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普惠金融是怎样发展壮大和红利释放的
普惠金融,只是一种低息贷款,并不是慈善,捐赠,其根本还是通过商业可持续的方式,将金融服务覆盖到非传统金融用户人群。随着国家经济高速增长,中产阶级人口大量增长,中国已经逐步成为中等收入国家,但是中国还有7000多万贫困人口,减贫任务仍然艰巨。中国政府积极推进普惠金融,可谓是天地良心,于国于民,都是大大有益。
普惠金融过去依靠行政命令,如今依靠技术红利和制度改革红利,再加上法律制度的规范和有效执行,整个领域的新的市场纪律和市场规范建立起来,那就是普惠金融大显身手、大展宏图的时候,也将给社会和谐发展添加新的助力。
❷ 消费者权益保护对银行电话接通率的要求
消费者权益保护对银行电话接通率的要求为60%
中国网财经3月15日讯(记者赵雅芝) 今日,由中国银行业协会主办的《2018年中国银行业服务报告》发布暨文明规范服务工作总结大会在京隆重举行。
2018年以来,银行业不断提高银行业金融机构服务意识,强化依法合规经营,持续改进和提升服务质效,加大金融消费知识宣传教育力度,在服务经济、服务社会、服务大众工作中取得新进展。
整体来看,银行业服务实体经济实现新跨越,提升服务质效完成新突破。截至2018年底,银行业各项贷款余额140.6万亿元,增速达到12.6%,债券投资达到45.2万亿元,同比增长14.1%,银行业增加对实体经济的资金供给取得显著成效。
2018年,银行网点改造数量近1万个;离柜率达88.67%;客服中心人工电话接通率达到92.24%,连续五年高于90%。
此外,2018年银行业普惠金融发展取得新成效,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开拓了新局面。截至2018年底,全国银行业金融机构乡镇机构覆盖率达96%;全国行政村基础金融服务覆盖率达97%;全国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达33.49万亿元,同比增速8.9%;涉农贷款余额达32.68万亿元,同比增长5.58%;扶贫小额信贷余额达2488.9亿元,扶贫开发项目贷款余额为4429.13亿元。
与会的监管部官员表示,面对新形势、新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应注重金融科技创新,让优质的银行服务触手可及。在风险可控前提下,加大与保险、担保、税务等机构合作的广度与深度,高质效满足消费者多方位金融需求。
未来,还应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为金融消费者保驾护航。银行业要建立健全组织架构,发挥行业整体教育宣传功能,定期组织开展金融知识宣教活动,持续推进无障碍环境建设工作,促进社会和谐共融。注重发挥好社会组织重要作用,推动行业服务稳步提升。
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副主席吕世明在讲话中首先代表8500多万残疾人对银行业在无障碍服务领域的持续努力表示真诚感谢,尤其是,《银行无障碍环境建设标准》正式发布,引导银行业无障碍服务工作向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发展。他表示,多年来,在中国银行业协会的大力推动、引领下,银行业20多万个营业网点响应人文关爱的号召,不断完善无障碍设施,创新无障碍产品,提升无障碍服务水平,给残疾人融入社会提供了支持和帮助,充分展示了银行业主动承担社会责任,提供真情服务,给予残疾人人文关爱的实际举措。
中国消费者协会副秘书长董祝礼认为,中国银行业多年来始终坚持“以客为尊”的核心价值观,在保护消费者权益、创新服务模式、拓展服务内容、升级服务渠道、化解消费纠纷、促进安全消费等方面做出了很多成绩。他建议,银行业金融机构应进一步牢固树立“消费者优先”的意识,加大消费者权益保护宣传力度,努力提高金融服务水平,让广大金融消费者增加更多获得感、幸福感。
❸ 普惠领域小微企业贷款成效初显吗
中国人民银行近日发布的2018年上半年金融机构贷款投向统计报告显示:6月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129.15万亿元,同比增长12.7%,增速比上季末低0.1个百分点;上半年增加9.03万亿元,同比多增1.06万亿元。贷款投向呈现以下特点:
普惠领域小微企业贷款增长加快。6月末,人民币小微企业贷款余额25.40万亿元,同比增长12.2%,增速比上季末低2.1个百分点,比同期大型和中型企业贷款增速分别高1.2个和2.5个百分点。6月末,普惠领域小微企业贷款(包括单户授信小于500万元的小微企业贷款、个体工商户及小微企业主经营性贷款)余额7.35万亿元,同比增长15.6%,增速比上季末高3.6个百分点,上半年增加5743亿元,同比多增3836亿元。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❹ 2018年普惠小微贷款户数广东
2018年普惠小微企业贷款户数达117万户。
