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抵押担保 > 新疆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现状

新疆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现状

发布时间:2024-07-04 07:42:11

1. [欠发达地区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农户小额贷款

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是农村信用社信贷管理上的一个创新产品,具有金额小、面向“源盯三农”、无抵押担保三个特性。它的推广是国家增强信贷支农服务功能的一项重要举措。从实践来看,小额农贷推广初见成效,农民“贷款难”等问题得到了有效缓解,带动了农村大市场,同时也调整了农村信用社经营方向,实现了农村信用社绩效双赢。但是,我们在基层调研时发现,目前边牧地区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受益面窄、利率偏高,难以体现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建设中支持“三农三牧”的宗旨。究竟在边牧地区如何有效使用农户小额信贷,更好地发挥其作用,推进新农村新牧区建设的进程,从而有效提升农牧户小额信贷的使用效能,是需要研究的。
一、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发展面临的问题
(一)信用户的评定工作和小额信贷的推广工作力度不够。由于农村信用环境差,信用社职工对此项工作的开展认识不到位,认为风险大;个别农户对小额信用贷款存在理解和认识上的误差,将之与无偿的扶贫救济混淆起来,导致此项工作开展缓慢。以苏尼特右旗为例,由于连年遭受严重自然灾害,加上农牧业基础薄弱,产业结构单一,社会信用环境差,信用社贷款没有安全保障,普遍出现“惧贷”心理。截至2010年末,辖内实有农户总数8151户,经过农户资信评估,评定“信用户”6821户,占农户总数83.68%;辖内有贷款需求的农户6241户,符合贷款条件发放贷款卡的农户5595户,实际取得贷款农户3798户,农户贷款满足率60.86%,较同期下降20.14%。旗联社对农户小额信用贷款额度最高额核定在30000元,目前农村信用社实行的小额农户贷款一般5000-10000元以内,信用社出于对自身经营效益的考虑,不积极主张扩大信用户及信用贷款额度。
(二)风险意识淡薄。一些信用社对建立农户家庭收支账目和经济活动档案工作不太重视,评定小组对农户从事经营活动、收入状况等了解不够,加之受人情、关系和其它一些因素影响,致使农户信用等级评定存在较大的主观盲目性和随意性。此外,由于该贷款涉及农户面广,且地域分散、金额小、笔数多,信用社人力有限,其贷后管理工作难以到位。
(三)社会信用环境欠佳,信用社又缺乏农户小额贷款保障机制,存在贷款风险,使得亏损信用社无法推广小额农贷。一些贫困地区由于存在“起诉不受理,受理不开庭,开庭不宣判,宣判不执行,执行不彻底”的现象,使依法收贷不能起到应有的威慑作用。相反,有钱不还的“赖债户”产生的负面影响使部分想还贷的农户也持观望态度,造成信用社资金难以活化,使小额农贷的投放资金相对短缺。因为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是以农户的信誉为保障,有别于抵押担保贷款,而小额农贷投向基本上是集中在农牧业传统产业上,生产受自然条件等非人为因素影响导致的效益上的不确定性,决定了小额农贷具有一定的风险性。
灶粗(四)缺少政策扶持。小额农贷推广涉及千家万户,成功率低,投入成本较高,而农村信用社历史包袱沉重,所承担政策性信贷没有相应的弥补途径,特别是在税收方面没有任何优惠政策扶持,影响了小额农贷的有效推广。
(五)部分农村信用社信贷资产质量较低,农业再投入资金不足,每年主要靠人民银行的支农再贷款投放农牧业贷款。再贷款属专项资金,所以用再贷款发放的小额信用贷款用途只能是满足农牧业生产的基本需要,不能用于生活等消费类贷款需要,存在小额贷款用途单一的问题。同时,由于资金短缺,小额信用贷款一般是春隐裂镇季一次发放,无法实现“一次核定,随用随贷,余额控制,周转使用”的管理办法。
(六)授信额度低。由于受社会信用及地方经济的限制,信用社将信用户的贷款额度限制在5000元以内,这样的额度不但满足不了信用农户的基本需求,而且因其他农户通过联保贷款方式也可获得相同数量的资金,所以不利于信用户的评定及小额信用贷款的推广。
二、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发展的对策建议
首先,边牧地区的农村信用社应进一步扩大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范围,提高覆盖面。在继续支持一家一户农牧民发展的同时,拓展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对农村牧区经济合作组织的支持力度,切实增强其对“三农三牧”经济的渗透带动作用。对凡从事符合国家农牧业政策及当地经济发展目标的农牧业生产经营活动都应加以支持。
其次,农村信用社应扩大农户小额信贷的受益面,合理确定额度和期限。在贷款发放额度上进行区别对待,适当提高限制额度,使农户小额信贷适应边牧地区农村牧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需要。在贷款期限上,应尽快改变以往套用的“春放秋收冬不贷”的传统作法,根据边牧地区农村牧区生产经营活动,确定贷款期限,使贷款期限与农牧业生产经营周期尽可能保持一致。
再次,要科学核算,合理确定利率。边牧地区的农村信用社在贷款利率的制定上,加强财务成本、经营利润核算,从培育更多的客户的原则出发,适当让利于农牧民。同时,还要进一步完善相关配套措施:其一,要建立小额信贷风险监督补偿机制,降低贷款风险。适时建立农牧户小额信贷风险补偿基金,在严格审贷操作,坚持贷款到户,加强贷款用途管理和贷后跟踪检查,严格控制贷款风险的同时,建议一是由地方政府、农村信用社共同出资建立农户小额信贷风险补偿基金,解决小额信贷因涉及面广、政策性强、投入成本高而由“财务独立能力较弱”形成“财务不能自负”的风险补偿问题;二是由地方政府、农村信用社和农牧民共同出资建立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担保基金,以解决农户小额信贷风险的补偿问题。切实完善农村牧区保险体系,适当弥补因自然灾害影响造成的农村信用社信贷风险。其二,建立农户小额信用贷款财政优惠政策机制。一是减免农牧业贷款利息收入的营业税和所得税;二是地方财政对农户小额信贷业务达到一定比例的农村信用社给予财政补贴,以调动农村信用社开展这项工作的积极性;三是地方财政适当拿出一定扶贫资金,保障低收入农牧户的生产、生活开支,从而提高低收入农牧户小额信贷还贷利息率。其三,建立农户小额信贷市场风险补偿机制。借鉴国际、国内经验,在贷款发放过程中,农村信用社应会同科技部门对边牧地区的农牧民进行相关产业知识培训。因为农牧民是市场中弱势群体,他们对迅速变化着的市场反应不够灵敏,对很多适用的技术不够了解,通过培训可以帮助农牧民提高适应市场能力,从而有效提升农牧户小额信贷的使用效能。
(作者单位:苏尼特右旗农村信用合作联社)

