么解除

贵州农信银行卡的限额是银行系统默认的。你想提高银行卡的转账额度。带上身份证和银行卡。到发卡银行的营业窗口办理提高转账限额手续。办妥后就可以提高银行卡的转账额度了。到当地农信银行柜台办理升类,升级到二类或一类卡(视情况而定)拓展资料:银行卡解除限额方法分别有以下这两种一、带上银行卡和身份证到附近的银行网点修改银行卡的限额;二、自行登录网上银行去进行修改,但是这种方法只仅限于已经开通了网银账户的客户使用。当然,银行卡限额并不是坏事,主要是为了确保持卡人交易安全问题。但注意的是,如果限额已经达到银行最高设置,那么只能根据实际限额类型换卡、换支付平台或者过了限额期再进行交易1、信用卡如果是单标识信用卡(比如VISA单标识),国内是不支持的;2、刷卡金额过大,超出了信用卡所用的额度范围也是刷不了卡;3、还有信用卡的芯片有没有损坏,因为一些芯片损坏造成机器无法识别卡身份也是无法正常刷卡的;4、刷卡时,机器有没有联网,机器是否只固定个别卡类进行刷卡;5、信用卡逾期还款也会被限制。针对以上问题,可以先自己进行排除。如果是用户造成逾期或者出现不良的消费行为,例如恶意透支、套现等,造成了卡受限制。一般来说,要解除对卡的限制,用户必须尽快把欠款还清和停止不良的消费行为,可拨打相关银行客服申请解除卡的限制。如果还是不明白怎么受限的可以致电发卡银行详细了解,然后再针对性地去解决问题。银行周六日也是上班的,只是工作时间会比周一至周五短一些银行中午也都是有休息时间的,一般中午休息时间为12点到14点,在这个时间段,银行会留有部分窗口支持办理私人业务,但是对公业务在这个时间段是不支持办理的,所以如果是办理对公业务,那么需要在早上9:00到12:00,下午14:00到17:00这两个时间段才可以办理。

C. 金融扶贫有看头:资金跟着产业走,产业跟着市场走

如何引金融活水浇灌贫瘠之地,是脱贫攻坚的重要命题。“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通过贷款支持、招商引资等方式,以产业发展带动地方经济,越来越成为金融扶贫的重要举措。

央行金融市场司副司长马腊颂睁贱阳日前介绍称,截至二季度末,全国已累计发放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及脱贫人口贷款1.73万亿元,发放产业精准扶贫贷款2.09万亿元。

发放产业扶贫贷款,风险管控和可持续性就显得尤为重要。在此过程中,部分金融机构建立市场化的运作手段,在基层进行信用体系建设,提升了贫困地区“造血”能力。

东西部协作成效显著

“到西部去,到基层去”的号角如今正演绎新篇章。招商引资引入投资者,支持西部投资建厂和东西部产销对接,金融机构充当着“穿针引线”的作用,产业扶贫东西部协作成效显著。

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和贵州省黄平县,是农行浙江分行对口帮扶地区,通过积极引导东部有明确产业转移计划、有可行项目落地的客户到帮扶地区投资兴业,该行已经推动18家企业调研考察,7家签订框架合作协议,3个投资项目基本落地。

以凉山核桃种植为例,为满足当地产业发展需求,农行浙江分行在1个月内推动9家坚果和食用油加工企业到当地投资考察,促成企业投资建设核桃加工基地。同时还协助创新“核樱或桃扶贫贷”,全链条支持核桃采摘、收购、初加工。

招商引资、“东金西移”是农发行交出的答卷。以优惠利率支持山东如意集团在西部建设产业园区和“扶贫车间”等建设,农发行在定点支持西部扶贫方面,不仅推动了产业的“引进来”,还支持了产品的“走出去”。

同时,农发行还支持企业东西部分支公司之间建立产销对接,鼓励东部地区发放的贷款资金用于采购西部地区的产品和原材料,实现“东金西移”,有效挖掘当地棉、毛资源丰富的优势。比如,目前如意集团开始在新疆喀什地区陆续投资建设80万锭纺纱生产轮岁基地。

打通产业链带动周边

“参演《**公主》每月增收3000元,当演员已经成为家里的主要收入。”索朗曲珍是一名贫困人员,在《**公主》中担任侍女、打阿嘎等多个角色,使得她和家人的生活状况出现极大改善,而这得益于国开行在西藏地区的产业扶贫行动。

作为一部大型藏文化史诗剧,《**公主》是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体验园项目的“重头戏”。国开行通过支持产业项目,激活周边产业经济活力,带动西藏贫困人口脱贫增收。

