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流水资料 > 关于校园贷款案件工作情况

关于校园贷款案件工作情况

发布时间:2022-08-16 16:53:23

㈠ “校园贷”究竟该如何整治

近年来,“校园贷”屡屡引发悲剧,社会影响极为恶劣。

不少“校园贷”平台通过物色“代理人”在学校寻找贷款“唐僧肉”,有的诈骗分子还大力拉拢各贷款平台授信经理成为其公司的“业务员”,一起对大学生进行诈骗。

因此,许多“校园贷”的案件往往呈现涉案人数众多的态势。




第三,在风险处置方面,银监会指出要形成监管合力,加大对“裸贷”等风险事件处置力度。

对“裸贷”等校园网贷风险事件,银监会积极发挥牵头部门作用,会同公安部、教育部等相关部门建立协调联动监管整治工作机制,制定应急预案,各部门合力出击,及时掌握舆情动态,认真开展风险研判,防范风险蔓延与叠加。

据悉,“裸贷”事件侦查获得突破性进展,全国首例“裸贷”放贷者已于2017年1月19日被警方成功抓获。

㈡ 校园贷起诉39名大学生胜诉了吗

最近,长沙一网络贷款平台向39名大学生提起诉讼,要求他们偿还贷款,同时支付四倍银行利率的罚息。这些被起诉的大学生遍布全国各地,在借贷时都是在校大学生,大三、大四学生居多,目前大多已经失联。

而在已经审理的案件中,法院判决大学生偿还借款本金,并按照同期银行年利率计算利息,并未支持“校园贷”按四倍银行年利率计算的请求。

从这个角度说,人民法院判决大学生偿还借款,不但是有借有还的“天经地义”,更是在为健康校园金融秩序的诞生进行着必要的清场。

也应看到,司法机关综合违约原因、当事人约定,在判决偿还本金的同时按照银行同期年利率计算利息,是对借贷双方权益的依法平衡。极少数大学在借贷后,以不告而别、更改联系方式等“老赖”手段躲避合法债务,使得债权人的资金长期被占用,其获得合理的利息无可厚非。

但大学生群体虽已成年,但毕竟尚未步入社会,在预见风险与承担责任方面不宜过度苛刻,对校园贷为逐利而漠视自身资金安全的行为,也不应鼓励。故此,对校园贷的借贷利润,也应当进行必要限制。人民法院的有关判决,正是找准了这个平衡点。

校园贷在调整、在规范,以往光怪陆离的乱象恐怕很难重演了。但对这一出出悲剧与闹剧的当事方,希望你们牢记一点:担起你的责任。否则,代价可能令人无法承受,无论它是金钱、名誉还是一个人的全部未来。

㈢ 超前消费大学生成诈骗重灾区,注销校园贷,我们该怎么做

全国多地出现“注销校园贷”新骗局,不少在校及刚毕业学生“中招”,被骗金额少则几千,多则几十万。

案例分析

江苏扬州的小陈突然接到一个自称是某贷款公司客服的电话,对方称小陈在大学期间借的一笔9000元“校园贷”未还,现在国家正在大力整治校园贷款,如果小陈再不还,将影响到个人征信。



网络陷阱重重,大家一定要擦亮眼睛,不要掉进陷阱啦,遇到此类事件,做到:多甄别、不轻信、不提供个人信息。

中消协建议:警惕“注销校园贷”骗局,不向陌生账户转账;树立正确消费观念,办理贷款务必做好前期工作;主动学习金融消费知识,保管好个人信息;留存有关凭证,积极向有关部门举报。关注,学习法律不迷路。

