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普惠金融加速快跑,如何守住信贷“3%不良率”的红线
随着各项政策的落地,各大银行金融机构的普惠金融业务正在加速快跑。数据显示,全年有望超额实现《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40%的增速目标。
然而,在越来越多的小微企业获得贷款的同时,银行机构的不良贷款率却在同步上升,甚至已经接近官方的容忍限度。
如何在不减少小微企业贷款的同时,守住信贷 “不良率3%”的红线,便成了目前业内颇为关注的话题。中国财富就此走访了一些金融机构,试图寻找破解之道。
普惠金融贷款风险或持续爬升
9月10日,中国人民银行举行“金融支持保市场主体”系列新闻发布会。银保监会普惠金融部一级巡视员毛红军于此间介绍,截至7月末,全国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达40.83万亿元,较年初增长了10.62%;5家大型银行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增速37.1%,全年有望超额实现《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40%的增速目标。
普惠金融的贷款增速喜人,但其不良贷款率却在不断攀升,引发多方警觉。
8月22日,银保监会新闻发言人在接受采访时就曾表示,今年上半年,金融始终以超常力度支持着小微企业稳定发展。但他同时指出,截至6月30日,我国的不良普惠小微贷款余额达0.4万亿元,较年初增长了9.25%,不良率更是高企2.99%,已接近官方原来设定的容忍限度。
尽管银保监会新闻发言人表示普惠小微贷款的不良率风险“整体可控”,但鉴于疫后提振和恢复 社会 经济发展之需,普惠金融信贷势必存在着风险继续爬升的巨大压力。
在9月10日的发布会上,毛红军也一再强调要“明确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不良率高于各项贷款不良率3个百分点以内的容忍标准”。
据中国财富了解,今年上半年,工、农、中、建、交、邮等六大银行实现净利润6483亿元,比去年同期减少了724亿元。六大行上半年利润大幅减少的背后,正是不良率的全线上升。公开数据显示,在六大行中,不良率上升幅度最大的是交通银行,截至6月末其不良率达1.68%,较年初上升了0.21个百分点。
严守“3%不良率”红线需创新思路
业内人士预判,在国内外经济环境整体遭遇寒冬并面临无限变数的复杂背景下,包括六大行在内的金融机构既要承担继续为产业“输血”的使命,又要在新旧多重风险中设法“扭亏补益”,能够破解摆在银行机构面前的这道“二元方程”的一个重要选项就是积极推进普惠金融。
“普惠金融的突出优势是既能阳光普照、又可精准滴灌。”在北京深安未来 科技 公司董事长阮晓迅看来,在疫情后经济重振这个时点上,确实有必要充分释放普惠金融为产业赋能的巨大潜力;但相比于单纯地通过普惠业务来“扭亏补益”而言,银行金融机构要直面的现实难题是,如何给普惠信贷业务的潜在风险排雷减压。
长江商学院金融学教授李海涛博士的看法与阮晓迅的观点不谋而合,他在受访时分析称,普惠金融的客群多为小微企业主、个体工商户,其金融需求往往都具有“小、散、急”的特点,因此,银行机构在为之提供金融服务时,“坚守合规、管控风险”非常必要,但这又很容易把普惠金融逼进“不普不惠”的尴尬境地。
“很显然,常规的贷前人工核验模式,无法实现普惠金融的量与质同步提升。”结合自身对信贷业务知行合一的洞察和实践,阮晓迅认为,普惠金融在推进中的最大路障,实际上是如何切实有效地防范和降解贷款不良率——大大小小的银行业金融机构“不敢贷、不愿贷、不能贷、不会贷”,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在信贷风控环节上缺少先进技术的支撑。
“破解这道复杂的方程式,需要打破固有的思维模式,找出新的方案。”在阮晓迅看来,“广、散、急”是普惠金融业务的共性,而这些特点尤其适合与区块链、大数据、人工智能进行深度融合。他认为,一旦新的技术应用与传统金融服务场景发生化学反应,其效果就不是单维的降低信贷不良率了,还完全可能助力银行金融机构实现“丰富获客手段、优化信贷流程、提升客户体验”的多重目标。