据了解,截至2018年演出季结东,《**公主》已完成演出破1000场,综合接待游客超过210万人次,累计收入达7.7亿元,累计解决就业4000余人次,支付工资逾2亿元。运营之初通过就业吸纳的300余名建档立卡贫困户现已全部脱贫。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产业扶贫也要因地制宜。作为蔗糖生产第一大省,广西对于糖业高度依赖,全国1500万亩糖料蔗生产保护区种,广西占1150万亩,涉及农民2300多万,占全区农业总人口50%,种蔗收入约占全区农民种植业总收入40%。

在此背景下,国开行广西分行搭建“产业+龙头企业+贫困户”的脱贫创新模式,支持龙头企业粤桂股份开展贫困户甘蔗收购。截至今年9月,国开行共向粤桂股份发放2.7亿元流动资金贷款,支持带动不低于14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增收,人均增收2600元以上。

市场运作实现可持续

“资金跟着产业走,产业跟着市场走。”环环相扣的效益链接机制,使得邮储银行的“蔡川村模式”实现了市场运作的闭环。

自2008年开始,邮储银行宁夏分行就开始以小额货款为抓手,瞄准普通农户进行试点投放,后来又采用村干部、养殖能手等任意3户组成联保小组的形式,向14户养殖户发放17万元贷款,为蔡川村的脱贫致富引入了一渠活水。

支持产业发展,推动商业可持续的同时,信用体系建设和风险补偿金杠杆的撬动,也推动蔡川村实现了贷款等资金来源的可持续。

据了解,邮储银行宁夏分行在蔡川村开展信用评价体系建设,分A、B、C三个信用等级,信用等级根据贷款使用情况,可逐年升高,到2014年,蔡川村80%的农户都达到了A级。

信用体系建设的完善,农民信用等级的提高,使得贫困户能够在贷款时获得更多优惠,从而帮助贫困户持续性获得商业贷款。

来源: 上海证券报

D. 湖南:金融扶贫将起到“源头活水”作用

三年前,在湘西花垣县十八洞村,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精准扶贫”,如今湖南扶贫开发已经到了攻坚阶段。如何让湖南445万贫困人口摆脱贫困?如何让高屋建瓴的扶贫政策飞入偏远山区的每个普通贫困户家中?产业扶贫、金融扶贫又如何以组合拳之势,扭转贫困地区的面貌?带着这些问题,近日,记者专访了湖南省扶贫办党组成员、副主任张智勇。

“四跟四走”的新路子

记者:湖南贫困人口在全国排第5位,占到全国近1/10,目前湖南还有445万贫困人口,扶贫开发已经到了攻坚拔寨阶段。未来3-5年,产业精准扶贫的目标是什么?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湖南探索出了哪些可供借鉴的模式和经验?

张智勇:2014年起,湖南在麻阳、芷江等地试点的基础上,探索出了一条“资金跟着穷人走、穷人跟着能人走,能人跟着产业项目走、产业项目跟着市场走”的“四跟四走”新路子,并以省重点产业扶贫项目为平台,通过直接帮扶、委托帮扶、股份合作等模式,引导和支持新型农业经营组织与贫困农户建立紧密利益联结机制,实现贫困农户持续稳定增收脱贫。

3年来,共实施省级重点产业扶贫项目229个,累计安排财政扶贫资金12亿元,整合其他资金60亿元,引导690家龙头企业和农民合作社参与,直接帮扶贫困人口60万人,带动县级扶贫产业项目帮扶贫困人口100万人以上。

未来几年,我们将继续按照“四跟四走”产业扶贫思路,进一步深入推进省级重点产业扶贫项目建设,每年精准帮扶20万以上贫困人口,带动县级重点产业扶贫项目精准帮扶30万以上贫困人口脱贫增收。

积极探索产业分红及股权 收益

记者:对贫困户的扶贫支持中,产业精准扶贫是重中之重,目前我省有哪些好的产业扶贫模式?未来还将推出哪些创新型的产业扶贫做法?

张智勇:我省在提出“四跟四走”产业帮扶路径的同时,提出了直接帮扶、委托帮扶、股份合作三种模式供贫困户自主选择。直接帮扶模式,就是对既有产业发展愿望,又有产业发展能力的贫困对象,在政府的组织和引导下,直接参与区域特色产业开发;通过以奖代扶、 贷款 贴息等方式,予以直接帮扶。委托帮扶模式,就是受贫困对象个人或集团委托,通过购买扶贫社会服务方式,将国家给予特定对象的扶持资金直接委托给有意愿合作的、有社会责任的、讲诚信和有实力的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实行项目统一开发、统一管理、统一经营、统一核算,相互间以契约形式,明确责权利关系,项目收益按比例分成。股份合作模式,就是秉承贫困对象个人或集团意愿,鼓励探索将扶贫对象户的政策扶持资金、土地、林地和水面等生产资料折价入股,由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统一管理和生产经营,结成联股、联利的共同体,实现股份到户,利益到户。

下一步,我们将积极探索产业分红收益与劳务收益转股增效的新模式,力争使贫困户实现长期稳定增收。

起到“源头活水”作用

记者:在产业扶贫的过程中,贫困户的资金问题一直是难题,金融扶贫将起到“源头活水”的作用,请问目前我省金融扶贫做了哪些探索,取得了哪些成效,未来还将探索哪些新模式,借助金融力量来解决资金短缺问题?