从广东银保监局了解到,2018年银保监部门通过加大对“首贷户”的支持、让利“直达实体”等方式,助力小微企业纾困。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达2.7万亿元,其中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首次突破万亿元,小微企业贷款户数达117万户,大型银行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增速达43%。
在解决企业“首贷难”问题上,广东银保监局推动开展“百行进万企”行动,通过“挖需求”“降门槛”“线上办”,督促银行机构重点加大对“首贷户”支持力度、提高“首贷”成功率。据统计,辖区银行机构已对超42万户小微企业开展问卷调查,实地走访超2万户企业,在已获授信企业中,“首贷户”占比近七成。
❺ 小微企业贷一般能贷多少
一般来说,小微企业的贷款额度在50万到400万之间,最多几千万。主要与申请人的贷款方式、资产价值、业务经营、信用状况等有关。
比如小微企业信用贷款的情况,一般在几十万到几百万。如果申请抵押贷款,特别是工厂和土地的抵押,批准的金额会相对较高。
拓展资料:
小微信贷是指:小微企业的信贷业务。因为小微企业的信贷需求具有 “短、小、频、急”的特点,其小额、短期、分散的特征更类似于零售贷款。他们对资金流动性的要求更高。
小微贷款的主流特点是经营,通俗讲就是”钱生钱“,也就是说,大家拿这个钱更多是赚钱去的,而不是去消费,去玩的。大多数家庭和个人都喜欢靠这个本钱去养活自己、给家人更好的生活和发展,改变命运。
小微企业的贷款申请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每种都有不同的额度,需要企业主根据自身能力进行选择。
(1)纳税贷
根据企业最近三年的纳税额申请贷款,当年最低年纳税额在2万以上;贷款期限一般1-3年;
(2)开票贷
按企业年度发票金额申请,最低年度发票销售额在200万以上;贷款期限:1-3年;贷款金额:1-300万元;贷款年利率:10-20%。
(3)担保贷款
企业本身有一定的流水和实销,找在上海有房产的企业或个人或成立时间较长有一定流水的公司作为担保人;贷款期限:6-12个月一个周期;贷款金额:1-1000万元;贷款年利率:8%-15%左右。
(4)流水贷
根据银行企业发放的贷款,这些贷款分为银行贷款和机构贷款,两种贷款的利息不同。贷款期限:1-3年;贷款额度:开户行贷款额度一般在10-2000万;贷款机构额度一般为10-50万;年贷款利息:如果企业开户银行有相关业务,一般利息为7-12%,而贷款机构利息较高,大部分月利息超过1.5%。
(5)企业授信
从银行企业的综合情况来看,中小企业申请信贷相对困难。贷款期限:1-8年;贷款额度根据不同银行贷款年利率:7-12%。可能还有其他一些要求,比如押金返还、存单质押等。
❻ 2018上半年新增贷款多少万亿元
7月13日,央行发布最新金融数据统计显示,今年上半年人民币贷款增加9.03万亿元,同比多增1.06万亿元。其中,6月新增人民币贷款1.84万亿元,同比多增3054亿元,不仅超过市场预期,也创下了历史同期的新高。
6月份居民贷款占比依然较高,并且7004亿中有4634亿为居民中长期贷款。6月末,人民币房地产贷款余额35.78万亿元,同比增长20.4%。
单户授信500万以下的小微企业贷款(含个体工商户和小微企业主)由以往的低增长转为趋势性回升。6月末,余额7.35万亿元,同比增长15.6%。
❼ 个人住房按揭贷款审核将更审慎
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位列三大攻坚战之首。经过一段时间的整治,当前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攻坚战成果如何?还面临哪些挑战?治乱象过程中,如何引导金融机构积极支持实体经济?针对这些问题,银保监会有关负责人25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进行了回应。
两年检查十几万家机构
“经过两年努力,各种金融乱象得到有效遏制,违法违规经营行为和非法金融活动得到有效治理,影子银行活动得到有效监管,金融风险总体上得到有效控制,金融安全稳定得到有效维护。”银保监会副主席王兆星如此判断金融治乱象的成果。
“影子银行的野蛮生长和房地产金融的过热,通过加强监管被套上了缰绳,由此打破了国际上一些人对其可能会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的预言。”他说。
乱象得到治理的背后是监管的“长牙齿”。据王兆星介绍,过去两年,监管部门对十几万家银行保险机构进行了现场检查,处罚违规银行保险机构近6000家,处罚相关责任人7000多人次,禁止一定期限乃至终身进入银行保险业的人员300多人次,取消一定期限直至终身银行保险机构董事及高管人员任职资格达454人次。
紧盯房地产金融风险
王兆星表示,下一阶段,要紧盯几个重要的风险领域,主要包括加大力度处置银行机构的不良资产,同时控制新的不良贷款增长;防范中小银行保险机构在经济下行和金融市场波动情况下的流动性风险;紧盯进行监管套利、加通道、加杠杆的影子银行活动,包括同业投资、同业理财、委托贷款、通道类信托贷款等业务;紧盯房地产金融风险;与有关部门配合做好地方政府债务的处置、做好高负债国有企业的降杠杆工作等。