李海涛也认为,在产业数字化的新趋势下,每一个银行金融机构在推进普惠金融业务的过程中,都非常有必要积极地拥抱区块链、大数据等前沿新兴技术,完善自身的风险管理体系,切实提升自身全流程、全方位的风险管控能力。
中国财富注意到,在9月10日举行的“金融支持保市场主体”系列新闻发布会上,毛红军也曾直指,为实现“增量扩面、提质降本”的目标,目前,银行业金融机构正在监管引领和各项政策共同支持下,持续加大创新力度,依托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改进风控模型和业务流程,确保各项稳企惠企的金融支持政策精准落地。
“网络赋强公证”打通银企互信之结
事实上,近年来,除了主管部门、金融机构都在积极求解普惠金融风险管控的现实课题外,各类专业 社会 组织和技术平台也在为普惠金融的 健康 生态建设集思助力。中国财富了解到,深安未来 科技 公司就一直在致力于将区块链技术与“网络赋强公证”深度结合,将技术信任力与公证公信力“双信”合一,并为减少金融纠纷、防范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秩序、营造良好金融信用生态方面屡有建树。
据阮晓迅介绍,目前,深安未来主导的“普惠金融线上小微借贷+网络赋强公证”模式已为多家超大型银行金融机构赋能。他告诉中国财富,深安未来及其“网络赋强公证服务平台”是国内首个创新互联网赋强公证服务平台,运用互联网公证这一创新工具,应用区块链技术,采用债权文书赋予强制执行的创新公证服务机制,解决普惠金融发展过程中贷款不良率的痛点,从预警、催收、执行几个环节,提升 科技 金融的风控能力,创新金融风险处置机制,为金融创新发展保驾护航。
“深安未来这个服务的运行逻辑,在本质上是利用网络赋强公证系统为网络贷款业务提供在线同步服务,通过引入区块链技术,完善网络赋强公证电子存证的司法效力。”中科院的一位信息安全技术专家对深安未来的业务模式给予了首肯。
他告诉中国财富,基于区块链技术的不可伪造、全程留痕、集体维护、可以追溯、公开透明的显著特征,各大金融机构一旦积极依托智能区块链,并将对应的业务接入到公证处、互联网法院、CA中心等多个具有国家公信力的共识节点,便有望形成高效可信的增信联盟,进而切实降低各类金融信贷的风险。
B. 国务院再发政策大礼包:金融业让利1.5万亿,降准可期
6月17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引导金融机构进一步向企业合理让利,助力稳住经济基本盘;要求加快降费政策落地见效,为市场主体减负。
会议指出,下一步要根据政府工作报告要求,一是抓住合理让利这个关键,保市场主体,稳住经济基本盘。进一步通过引导贷款利率和债券利率下行、发放优惠利率贷款、实施中小微企业贷款延期还本付息、支持发放小微企业无担保信用贷款、减少银行收费等一系列政策,推动金融系统全年向各类企业合理让利1.5万亿元。二是综合运用降准、再贷款等工具,保持市场流动性合理充裕,加大力度解决融资难,缓解企业资金压力,全年人民币贷款新增和社会融资新增规模均超过上年。三是遵循市场规律,完善资金直达企业的政策工具和相关机制。按照有保有控要求,确保新增金融资金主要流向制造业、一般服务业尤其是中小微企业,更好发挥救急纾困、“雪中送炭”效应,防止资金跑偏和“空转”,防范金融风险。四是增强金融服务中小微企业能力和动力。合理补充中小银行资本金。督促银行完善内部考核激励机制,提升普惠金融在考核中的权重。加大不良贷款核销处置力度。严禁发放贷款时附加不合理条件。切实做到市场主体实际融资成本明显下降、贷款难度进一步降低。
记者采访了解到,引导贷款下行意味着LPR还将进一步下降。而降低LPR将通过降低银行负债端成本实现,其措施包括降低MLF利率、降准甚至降低存款基准利率。
财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伍超明则表示,未来央行大幅降低政策利率的可能性在下降。LPR等于政策利率加上点差,而点差包括了利润、银行收费等因素,这次会议提出“抓住合理让利这个关键”,意味着金融机构降低点差是大头,降低政策利率并不是主要选项。
而本次国常会明确提出:“综合运用降准、再贷款等工具,保持市场流动性合理充裕。”在特别国债等政府债券大规模发行的背景下,市场预计短期内降准概率增加。