2. 2022鍐滄埛灏忛濅俊璐风殑鐜扮姸濡備綍

涓銆2022鍐滄埛灏忛濅俊璐风殑鐜扮姸濡備綍

寮灞曘2022鍐滄埛灏忛濅俊璐风殑鐜扮姸锛氬紑灞曘傚啘鏉戝晢涓氶摱琛屽紑灞曚笟鍔★紝涓哄啘鎴疯嚜涓诲垱涓氾紝杩涘睍褰撳湴鐗硅壊浜т笟渚涘簲璧勯噾淇濋殰锛岃В鍐充簡閮ㄥ垎鍐滃か鈥滆捶娆鹃毦鈥濋棶棰橈紝鍦ㄦ敮鎸佸啘鏉戠粡娴庡拰鍏ㄩ潰鎺ㄨ繘涔℃潙鎸鍏寸殑閲嶈佹姄鎵嬨

浜屻佸皬棰濅俊璐峰備綍鍙鎸佺画鍙戝睍?

鍦ㄤ腑鍥界壒娈婄殑閲戣瀺浣撶郴涓嬶紝涓灏忎紒涓氾紝涓浣撴埛绛夊井瑙傜粡娴庝富浣撹瀺璧勯毦鐨勯棶棰橀潪甯哥獊鍑恒備腑灏忓井浼佷笟鏁伴噺搴炲ぇ锛屽叾涓涓灏忎紒涓氬崰鍥藉唴浼佷笟鎬绘暟鐨48%锛屽井鍨嬩紒涓氬崰50%銆傛湰鐫鏈嶅姟鍐滄埛銆佷釜浣撳伐鍟嗘埛鍜屽皬寰鍨嬩紒涓氱殑鍏鍙稿湪涓瀹氱▼搴︿笂寮ヨˉ浜嗛噾铻嶄綋绯荤殑绌虹櫧銆
鎹鍓嶇灮浜т笟鐮旂┒闄㈠彂甯冪殑銆婁腑鍥芥繁搴﹁皟鐮斾笌鎶曡祫鎴樼暐瑙勫垝鍒嗘瀽鎶ュ憡銆嬫暟鎹鏄剧ず锛氬叕鍙歌捶娆句綑棰濈敱2009骞寸殑766.41浜垮厓澧為暱鑷2013骞6鏈堢殑7043浜垮厓锛屽湪涓嶅埌浜斿勾鐨勬椂闂村唴澧為暱杩10鍊嶏紝骞朵笖姣忓勾鏂板炶捶娆惧潎瓒呰繃鍗冧嚎鍏冦備絾濡傛灉鎴戜滑浠庡钩鍧囨瘡瀹跺皬璐峰叕鍙歌捶娆句綑棰濅笂鏉ョ湅锛屽皬璐峰叕鍙哥殑涓氬姟鏁堢巼浼间箮娌℃湁澶氬ぇ鎻愰珮銆
鏈鏉ュ皬璐峰叕鍙歌佽幏寰楀彲鎸佺画鍙戝睍锛屽繀椤昏蛋鍑轰緷闈犺偂涓滆祫閲戞姇鍏ョ殑鈥滄嫾鐖光濇ā寮忥紝鍦ㄤ负涓灏忎紒涓氳緭琛鐨勫悓鏃讹紝鑷韬涔熼渶瑕佹湁鏇村己鐨"閫犺"鍔熻兘銆傚墠鐬讳骇涓氱爺绌堕櫌寤鸿鍙浠ヤ緷闈犱互涓嬪嚑绉嶆柟寮忚幏寰楄祫閲戞潵婧愶細鎻愰珮灏忚捶鍏鍙歌祫閲戞潬鏉嗙巼锛涘皢灏忚捶鍏鍙镐綔涓鸿浆璐峰钩鍙帮紝灏嗘斂搴滄彁渚涚殑鎵瑰彂璧勯噾鎴栦粠閾惰屻佸熀閲戝熷叆鎴愭湰杈冧綆鐨勬壒鍙戣祫閲戯紝杞璐风粰灏忓井浼佷笟锛涙槑纭灏忚捶鍏鍙哥殑娉曞緥涓讳綋鍦颁綅锛涢紦鍔卞皬璐峰叕鍙稿彂琛岃偂绁ㄣ佸哄埜锛岄氳繃鐩存帴铻嶈祫瑙e喅璧勯噾闂棰橈紱榧撳姳灏忚捶鍏鍙稿紑灞曚俊鎵樿祫浜у洖璐涓氬姟绛夌洏娲昏祫閲戠瓑銆
甯屾湜鎴戠殑鍥炵瓟鍙浠ュ府鍔╁埌鎮ㄣ

