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贷款增速最快领域
人民银行统计,2021年二季度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185.5万亿元,同比增长12.3%;上半年增加12.76万亿元,同比多增6677亿元。贷款投向呈现以下特点。
一、企事业单位中长期贷款增长加快
2021年二季度末,本外币企事业单位贷款余额119.11万亿元,同比增长10.8%,增速比上年末低1.6个百分点;上半年增加8.58万亿元,同比少增5809亿元。
分期限看,短期贷款及票据融资余额43.21万亿元,同比增长1.7%,增速比上年末低6.5个百分点;上半年增加1.65万亿元,同比少增2.43万亿元。中长期贷款余额72.69万亿元,同比增长16.8%,增速比上年末高1.5个百分点;上半年增加6.62万亿元,同比多增1.68万亿元。
分用途看,固定资产贷款余额51.08万亿元,同比增长11.4%,增速比上年末低0.2个百分点;经营性贷款余额49.22万亿元,同比增长11.4%,增速比上年末低1.5个百分点。
二、工业中长期贷款增速继续提升
2021年二季度末,本外币工业中长期贷款余额12.59万亿元,同比增长25.8%,增速比上年末高5.8个百分点;上半年增加1.59万亿元,同比多增7507亿元。其中,重工业中长期贷款余额10.85万亿元,同比增长24.4%,增速比上年末高5.9个百分点;轻工业中长期贷款余额1.74万亿元,同比增长35.2%,增速比上年末高4.5个百分点。
2021年二季度末,本外币服务业中长期贷款余额48.91万亿元,同比增长14.5%,增速比上年末高0.2个百分点;上半年增加3.85万亿元,同比多增5680亿元。房地产业中长期贷款同比增长3.2%,增速比上年末低4.6个百分点。
三、普惠金融领域贷款保持较快增长
2021年二季度末,人民币普惠金融领域贷款1余额24.76万亿元,同比增长25.5%,比上年末高1.3个百分点;上半年增加3.26万亿元,同比多增8324亿元。
2021年二季度末,普惠小微贷款余额17.74万亿元,同比增长31%,增速比上年末高0.7个百分点;上半年增加2.65万亿元,同比多增6734亿元。农户生产经营贷款余额6.59万亿元,同比增长13.6%;创业担保贷款余额2293亿元,同比增长32.9%;助学贷款余额1238亿元,同比增长11.2%。
2021年二季度末,原建档立卡人口存量贷款余额1221亿元;全国脱贫人口2贷款余额8556亿元。
四、绿色贷款增长速度加快
2021年二季度末,本外币绿色贷款3余额13.92万亿元,同比增长26.5%,比一季度末高1.9个百分点,高于各项贷款增速14.6个百分点,上半年增加1.87万亿元。其中,投向具有直接和间接碳减排效益项目的贷款分别为6.79和2.58万亿元,合计占绿色贷款的67.3%。
分用途看,基础设施绿色升级产业和清洁能源产业贷款余额分别为6.68和3.58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6.5%和19.9%。分行业看,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绿色贷款余额3.98万亿元,同比增长16.4%,上半年增加3295亿元;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绿色贷款余额3.88万亿元,同比增长20.2%,上半年增加3554亿元。
五、涉农贷款增速小幅回落
2021年二季度末,本外币涉农贷款余额41.66万亿元,同比增长10.1%,增速比上年末低0.6个百分点;上半年增加3.03万亿元,同比多增2072亿元。
2021年二季度末,农村(县及县以下)贷款余额34.74万亿元,同比增长11.5%,增速比上年末低0.4个百分点;上半年增加2.74万亿元,同比多增2823亿元。农户贷款余额12.86万亿元,同比增长15.1%,增速比上年末高0.9个百分点;上半年增加1.07万亿元,同比多增1980亿元。农业贷款余额4.53万亿元,同比增长5.9%,增速比一季度末和上年末分别低2.1和1.6个百分点;上半年增加2676亿元,同比少增727亿元。
六、房地产贷款增速持续下降
2021年二季度末,人民币房地产贷款余额50.78万亿元,同比增长9.5%,低于各项贷款增速2.8个百分点,比上年末增速低2.2个百分点;上半年增加2.42万亿元,占同期各项贷款增量的18.9%,比上年全年水平低6.5个百分点。