张智勇:扶贫工作,说到底就是解决“人”和“钱”的问题。我们的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相对来说总量不是很大,需要用钱的地方却很多,分到产业扶贫上就非常有限了,这就要引入金融“活水”,借助社会金融资本来“浇灌”贫困地区产业发展。金融扶贫没有现成经验可借鉴,需要在实践中趟出路子。

这些年来,我们在金融扶贫方面做了许多有益的探索,比如,引进中国基金会中和农信小额贷款公司、推进沅陵全国农村金融试点、建设村级小额信贷微型担保平台、试行村级扶贫互助金模式、扶贫农业企业担保等金融扶贫试点,形成了一大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特别是2014年11月底,我们与省农村信用联社合作,推出了以“一授、二免、三优惠、一防控”为核心内容的扶贫小额信贷模式,有效破解了贫困农户“贷款难”“贷款贵”问题,突破了贫困农户发展产业资金打通精准扶贫最后一公里“小额信贷”飞入寻常百姓家红网

“瓶颈”,成为我省最具特色的金融扶贫亮点,得到国务院扶贫办高度认可,并在全国推广。

贫困地区产业要发展,企业和贫困农户扩大再生产投入不足的问题必须统筹解决。下一步,我们将在扶贫企业融资和扶贫保险方面,出台具体的支持政策,加大工作推进力度。一是和财政厅、省农行联合制定《中国农业银行湖南省分行支持新型农业经营组织参与精准金融产业扶贫的意见》,力争十三五期间面向参与扶贫的新型农业经营组织投放贷款200亿元以上,支持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专业大户1000家(户)以上,对接联系贫困村1000个以上,带动100万以上贫困人口实现稳定增收脱贫。一是联合省保监局准备出台《湖南保险业助推脱贫攻坚工作方案》《湖南省“扶贫特惠保”工作实施方案》,对全省建档立卡贫困户实行家庭综合保障保险全覆盖,兜住贫困户因病因灾返贫的底线,实现产业保险对贫困地区优势特色产业的重点保障,着力解决因意外事故、因病因灾致贫、返贫等问题。

E. 邮储银行小额贷款如何助力脱贫

2018年8月2日,第176场银行业例行新闻发布会在北京召开,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副行长、三农金融事业部总裁邵智宝以“邮储银行小额贷款助力脱贫攻坚”为主题,介绍了该行专注发展小额贷款业务,全力推进金融精准扶贫的举措和成效。参加本次发布会的,还有邮储银行三农金融事业部总监杨波、小企业金融部总经理刘存亮、资产负债部总经理刘宏海等。

邮储银行成立以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始终致力于服务“三农”、服务中小企业、服务社区,发挥网点网络优势,助推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邮储银行在总行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充分发挥网络、资金和小额贷款专业优势,坚持“真扶贫、扶真贫”,推动25万建档立卡贫困户享受到扶贫金融服务;坚持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三位一体”大扶贫格局,支持家庭农场、专业大户、龙头企业、扶贫项目等,带动319万户贫困户脱贫。

邮储银行建立了总行统筹、省行负责、市县支行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强化各级行一把手第一责任,推动金融扶贫工作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截至6月末,累计发放扶贫小额信贷近20万笔,金额近80亿元,结余近19万笔,金额近75亿元,余额较年初增长超过17亿元,增幅超29%。累计发放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贷款1235亿元,服务43万人次。金融精准扶贫贷款(含已脱贫人口贷款)余额703亿元,较年初增长87亿元,增幅14%,高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

为了做好小额扶贫贷款,邮储银行在内部政策上给予定向倾斜政策。在体制机制方面,专门建立三农金融事业部,下设扶贫业务部,在22个扶贫工作重点分行成立金融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在资源倾斜方面,对全部金融精准扶贫贷款实行内部资金转移定价(即FTP)五折优惠政策;对全部建档立卡贫困户执行基准利率优惠政策;对扶贫领域小微贷款业务给予专项信贷额度支持。在差异化政策方面,金融精准扶贫贷款、扶贫小额信贷不良率,允许高出各项贷款不良率年度目标2个百分点;出台了差别化授信政策,拟定了金融扶贫尽职免责制度。