遇到法律问题未解决怎么办?找懂法帝来帮忙,一家平台上百个律师随心选,为您的案件找到更加适合的律师,懂法帝为您千里挑一。

㈣ 杜绝校园贷的基本措施都有哪些

1、高校应当加强法律、金融、安全等相关教育。大量学生受骗暴露出学生防骗意识、法律意识的淡薄,同时也反映出学校安全教育的薄弱。不少大学生发现自己落入高利贷圈套时,没有在第一时间寻求法律的帮助,最终导致悲剧发生。这也说明,亟须对大学生加强法治教育,引导他们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2、监管部门应当加大监管力度。彻底解决校园贷乱象必然是一场持久战,需要有关部门通过健全金融监管体系,持续加大监管打击力度。

金融监管部门、网贷平台、学校以及公安机关可以探索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对可疑人员、可疑问题及时预警,实时监控校园贷平台的发展运行,保护学生远离违法黑手。同时,还可以充分利用征信系统,要求贷款平台实时上传贷款人信息资料,及时堵塞监管漏洞,实现全链条全流程监督。

3、应当及时修改完善相关法律。我国刑法并没有与高利贷直接相关的罪名,与之相关的是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和高利转贷罪。应当在刑法中设立相关罪名和罚则,以此加大对高利贷的制约力度,增加违法成本,充分发挥法律惩恶扬善的作用。

(4)关于校园贷款案件工作情况扩展阅读:

校园贷严重扰乱校园环境和市场环境,严重危害学生人身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教育部等部门2017年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校园贷规范管理工作的通知》,明确要求未经银行业监管部门批准设立的机构不得进入校园为大学生提供信贷服务。

公安机关始终保持对校园贷的高压严打,前不久沈阳公安就破获一起校园贷案件,涉案金额高达1000余万元。此外,很多商业银行加大高校助学、培训、消费、创业等金融产品的研发和推广,为大学生提供规范、合法的金融服务,从而将不良网贷赶出校园。

㈤ 80后女辅导员“卧底”不良校园贷,校园贷有什么危害

校园贷款具有高利贷性质;校园贷款会滋生借款学生的恶习。若不能及时归还贷款,放贷人会采用各种手段向学生讨债。

不法分子将目标对准高校,利用高校学生社会认知能力较差,防范心理弱的劣势,进行短期、小额的贷款活动,从表面上看这种借贷是“薄利多销”,但实际上不法分子获得的利率是银行的20-30倍,肆意赚取学生的钱。

高校学生的经济来源主要靠父母提供的生活费,若学生具有攀比心理,且平时就有恶习,那么父母提供的费用肯定不足以满足其需求。因此,这部分学生可能会转向校园高利贷获取资金,并引发赌博、酗酒等不良恶习,严重的可能因无法还款而逃课、辍学。

一些放贷人进行放贷时会要求提供一定价值的物品进行抵押,而且要收取学生的学生证、身份证复印件,对学生个人信息十分了解,因此一旦学生不能按时还贷,放贷人可能会采取恐吓、殴打、威胁学生甚至其父母的手段进行暴力讨债,对学生的人身安全和高校的校园秩序造成重大危害。

(5)关于校园贷款案件工作情况扩展阅读:

校园贷严重扰乱校园环境和市场环境,严重危害学生人身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教育部等部门2017年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校园贷规范管理工作的通知》,明确要求未经银行业监管部门批准设立的机构不得进入校园为大学生提供信贷服务。

公安机关始终保持对校园贷的高压严打,前不久沈阳公安就破获一起校园贷案件,涉案金额高达1000余万元。此外,很多商业银行加大高校助学、培训、消费、创业等金融产品的研发和推广,为大学生提供规范、合法的金融服务,从而将不良网贷赶出校园。

㈥ 国家关于校园贷款的法律责任,具体有什么规定

为加强对校园不良网络借贷平台的监管和整治,教育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4月13号,教育部办公厅、中国银监会办公厅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强校园不良网络借贷风险防范和教育引导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省教育厅昨日下发文件要求省内各高校抓好落实。

