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2016年住房公积金贷款的额度是多少如何计算
公积金贷款额度的计算,要根据还贷能力、房价成数、住房公积金账户余额和贷款最高限额四个条件来确定,四个条件算出的最小值就是借款人最高可贷数额。公积金贷款额度计算方法如下:
1、按照还贷能力计算的贷款额度
计算公式为:[(借款人月工资总额+借款人所在单位住房公积金月缴存额)×还贷能力系数-借款人现有贷款月应还款总额]×贷款期限(月)。
2、按照使用配偶计算的贷款额度
[(夫妻双方月工资总额+夫妻双方所在单位住房公积金月缴存额)×还贷能力系数-夫妻双方现有贷款月应还款总额]×贷款期限(月)。其中还贷能力系数为40%;月工资总额=公积金月缴额÷(单位缴存比例+个人缴存比例)。
3、按照房屋价格计算的贷款额度
计算公式为:贷款额度=房屋价格×贷款成数。
1、使用本人住房公积金申请住房公积金贷款的,贷款最高限额40万元;
2、使用配偶住房公积金申请住房公积金贷款的,贷款最高限额60万元;
3、使用本人住房公积金申请住房公积金贷款,且申请贷款时本人正常缴存补充住房公积金的,贷款最高限额50万元;
4、使用配偶住房公积金申请住房公积金贷款,且申请贷款时本人或其配偶正常缴存补充住房公积金的,贷款最高限额70万元。
⑵ 个人住房贷款余额增速连续两年回落
个人住房贷款余额增速连续两年回落
2018年全年房地产贷款增加6.45万亿元,占同期各项贷款增量的39.9%,比2017年占比低1.2个百分点
在房地产市场“严控”的背景下,房地产信贷情况是市场的焦点之一。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司长阮健弘在15日的2018年金融统计数据发布会上回应新京报记者提问时指出,2018年房地产贷款增速出现平稳回落。
个人住房贷款增速回落
阮健弘介绍,截至2018年末,人民币房地产贷款余额为38.7万亿元,同比增长20%,增速比2017年回落0.9个百分点;全年房地产贷款增加6.45万亿元,占同期各项贷款增量的39.9%,比2017年占比水平低1.2个百分点,比2016年低4.9个百分点。
她表示,从结构上看,一是个人住房贷款增速比2017年低。2018年末,个人住房贷款余额为25.75万亿元,同比增长17.8%,增速比2017年回落4.4个百分点。二是房地产开发贷款增速比2017年高。2018年末,房地产开发贷款余额为10.19万亿元,同比增长22.6%,增速比2017年高5.5个百分点。其中,保障性住房开发贷款余额4.32万亿元,同比增长29.5%,增速比2017年低3.1个百分点。
此前公布的数据显示,2017年12月末,人民币房地产贷款余额为32.25万亿元,同比增长20.9%,增速比2016年末回落6.1个百分点,全年增加5.56万亿元,占同期各项贷款增量的41.1%,比2016年占比低3.7个百分点,其中,个人住房贷款余额为21.86万亿元,同比增长22.2%,增速比2016年末回落14.5个百分点。
新年首次降准实施,楼市影响几何?
1月4日,央行宣布决定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其中,2019年1月15日和1月25日分别下调0.5个百分点。
对于昨日实施的新年首次降准,此前有多位市场人士提及,降准或有利于引导房贷利率下行。但在“房住不炒、因城施策、分类指导”这一大的调控框架下,再次走全面刺激楼市老路的可能性不大。
此前,国内部分地区房贷利率松动的新闻已受到市场普遍关注。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对新京报记者指出,房地产市场核心是看杠杆,也就是首套房资格的认定和首套、二套房贷款的额度,这些现在都没有变化,所以市场利率的轻微波动对于市场影响很小。
展望未来,在严控的大基调下,市场对房价的预期也有所变化。央行此前发布的2018年第四季度城镇储户问卷调查报告显示,对下季房价,27.4%的居民预期“上涨”,49.6%的居民预期“基本不变”,11.8%的居民预期“下降”,11.1%的居民“看不准”。
将这份季度调查较前几次结果对比着看,预期“上涨”的下降了(上季度为33.7%),预计下降的有所提高(上季度为9.6%)。
据新华社,2018年12月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构建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长效机制,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因城施策、分类指导,夯实城市政府主体责任,完善住房市场体系和住房保障体系。”(记者宓迪)
⑶ 公积金贷款六十万三十年月供多少
1.商业贷款
2.等额本息还款法60万贷款30年的每月月供为3184.36元。
3.等额本金还款法60万贷款30年的首月月供为4116.67元,随后每月递减。
4.公积金贷款
5.等额本息还款法60万贷款30年的每月月供为2611.24元。
拓展资料:
1.2017年5月2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印发《全国住房公积金2016年年度报告》,报告显示,2016年,住房公积金实缴单位238.25万个,实缴职工13064.5万人,分别比上年增长2.98%、5.42%,新开户单位31.81万个,新开户职工1612.87万人。
