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返乡创业能到银行无息贷款吗
可以国家出台了新的政策,农村人可以申请无息贷款,如是下岗工人申请创业贷款则需提交劳动保障部门核发的《再就业优惠证》复印件;大学毕业生则需提交《毕业证书》和劳动保障部门核发的《失业证》复印件;
退伍军人需持退伍证明及劳动保障部门核发的《失业证》复印件。国家一直鼓励自主创业,对于创业还有优惠政策,因此在一定情况下还会减免部分其他的费用。
在对符合该文件要求的10类人群中,重点向妇女倾斜,对于离开户籍所在地区县外出务工6个月以上的返乡创业农民工。
也可享受该文件的实惠,即对符合条件的个人发放创业担保贷款最高额度为10万元;对符合条件的借款人合伙创业或组织起来共同创业的,可按每人15万元计算,最高不超过5人。
(1)申请就业创业担保贷款的规定为返乡扩展阅读
申请农村无息贷款的条件
1、申请者具有偿还能力
虽然说农村无息贷款是不需要支付利息的,但是本金的还款能力还是必须要拥有的,因此必须要够证明你能按时还款,否则是很难通过无息贷款的。
2、家庭困难户
我国经济发展迅速,但仍有一些家庭没有摆脱贫困,无息贷款政策多是为了扶持弱势群体,帮助他们尽快脱贫,通过给他们提供资金用来生产生活,寻求致富之路,实现共同致富的目的。
3、申请者的贷款用途是国家支持的项目
对于那些在农村生产、发展国家支持的农业、养殖业的农户,同样是具备资格申请农村无息贷款的;三农一直是我国经济的主导,国家政策也对部分农村生产活动进行扶植,赋予这类生产者申请农村无息贷款的能力能够更好地激发他们的积极性。
㈡ 农民工返乡创业贷款需要什么条件
具备以下农民工创业无息贷款条件,方可申请:
1、经工商部门登记注册;
2、有固定的经营场地和一定的自有资本金;
3、从事项目必须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政策规定;
4、自筹资金不低于项目所需资金的40%;
5、无不良记录,信用良好;
6、应通过创业培训,取得创业培训合格证。
为支持创业担保贷款发展,将小额担保贷款调整为创业担保贷款,针对有创业要求、具备一定创业条件但缺乏创业资金的就业重点群体和困难人员,提高其金融服务可获得性,明确支持对象、标准和条件,贷款最高额度由针对不同群体的5万元、8万元、10万元不等统一调整为10万元,由各级财政全额贴息。
(2)申请就业创业担保贷款的规定为返乡扩展阅读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支持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的意见》提出了支持返乡创业的五方面政策措施:
1、降低返乡创业门槛。
2、落实定向减税和普遍性降费政策。符合政策规定条件的,可享受减征企业所得税、免征增值税、营业税等税费减免政策。
3、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对符合条件的企业和人员,按规定给予社保补贴;具备享受支农惠农、小微企业扶持政策规定条件的纳入扶持范围;经工商登记注册的网络商户从业人员,同等享受各项就业创业扶持政策;未经工商登记注册的,可同等享受灵活就业人员扶持政策。
4、强化返乡创业金融服务。运用创业投资类基金支持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加快发展村镇银行、农村信用社和小额贷款公司,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开发有针对性的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加大对返乡创业人员的信贷支持和服务力度,对符合条件的给予创业担保贷款。
5、完善返乡创业园支持政策。
㈢ 回乡创业政策扶持
优化返乡入乡创业环境
良好的营商环境,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要条件。
对此,我市将持续优化创业服务。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进一步精简行政许可事项。同时,向社会公开征集、聘任一批志愿为返乡入乡创业者提供创业指导服务的创业导师,纳入郑州市大众创业导师服务团管理。
我市将支持各区县(市)依托产业集聚区、特色商业区、商务中心区、服务业专业园区等现有各类园区,改造提升一批乡情浓厚、特色突出、产业集中、营商环境良好的返乡入乡创业产业园。推广新型孵化模式,鼓励各区县(市)整合资源、共建共享,建设一批创业孵化基地、小型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众创空间和星创天地等平台,将其打造成为综合性返乡入乡创业孵化载体。加大财税政策支持
给资金支持,也有税费减免,郑州将为返乡入乡创业者“真金白银”的支持。
加大返乡创业资金支持。
符合条件的返乡下乡创业人员申请创业担保贷款,最高额度不超过35万元,高校毕业生不超过40万元。对发放的个人创业担保贷款,不动产登记部门在办理不动产抵押手续时免收登记费和服务费等。市本级每年评选30名农民工返乡创业之星,每人奖励10000元
对符合条件的返乡入乡创业农民工,持续正常经营3个月以上并带动3人以上就业的,给予10000元的一次性返乡创业补贴
拓展资料:返乡创业市场主体吸纳贫困家庭劳动力稳定就业1年以上的,按每人1000元标准给予一次性奖补,吸纳贫困劳动力稳定就业人数10人以上的,再按每人1000元的标准,由当地通过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给予一次性奖励。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
第十条国家设立中小企业发展基金。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应当遵循政策性导向和市场化运作原则,主要用于引导和带动社会资金支持初创期中小企业,促进创业创新。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可以设立中小企业发展基金。中小企业发展基金的设立和使用管理办法由国务院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