F. 怎样写金融扶贫调研报告

/提纲:……
一、主要做法
(一)从“顶层设计”上做好“精准规划”
(二)从“评级授信”上做好“精准配合”
(三)从“风险补偿”上做好“精准对接”
(四)从“金融优惠”上做好“精准发力”
二、存在的问题
(一)“救济式”扶贫难转化为“造血式”扶贫
(二)银行发放扶贫贷款动力缺失
一是政府提供的扶贫风险保障基金一般在200万元左右并按照1:8的比例放大贷款
二是扶贫贷款收益低而风险高
(三)贫困户借贷及还款保障偏低
(四)金融精准扶贫合力形成难
三、对策建议
(一)加强贫困人口信用体系建设,提供金融生态保障
(二)健全扶贫风险体系,提供市场化风险分担机制
一是大力发展农业政策性保险业务
(三)充分发挥财税部门力量,提供协同保障
(四)加快农村信用体系建设
……
银行支行金融扶贫工作情况调研报告
类似范文:县金融支撑精准扶贫工作情况汇报

为进一步推进金融精准扶贫工作,人行**县支行主动作为,围绕“四个精准”大力推进金融扶贫工作,积极协调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和大力引导金融机构形成“一体化”合力,成效初现。
一、主要做法
**县属经济欠发达县,省定贫困村**个,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人,占全县总人口的2.23%。近年来,人行**县支行紧紧围绕“四个精准”,积极引导辖内金融机构探索多元化金融扶贫模式推动精准扶贫,取得了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应。
(一)从“顶层设计”上做好“精准规划”。人行**县支行积极推动地方政府完善扶贫金融配套制度和体系,牵头制定出台了《**县金融精准扶贫实施方案》,加强了对金融精准扶贫的指导。在人民银行**县支行的协调下,各涉农金融机构也纷纷制定出台了《**县扶贫和移民产业贷款管理办法》,采取“信贷+特色农业+贫困户”等精准扶贫模式,涉及
……(新文秘网http://www.wm114.cn省略607字,正式会员可完整阅读)……
看全文方法:付费极速开通 投稿换积分 注册 登陆
请了5万元移民扶贫产业贷款,将原来饲养5头牛扩大到20多头,至2016年6月底出售耕牛10头,销售收入近10万元,获纯利2.6万元。
(四)从“金融优惠”上做好“精准发力”。2016年根据县域实际,人行**县支行积极引导农信社创新扶贫信贷产品,推出“扶贫小额信用贴息贷款”,采取“授信管理、随用随贷、余额控制、周转使用”的管理方式,对贫困户提供资金支持。贷款期限根据贷款用途和生产经营活动的周期合理确定。同时按照“先收后贴、应贴尽贴”的原则,对扶贫贷款实行全额贴息。同时,人民银行于12月1日向信用社发放扶贫再贷款6500万元,将用于产业扶贫贷款和个人精准扶贫贷款,贷款利率按照人民银行公布的基准利率执行。截至11月底,**县扶贫产业贷款户数120户,金额499.7万元,扶贫小额信用贴息贷款2户,金额5万元,减免贫困户贷款利息25万余元。
二、存在的问题
(一)“救济式”扶贫难转化为“造血式”扶贫。**县贫困人口中近90%贫困原因为因病因残疾等原因致贫,属于典型的“无劳动力、无经济来源、无资源”人群,只能通过财政补贴政策保障基本生活需求。具有普通劳动力或部分劳动力的贫困户仅占10%左右,使得符合银行信贷条件的金融扶贫对象及支持项目缺乏,能通过金融扶贫、产业扶贫来实现脱贫的覆盖面非常低。
(二)银行发放扶贫贷款动力缺失。一是政府提供的扶贫风险保障基金一般在200万元左右并按照1:8的比例放大贷款。金融部门实际投入扶贫信贷资金目前已达到6600万元左右,远远超出这一比例。而扶贫贷款收息难度和风险隐患大,潜在资金损失风险十分明显。二是扶贫贷款收益低而风险高。贫困户的收入来源较为单一,贷款后还款压力较大,贷款追偿难。银行机构将大量资金投入到见效慢、收益低的农村贫困地区,与其经营效益最大化的目标存在明显冲突,弱化了其支持扶贫开发的积极性。
(三)贫困户借贷及还款保障偏低。一是贫困户缺乏有效抵押物,而农业经营风险分担和保险机制尚未形成,在没有任何抵押或是有力保障措施的情况下,银行出于自身利益考虑不愿发放贷款。二是现实中一些贫困户依然把贷款资金等同于政府救济款,信用观念认识不到位,对贷款资金偿还意愿不强。
(四)金融精准扶贫合力形成难。扶贫资金涉及财政、扶贫、科技、林业等多个部门,扶贫办、财政、银行之间信息共享机制落后,政府扶贫政策、扶贫指标及具体措施和银行机构扶贫贷款披露制度未能及时共享,难以发挥银行信贷资金在扶贫开发中的乘数效应。
三、对策建议
(一)加强贫困人口信用体系建设,提供金融生态保障。一是统一开发金融扶贫信贷管理信息系统,对接贫困农户建档立卡和扶贫监测信息系统,采集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信用信息情况,为准确识别贫困户提供依据。二是大力加强贫困人口信用环境建设,建立完善贫困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用信息征集机制、信用评价机制以及农村信用信息共享机制。
(二)健全扶贫风险体系,提供市场化风险分担机制。一是大力发展农业政策性保险业务。重点小额扶贫保险,扩大特色种养业险种,提高政策性农业保险的补贴比率、补贴范围,降低保险费率,扩大农业保险覆盖面。二是建立农村信用担保体系

