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小额贷款的营销方式有哪些
小额贷款的营销管理方式
网络上就可以查到
② 小额贷款创业计划书
做创业计划书一般需要呈现:
1你的创业项目情况(让别人了解你是要通过做什么来创业)
2创业的背景及必要性
3项目市场前景分析(要让别人看出的项目是有前景的,有很大的价值的,你不是在做无用功或者浪费时间)
4区域竞争力分析(你要选择创业的区域内有没有其它同类型公司,跟他们相比,你有什么竞争优势,这个市场市场是否还有你的容身之地)
5具体的运营和营销方案(详细展示你的具体安排,比如哪个阶段做哪件事,要达到那个效果,你选择怎样的方式来做推广,这部分要展现出你的合理规划,也是展现你创业可行性的一部分)
6财务分析(包括你的投入、成本、利润等财务信息,就是在告诉别人你要花多少钱,如果是用来融资的话就是向融资或者投资人表明你确实需要那么多钱,你所需的金额是合理的,因为你都有详细的计划安排,而且也要说明你的创业的收益,你的项目确实很有投资的必要性)
7风险及保障措施(预计你在创业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哪些可预计的风险,针对这些风险你有哪些解决措施来防控损失)
8效益分析,包括个人效益和社会效益,个人效益就不说了,社会效益就是会对社会造成怎样的积极影响,比如增收啊、带动就业啊等等,政府等相关部门可能会比较看重这些。
这些只是大概的方向,具体的计划书应该根据具体用途有针对性的编写,因为用途不一样侧重点就不一样。
手打了这么多,好累啊,希望对你有那么点帮助!
③ 急需一份关于小额贷款讲座的活动策划书
一、金湖县农户小额贷款发放管理情况 金湖县地处江苏省中部,为农业大县,全辖农村信用社服务11个镇,118个行政村,72000多农户,已全部建立农户经济档案,到2003年末,共发放农户小额贷款证{含“信用一证通”}44800多本,发证面超过60%,小额贷款授信额度上限为8000元,“一证通”授信一般在10万元以内。年末,全县小额贷款余额为15332万元,比年初净增9486万元,占农业贷款的比例为27%;小额贷款涉及31600多农户{个体工商户},占总农户的43.9%,占领证农户的77%。2001年以来,全县发放农户小额贷款到期本金收回率分别达100%、99%、99%,目前小额贷款逾期额为119万元,不到总贷款的2%。逾期贷款产生的原因主要是:部分农民外出打工、贷款约期与生产周期不够衔接、受自然灾害和市场行情影响导致经营亏损等形成。 该县农村信用社在小额贷款发放管理中,明确“立足农户,面向社区”的定位。坚持“三优先、四确保”的原则,即入股社员贷款优先、农业贷款优先、农户贷款优先,确保授信贷款满足供应、确保手续方便快捷、确保支付方式灵活、确保利率政策兑现。在管理上,建立三项管理机制:一是分片包干,建档到户,台帐监测;二是分层授信,社村合作,联合评定;三是分清责任,按期考核,确保效益。在推进模式上,注重“三个结合”:即与支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与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发展相结合,与创建农村信用工程相结合。通过推广小额贷款、农村信用工程,基本达到党政、农民、信用社三满意。由于定位准、措施实,使金湖县农村信用社经营与发展走向良性轨道。一是业务发展速度加快。该县农信社2003年各项存款、贷款分别较上年净增9300万元、14328万元。二是信贷风险不断分散,不良贷款实现“双降”。2003年末,全社不良贷款余额为5359万元、不良贷款率为13.3%,分别比上年下降950万元和6.2个百分点。三是业务收入持续增长,经济效益不断提升。推出小额贷款的第一年就实现扭亏为盈,2002年、2003年分别实现利润320万元和610万元。