“今年前5个月信贷、社融的规模已经明显增加,说明融资难问题正在缓解。这次的政策重点指向融资贵。随着政策的落实,未来几个月企业一般贷款利率会有更大幅度的下行。”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表示。
央行行长易纲5月下旬接受采访时介绍,LPR改革有效促进了贷款实际利率的降低。4月份企业贷款平均利率为4.81%,较LPR改革前的2019年7月份下降0.51个百分点,5月份预计继续下降。
合理让利企业
Wind数据显示,2020年第一季度我国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同比大幅下滑36.7%,但商业银行第一季度实现净利润6001亿元,同比增长5.0%,引发市场对银行高利润的关注。
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课题组5月发表的《客观看待第一季度银行业利润增长》一文称,一季度银行利润增长主要源自银行业资产规模扩张和管理成本收入比的下降。如今年第一季度,商业银行成本收入比为25.69%,较上年同期下降1个百分点,较2011年以来同期平均水平低约2个百分点。
课题组也指出,在实体经济面临较大困难、银行利润绝对量较大的情况下,银行让利实体经济存在一定空间。银行要发挥利润较多的优势,加大对实体经济尤其是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降低企业融资成本,畅通经济金融良性循环。
本次国常会指出,今年1-5月通过降准、再贷款再贴现、引导市场利率下行等措施,人民币贷款同比多增,企业综合融资成本降低。下一步要根据政府工作报告要求,抓住合理让利这个关键,保市场主体,稳住经济基本盘。
具体而言,要进一步通过引导贷款利率和债券利率下行、发放优惠利率贷款、实施中小微企业贷款延期还本付息、支持发放小微企业无担保信用贷款、减少银行收费等一系列政策,推动金融系统全年向各类企业合理让利1.5万亿元。
“这实质上是应对疫情冲击下的一种成本分担机制,即金融机构让利企业,与企业共渡难关以稳定经济基本盘。金融机构不但可以减少未来的呆坏账损失,还可以为后期利润的获取赢得机会,从而达到共生共荣共赢的目的。” 伍超明表示。
在前述“一揽子”措施中,引导贷款利率下行列在最前面。2019年8月,央行推进贷款利率市场化改革。改革后LPR参考MLF,贷款利率则锚定LPR。换言之,要引导贷款利率下行,LPR大概率需要下调。
央行数据显示,5月20日1年期LPR为3.85%,5年期以上LPR为4.65%,分别相比去年末下降了30BP、15BP。6月15日操作的MLF利率与上期持平,但在此次国常会“合理让利”的要求下,6月20日LPR报价也可能下调。
“尽管6月MLF利率不变,但商业银行可能下调报价加点幅度,6月20日LPR报价小幅下行的概率在增加。”王青表示。
中长期来看,要引导LPR下行,提高银行发放低利率贷款的商业可持续性,除了下调MLF利率外,通过降准、控制存款竞争、压降结构性存款规模等措施降低银行负债成本也是重要措施。此外,降低存款基准利率也成为可能。
中信证券首席固收分析师明明表示,金融体系的对冲政策更多体现在以商业银行为首的下调贷款利率、增加贷款投放额度等方面,最终使企业综合贷款成本下行。而限制LPR和贷款利率下行的原因就在于银行负债成本的刚性,因此存款基准利率是影响贷款利率下行的方式之一。
降准概率增加
本次国常会还指出,综合运用降准、再贷款等工具,保持市场流动性合理充裕,加大力度解决融资难,缓解企业资金压力。这是国常会再一次提到降准。一些市场人士认为,多数情况下,国常会提到降准后,两周内就会有降准措施出台。此外,抗疫特别国债等政府债券的大规模发行也需要降准提供流动性支持。
比如,今年3月10日(周二)召开的国常会要求,抓紧出台普惠金融定向降准措施,并额外加大对股份制银行的降准力度,促进商业银行加大对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贷款支持。3月13日(周五)央行即宣布了相关的降准措施。
“最近一两年,降准等均由国常会先发声,而后在两周之内落实,即所谓的‘两周’定律,这一次估计也不会有太大的变化。”华泰固收首席分析师张继强表示。