涓夈2022鍐滃晢琛屽瓨娆炬柊鏍囧噯锛

2022骞村啘鏉戜俊鐢ㄧぞ瀛樻惧埄鐜囪〃2022骞村ぎ琛屽瓨娆惧熀鍑嗗埄鐜


鍐滄潙淇$敤绀剧殑鏉戝瓨璐峰埄鐜囨槸浠ュぎ琛屽熀鍑嗗埄鐜囦负鏍囧噯銆傛牴鎹澶琛屽畼缃戞暟鎹鏄剧ず锛2022骞村ぎ琛屽熀鍑嗗埄鐜囨槸锛氭椿鏈0.3%銆佸畾鏈熶笁涓鏈1.35%銆佸畾鏈熷叚涓鏈1.55%銆佸畾鏈熶竴骞1.75%銆佸畾鏈熶袱骞2.25%銆佸畾鏈熶笁骞2.75%銆佸畾鏈熶簲骞2.75%銆傚啘鏉戜俊鐢ㄧぞ浣滀负鍐滄潙鍟嗕笟閾惰岋紝姣忎釜鍖哄幙閮芥槸鐙绔嬬殑娉曚汉鏈烘瀯锛屽彲鏍规嵁鍩哄噯鍒╃巼缁撳悎鑷韬鎯呭喌鍒跺畾涓婃诞姣斾緥銆


1銆2022骞村啘鏉戜俊鐢ㄧぞ瀛樻惧埄鐜囪〃


椤圭洰


涓浜哄瓨娆%


鍗曚綅瀛樻%


鍩庝埂灞呮皯鍜屽崟浣嶅瓨娆


(涓)娲绘湡瀛樻


0.3


(浜)瀹氭湡瀛樻


1銆佹暣瀛樻暣鍙


涓変釜鏈


1.4


1.4


鍗婂勾


1.56


1.55


涓骞


1.95


1.75


浜屽勾


2.52


2.25


涓夊勾


3.2


2.75


浜斿勾


3.3


2.95


2銆侀浂瀛樻暣鍙栥佹暣瀛橀浂鍙栥佸瓨鏈鍙栨伅


涓骞


1.4


-


涓夊勾


1.56


-


浜斿勾


1.95


-


3銆佸畾娲讳袱渚


鎸変竴骞翠互鍐呭畾鏈熸暣瀛樻暣鍙


鍚屾。娆″埄鐜囨墦鍏鎶樻墽琛


-


浜屻佸崗瀹氬瓨娆



1


涓夈侀氱煡瀛樻


涓澶


0.55


涓冨ぉ


1.1


2銆2022鍐滄潙淇$敤绀捐捶娆惧埄鐜囪〃


鏈熼檺


鍒╃巼%


涓骞存湡(LPR1)


3.8


浜斿勾鏈熶互涓(LPR5)


