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汽车怎么抵押贷款方法
汽车抵押贷款一般有两种方式,分为抵押贷款和非抵押贷款。所谓抵押贷款,就是把车辆交给贷款公司,而非抵押贷款,就是把抵押信息交给贷款公司,供车辆使用。
1.在大多数汽车抵押贷款中,以车抵押而不以车抵押是一种惯例,也就是说,只要你将汽游脊车的相关文件抵押给贷款机构,就可以获得贷款,安装GPS后,汽车将照常使用。所以,在做抵押之前,首先要知道汽车抵押是不是抵押,尽量避开想抵押汽车的机构。
2.汽车按揭的资金往往用于短期周转。如果需要长期贷款,不适合拿车做抵押。
3.由于汽车抵押贷历磨隐款成本较高,如果您选择长期车辆抵押贷款,如果您有预付款,可以尝试提前偿还。
4.在选择机构时,借款人应尽量选择正规的贷款机构。比如银行肢厅和小额贷款公司在工商注册。在此基础上,才能真正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一旦出现纠纷,法律就能解决。
百万购车补贴
2. 中国汽车金融服务发展的历史及现状
2009年,在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我国汽车产销量历史性的突破了1000万大关,分别达到1379.1万辆和1364.5万辆,同比增长48.3%和46.15%。伴随着汽车工业的飞速发展,我国的汽车金融市场经历了从无到有的发展历程。汽车金融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巨大的发展空间。
国际汽车金融现状
汽车金融服务是在汽车的生产、流通与消费环节中融通资金的金融活动,主要指与汽车有关的金融服务,包括为最终用户提供的零售性消费贷款,为经销商提供的批发性贷款,以及为汽车维修服务的硬件设施投资建厂等,它是汽车业与金融业相互渗透的必然结果。
典型的汽车金融公司是汽车制造商附属的财务公司,为自己的品牌汽车量身定做金融服务。如:大众汽车公司设立的大众金融公司,福特汽车公司设立了福特信贷公司,通用汽车公司设立的通用票据承兑公司等,大多成为超过汽车制造集团的主要利润来源。数据显示,跨国车企的汽车金融公司利润收益贡献率,平均占到其母公司利润的30%-50%。
此外,国外的汽车金融公司还有两种形式:一是由大的银行、保险和财团单独或者联合发起设立汽车金融公司,二是以股份制形式为主、运作灵活的汽车金融服务公司。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在发达国家,通过信贷和租赁买车,是汽车销售的主要方式。欧美国家的汽车消费贷款比例普遍在70%-80%,甚至更高。而在我国,目前这一比例还不到20%。有一定的差距是正常的。不过,需要补充的是,大量使用贷款买车的不仅是发达国家,实际上,消费能力有限的发展中国家才是贷款购车的主力。在印度,大约有80%的车辆是通过贷款购买的;而在泰国,这一比例更是高达近90%。
中国汽车金融业发展现状
1、汽车金融服务业处于起步阶段,发展较为滞后
西方国家经济发展的经验表明,当一国人均GDP达到700美元时便开始进入汽车消费时代,而当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以后,居民消费类型和行为也会发生重大转变。2008年度,中国人均GDP已经突破3000美元大关。2009年度,中国汽车销量已突破千万大关,汽车正走进千家万户,汽车产业已经成为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
目前我国汽车贷款比例低于20%,在低潮期,贷款比例甚至在10%以下(2006年3.8%,2007年7.4%),远远低于国际平均水平,有很大的发展空间。随着中国汽车金融市场的逐步成熟,中国消费者选择贷款购车的比例在10年后会增加到40%至50%,按此保守估计到2025年,我国汽车金融行业会有5500亿元左右的市场。通过汽车金融服务来普及汽车消费,对国民经济意义不可小觑。
2、商业银行仍然处于汽车金融市场的主导地位
从发展格局来看,我国目前仍处于汽车金融市场发展的初期,商业银行仍然处于主导地位,80%以上的汽车贷款仍由商业银行提供,据调查数据显示,07年89.2%的汽车消费贷款由商业银行提供,仅有6.9%的汽车消费贷款由汽车金融公司提供。
由于我国个人征信体系不完善、汽车金融公司业务单一、服务网络不健全等问题的存在,在汽车信贷市场,商业银行仍具有明显的优势。但同时商业银行也有着自身的局限:商业银行的最终目的只是获得存贷款的利差,缺乏和制造商的利益关系,不能保证对汽车业连续和稳定的支持;商业银行的汽车金融服务也多限于传统的信贷业务,无法为制造商提供风险管理、市场营销等方面的一系列服务;银行业务种类较多,汽车信贷仅仅是其中一项业务,缺乏汽车贷款方面的专业知识及人才等。
目前专业的汽车金融公司发展刚刚起步,力量还比较薄弱,其优势目前尚未发挥出来,但因其与汽车厂商关系密切、具有风险专业化控制和管理技术,根据国外汽车金融市场的发展经验,汽车金融公司将成为汽车金融市场一股强大的力量。