G. 2018年新时期精准扶贫工作情况汇报

2018年新时期精准扶贫工作情况汇报

新时期精准扶贫工作情况汇报一: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省市扶贫开发建档立卡相关文件和会议精神,切实做好我乡精准扶贫建档立卡工作,建立健全扶贫对象识别机制,有针对性地落实扶贫政策、对扶贫对象实行动态管理、加快我乡扶贫攻坚进程,结合市扶贫移民局统一安排部署,现就我乡开展扶贫开发建档立卡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完成情况

全乡幅员面积57平方公里,辖5个行政村,18个村民小组,人口3130人,耕地面积3211亩。20xx年,万源市分配我乡贫困人口总数620人,实际录入620人,贫困村2个,实际录入2个。我乡识别出贫困农户199户,贫困人口数620人,按照“一高一低一无”的标准识别出贫困村2个(杜家坪村、道子坪村)。20xx年度全乡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18户、52人。20xx上级下达我乡年预脱贫指标101人,已分解落实到各村,并在驻村工作队的指导下制定了脱贫计划和措施,确保年底完成脱贫指标任务。根据全市统一调度扶贫资源的安排,市法院定点帮扶我乡2个贫困村,市法院对2个贫困村都相应制定了扶贫规划,在资金、技术、基础建设、产业发展、教育培训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

(二)建立健全档案资料

贫困对象识别后,通过入户登记,实事求是地获取了贫困对象的各项信息资料,并组织各村信息录入员将对象信息录入计算机,建立电子档案,做到户有表、村有册、乡有电子档案,并上报市扶贫移民局备案。

二、主要做法与措施

(一)加强领导,组建工作机构

一是成立了由乡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其他相关人员为成员的xx乡精准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对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和指导。各村组建专门工作班子,加大落实力度,全力推动精准扶贫工作有力、有序、有效开展。二是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组建5个以包村领导、驻村干部、村社干部为主体的驻村工作队,分别进驻5个行政村,将精准扶贫工作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协同配合,各司其职,齐抓共管。

(二)结合实际,制定实施方案

按万源市市精准扶贫建档立卡工作总体安排部署与要求,经乡党委和政府召开会议充分讨论研究,制定了《xx乡精准扶贫建档立卡实施方案》,提出了农村扶贫对象识别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指标任务、主要内容、方法步骤及保障措施。明确各成员单位及办公室工作职责及具体任务,建立健全了镇政府领导,相关部门配合,乡政府负责,村支“两委”具体落实的农村扶贫对象识别工作机制。

(三)层层落实,部署周密

20xx年6月6日召开了xx乡精准扶贫建档立卡工作部署会暨培训会,全面安排部署了全乡精准扶贫建档立卡工作,确保了精准扶贫建档立卡工作的顺利进行。成立了工作领导小组,5个行政村成立了由驻村干部、村干部、党员、村民代表等为成员的民主评议小组,确保了我乡的精准扶贫建档立卡工作在8月底前能按时按质按量完成。

(四)规范程序,识别公开民主。

为确保此项取得实效,做到有章可循,和民政沟通,衔接民政部门的低保和五保数据,在工作中严格遵循坚持统一标准、全面调查;坚持实事求是、科学识别;坚持分级负责、分类指导;坚持严格程序,公开公正的四项基本工作原则,采取在农户申请的基础上,调查人员进村入户调查,全面了解掌握各户收入情况,逐户计算人均纯收入。我乡结合“两项制度”,严把“报—查—评—审—批”五个环节,把丧失劳动能力的低保对象、有劳动能力的扶贫对象、具有一定劳动能力的低保对象和老弱病残等明显弱势群体人员的家庭优先纳入贫困人口范畴,然后根据调查收入低于新标准以下的农户拟定为贫困户。对拟定贫困户由村民主评议小组进行评议,真正把决定权交给群众。对拟定的贫困户进行最少不低于7天的公示,广泛接受群众监督,及时纠正评议、公示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解决给群众一个满意的答复。组织抽调的调查组人员在包村领导带领下迅速进村入社到户,按照“入户调查,村组评议,乡审核”原则,达到摸排全面,调查详实,登记准确,定性合理,全面实行阳光识别确认,确保新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甄别和建档立卡工作的质量和实效。