央行数据显示,2020年5月末,金融机构平均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为9.4%,较2018年初已降低5.5个百分点。其中,大型银行、中型银行存款准备金率分别为11%、9%。超过4000家的中小银行存款准备金率已降至6%,处于较低的水平。
央行郑州中心支行行长徐诺金对记者表示,从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存款准备金率下调空间是存在的。从国际上看,我国的存款准备金率属于中等水平。从结构上看,不同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之间的差别还比较大,国有大型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还可以进一步下调。
本次国常会还提出了完善资金直达企业的政策工具及相关机制、合理补充中小银行资本金两项措施。其中前者指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延期支持工具、普惠小微企业信用贷款支持计划两项工具。会议要求,要确保新增金融资金主要流向制造业、一般服务业尤其是中小微企业,防止资金跑偏和“空转”,防范金融风险。
补充资本金方面,金融委办公室5月27日发布消息称,将出台《中小银行深化改革和补充资本工作方案》,进一步推动中小银行深化改革,加快中小银行补充资本。记者了解到,监管部门拟从今年的专项债额度中划出2000亿用于注资中小银行,但具体方案尚未确定。
本次国务院常务会议还指出,今年以来,各有关部门和单位出台免收全国收费公路通行费、降低工商业企业电价、降低电信资费、减免相关政府性基金收费等一系列降费措施,为企业纾困发挥了积极作用。下一步,要紧扣保就业保民生保市场主体,一是已定的降费措施要说到做到,落实到位。通过将降低工商业电价5%、免征航空公司民航发展基金和进出口货物港口建设费、减半征收船舶油污损害赔偿基金政策延长至年底,并降低宽带和专线平均资费15%,连同上半年降费措施,全年共为企业减负3100多亿元。二是坚决制止不合规收费。严禁收“过头税费”、违规揽税收费和以清缴补缴为名增加市场主体不合理负担。对已取消、停征、免征及降低征收标准的收费基金项目,要坚决落实到企业。三是深化“放管服”改革,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在开展进出口环节、企业融资、公用事业、物流、行政审批相关中介服务等重点领域收费专项治理基础上,完善制度机制,从制度上铲除乱收费的土壤。
C. 政府工作报告提到了哪些税费大事
2021年工作回顾D. 2021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内容
首先成绩方面,我们要记住四个关键词:唯一、全面、决定性、重大。
唯一: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
全面: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
决定性: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
重大: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又取得新的重大进展。
其次,对去年的重点工作从国家层面来看,分了9个方面来总结,这里我们来看申论会涉及的前7个方面:
一、经济:在疫情防控的同时推出六稳六保系列措施(这个在2020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有详细的介绍),经济方面的措施主要是:通过实施阶段性大规模减税降费、创新宏观政策实施方式,支持银行定向增加贷款并降低利率水平、中小微企业贷款延期还付本息,金融系统向实体经济让利,对大企业复工复产加强点对点服务等系列措施,取得了率先复工复产,经济恢复好于预期,全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2.3%的效果。
可以看出经济领域应对疫情,政府在职能范围内能采取的措施主要两个层面:一是减税降费。二是给予金融优惠政策。
六稳六保及后续减税降费系列措施都是恢复经济发展,促进复工复产的措施,这在去年和今年的省考中都有充分的体现。
