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杜绝校园贷的基本措施都有哪些
1、高校应当加强法律、金融、安全等相关教育。大量学生受骗暴露出学生防骗意识、法律意识的淡薄,同时也反映出学校安全教育的薄弱。不少大学生发现自己落入高利贷圈套时,没有在第一时间寻求法律的帮助,最终导致悲剧发生。这也说明,亟须对大学生加强法治教育,引导他们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2、监管部门应当加大监管力度。彻底解决校园贷乱象必然是一场持久战,需要有关部门通过健全金融监管体系,持续加大监管打击力度。
金融监管部门、网贷平台、学校以及公安机关可以探索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对可疑人员、可疑问题及时预警,实时监控校园贷平台的发展运行,保护学生远离违法黑手。同时,还可以充分利用征信系统,要求贷款平台实时上传贷款人信息资料,及时堵塞监管漏洞,实现全链条全流程监督。
3、应当及时修改完善相关法律。我国刑法并没有与高利贷直接相关的罪名,与之相关的是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和高利转贷罪。应当在刑法中设立相关罪名和罚则,以此加大对高利贷的制约力度,增加违法成本,充分发挥法律惩恶扬善的作用。
(1)学校网络贷款工作采取的措施扩展阅读:
校园贷严重扰乱校园环境和市场环境,严重危害学生人身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教育部等部门2017年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校园贷规范管理工作的通知》,明确要求未经银行业监管部门批准设立的机构不得进入校园为大学生提供信贷服务。
公安机关始终保持对校园贷的高压严打,前不久沈阳公安就破获一起校园贷案件,涉案金额高达1000余万元。此外,很多商业银行加大高校助学、培训、消费、创业等金融产品的研发和推广,为大学生提供规范、合法的金融服务,从而将不良网贷赶出校园。
⑵ 如何防范校园贷 防范校园网贷措施有哪些
1、擦亮眼睛。广大学生要增强防范意识,谨慎使用个人信息,不随意填写和泄露个人信息,对于推销的网贷产品,切勿盲目信任,提高自身对网贷业务甄别、抵制能力。
2、找准组织。广大学生上学遇到经济困难时请及时找学校资助部门,只要上学有经济困难,国家和学校都会提供适当的帮助,解决学费、住宿费问题,以国家助学贷款为主;解决生活费问题,以国家助学金为主;解决突发临时困难问题,以临时困难补助等为主;解决综合能力和生活补助问题,以勤工助学等为主。
3、理性消费。广大学生要培养勤俭意识,摒弃超前消费、过度消费和从众消费等错误观念,合理安排生活支出,不盲从、不攀比、不炫耀。
⑶ 拒绝校园贷款的短句
一、要理性消费 面对自己喜爱的新款电子产品,面对校园网络贷款的广告,要冷静,不要冲动,要理性,不要血拼,要适度,不要“剁手”。
花钱这件事,是永远没有上限的,你买了一块钱的东西,想买一百块钱的,买了一百块钱的,就想买一万块钱的,可是在现实中每个人手里的钱总是一定的,不可能随心所欲地花。 因此,理性消费就是量入为出、看菜吃饭,在花钱这方面,要做到不过度、不超前、不从众,不攀比、不炫耀、不盲目。
二、要保护个人信息 在很多案例中,有的同学随随便便就把自己的身份证借给了别人,使别人可以用自己的身份去骗贷,害了别人,也给自己带来麻烦。 除了身份证之外,其实,你的个人信息很多都很重要,或者你觉得不重要,但别人觉得很重要。
三、要学习一些必备知识 校园网贷平台是互联网金融,因此要有意识地掌握一些金融知识,对贷款、贷款利息、违约金、滞纳金等做一些了解,提高自己的风险防范意识,提高识别网络陷阱的能力。
校园,本应给人青春活力、积极向上的的感觉;而大学生,本应影响一个国家的命脉,决定国家的未来。
正是,“校园贷”这种消费贷款模式。抓住学生心理素质薄弱、社会经验不足的特点,一步步吞噬了校园这片纯洁的天空,将“魔爪”申向祖国的花朵,一幕幕“欠@款跳@楼”、“裸@条@借@贷”、“**还@贷”、“暴@力催@收”等现实噩梦不断上演!给社会造成严重恶劣的影响!这种行为仅仅是因为一些金融机构的利益扩张,唯利是图。