(五)广泛宣传,培训到位

通过召开动员会、印发宣传资料等形式,广泛深入宣传了精准扶贫建档立卡工作的相关政策。主动采取“以会代训、全程参与”的方法,着力抓好了培训工作,确保其掌握精准扶贫建档立卡工作基本知识。各驻村工作组进村入户,召开村民小组会议,为全面开展精准扶贫建档立卡工作奠定了优良的群众基础。同时,基于农村广大贫困群众文化素质低、理解能力差,特别是一些特困群众不识字和白天忙农活的实际,各村成立宣传小组,上门逐户面对面宣传讲解,帮助广大群众了解精准扶贫建档立卡工作的基本内容和方法,使他们真正理解精准扶贫建档立卡工作,提高广大群众参与试点工作的主动性。贫困户识别期间,我乡举办各级培训班2期共80人次,进村入户开展识别工作的干部共20余人,向广大农民朋友发放宣传资料800余份,极大地推动了我乡精准扶贫建档立卡工作工作主动稳妥进行。

(六)加强督查,确保实效

我乡精准扶贫建档立卡工作领导小组深入5个村督查指导,对贫困户名单及相关档案进行抽样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给予指出纠正,需要解释的进行耐心解释,确保做到公开、公平、公正。6月份以来,我乡派出多批次干部组成的工作小组深入村社,采用随机抽查的办法,抽检了5个村的18个社共199户贫困家庭,对照农户申请表中的数据和情况进行逐项检查。通过村干部反映、向附近村民了解情况以及到贫困户家实地察看、询问等多种方法核实,确保识别对象不错位、不缺位,实现了符合政策的一户不漏、不符政策的一户不评,让真正需要得到扶助的贫困农户享受到国家改革发展的成果。

三、存在的问题

一是个别村社干部思想认识不到位。一些村在思想认识上存在误区,认为贫困对象识别程序混乱,导致工作推进缓慢。二是个别村社宣传发动不够到位,部分群众存在认识偏差。在工作开展期间,不少农户认为被确定为贫困户后会得到很大的利益,特别是在信息采集环节需要贫困户提供银行账号。三是一些村干部作风不扎实、工作不细致。一些干部为了减轻工作量,填报数据不够细致,也出现个别有关数据错误。

四、下一步打算

(一)档案归档,完善数据库。由于我乡的扶贫建档立卡相关的档案资料较多,我乡将安排专人负责,继续完善档案数据库。

(二)结合实际,分类制定落实帮扶措施。根据帮扶对象的特点和需要,结合每个村的实际,分类制定扶助措施,落实帮扶计划。在帮扶形式上与整村推进、基本公共工程、产业扶贫、贴息贷款、技能培训、劳动力转移、社会保障等多种形式和措施结合。

新时期精准扶贫工作情况汇报二: 根据省委、市委、县委农村工作会议暨全省、全市、全县扶贫开发工作会议部署,我镇按照精准扶贫建档立卡和“六个到村到户”的要求,严格按照规定步骤和时间节点开展工作。

一、落实工作保障、广泛宣传动员

县 “六个到村到户”精准帮扶工作会议后,我镇立即组织召开了党政联席会,研究成立了相关工作领导小组和督查组,建立了独立办公室,明确2名业务人员到办公室工作。充分利用干部职工会,党员说事会、小组长会等平台,对精准扶贫建档立卡、“六个到村到户”、 “四个一工作法”和市委胡吉宏书记到海雀的4篇调研报告等进行了学习传达。同时,通过召开群众会、驻村干部走村串户、镇工作信息平台、党务村务公开栏、《林泉之窗》期刊等方式在群众中进行广泛宣传。为了加强学习力度,我镇专门将精准扶贫“四个一工作法”、“六个到村到户”好和海雀精准扶贫“十子歌”等宣传资料印发各领导班子成员、驻村干部、村干部等进行学习,同时组织群众自编自演精准扶贫“十子歌”、快板表演等。强化了宣传力度,调动了广大干部工作积极性,激发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强烈愿望。

二、当前各项工作开展情况

1、建档立卡工作。严格按照规模分解、初选对象、公示公告、结对帮扶、制定计划、填写手册、数据录入、联网运行、数据更新等九个步骤,按照相应的'时间节点,完成1330户5091人和8个贫困村识别的建档立卡工作。