2021年二季度末,房地产开发贷款余额12.3万亿元,同比增长2.8%,增速比上年末低3.3个百分点。其中,保障性住房开发贷款余额4.65万亿元,同比减少1.5%,增速比上年末低2.5个百分点。个人住房贷款余额36.58万亿元,同比增长13%,增速比上年末低1.6个百分点。
七、住户经营性贷款加速增长
2021年二季度末,本外币住户贷款余额67.77万亿元,同比增长15.1%,增速比上年末高0.9个百分点;上半年增加4.58万亿元,同比多增1.03万亿元。
2021年二季度末,本外币住户经营性贷款余额15.42万亿元,同比增长22.8%,增速比上年末高2.8个百分点;上半年增加1.8万亿元,同比多增5924亿元。住户消费性贷款余额52.35万亿元,同比增加13%,增速比上年末高0.3个百分点;二季度增加2.78万亿元,同比多增4331亿元。
注1:依据《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对普惠金融实施定向降准的通知》(银发﹝2017﹞222号)和《中国人民银行关于调整普惠金融定向降准有关考核标准的通知》(银发﹝2018﹞351号),普惠金融领域贷款包括单户授信小于1000万元的小微型企业贷款、个体工商户经营性贷款、小微企业主经营性贷款、农户生产经营贷款、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消费贷款、创业担保贷款和助学贷款。
注2:脱贫人口包括原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和已脱贫人口。由于国务院扶贫办提供的贫困人口基础信息中区分了已脱贫享受政策和已脱贫不享受政策的人员信息,根据金融扶贫政策要求,从2019年起,已脱贫人口贷款中不再包括对已脱贫不享受政策的贫困人口发放的贷款。
注3:绿色贷款是指金融机构为支持环境改善、应对气候变化和资源节约高效利用等经济活动,发放给企(事)业法人、国家规定可以作为借款人的其他组织或个人,用于投向节能环保、清洁生产、清洁能源、生态环境、基础设施绿色升级和绿色服务等领域的贷款。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18字)
② 人民币信贷增速明显高于去年同期
2008年2月10日央行网站公布1月份金融数据。1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243.1万亿元,同比增长9.8%。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去年同期高0.8和0.4个百分点。预估为9.2%,前值为9%。狭义货币(M1)余额61.39万亿元,同比下降1.9%。剔除春节错时的影响,M1同比增长2%左右。流通中货币(M0)余额10.62万亿元,同比增长18.5%。当月净现金投入1.54万亿元。
1月份中国新增人民币贷款39800亿元,为月度统计新高,同比多增3944亿元。预计3.7万亿,前值11318亿。分部门看,住户贷款增加8430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1006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7424亿元;企事业单位贷款增加3.36万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1.01万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2.1万亿元,票据融资增加1788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减少1417亿元。
1月中国社会融资规模增加61700亿元,预估53850亿元,前值23682亿元。
1.广义货币增长9.8%
1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243.1万亿元,同比增长9.8%,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去年同期高0.8个和0.4个百分点。狭义货币(M1)余额61.39万亿元,同比下降1.9%。剔除春节错时的影响,M1同比增长2%左右。流通中货币(M0)余额10.62万亿元搜绝,同比增长18.5%。当月净现金投入1.54万亿元。
2.1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3.98万亿元。