在2021年江苏省考中,在材料2中就以复工复产为话题详细展现了J市临湖区是如何开展对该区企业复工复产落实点对点服务的,其中的措施包括政府为解决辖区企业用工荒的问题,牵头为辖区企业搭建人才共享平台,通过大数据和智能推荐技术,使人才简历与模板库进行多维匹配,按匹配度为企业用户提供合适的人才,解决企业用工荒问题。同时,为鼓励更多人注册使用这个平台,投入引导经费,对在辖区内的注册并使用平台进行人才共享的供需双方企业分别给予奖励。2020年广东省考中,材料1、材料2、材料3专门来谈广东应对疫情影响采取的措施,比如深圳各级党组织带头下沉社区,既当社会暖心人,又做企业服务员,形成群防群治、联防联控强大合力;市区两级分类推动,司法局编制疫情期间劳务关系合规指南;针对密切接触者居家医学观察事项提供执法指引,网络普法、线上咨询全面展开;制定禁止食用野生动物条例,从源头上控制重大公共卫生风险。
举办线上广交会,网络招聘会,佛山启动专车专列接送务工人员返岗;阶段性减免企业社保费用,延长社保免征政策期限;发放延迟复工补助等措施积极应对疫情影响。惠州启动新的智能审批系统,在商事登记上实现秒批,加快各类证件办理速度。
这就是国家宏观政策在各省各地的具体落实,国家的政策非常宏观,很多是指导思想性质,但是到了各地却因地制宜,结合本地特色来实施。
二、就业。措施主要是:加大稳岗扩岗激励力度;多渠道做好重点群体的就业工作;加强生活必需品保供稳价;线上办公、网络购物、无接触配送等广泛开展;大幅度扩大失业保险保障范围;对疫情遇困难群众及时给予救助;全力应急抢险救灾,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这个措施部分可以看出第一二条是稳就业的措施,第三四五六七是为就业创造良好环境的措施,毕竟政府不能创造就业岗位,更多的体现为创造就业岗位提供配套的政策支持。
如何体现多渠道为重点群体做好就业工作,很明显,去年考试主题中出现的鼓励夜经济、地摊经济的发展就是采取措施之一。
比如在2020年湖北省考申论中,材料2中的G市市政府就将“夜经济”作为疫后重振、缓解就业压力、精准扶贫的重要抓手,在一个繁华的“夜经济”聚集点,拿出60个紧俏摊位,提供给失业人员和贫困对象,免摊位费、水电费,极大了缓解了疫情期间困难群体的就业问题。
E. 两会房贷新政策
又调控了。提高了二套的门槛
F. 解读政府工作报告金融关键词
导语: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强化对稳企业的金融支持,提出对中小微企业贷款延期,增加小微企业信用贷、首贷、无还本续贷、大型商业银行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增速要高于40%、支持企业扩大债券融资等措施。同时,强调加强监管,防止资金“空转”套利。中国经济网金融深1度栏目联系到多位两会委员和业内专家进行权威解读。
小微企业救助政策应出尽出
资料图:金李 全国政协委员、北大光华管理学院讲席教授
金李:报告反映了党和政府对于中小微企业无微不至的关心,也是针对现阶段经济情况的及时有力的措施。在我看来,六保六稳政策中,就业和民生是核心,而要想更好地稳住就业和民生,中小微企业是关键的抓手。前期因为受到疫情冲击和全球供应链重整的影响,部分中小微企业的经营很困难,有些已经快撑不住了,需要政府全力的救助。我们的政策应该是应出尽出。每救活一个中小微企业,都可以挽救它背后的一批员工,保障很多人的民生。
资料图:赵锡军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
赵锡军:可以让小微企业在融资方面,在运行环境方面以及配置资源方面,获得更多的支持,保证小微企业的现金流能够不阻断,让它能够正常的运行,能够得以完成这个实现保市场主体的目标和任务。那么保了市场主体,相应的其他方面的任务,就能够相应的胜利的完成,包括保就业、增收等等,都可以相对比较顺利的完成。
大型商业银行普惠金融更具优势
资料图:曾刚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