2、结对帮扶到村到户。按照“六个到村到户”精准帮扶要求,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基层组织服务体系建设工作,在县派4个县直单位帮扶我镇的基础上,结合全镇及各村综合条件等情况,从镇属各单位、各村(社区)选派干部、村干部、党员、致富带头人等一共282名帮扶人员,各村建立了一支由驻村组长为组长、县帮扶单位干部、驻村干部、村干部、村里致富能人为成员的15个扶贫工作队,结对帮扶326户1250人的贫困户,要求每个帮扶责任人每周至少到村到户1次,认真摸清帮扶贫困户基本情况,找准帮扶办法,制定帮扶脱贫计划,按照“不脱贫不收队”的工作要求进行帮扶。通过扶贫工作队进行实地调研、进村入户走访、分析致贫原因并找准帮扶突破口,结合实际认真制定出了林泉镇和15个村(社区)的“1+7”工作方案,并具有可操作性。

3、产业扶持到村到户。在稳定粮烟的基础上,按照“一村一策”的产业扶持办法,通过能人引领、合作社示范,建立了清塘村575亩烤烟东部试验站,林泉镇惠鑫农民专业合作社1000亩中药材种植基地,林泉社区、增坪村、山海村共300亩核桃基地,新水村500亩蔬菜基地,周寨村、营脚村共1000亩的大葱基地。通过土地流转,协调贫困户到基地打工提高收入。目前,共流转土地3975亩,群众在基地务工收入共240余万元。通过县“122工程”的实施,目前正在实施清塘村林下养殖黑土鸡6000羽,共覆盖贫困户30户和困难农户60户,周寨村王沟养羊项目500只,覆盖贫困户25户。林泉镇新水村2013年脱毒马铃薯优质薯种植项目已完成竣工验收,覆盖农户265户,可使农民增加收入30万元。

4、教育培训到村到户。县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到营脚、增坪等村组织农民培训2期1289人,职业院校到新水村举办培训班1期60人,农民讲师培训10次600余人,计划输送60人到职中学习培训。

5、基础设施到村到户。实施涉及清塘、新水、余姚、卫星、海子、周寨、林泉、增坪等8个村的通村水泥路共26.4公里硬化工程,现已完成路基13.6公里、路肩8.5公里、基础垫层1公里、路面硬化0.3公里;投资各200万元的清塘村、卫星村的“烟草扶贫新村”建设工程,“一事一议”部分已基本结束,涉及招投标的项目,目前正进行人饮工程水池的修建、管道的铺设和太阳能路灯的安装等设施施工中;清塘村“千亿斤粮食产能”工程总投资226万元,目前进度已过半;新水、海子、卫星等村计划农网改造1057户,新水村已改造51户,海子村、卫星村正进行线路施工中;深圳光明新区对口帮扶项目已落实规划和制定方案上报;烟草机耕道建设项目正在协调中;高锦村移民整村推进及避险解困项目也正在规划中。

H. 如何发挥好政策性金融在精准扶贫

首先,金融精准扶贫是实施脱贫攻坚工程的需要。“十三五”规划建议提出“实施脱贫攻坚工程,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脱贫攻坚离不开资金投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主要依靠逐年递增的大规模财政扶贫资金投入,发挥了重要作用,数亿人脱贫,成为全球首个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中减贫目标的国家。当前,扶贫开发任务依然十分艰巨,实现到2020年全面脱贫任务时间,紧迫,贫困地区人居环境、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和贫困人口脱贫,仍需要集中大量资金投入。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财力总体有限,特别是在当前经济仍面临下行压力的情况下,难以满足扶贫攻坚的巨大资金需求,迫切需要金融发挥杠杆作用,弥补扶贫资金缺口,增强贫困地区的内生动力和发展活力。

其次,政策性银行应在金融精准扶贫中发挥主导作用。贫困地区金融市场具有市场失灵和市场发育不充分的特点,特别是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回报率低,短期内需要集中投入长期低成本资金,商业性金融或合作金融难以满足。政策性银行是政府实施特定战略或弥补市场失灵作出的制度设计和策略选择,应该在金融扶贫中发挥主导和引领作用。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是政策性银行具有定向特惠、放大政府信用的优势。政策性银行作为政府的银行,贯彻政府意志,根据国家指令,为扶贫开发提供定向、长期、低息的信贷资金。同时,政策性银行依托银行的杠杆化运作,可以将有限的政府资金放大,更好地解决政府扶贫资金不足、时间错配等问题。这既能改善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又有利于发挥引领和导向作用,促进贫困地区金融市场发育。

二是政策性银行金融扶贫有利于经济稳增长。政策性银行是逆周期调节经济的重要工具。当前国内三大需求萎缩,特别是投资需求下滑,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支持贫困地区人居环境改善、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既惠及贫困人口增收脱贫,又可拉动投资增长。政策性银行作为财政、货币政策协调的特殊机制,加大贫困地区的信贷投入,可以充分发挥政策性信贷投放的结构定向特点,促进经济稳增长。