3、汽车金融公司发展势头良好
在经历了多年的起伏之后,从2007年起,汽车金融市场开始回暖。来自中国银监会的消息称,截至2008年底,中国汽车金融公司总资产达到381.15亿元,首次实现全行业整体扭亏为盈。截至2008年底,我国各金融机构发放的汽车消费贷款余额1583亿元中,汽车金融公司已占比达20%,发展势头良好。
3. 二手车金融的风口有哪些
中国汽车产业在经历黄金十年后,正迎来发展拐点。行业重心逐渐从前端新车市场向二手车市场转移过渡,二手车金融也因此被视为下一个风口。吸引了资本市场、主机厂、经销商、金融机构、互联网巨擘等多方的关注。作为汽车产业链中最具活力与价值的一环,汽车金融对加速转型、推动行业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随着二手车市场的发展,二手车金融也步入发展快车道。
二手车市场发展现状
汽车行业庞大的产业链经济效益广阔,其中近70%的利润都是由流通和售后服务环节贡献出来的。二手车作为汽车流通价值链上十分重要的一环,虽从20世纪80年代发展至今已有30多年的历史,但真正规范化发展是从2005年发布 《二手车流通管理办法》开始。另外,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涌现了多种新兴电商模式。最具代表性的企业如瓜子二手车,赚足了消费市场和资本市场的眼球。
二手车交易在2011年呈现爆发性增长,随后增速保持低速、缓慢调整的态势,2016年全国二手车交易量达到1100万辆,相比2015年增长率达16.8%,首次突破千万大关。预计2020年中国二手车交易规模将接近3000万辆,与新车交易规模比例基本持平。
二手车行业参与者众多,共同构成了行业多样化的交易业态。目前我国二手车行业主要是由“线上电商平台交易模式”和“线下传统交易模式”两种形式组成。
其中线下传统交易模式是当前最主要的模式,也是我们接触最多的,即卖方用户将车辆通过4S店、品牌二手车车商、线下交易市场卖给各类分销商或黄牛,之后再通过产业链进入终端零售商,面向二手车消费者售卖。
线上电商模式,主要分为B端服务平台和C端服务平台。B端主要起到获取车源的作用,根据车源不同又可分为C2B和B2B两类。其中C2B模式的主要服务内容是连接零散分布的个人车主和大小经销商,帮助C端用户将车辆卖给经销商。而B2B模式则是连接不同经销商,批量销售车辆,促进二手车大规模、跨地区流通。
二手车金融发展现状
二手车金融是汽车金融服务里的细分领域,通常指二手车车源采购、仓储、终端交易、延保等过程中对经销商和消费者所提供的金融服务。二手车金融业务模式主要由抵押贷款、库存融资、消费信贷、融资租赁和售后延保服务组成。
车源采购环节的金融服务主要指二手车商的抵押贷款,一般由金融机构提供,如平安银行等商行为主要投资者。仓储环节则是二手车商的库存融资需求,目前主要由新兴二手车金融服务平台提供,如备胎金服、第1车贷等。交易环节的金融需求主要来自消费者的二手车贷款和融资租赁。其中提供二手车贷款的主体比较多,包括传统商行、融资租赁公司 (如长久集团汽车金融)、汽车金融公司、二手车电商平台(如瓜子二手车、优信二手车)等。售后延保服务和新车类似,由保险公司提供延保增值服务。
整体来说,二手车金融市场仍处于初期发展阶段。无论是B端经销商还是C端消费者,对金融产品的需求十分巨大。对经销商来说,二手车金融的助力意味着其资金更加充裕,周转能力及获取车源能力更强;对消费者而言则是可供选择的车型更广,加快中转率。然而,我国现阶段二手车金融主要以消费信贷为主,经销商库存融资、融资租赁及售后延保服务仍处于起步阶段。
二手车金融未来的发展趋势
因为我国二手车金融起步晚,尤其针对B端的融资渠道严重缺乏;加上很多金融机构对于二手车金融仍持保守态度,所以二手车金融领域存在重重问题抑制其发展。问题主要体现在融资渠道匮乏、风险控制难度大以及评估定价系统不完善三个方面。
但从长远来看,随着买车一族、换车一族的增多,换车周期逐渐变短;二手车估值指标逐渐统一,二手车交易数量及业务将会攀升。二手车金融对金融机构的吸引也将逐步增加,二手车金融市场将迎来快速发展期。
对于二手车金融的未来发展趋势,我们认为主要包含以下几点:
一是伴随着二手车市场体量的增长,金融需求将不断攀升。二手车作为典型的具有高单价特征的非标商品,该行业对金融的需求不可小觑。
二是正如前面讲过的二手车市场发展状况,目前我国二手车金融渗透率不足5%。随着二手车市场的发展,二手车金融使用率将稳步提升。B端金融杠杆效应初显,消费金融趋向普及。
三是2016年实行的《关于促进二手车便利交易的若干意见》,以及修订的 《二手车流通管理办法》放宽了部分政策限制。在政策支持下,二手车金融市场环境将逐渐向好发展。
四是信用优良、资金优质、配资合理的经销商正凭借可持续服务的竞争力加速抢占市场,发展线上获客渠道,形成强者愈强之势。
未来在历经市场变革的洗涤,以及在政府、企业、协会等的多方努力下,我们必将迎来更加合规、有序、开放、共赢的二手车金融行业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