4.65

鍥涖佹垜鎯宠捶鍐滄潙淇$敤绀剧殑灏忛濅俊璐疯佹庝箞鍋

鐢宠锋潯浠讹細
1銆佷负骞存弧鍗佸叓鍛ㄥ瞾涓鍥藉ぇ闄嗗眳姘戯紱
2銆佹湁绋冲畾鐨勪綇鍧鍜屽伐浣滄垨缁忚惀鍦扮偣锛
3銆佹湁绋冲畾鐨勬敹鍏ユ潵婧愶紱
4銆佹棤涓嶈壇淇$敤璁板綍锛岃捶娆剧敤閫斾笉鑳戒綔涓虹倰鑲★紝璧屽崥绛夎屼负銆
5銆侀摱琛岃佹眰鐨勫叾浠栨潯浠躲
鍔炵悊娴佺▼锛
1銆佸悜褰撳湴閾惰屾垨鑰呰捶娆炬満鏋勬彁浜ょ敵璇凤紱
2銆佸噯澶囪捶娆炬墍闇鐨勫悇绉嶈祫鏂欙紱
3銆侀潰绛鹃摱琛屾垨璐锋炬満鏋勶紱
4銆侀摱琛屽℃牳璐锋句汉璧勮川锛
5銆佸℃牳閫氳繃銆佹垚鍔熸斁娆俱

3. 中国农村小额信贷业务发展的现状,要仔细一点的介绍。

近年来,金融机构开展了具有广泛影响的小额信用贷款、助学贷款、下岗失业人员小额担保贷款等小额贷款业务,为促进城乡居民就业和国民经济健康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在小额信贷业务的发展过程中,仍面临许多困难与挑战。笔者就这一问题,作如下探讨与分析。

一、小额信贷业务发展的现状

从1993年中国社科院农发所的易县“扶贫社”试点算起,我国的小额信贷业务已经历了十几年的风风雨雨。然而,由于金融体系的不完善、借款主体的不成熟等客观因素的存在,时至今日,小额信贷业务尚未取得令人振奋的实际成就,也远未像某些成功的发展中国家那样“发展出一个活跃而重要的新兴行业或部门”。小额信贷业务在我国发展缓慢,跟不上经济发展的步伐,也不能满足客户的金融需求:

(一)贷款额度偏小。随着经济的发展,城乡居民自主创业的意愿和意识愈加强烈,资金需求也日益旺盛。然而由于小额信贷业务的额度所限,通常不能满足其资金需求。目前,商业银行开办的下岗失业人员贷款一般为每人2万元,个别地区提升为2-5万元;部分农村信用社对农户发放的小额信用贷款限额为0.5 -5万元。以农户购建一栋蔬菜大棚为例,按目前临猗市场价格计算,建一栋蔬菜大棚大约需要资金6-8万元,再加上人工工资、籽种、肥料等约需要2万元,从构建大棚到启动运作需要投资8-10万元,如按上述限额授信,仍有相当大的资金缺口。因此,贷款额度偏小,无法满足客户的实际需求。

(二)贷款期限较短。农业项目具有投资大、见效慢、风险大、回收期长等特点,而小额信贷业务的最长期限为一年,下岗失业贷款最长期限也只有二年。而农民、下岗失业人员一般没有固定的收入,这就容易造成贷款逾期,不仅加大了贷户的利息负担,影响其还款的积极性。而且,不利于反映贷款质量的真实性;不利于金融机构合理安排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更影响金融决策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三)小额信贷模式单一。部分地区小额信贷的开展没有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结合起来。由于信息的不对称,造成得到小额贷款的农户产品销售难,或无法防范市场风险、无法抵御自然灾害,小额贷款的使用效率和经济效益大打折扣。

(四)信用体系建设滞后。前些年,由于金融机构电子化建设水平较低,历史信用记录缺失,信贷调查仅依靠信贷员对客户的部分了解,难免存在调查不实、风险估计不充分等现象。加之,一些地区金融生态环境相对较差,部分客户存在逃债赖债思想,贷前调查质量可想而知。

(五)可持续能力不足。一是地方政府意愿不强。2002年底,人民银行下发了《下岗失业人员小额担保贷款管理办法》,对小额担保贷款发放的对象、数额、期限、担保及贴息等作出了明确规定。但由于这项政策牵涉到政府出资担保和部分贴息问题,再加上额度小,在实施过程中,地方政府积极性不高。二是由于农业受自然气候因素、市场因素等的影响,存在较大的风险隐患,特别是养殖、种植等行业,受自然灾害或市场风波影响往往血本无归。加之,由于农户资金积累不多,抗风险能力较弱,所以造成部分信贷资金形成不良,大量贷款无法收回,挫伤了金融机构发放小额贷款的积极性。三是小额贷款公司不能吸收公众存款,只依靠外部资金注入,缺乏可持续的资金来源,影响了小额信贷的发展。