三是政策性金融是国际上解决贫困问题的重要手段。从国际上看,无论是美国、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在经济发展初期,还是巴西、印度、孟加拉国等发展中国家,对于贫困落后地区、贫穷弱势群体,都建立了政策性金融体系,普遍采取政府增信、贷款期限长、利率低、资金来源成本低、监管差别化、税费减免优惠的运作模式,实行特惠金融支持。

I. 金融精准扶贫统计工作中遇到哪些困难

一、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亟待加强。全县贫困村多在深山、库区一线,群众居住分散,自然条件差,交通不便,水利设施老化失修,用电质量不高,基本公共服务不够到位,抵御自然灾害能力较弱,行路难、饮水难、用电难、上学难、就医难、居住条件差等问题比较突出。从调研中了解到,一些贫困村的基础设施建设仍显滞后。

二、投入不足,持续发展能力弱。

一是资金投入难以满足群众需求。现有的贫困村基础条件和资源条件都较差,多在深山库区一线,基础设施建设点多线长面广,任务重成本高,且群众改善生产生活条件愿望迫切,资金投入远远不能满足实际需求,缺口大。扶贫项目资金投入不足,建设标准难以达到规范要求,影响了扶贫项目建设效益的发挥。如贫困村扶贫资金补助每年只有50万元,只有15%的用于基础设施建设,不能解决稍大点的工程需要,成效不显著;产业开发补助每户平均1500-2000元,可谓杯水车薪。

二是部门资金整合难。扶贫资金整合度不高,部门大多各自为阵,撒胡椒面,难以发挥整体效益;互助资金量少且使用面小,发挥的作用有限。

三是群众自我发展能力弱。多数贫困村经济结构单一,土地抛荒严重,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或能人大户带动和辐射作用发挥有限,持续增收能力不强。农村留守人员老人居多,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占贫困总户数比例高。思想观念陈旧,科技意识不强,生产经营能力较低,缺乏致富能力和发展门路,抵御风险和自我发展能力脆弱。

四是制约产业发展要素多。市场、技术、信息等制约要素作用明显,农技人员少,普及农业技术不到位,市场信息不灵,运输成本高,难以推动产业发展。精准扶贫项目难实施,扶贫到户产业需求项目零乱,小而散,一些养殖业项目属于短期效应,难以形成支柱产业。群众“等、靠、要”思想较为突出,单打独干难以发展一体化产业项目,且收入构成不合理,外出务工工资性收入比重较高,缺乏收入稳步增长的长效机制。

三、扶贫工作长效机制有待健全,返贫现象较为突出。扶贫开发工作与农村其它建设项目缺乏有效衔接,工作联系、项目对接、资金整合相互之间协调不够,社会帮扶体系还未完全形成。部门之间合力不够,不少是各自为阵,统筹协调能力弱。部分行业、部门和单位对扶贫开发的思想认识、重视程度和工作力度不同,实际效果差异性也较大,存在不平衡状况。因病因教致贫返贫现象较为突出,贫困人口脱贫与返贫相互交织,因重度残疾、重大疾病、年老体弱致贫占40%以上,如燕子河镇金冲村高血压患者多,且因中风、偏瘫使家庭贫困。“因教返贫”的现象仍是常态,中高等教育费用在农村家庭经济支出中仍占相当大的比例,贫困人口脱贫抗风险能力弱。同时,自然灾害、市场风险致贫等也占很大一部分。还有相当一部分贫困户是病残、精神障碍和无劳动力户,基本难以脱贫。

阅读全文

与金融金准扶贫贷款投放相关工作推进情况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广安市农村创业贷款政策 浏览:173
四川普惠贷款公司 浏览:852
杭州小额贷款力荐壹鑫融 浏览:123
开发商抵押贷款解押 浏览:393
贷款履约担保合同书 浏览:353
现金流水能不能办贷款买车 浏览:241
妈妈的房子抵押贷款流程 浏览:202
个人消费类贷款不能转lpr 浏览:530
没有结婚可以贷款吗农村信用社 浏览:90
一本主角网上贷款的小说 浏览:627
房屋抵押经营贷款流程及条件 浏览:365
手机半年可以贷款吗 浏览:134
公牌汽车贷款资料 浏览:346
买房贷款需要担保公司担保吗 浏览:266
民生消费贷款利率是多少 浏览:552
离婚共同贷款的房子怎么过户 浏览:522
手机app贷款注册步骤 浏览:915
钦州贷款公司电话号码 浏览:367
农行卡还贷款额度 浏览:820
农村信用社贷款担保人需要什么资料 浏览: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