2.公积金缴存情况,2016年,住房公积金缴存额16562.88亿元,比上年增长13.84%,2016年末,住房公积金缴存总额106091.76亿元,缴存余额45627.85亿元,分别比上年末增长18.55%和12.18%。
3.公积金提取情况,2016年,住房公积金提取额11626.88亿元,比上年增长5.82%。其中,住房消费类提取9397.14亿元,非住房消费类提取2229.74亿元,提取率70.2%,比上年减少5.32个百分点。2016年末,住房公积金提取总额60463.59亿元,占缴存总额的56.99%。
4.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情况。2016年,发放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327.49万笔、12701.71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4.8%、14.61%;全年回收个人住房贷款5034.55亿元,比上年增长32.14%;2016年末,累计发放个人住房贷款2826.63万笔、66061.33亿元,分别比上年末增长13.1%、23.83%;个人住房贷款余额40535.23亿元、个人住房贷款率88.84%,比上年末提高8.04个百分点。
5.2016年2月,中国人民银行、住房城乡建设部、财政部印发《关于完善职工住房公积金账户存款利率形成机制的通知》,《通知》决定,自2016年2月21日起,将职工住房公积金账户存款利率,由现行按照归集时间执行活期和三个月存款基准利率,调整为统一按一年期定期存款基准利率执行。上调后的利率为1.50%。
⑷ 个人住房贷款余额增速已进入下行通道了吗
据报道,今年以来,随着楼市调整步伐的深入,楼市资金面已明显呈现出趋紧态势,房地产业作为一个资金密集型行业,对资金具有很强的依赖性,而资金面的变化也将直接影响房地产市场。
房价与居民购房杠杆率总体呈现正相关关系,如2015年3月份起,居民购房杠杆率和房价指数同时出现大幅攀升态势,房价指数季度环比在2016年三季度见顶,居民购房杠杆率在2017年一季度见顶;而今年3月份以来,在“因城施策”的楼市调整政策的影响下,热点城市进一步收紧信贷政策,居民购房杠杆率也连续出现回落。
希望房价可以早日回归!
⑸ 个人房贷增速开始回落明显了吗
据报道,1月12日,央行公布了去年12月末和去年全年的信贷数据。从房贷数据来看,2017年个人住房贷款余额增速比上年末回落14.5个百分点。
专家表示,2018年房贷利率还将维持上升趋势,房贷规模由于需求回落和2017年的高基数效应,预计新增房贷规模将低于2017年规模。2018年需要重点关注各个城市的差异化调控政策的调整,更需要密切关注银监会等部门对房贷政策的微调。
希望房贷的增速可以早日回落!
⑹ 2016年中国住房贷款总额是多少
2016年2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调整个人住房贷款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在不实施“限购”措施的城市,居民家庭首次购买普通住房的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原则上最低首付比例为25%,各地可上下浮动5个百分点。
对拥有1套住房且相应购房贷款未结清的居民家庭,为改善居住条件再次申请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购买普通住房,最低首付款比例调整为不低于30%。
⑺ 公积金账户余额1万能贷多少
余额X8再加上你现在每个月公积金总额X到退休的月数;就=你能用公积金贷款的总额。
⑻ 个人房贷余额增1.96万亿,个人房贷审查为什么变严格了呢
因为中国宏观层面大力防范金融风险,抑制房地产泡沫,楼市经历了前所未有的严厉调控,所以个人房贷审查变严格了。
2017年以来,个人房贷余额增速明显下跌。据央行《2017年三季度金融机构贷款投向统计报告》,2017年前三季度,个人住房贷款余额 21.1万亿,同比增长 26.2%,相比2016年35%、今年一季度35.7%的增速下降了约10个点。“房地产贷款增速继续回落。
所谓挑战,是持有一定重资产的房企,资源布局和财务模式都将发生改变,要更加善用金融手段。
⑼ 如何看待个人房贷余额增1.96万亿
2017年,中国宏观层面大力防范金融风险,抑制房地产泡沫,楼市经历了前所未有的严厉调控,房住不炒、租购并举的精神已深入人心。
在这一背景下,银行的“香饽饽”业务——个人住房贷款亦受到了严控,房贷降杠杆大势所趋。央行数据显示,2017年前三季度,个人房贷余额21.1万亿,同比增长26.2%,2016年全年这一增速为35%;余额仅增加1.96万亿,2016年同期余额增加为3.63万亿。
实际上,央行2017年一直在对房贷进行调控。过去十多年,住房的自住和投资需求集中爆发,造就了中国房地产业的黄金时期,这一时期,增量需求推动市场发展,各大房企的经营链相对简单,主要是把房子盖好和卖好。而当供给、需求达到阶段平衡点之时,市场进入了存量时代,经营链变成了生产+销售+运营,这给所有房企和金融机构带来了挑战,以及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