4. 我国农户小额信贷的发展状况及前景如何

我国自1993年试办小额信贷以来,至今已有1多年的历史,经历了从国际捐助、政府补贴支持到商业化运作的过程。目前,我国由民间组织主导的小额信贷开始发展。目前,我国小额信贷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种类型:一是大银行提供的下岗失业担保贷款、助学贷款和扶贫贷款,总计有几千亿元的贷款额度;二是农村信用社的小额贷款。有61万农户享受到1927亿元贷款,覆盖面占到全部农户的27.3%;还有一部分农户联保贷款,约有12万户享受到141亿元的贷款;三是目前存在的1多个非政府小额信贷组织,提供了约1亿元的贷款。
尽管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小额贷款的前景依然是非常广阔的,在央行全面放开贷款规模限制的政策号召下,小额贷款公司正如雨后春笋般在全国涌现。这些困境中的中小企业,在初冬的清寒中感受到了春意。
据统计,截至28年1月底,全国已经批准大约1家小额贷款公司试点,这些公司发放贷款总额大约相当于一家股份制银行。继浙江、江苏、上海和福建等沿海地区的小额贷款公司上马之后,北京、重庆、河北和山东等地的试点工作也在积极筹备中。
28年5月,央行和银监会批准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小额贷款公司试点,其目的是弥补银行在当地中小企业客户群的“盲区”。根据央行的规定,小额贷款公司的利率上限不得高于央行基准利率的4倍,下限不得低于基准利率的.9倍。
以民营经济为主体的中小企业被认为是中国经济最灵动的群体,当它们最先受到全球金融海啸冲击倒下的时候,“救中小企业即救中国经济”的呼声日渐强烈。事实上,以中小企业为主要客户的小额贷款公司,在雪中送炭的同时也迎来了自己茁壮成长的商业机会。尽管初期得不到投资回报,但小额贷款公司为实业资本合法地进入金融领域提供了通道。

5. 梁河县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贷款存在问题及对策

梁河县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贷款存在问题及对策:
1、存在问题:贷款安全性与农业生产风险性相冲突,信用担保方式和保障资金安全操作非常困难,农民结识上偏差,使农户小额信用贷款道德风险更为突出,小而分散经营模式存在缺陷。操作方式局限,信贷队伍力量薄弱,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推广缺少足够动力。
2、对策:优化农户信息资源,建立农户信用体系,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支部村委会作用,推动信用村(镇)建设,不断丰富完善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操作方式,以优惠政策吸引更多农民,给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注入活力。

6. 信贷员如何管理好农户小额信贷

近年来,作为支农主力军的农村信用社,在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发放与管理工作等方面都积累了不少经验,农户小额贷款功能、效益也日趋明显。然而,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增收步伐的加快,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也逐渐显现,主要表现在:

一、农户信用等级评定存在失真的情况

在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开展过程中,最重要的一条是对农户的信用等级评定,然而,由于农户数量多,信贷员数量不足,使信用等级评定走了过场,加之在评定过程中缺少政策和法律依据,从而使评定结果缺乏科学性、真实性。

二、根据新农村经济发展现状来看,现有的授信额度较低

随着农村经济发展和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加快,农民贷款已从过去单纯购买种子、化肥、农药等简单的农业投资逐步向土地集约化、生产规模化、农副产品深加工等投资方向转变,农村贷款呈现多元化和多样化。农民的贷款需求也有了较大的变化,与现有的授信额度存在较大差距。

三、贷款期限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不协调

由于现代农业已打破传统农业的春种秋收模式向长周期发展,有的特色种养殖业甚至更长,而农村信用社当年贷款当年回笼的规定与农业生产周期相脱节。

四、信贷制约机制影响了放贷积极性

农村信用社对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实行“四包”(包放、包收、包管理、包效益)、“零风险”责任追究制。如果小额信用贷款当年不能收回就要追究信贷员责任,甚
至“双停”(停薪、停职),加之农业受自然条件制约,贷款投放越多,风险越大,为此,信贷员对发放小额信用贷款顾虑重重,宁可少放或不放,也不去冒风险。

五、农村信用社信贷员少与农户小额信用贷款面广存在矛盾

农村信用社现有信贷员严重不足,现有一名信贷员大都要管理几个村1000多农户,而小额信用贷款从宣传、调查、评级、授信、审核、填表、发证、建档、发放、贷后检查到催收等,工作非常繁杂信贷员力不从心,只有被动应付。

针对上述存在问题,建议如下:

一、对于广大农户要切实做好评定工作,由农村信用社牵头,主动配合村组织成立评定小组,对农户坚持统一标准,一年一评定,及时将评定结果以村为单位进行张榜公布,接受村民监督,坚持做到评定过程公开、透明、民主,使评定的信用户真实性强。

二、取消对农村信用社组织资金的限制政策,将地方财政性涉农资金存入农村信用社,增强农户小额农资实力,而且人民银行要加大支农再贷款力度,从而促使农村信用社适当提高农户授信额度。