1月末,本外币贷款余额202.59万亿元,同比增长11.2%。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196.65万亿元,同比增长11.5%,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去年同期低0.1个和1.2个百分点。
1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3.98万亿元,为单月最高,同比多增3944亿元。分部门看,住户贷款增加8430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1006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7424亿元;企事业单位贷款增加3.36万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1.01万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2.1万亿元,票据融资增加1788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减少1417亿元。
1月末,外币贷款余额9308亿美元,同比增长2%。1月份外币贷款增加181亿美元,同比少增269亿美元。
3月和1月,人民币存款增加3.83万亿元。
1月末,本外币存款余额242.6万亿元,同比增长9.2%。月末人民币存款余额236.07万亿元,同比增长9.2%,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低0.1个和1.2个百分点。
1月份人民币存款增加3.83万亿元,同比多增2627亿元。其中,住户存款增加5.41万亿元,非金融企业存款减少1.4万亿元,财政存款增加5849亿元,非银行业前漏肆金融机构存款减少1836亿元。
1月末,外币存款余额1.02万亿美元,同比增长9%。1月份外币存款增加272亿美元,同比少增228亿美元。
4.1月份人民币市场银行间同业拆借月加权平均利率为2.01%,质押式债券回购月加权平均利率为2.04%。
1月份银行间人民币市场通过拆借、现券和回购共成交132.45万亿元,日均成交6。
春节前,由于企业集中发放工资福利,单位活期存款将转为个人存款,导致M1大幅减少。2023年春节前的最后一个工作日是1月30日,而2021年是2月10日。
注:目前的数据是初步的。
注:自2015年起,人民币、外币及本外币存款包括非银行金融机构存款,人民币、外币及本外币贷款包括对非银行金融机构的贷款。
注:本报告中企业(机构)贷款指非金融企业和机关团体贷款。
初步统计,2023年1月,社会融资规模增加6.17万亿元,比去年同期多9842亿元。其中,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4.2万亿元,为月度统计新高,同比多增3806亿元;实体经济外币贷款增加1,031亿元,同比少增67亿元;委托贷款增加428亿元,同比多增337亿元;信托贷款减少680亿元,同比少增162亿元;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增加4731亿元,同比少增171亿元;企业债券净融资5799亿元,同比多增1882亿元;国债净融资6026亿元,同比多增3589亿元;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1439亿元,同比多增448亿元。
注:2019年12月起,人民银行进一步完善社会融资规模统计,将“国债”和“一般地方政府债券”纳入社会融资规模统计,与原“专项地方政府债券”合并为“政府债券”指标。指标的数量
值为托管机构慧轿的托管面值;2019年9月起,人民银行完善“社会融资规模”中的“企业债券”统计,将“交易所企业资产支持证券”纳入“企业债券”指标;2018年9月起,人民银行将“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纳入社会融资规模统计;2018年7月起,人民银行完善社会融资规模统计方法,将“存款类金融机构资产支持证券”和“贷款核销”纳入社会融资规模统计,在“其他融资”项下单独列示。
注3:文内同比数据为可比口径。
③ 消费贷款增长
近年来,发展零售业务已经成为许多银行在竞争中突围的战略选择。从信贷角度来看,尤其是房地产贷款集中管理制度实液圆施后,各家银行个人住房贷款上限受到约束,利润率较高的消费贷款越来越受到机构青睐。银行加大了场景布局和客户拓展。