校园、家庭甚至社会,受到了严重的创伤!这些行为都是可恨的,不讲社会责任的!我们警醒反思的时刻已经来临!在这里,多多君呼吁大家一起:拒绝“校园贷”~。
校园贷的危害:
一、校园贷具有高利贷性质;
二、校园贷会滋生借款学生的恶习;
三、若不能及时归还贷款放贷人会采用各种手段向学生讨债;
四、有不法分子利用“高利贷”进行其他犯罪。
校园贷防范措施:
1、严密保管个人信息及证件
一旦被心怀不轨者利用,就会造成个人声誉、利益损失,甚至有可能吃上官司。像上述事件中,如果被骗个人信息到互联网金融平台贷款,不止蒙受现金损失,不良借贷信息还有可能录入征信体系,不利于将来购房、购车贷款。
2、贷款一定要到正规平台
由于现阶段互联网金融监管力度不够,存在不少买羊头挂狗肉的平台,一定要登录官网仔细查看,并搜索比较各类评价信息。像大学生贷款就要认准久融金融,因为他们审核严格,风控接入大数据中心,学生的基本动态都能审核出来,除此之外,还要跟借款学生,电话确认,是否为借款本人,资金用途是否正规等。
3、贷款一定要用在正途上
大学生目前还处于消费期,还款能力非常有限,如果出现逾期,最终还是家长买单,加重他们的负担,所以大学生网上贷款一定要慎重。
4、别轻易相信借贷广告
一些P2P网络借贷平台的假劣广告利诱大学生注册、贷款,文案上写着帮助解决学生在校学习上基本学习和生活的困难,实际上,这样的高利贷、诱导贷款、提高授信额度易导致学生陷入“连环贷”陷阱。
5、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大学生要充分认识网络不良借贷存在的隐患和风险,增强金融风险防范意识;要树立理性科学的消费观,尽量不要在网络借款平台和分期购物平台贷款和购物,因为利息和违约金都很高,养成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优秀品质;要积极学习金融和网络安全知识,远离不良网贷行为
“零首付”“零利息”“最快3分钟到账”……在信用卡告别校园七年后,以P2P为主的网络贷款,借助“网络+代理”模式,正在大学生群体中蔓延。
费率不透明、授信额度过高、风控不严、催收方式野蛮……在便捷、低门槛背后,校园贷款存在的问题,正日渐凸显,且开始以学生还不起款自杀等极端个例提醒风险所在。今年3月,河南牧业经济学院学生郑某为赌球借用、冒用28名同学的身份证、学生证、家庭住址等信息,分别在14家网贷平台欠下58.95万元贷款。
最终,郑某选择从一家宾馆的8楼跳下,结束了自己年仅21岁的生命。在校园贷款逼死人命之后,我们竟然又看到了以裸照作为“抵押”来放高利贷的情况走进了校园,这实在令人心惊不已。
近日,一张帖子引爆各方热议。帖中,云南红河学院一“裸贷”女生因未能如期还款,其手持身份证的照片被公开,姓名、照片、出生日期等信息一览无遗。
而据统计,该账号近一个月来,已公布了近40名“裸贷”学生的个人信息。那些不自爱、不懂事的“熊孩子”固然可气,但是年轻的生命就此被逼进“死胡同”,却更是令人心痛。
“校园贷”缘何风行中国政法大学青少年犯罪与少年司法研究中心研究员张星水认为,造成网贷风靡校园的原因有主观原因也有客观原因。主观方面,提前消费理念、超出自己正常支付能力和还款能力的高消费理念和需求在一些“90后”“00后”大学生中盛行。
这是一部分大学生的主观意愿,但不可否认与整个社会的浮躁、社会风气对于物质需求的误导也有一定关系,社会对这种现象的产生也应负责。成年人社会中的举债行为、网络贷款的相对“容易”都会对一些心智不成熟、爱慕虚荣的大学生产生误导。
西南财经大学教授孙楚仁则认为,大学生在高中时期受了很多管制,进入大学之后相对比较自由,而学校的管理多集中在学业和人身安全方面,很少涉及到个人的借贷和经济行为。由于这种家庭和学校管理的放松,很少有人能够对这些借贷大学生提出有益的建议或者对他们的行为进行约束。
其次,如今以“95后”为主体的大学生群体的个体独立意识和反叛意识比较强。这些大学生很多时候觉得自己长大了,可以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但实际上其心智成熟程度不足以支撑他们承担完全的民事行为能力,往往高估自己承担风险的能力。而随着互联网金融的迅猛发展,分期消费模式在大学生之间广泛流行,助推了大学生超前消费、过度消费、奢侈消费。