三、建议银监部门允许,农村信用社发放的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期限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可以发放期限为一年以上的贷款,只有这样,才能与现代农业生产周期相适应。

四、农村信用社要制定切实可行的贷款管理责任制和建立严格的贷款责任追究制度,尽量减少信贷的沉淀和损失,同时,司法等部门要加大执法力度,运用强有力的
法律手段制裁逃废债行为,党政部门也要积极支持农村信用社工作,为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回收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从而消除贷款决策人、审批人的思想顾虑。

五、加强农村信用社信贷队伍建设,加快培养现代信贷管理人员,从而建立高素质的信贷队伍。

7. 农户贷款的当前农户贷款难的原因与对策建议

农户贷款难的问题比较复杂,存在诸多方面的因素,概括起来主要有: (一)政策和市场因素
作为中部欠发达地区,传统农业比重较大,农业内部结构不尽合理,随着近几年农村改革的逐步深入,适应市场经济需要大力推进农业结构的调整,使农业结构渐趋优化,总体上符合国家农业产业政策的要求。由于受地域及局部环境的影响,地方有关配套政策相对滞后,政府短期目标行为比较突出,影响了当地农业支柱产业的形成和农业的深层次开发。表现为农业主导产业及特色不明显,重点不突出,在结构调整中片面强调市场导向,而忽视发挥本地资源优势,一些地方领导行政干预严重,不顾农民意愿,一哄而起,农业结构的调整带有较大的盲目性。如鄂东某县前几年为发展蚕桑,要求农民大面积种植蚕桑,当市场情况发生变化后,蚕桑卖不出去,又挖掉蚕桑,后来市场稍有好转,又重新种植蚕桑,不行后又挖桑,形成“种桑、挖桑、再种桑、再挖桑”的怪事,结果不仅使农民利益受到损害,也使农业银行和信用社贷款受到损失,挫伤了农民生产和结构调整的积极性。农业是投资大、周期长、收益小的行业,对农户贷款几乎没有什么盈利,从经营角度讲,农村金融部门对这种低效农业不甚愿意给予贷款,这在客观上制约了对农户贷款的发放。地方相关政策的不配套,缺乏长远眼光和对市场的准确把握,以及不适当的行政干预,必然影响到信贷功能和作用的有效发挥,削弱了其支农的力度。
(二)资金因素
农户贷款主要由农村信用社发放,而信用社由于多年积累下来的各种矛盾和大气候的影响,经营中遇到很大困难,不良信贷资产占比重高,资金实力普遍不足。制约了对农业生产和农户所需的信贷投入。资金不足是欠发达地区农村信用社的突出问题。尽管近几年人民银行对信用社支农再贷款力度加大,资金总的看有所松动,但仍有不少信用社存在资金紧张问题。不少县市信用联社经常动用存款准备金,还有的县市为保付而不得不使用人民银行紧急贷款。信用社资金不足表现为:一是信贷资产质量板结,酿成了流动性陷阱,大多数信用社不良信贷资产占比达80%以上,大量不良信贷资产造成信用社支农能力下降;二是一些信用社亏损过大,占用了大量资金,造成了信用社支付困难,亏损的压力既削弱了信用社支农能力,又加剧了其支付矛盾,形成沉重的包袱;三是结算短脚,异地汇款几度转汇,又难于到帐,使农民客户不能得到快捷、便利的服务,致使一些大户和对公户纷纷转移他行,信用社的业务空间受到挤压,筹资能力受到削弱,进一步导致信用社负债比例失调。
(三)农村信用环境因素
在农村,尤其是在欠发达的贫困山区,人们的信用意识淡薄,法制观念不强,相对缺乏对信贷资金还本付息的主动性。农村金融业由于本身具有经营上的风险性,对法律机关的依赖性很强,但目前司法效率不高是不争的事实,使农村金融部门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不少信用社出于无奈,对大量不良信贷资产只好采取消极态度,一般都不愿意使用起诉方法来保护金融债权,使许多信贷资产处于自然流失状态。农村行政干预贷款现象也十分严重,由于近几年基层商业银行信贷权限上收,机构撤并,一些县、乡行政部门指令信用社发放本不应由信用社发放的非农贷款,这些贷款往往都是有借无还,使那些急需资金的农户得不到贷款支持。
(四)农户因素
对大部分农户来说,贷款难主要是由于偿还能力的问题。目前农户联保、抵押担保还不健全,一些边远山区这一办法尚未启动,缺乏贷款保证条件是农户得不到贷款支持的一个重要因素。就农户抵押物来看,仅仅是陈旧的农机具和房屋,由于农村距城区较远,这些抵押物多数未经过公证和过户。对农户的大额贷款的抵押实际是形同虚设,一旦贷款出现风险,抵押物难以受到法律保护。尤其是近年来农民收入普遍下降,稍有风险的项目不敢开发,农民单纯依靠种养业,收入很低,对贷款缺乏承受能力。大额信用贷款放出后很少能够归还,因此信用社非本社的存单作质押,一般不放大额贷款,而单纯从事种养业的农户,很少有大额存单进行质押,这必然影响到大额贷款的发放。