《通知》明确,各高校要建立校园不良网络借贷日常监测机制,联合银监局等相关部门密切关注网络借贷业务在校园内的拓展情况。高校辅导员、班主任、学生骨干队伍要密切关注学生异常消费行为,及时发现学生在消费中存在的问题。

同时,建立校园不良网络借贷实时预警机制,及时发现校园不良网络借贷苗头性、倾向性、普遍性问题,及时分析评估校园不良网络借贷潜在的风险,及时以电话、短信、网络、校园广播等形式向学生发布预警提示信息。此外,还要建立校园不良网络借贷应对处置机制,对侵犯学生合法权益、存在安全风险隐患、未经学校批准在校园内宣传推广信贷业务的不良网络借贷平台和个人,第一时间报请金融监管部门、公安、网信、工信等部门依法处置。

㈦ 警方怎样整治“校园贷” 铲除“校园害”

今年年初,大学城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孙某在老师的带领下来到枚乘路派出所报案,称其被人欺骗办理“校园贷”业务,并被非法拘禁。由此,对高教园区有着恶劣影响的“校园贷”系列诈骗案件浮出水面。开发区分局高度重视,专门成立专案组联合各高校开展了漫长的案件侦查和秩序整治等工作。



民警利用“平安大学城HKMJ”微信公众号,连续刊发三期“校园贷”预警提示,丰富宣传媒介,提高知晓率。

经过连续三个月的不懈努力,犯罪嫌疑人终于被绳之以法,危害高教园区的一颗“毒瘤”终于被铲除。至此,各校“校园贷”相关纠纷及案件保持零记录。

只有让学生认识到校园贷的危害,才能真正让校园贷绝迹。

㈧ 什么是校园贷

校园贷是指在校学生向正规金融机构或者其他借贷平台借钱的行为。

2016年4月,教育部与银监会联合发布了《关于加强校园不良网络借贷风险防范和教育引导工作的通知》,明确要求各高校建立校园不良网络借贷日常监测机制和实时预警机制,同时,建立校园不良网络借贷应对处置机制。

2017年9月6日,教育部发布明确“取缔校园贷款业务,任何网络贷款机构都不允许向在校大学生发放贷款。”



(8)关于校园贷款案件工作情况扩展阅读:

防范识别

经过整治,校园贷得到遏制,但出现回租贷、培训贷等诸多“新马甲”。

校园贷严重扰乱校园环境和市场环境,严重危害学生人身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教育部等部门2017年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校园贷规范管理工作的通知》,明确要求未经银行业监管部门批准设立的机构不得进入校园为大学生提供信贷服务。

公安机关始终保持对校园贷的高压严打,前不久沈阳公安就破获一起校园贷案件,涉案金额高达1000余万元。此外,很多商业银行加大高校助学、培训、消费、创业等金融产品的研发和推广,为大学生提供规范、合法的金融服务,从而将不良网贷赶出校园。


阅读全文

与关于校园贷款案件工作情况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贷款公司办公人员年终总结 浏览:299
隆回农村商业银公积金贷款 浏览:594
53岁可以手机上贷款吗 浏览:25
平安银行房抵押贷款需要什么资料 浏览:857
青岛亚联财小额贷款正规吗 浏览:353
换手机号前一个人借贷款 浏览:23
房屋过户后买房不办理贷款怎么办理 浏览:261
农业贷款工作开展情况汇报 浏览:973
夫妻离异后债务贷款怎么办 浏览:847
公司贷款凭证会计做账用 浏览:550
二首房贷款过户税率计算器 浏览:839
五位一体小额贷款需要贫困户还款吗 浏览:686
四大行不做个人抵押贷款 浏览:90
不是本人手机app能贷款吗 浏览:100
云南农村信用社可以贷款条件 浏览:404
中国最早的无息贷款 浏览:574
农行抵押贷款解压查询 浏览:400
银行贷款没有工作证明可以吗 浏览:142
大连已经网签一年没办理贷款 浏览:683
个人手机贷款利息多少 浏览:4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