曾刚:大型商业银行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增速方面,也是我们强化进一步加大对普惠金融,尤其客户的这个支持的一个重要的政策方向。大型银行有它的优势,大银行的资金成本比中小银行要更低一些,运营效率也比中小银行要更高,因为它的运营成本可能会更低。大银行的盈利能力相对比较强,那风险抵御能力比较强,在这种情况下,适当的进行让利,在加大对实体经济或者小微企业支持方面,它这种能够让利的空间,就比大中小银行更大。所以在这些优势下面,进一步的强化大型银行对普惠金融领域的投入,它就能够发挥相应的这个作用。
资料图:李奇霖 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院院长
李奇霖:大型商业银行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增速要高于40%。为什么要提高呢?大行的负债端的定价能力比较强,它的存款是全国性的存款,很多小微企业都在这个江浙一带地区,大行他的这个存款资源多, 它如果要扩大资金供应的话,就会在资金定价上会降低小微企业的融资成本,因为这个比小行对这个小微企业融资成本下降的空间要大一些。毕竟大行的存款成本低,它的负债端的来源丰富,所以这个都是它的一些优势。所以让国有大行承担更多的职能,给小微企业投放更多的信贷,那么也是有助于小微企业融资成本下降的。
融资“最先一公里”更值得关注
资料图:董希淼 新网银行首席研究员
董希淼:政府工作报告指出,鼓励银行大幅增加小微企业信用贷、首贷、无还本续贷。这是政府工作报告第一次提出“首贷”问题,我们之前往往更关注小微企业融资的“最后一公里”问题,就是续贷的问题,但事实上,小微企业融资的“最先一公里”更值得关注,那就是“首贷”的问题。首贷是企业从金融机构融资的起点。有关数据显示,中小企业获得首次贷款之后,后续再获得的贷款的可能性将大幅提高,而且贷款利率有望下降。
资金空转套利有损实体经济和房地产调控
资料图:温彬 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
温彬:强调了加强监管,防止资金的空转套利,这一点也非常重要。今年以来,银行也主动的向实体经济让利,特别是对于小微企业提供这个优惠的贷款利率的占比也在提高。那么在这种情况下,的确也不排除也有一些企业通过这种低成本的资金进行套利,在票据市场、在贷款市场,进行资金的套利。甚至还有的把一些获得的这种优惠利率的贷款,流向房地产市场。这个都不仅对实体经济的这个发展不利,同时也是对房地产的这个调控带来不利。
政策协同发力解决企业融资难
资料图:何海峰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政策研究中心主任
何海峰:要政策协同,或者说综合发力,不能光靠银行,光靠这个信贷这个政策,还有很多的这个政策可以协同来这个解决这个问题,也包括其他的手段。比方说我们专门提到这个政府性融资担保,前面已经开始使用的也在加大力度的,财政税收的这个政策,还要包括一些针对不同行业不同环节上的小微企业的补贴救济,这个可以归为产业政策,当然还有一些就是我们的一些产业基金,这些方面。
G. “推动贷款利率进一步降低”,这句话要怎么解读
“推动实际贷款利率进一步降低”,这是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2021年第一季度例会的一个政策导向。
2021年3月24日,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召开第一季度例会,会议提出要健全市场化利率形成和传导机制,完善央行政策利率体系,继续释放改革促进降低贷款利率的潜力,优化存款利率监管,推动实际贷款利率进一步降低。
推动实际贷款利率进一步降低,这就意味着银行贷款利率会进一步降低,而且主要是针对企业的贷款利率会进一步降低。这是一个明显的信号。但在“推动实际贷款利率进一步降低”的这句话的背后,还隐藏着另外3个层面的意思:
三、银行对企业的收费会越来越少,进一步降低企业负担降低银行贷款实际利率是减轻企业负担的一个方面,同时国家也会采取降低企业税费来减轻企业负担。
之前银行的抵押贷款的资产评估费、抵押登记费均由企业支付,现在这些费用已经由银行支付了。因此,不仅银行对企业的收费会越来越少,包括企业面临的各项税费负担也会越来越少,这是一个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