(五)贷款机构因素
一是健全了内控机制,收贷收息力度加大,对贷款实行严格的责任追究制度,只惩不奖,使信贷人员普遍产生“惧贷”的心理,多以不贷为上策。加上目前信用社正逐步推行“工效挂钩”的人事工资制度改革,使信贷人员感到收贷收息与工效挂钩的压力和责任不断加大,受个人利益驱动,造成信贷人员畏首畏尾,以规避风险、明哲保身为主。
二是信用社放款的额度、权限也制约了农户贷款的发放,按规定5000元以上的所有贷款都必须报县联社集体审批。基层信用社只能发放少量的5000元以下的小额贷款,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对农户的正常贷款。而且贷款手续繁琐,环节多,时间长,即使发放一笔小额贷款,从申请到发放,少则一个月,多则2—3个月。
三是在执行贷款政策上存在偏差,如有的信用社在对农户的等级评定中,要求申请贷款的农户必须在信用社入股,有股金和其它条件的,可评为一、二等,没有股金的则评为三、四等,而三、四等是不能获得贷款的,使那些没有人股但又需要贷款的农户得不到信用社的支持。
四是一些信贷人员作风不扎实,没有经常深入农户,了解农户的生产和资金需求情况,对信用社的支农政策宣传不够,服务不到位,只是被动地应付,甚至存在关系贷款、人情贷款的现象,使那些真正需要贷款而没有“路子”的农户实难获得贷款。
(六)人民银行支农再贷款的政策因素
自1999年人民银行出台支农再贷款政策后,通过不断增加支农再贷款投入,较好地解决了农村信用社的资金紧张状况,扩大了农户贷款面,有力地支持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其积极作用是很明显的。但从支农再贷款的管理上看,支农再贷款期限较短,不能与农业生产的周期相适应。农业生产具有周期长、季节性强的特点,其资金周转比较慢,一般地说,传统的种植业生产周期大多在6个月以上,养殖业大多在9个月以上,有的经济作物如林果特产品甚至达2—3年才能产生效益。而支农再贷款的期限最长为一年,与农业生产周期不同步,与农户需求不一致,使得部分缺资信用社对支农再贷款的申请和使用采取极其谨慎态度。事实上,近两年已有一部分支农资金不能按期收回,信用社只好以拆借资金归还人民银行再贷款,影响了信用社对农户贷款的积极性,也影响了支农再贷款的效果。 从当前看,要把解决农户贷款难的问题作为农村金融部门特别是农村信用社的中心任务,要站在农民的立场上来思考问题和处理问题,把是否符合农民利益、是否让农民满意作为信用社支农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为此,提出如下对策建议。
建议之一:加大支农投入,增加支农信贷资金
朱镕基总理在九届人大四次会议上指出:“农业是经济的基础,农业问题是未来经济发展的首要问题,而解决其资金来源则应主要依靠农村信用社”。因此,农村信用社应充分发挥农村金融的主力军作用,加大信贷支农力度,进一步拓展信贷支农范围,扩大服务领域,把贷款重点放在支持农户和农业生产上。信用社支农信贷投入总量不能低于上年水平,对农户和农业贷款占全部新增贷款比例应达70%左右。信用社要大力做好资金组织工作,认真清理外拆、外借、外贷资金,两级联社要做好辖内信用社的资金余缺调剂工作,确保支农资金及时投放:信用社在资金不足时,可酌情向人民银行申请支农再贷款,合理确定再贷款的期限和金额,保证用于信用社增加农户贷款。
建议之二:明确支持重点,搞好结构调整
农村金融部门要适应农业结构调整需要,拓展信贷领域,把支持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着力点放到支持结构调整上来。集中资金优先发放农户种养业贷款和为农业服务的农产品加工、运输、小型农机具贷款,支持以公司加农户为主要形式的农业生产贷款和农户多种经营贷款。在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专业大户起着重要的带动作用,它们为农金部门扩大信贷投放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要重点支持专业大户从事农业结构调整的资金需要。为防止结构调整可能造成的信贷资金流失,政府可建立农业结构调节基金,增强农户在农业结构调整过程中的抗风险能力。政府在农户优势项目的产出期,可按农产品销售额提取千分之五的风险调节基金,作为农业发展项目专项扶持资金或新发展农业项目风险补偿金,在农产品市场不景气的情况下,政府从调节基金中适当拿出一部分,作为价格补差,以平衡农户 心理,保护优势项目的稳定发展,避免“跟着感觉走”的短期行为。
建议之三:优化农村信用环境,提高社会信用水平