6月末,从消费贷款占个人贷款的比重来看,增速最高的成都银行,消费贷款占比仅为1.74%,仍有较大发展空间。另一方面,宁波银行和Xi安银行消费贷款占比相对较高,分别达到60%和50%以上,南京银行、江苏银行和上海银行占比超过40%。
从报告的措辞可以看出,多家银行“积极支持”并“深入推进”消费信贷业务。但经过前期的跑马圈地,部分银行的不良率也有所推高。不仅如此,还出现了消费贷款违规流入楼市等乱象。如何平衡业务规模扩张和资产质量管理成为银行亟待解决的问题。
从绝对规模来看,个人消费贷款超过1000亿元的银行有16家,邮储银行消费贷款余额达到4821亿元,居所有银行之首;其次是建设银行和中信银行,消费贷款规模超过2200亿元;此外,江苏银行消费贷款余额达2171亿元,成为唯一突破2000亿大关的城商行。
与去年底数据相比,成都银行消费贷款增速最高,达到73.47%。半年报显示,该行加快发展消费信贷业务,进一步优化消费贷款产品,扩大消费贷款客户群,多渠道开展业务推广,促进业务量。此外指兆,紫金银行、无锡银行增速均超过50%,青岛银行、江阴银行增速也超过30%。
不过,部分银行的消费贷款规模较去年底有所萎缩。业内人士认为,考虑到不良风险暴露的滞后效应,部分银行的不良率将在前期之后被推高,因此将调整零售资产结构,适当“踩刹车”消费信贷。以上海银行为例。此前,随着业务规模的扩大,这家银行的消费贷款不良率也大幅上升。在此背景下,该行去年缩减了消费贷款规模。根据最新的中期报告,自2020年下半年以来,该行个人消费贷款不良率逐月下降,不良率上升趋势得到有效抑制。
从个人贷款中消费贷款的占比来看,不同类型的银行差异较大。虽然大银行的消费贷款规模都在千亿量级,但个人贷款中消费贷款占比普遍较低,如工行、农行、建行,占比都在4%以下唯埋租,而相对较高的则以城商行为主。具体来看,宁波银行消费贷款占比达到64.18%,超过个人按揭贷款和个人经营性贷款占比;Xi安银行也达到了52.78%。此外,南京银行、江苏银行、上海银行占比均超过40%。
当然,这也和各家银行的资产布局策略有关。并不是所有的城商行消费贷款占比都很高。比如前面提到增速最高的成都银行,消费贷款占比只有1.74%,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值得一提的是,在拓展消费贷款场景的同时,银行也在推进数字化转型。如邮储银行在中报中披露,依托数字化获客模式,持续优化零售信贷工厂集中运营模式,非住房消费贷款网贷率已达99%。南京银行消费贷以“你好e贷”迭代升级为核心,融入本地消费场景,开展线上线下多渠道营销。
还有一家合资公司推出的另一种消费贷款产品
据《中国普惠金融指标分析报告(2020年)》,关于个人金融业务发展的重点,调查结果显示,超七成银行家认为个人消费贷款业务是首要重点。“个人消费贷款业务具有对象广、量小、风险分散的特点,个人消费贷款业务的利差较高。未来,在银行将战略重心转向个人金融业务的背景下,消费信贷将成为银行个人金融业务转型的重要突破口。同时,商业银行与互联网公司的积极合作,进一步提升了消费贷款的渗透率。”
其实消费贷也是一把双刃剑。随着其覆盖面和渗透率的提高,在给银行带来零售增长点的同时,也产生了新的风险。
更值得警惕的是,一些消费贷款被挪用,非法流入楼市和股市。今年以来,全国多地对经营性贷款和消费贷款开展全面排查,加大对违规流入楼市资金的“围剿”。以上海为例。今年4月,上海银保监局通报称,自3月1日起,选择辖内16家银行开展经营性贷款和消费性贷款违规流入房市专项审计调查。调查发现,123笔交易和3.39亿元的经营贷款和消费贷款涉嫌在房地产市场上被挪用。上海银保监局根据调查情况,对银行有效防控经营性贷款和消费性贷款违规流入房地产市场提出要求,并对查实的问题依法采取相应监管措施。
“我们也要看到,在零售信贷业务发展过程中,部分银行仍存在审核不严、贷款用途控制不严、客户筛选不严等问题,使部分不合格客户获得消费信贷资金,流入禁止领域。”曹磊表示,在强监管背景下,消费信贷仍是商业银行未来业务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具有良好的发展潜力。只有在强监管的规则下,通过合规审批消费信贷,控制资金用途,银行信贷资金才能充分用于服务实体经济。
国家商业日报
④ 10 月全国个人住房贷款环比多增超千亿,这些数字说明了什么
这次公布的数据意义非同小可,因为这是央行首次将个人住房贷款数据单月发布。以往个人住房贷款数据都是出现在每季度公布的金融机构贷款投向统计报告中。
同时,10月份房地产开发贷款投放也大幅增长,11月初的贷款投放力度也进一步加大。
投放速度大幅增长,这意味着什么?透露出怎样的信号?