“化解地方政府和企业债务,现在的杠杆水平基本稳定、有所下降,但企业、地方政府降杠杆的工作还要继续。要按照审慎的风险管理控制标准对相关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和企业发放贷款,切实防范相关风险。”王兆星说。
房地产金融方面,他表示,继续对房地产开发贷款、个人住房按揭贷款实行更加审慎的贷款标准。
确保金融资源进入实体经济
加强监管、治理金融乱象过程中,如何积极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是监管面临的重要任务。
“金融支持经济结构调整、支持经济健康高质量发展是我们的最高使命。我们积极引导银行保险机构加大对小微企业、民营经济的支持,大力推进普惠金融、绿色金融,同时采取有效措施解决个别民营企业遇到的困难。”王兆星说。
据银保监会副主席周亮介绍,2018年年末,银行业金融机构小微企业贷款余额33.5万亿元,其中单户授信1000万元及以下的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达到9.4万亿元,同比增长21.8%。贷款利率方面,去年第四季度银行业新发放的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利率比一季度下降0.8个百分点。
针对今年1月份新增贷款中,短期贷款和票据融资相对较多的情况,王兆星表示,根据调查,新增票据融资大多都有商品交易、真实贸易背景,是企业正常的资金循环周转需要。
“但不排除因为利差的原因,有个别企业、个别银行搞一些同业票据买卖交易。目前我们正在对1月份新增贷款特别是票据融资的流向、用途进行摸排调查,如果发现完全是套利行为,一定会进行非常严格的问责处罚,同时要建立更加有效的风险防控机制来确保金融资源完全进入到实体经济。”王兆星说。
❽ 银行业对实体经济发放贷款余额近120万亿吗
2018年7月4日,中国银行业协会在河北雄县发布《2017年中国银行业社会责任报告》,报告指出,2017年,银行业金融机构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余额为119.03万亿,同比增长13.2%。
中国银行业协会专职副会长潘光伟发布了上述报告,报告主要包括八部分内容。
一是银行业稳健运行,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截至2017年底,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本外币资产252万亿元,同比增长8.7%,增速较2016年下降7.1个百分点;总负债233万亿元,同比增长8.4%,增速较2016年下降8.2个百分点。
四是践行普惠金融理念,不断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对金融服务的获得感和满意度。截至2017年末,银行业涉农贷款余额31万亿元,同比增长9.64%;小微企业贷款余额30万亿元,同比增长15%,比各项贷款平均增速高2.67个百分点,并且自2015年以来,连续三年实现了小微企业贷款增速、户数、申贷获得率“三个不低于”目标。
报告特别提到,在2017年,为全面提升银行业无障碍服务水平,推动我国银行业无障碍环境建设工作向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的纵深发展,《银行无障碍环境建设标准》完成制定,规范和引导全行业金融机构更好地满足残疾人客户日益增长的金融服务需求。
五是积极发挥金融科技作用,不断改进消费者体验和服务效率。截至2017年底,全国布局建设自助银行近17万家,布放自助设备超过80万台,其中创新自助设备11万多台,客户金融服务获得感持续提升,体验日益优化。2017年,银行业金融机构离柜交易达2600亿笔,同比增长46%;离柜交易金额达2000亿元,同比增长32%;行业平均离柜业务率达87.58%。
六是把握机遇,主动适应扩大对外开放新形势。截至2017年末,共有10家中资银行在26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设立了68家一级机构,其中包含17家子行、40家分行、10家代表处、1家合资银行。
七是推进绿色发展,共建美丽中国。截至2017年6月末,国内21家主要银行绿色信贷余额8.2万亿元,较年初增长7.1%;节能环保、新能源、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贷款余额为1.69万亿元,节能、环保项目和服务贷款余额为6.53万亿元。
八是投身公益事业,不忘初心反哺社会。2017年,银行业金融机构公益慈善投入总额达10.36亿元;员工志愿者活动时长95.83万小时。截至2017年底,公益慈善项目达3307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