面对巨大的消费市场,各种消费金融公司、分期平台、电商等争相布局,据报道,国内大大小小的大学生贷款平台超过100家。然而,部分不良网络借贷平台诱导学生过度消费,甚至陷入“高利贷”陷阱,给学生的人身安全和校园的正常教学秩序带来不良影响。
2015年,中国人民大学信用管理研究中心发布的《全国大学生信用认知调研报告》显示,在弥补资金短缺时,有8.77%的大学生会使用贷款获取资金,其中网络贷款约占一半,这使得大学生P2P金融服务业迅速壮大起来。另一项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在接受调查的高校学生样本中,有将近50%的学生认为逾期不还对未来个人工作和生活造成的影响不严重或不了解。
不合规校园贷危害大校园借贷的乱象仍然无处不在。对于有意借贷的在校大学生们来说,首先需要面对的就是各式各样的借贷陷阱和虚假宣传。
很多借贷平台在宣传时号称“零利息”或者“免息”,但真实情况却并非如此。(一)高额的费率一些小的校园信贷平台,利息按日计取,一般在0.1%~0.2%之间,等额本息法下年化利率高达70%以上,涉嫌高利贷。
但在宣传上,大部分贷款平台都不会公布年息,只是公布月息,或者只公布每期还款额。有的网贷平台会通过设置繁琐的提前还款条件、逾期时故意不提醒等方式,让学生支付额外费用。
(二)涉嫌违规催收有媒体记者曾曝光了某校园信贷平台的催收十步曲,分别为:①给所有贷款学生群发QQ通知逾期;②单独发短信;③单独打电话;④联系贷款学生室友;⑤联系学生父母;⑥再次联系警告学生本人;⑦发送律师函;⑧去学校找学生;⑨在学校公共场合贴学生欠款的大字报;⑩群发短信给学生所有亲朋好友。据报道,一般到第四步,逾期的学生就会乖乖就范。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很多手段涉嫌违规。比如,第三步打电话环节,针对合作态度不好的借款人,催收人会利用循环拨号系统重复拨号,直至借款人手机关机。
针对上述催收手段无效的借款人,校园信贷平台会选择外包至专门的催收机构,催收手段更显极端。(三)过度借贷难以防控因为很多校园贷款平台公司是没有纳入人民银行的征信数据库的,导致大学生即使有债务在身也可以同时在多个平台申请贷款。
扬州大学负责学生工作的张陟遥表示,校园贷能够以低门槛招揽大学生,就是因为学生提供的入学资料等都是准确的个人信息,且有家庭作保证,追债容易。但多数大学生尚不能正确评估自己的还款能力,因此校园贷可能触发的风险隐患很大。
各地加强监管不良校园贷近日,银监会以及各地金融办加紧了对校园贷的监管,重庆、广州等地相继出台了校园贷的整改措施,凸显监管整治的决心。8月中旬,重庆市。
近一段时间受骗于校园贷的大学生,不少是因为想做兼职或开微店等“微创业”需要周转资金而上当受骗。
对此,有关专家和教育领域人士认为还需疏堵结合:一方面提高在校学生的法律意识,增强其对各种形式校园贷的辨别能力;另一方面对于学生合理的资金需求,也应通过正规渠道予以适当满足。 安徽大学法学院副教授魏小伟提醒,这种以刷单为名的借贷,实质上是借贷合同。
“用被骗同学身份信息等办理且本人签字的借贷合同一旦成立,被骗同学即为借贷合同法律关系中债务人,因被害人大多无固定收入来源,后续风险难以预知。” 魏小伟说,这起校园贷诈骗案暴露出被害人法律风险防范意识不强。
他建议,社会及校园要加强金融和法律知识宣传,学生自身也要加强金融与法律知识学习,谨防上当受骗。 福州某高校团委负责人林栋表示,校园贷在校园内得以滋生和大学生盲目创业或急于证明自己实现“经济独立”的心态有一定关联。
目前商业银行针对校园提供的信贷服务主要是政策框架下的助学类贷款,面向大学生群体的商业化消费、创业等信贷服务较为欠缺。 “应当加快网络借贷市场主体准入资格审核的立法脚步,同时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也要对各类借贷形式严格把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