首次单独发布个人住房贷款单月数据
业内专业人士分析,今年推出了对房地产贷款集中管理的调控措施,对居民房贷和全部房地产贷款有了红线要求。因此从5月开始,房地产各项贷款开始持续回落,影响了整个房地产经济的发展。
这点其实不难发现,今年中旬以来,全国多个城市都传出了二手房停贷的消息,不少银行都表示对二手房房贷提出了限制。这也对楼市造成了不小的影响,不少买房人都担心买了房而无法贷款,从而推迟了买房计划。
针对与个人贷款发放问题,央行表示这是由于少数城市房价上涨过快,因此通过限制贷款投放来抑制房价上涨。58安居客房产研究院张波表示,“通过总量层面对于房地产行业进行全面的融资精准化监管,在有效稳定房地产市场的同时,可以更好保障房贷资金合规性和高效性。”
央行也表示,在这些地区房价恢复平稳后,贷款也将回归正常。
而从最新发布的数据来看,10月贷款余额的增速确实有所增长,这是否意味着,信贷政策已经开始放松?
信贷政策是否开始放松?
其实,在前不久,广州、佛山等多个城市开始下调房贷利率的消息出现后,就有不少人猜测房贷政策是否已经开始放松。不过当时,业内人士表示,个别银行贷款提速的主要原因可能是由于交易下降让银行有空间化解此前积压的房贷,放款有所提速。但这种个别现象并不意味着个人房贷将全面松动。
那此次公布的10月个人住房贷款余额的数据,是否能表明房贷开始放松了呢?其实不然,由于贷款余额显示的是存量,并不能代表新增房贷的数据,所以也不能就认为是多放了1000亿的贷款。
对此,专业人士表示,央行此次公开数据,主要在近期房地产融资收紧、市场悲观的背景下,传递正面信号,用有力数据维稳,提醒购房人房地产市场的信用情况正有所改善,提升大家的购房意愿。
总体来看,对于房地产未来的调控目标将以“稳”为主。在十月中旬召开的央行三季度金融统计数据发布会上,表示将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坚持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加快建立房地产长效机制,在实现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同时,也降低了整体金融风险水平。
⑤ 8月末河南人民币贷款余额同比增长8.2%,这一数据说明了什么
8月末河南人民币贷款余额同比增长8.2%,这组数据不仅说明了目前市场的消费欲望正在逐步增强,同时也表明生产领域的商家可能能够更加容易地从银行当中贷出相应的款项。
一、8月末河南人民币贷款余额同比增长8.2%
然而更加需要注意的是,目前有更多的商家从中找到的机会,由于目前的生产领域正在发生着强烈转变,这也就意味着在转变的过程中有不少的店会倒下,同时也会有更多的店会重新崛起。在目前这种贷款余额增多的情况下,这也就意味着大家想要从银行里面带走相应的款项的机会更多了,这对于许多人来说都是一个好事儿。随着生产结构优化升级,最后对于个人的影响是极为不错的。
⑥ 贷款余额是越多越好吗应是越少越好
办理过买房贷款的人,对于贷款余额应该是比较了解的,平时查看手机银行或者个人网上银行的贷款详情时,就可以看到贷款余额的具体数字,那么这个数字代表什么呢?贷款余额是越多越好吗?接下来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