在这方面要借鉴广东高州市的做法,结合本地实际,大力推行农村信用镇、信用村、信用户的“三信”建设试点工作,由农信社、乡(镇)政府、村委会和农户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上,共同建立一种“四位一体”的社会信用体系。具体通过评估农户资信、划分信用等级、确定授信额度、核发贷款证等,建立“一户一档”的贷款管理制度,提高整个农村社会信用水平:为解决那些急需贷款扶持而又缺乏相应保汪条件的大额农户贷款问题,可由政府牵头成立专门的中介担保机构,为农民提供相应的担保服务,培植更多的既符合贷款政策又具备贷款条件的农户,以利于争取信用社的进一步扶持,健全农联保贷款网络组织体系,农户小额贷款的联保可在自然村、组中进行,农村专业大户的联保应由所在乡、镇种养专业协会成员联保,无论那一类的联保都应手续齐全,切实做到既联保,又联责。
建议之四:完善与农村经济发展相适应的信贷管理机制
一是对大额农户贷款亦可实行信用放款,在健全农户经济档案、夯实农户信息咨询系统的基础上,适当提高农户信用贷款的额度,针对不同的农户,不同的农业项目准许发放5000元以上、20000元以下的信用贷款。
二是适当下放农户贷款审批权,对20000元以下大额农户贷款,只要资金充足,可由乡镇信用社自主发放,只报联社备案。
三是在加强内控机制的同时,建立信贷激励机制,推行信贷营销责任制,把发放“三农”贷款、扩大农户贷款面作为对信贷人员考核的内容之一。在进行人事工资制度改革的同时,要充分考虑地方实际,尽可能地制定一系列切实可行的相关配套措施,保证责、权、利的对等,充分调动信贷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从机制上消除他们的“惧贷”心理。
四是对贷款的责任追究应区别对待,如对种养业大户确因自然灾害招致贷款损失,不应由信贷人员承担全部责任,以减轻信贷人员的心理压力。
建议之五:改进工作作风,完善金融服务
要在加强贷款管理的同时,按照灵活、方便、安全的原则,改进贷款方式,简化贷款手续,方便农民贷款。推行贷款公开制度,实现贷款发放“四公开”,即计划公开、对象公开、额度公开、利率公开,以接受农户的监督,增加透明度。信用社要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信贷人员要经常深入农户,搞好调查研究,及时了解农户的生产、生活资金需求,想农户所想,急农户所急,为农民提供资金、信息、技术等多方面的服务,当好农民致富的好参谋。
从长远看,为了解决信用社的历史包袱问题,增强信用社的资金实力,有必要从政策上加大对信用社的扶持力度。
第一,是实行优惠的税收政策。对农村信用社发放的粮棉油种养业贷款应免征营业税,对贫困地区信用社继续免征所得税,对高风险信用社在一定期限内实行免税优惠,使之能休养生息,降低财务风险。
第二,是实行优惠的财政政策。对信用社因承担政策性贷款业务造成的亏损包袱和信用社过去支付的保值储蓄贴补息,国家财政应予以补贴。
第三,是合理消化历史包袱。可考虑:A.对在行社脱钩时农业银行甩给信用社的不良资产划回农业银行;B.过去政策性的农业学大寨贷款、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前的村组集体贷款、小水电贷款等大多已成呆帐,应由国家和地方政府用专项资金予以本息核消;C.对信用社近些年来承担的在抗灾、扶贫、扶持集体经济、支持农业产业化建设等政策性支农业务中形成的不良资产,应由国家财政和人民银行共同组建全国信用社不良资产管理机构,采取收购的形式予以剥离;D.加大农村信用社呆帐核消力度,对有自身承受能力的信用社,允许其提高呆帐核消比例。
第四,是实行低成本融资政策。各级政府可安排一定数量的财政资金,以低利率、长期限(三至五年)借给信用社周转使用,人民银行可对各地流动性较好、信用较好,但暂时资金不足的信用社实行低息短期融资,加大对农村信用社的资金支持力度。

阅读全文

与新疆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现状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没有工作了还要还贷款 浏览:514
上海安吉贷款公司 浏览:805
公积金贷款一直未通知过户 浏览:764
公司在上海买房能贷款吗 浏览:634
没工作能不能贷款做微商 浏览:794
财务公司业务不上贷款卡 浏览:395
银行贷款同家担保公司 浏览:376
快过年了农村信用社贷款吗 浏览:510
贷款公司计划百度文库 浏览:132
小额贷款利率定价 浏览:644
一个农村户口本贷款 浏览:162
上海首付贷款借钱 浏览:551
杭州2019购房贷款利率 浏览:697
银行流水少按揭贷款买房 浏览:258
农村房子银行贷款多少钱 浏览:85
夫妻一方借款给另一方还贷款 浏览:572
柳州无贷款二手房过户 浏览:496
小额质押贷款信用卡理财 浏览:684
针对上海人310开头的贷款 浏览:732
很多网上贷款别拒是 浏览: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