四是社会效益显著,基本解决了农民贷款难的问题,减轻了农民负担,密切了社政、社农关系,改善了信用环境,缓解了农村基层社会矛盾,加快了农村奔小康的进程。 二、推进发展小额贷款过程中的障碍和问题 经过这几年的探索实践,小额贷款管理制度不断完善,也积累了丰富经验。从金湖县农村信用社实施情况看,在继续推进和持续健康发展方面存在的主要障碍和困难是: 1、农村信用社资金不足是制约小额贷款持续发展的瓶颈。农村信用社由于结算、网络等竞争手段的制约,导致农村资金严重外流,在经济欠发达地区,组织资金难度大,成本也较高,绝大多数联社存贷比都超过75%,比例超出100%的也为数不少。尤其在春季农业生产资金需求量较大,组织资金储源较少时,矛盾更为突出。 2、少数乡镇干部对小额贷款认识有误区,产生人为梗阻现象。不少乡镇政府只是热衷于帮助农民取得贷款,解决农民的资金困难,部分村组干部向不需要贷款的农户借证贷款,或私借公用,加大了信贷风险,影响着农村信用社支农热情和发展后劲。 3、农村信用社管理水平和信贷力量薄弱是小额贷款持续发展最大难题。农村信用社现有人员素质决定了信贷管理水平低下,少数基层社主任、信贷员发证前审核把关不严,贷后检查清收不力,是小额贷款管理的潜在风险。目前,大多数基层社连主任在内只有2-4名信贷人员,每人要分工负责1-4个村,600-1500农户,难以适应付小额贷款“额小、面广、业务量大”的管理需要。 4、激励保障机制缺失是小额贷款推进缓慢,实现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农业是弱质产业,投入大风险高,对自然条件依赖性强,潜在风险较大,而小额贷款成本大、业务量集中,但国家对农业、对农村信用社相关配套和优惠政策没有到位,小额农贷风险补偿机制尚未建立。 三、小额贷款发放管理过程中需要研究的几个问题 第一,农户资金需求层次的变化与小额贷款的额度界定之间的矛盾。近年来,农民生产方式、经营理念已发生显著变化,对传统农业的资金需求已经减弱,在扩大生产、消费、教育、住房等方面的资金需要大量增加。在农产品加工、购销、规模养殖、运输、发展个体私营经济等二、三产业的资金需求,已大大超过小额贷款业务所核定的贷款额度,现行的小额贷款必需重新定位。 第二,农户贷款结构性供求矛盾比较突出。一是种养大户、购销大户和个体工商户拥有部分资金,要扩大规模必然增加投入,且资金需求量越来越大,但缺少有效的抵押、质押物。二是弱势农户由于经济基础薄弱,抗御风险能力差,贷款风险相对较大,对这类农户的支持农村信用社心有余而力不足。 第三,贷款用途“农转非”现象难以控制。由于小额贷款后续管理工作难以完成到位,农户贷款后转移用途现象时有发生,如一些本无实际资金需求的农户,利用小额贷款手续简便这一便利条件申请贷款,转借给亲友使用。也有多户借贷一户使用,更有少数村组干部凭小额贷款证私借公用等问题。 四、推进和发展农户小额贷款可持续发展的对策设想 农户小额贷款无疑是发展农业,富裕农民,建设农村小康社会强有力的资金后援,无论从支持服务“三农”的角度,还是从农村信用社自身发展的角度出发,农户小额贷款都必须用好管好,协调各方齐抓共管,在小额贷款管理方式方法上进行总结完善,改革创新,实现支持服务“三农”和农村信用社健康发展。 1、多渠道组织资金,有效解决支农资金不足问题。一是农村信用社应加强电子化建设进程,切实解决结算渠道不畅问题,通过改进服务,提高竞争能力,进一步壮大资金实力;二是通过清收盘活,增加可用资金;三是人民银行支农再贷款政策应保持稳定性和持续性,以防釜底抽薪,给农村信用社带来资金困难和经营性危机,切实缓解农村信用社推进发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临时周转性资金困难,解决其后顾之忧。
④ 小额贷款公司怎么做市场营销
中山大学经济学硕士,主修世界经济,攻市场营销。
针对贵司现状的市场营销的策划书3000元。详细可以加我。
⑤ 小额贷款公司如何营销,他的销售策略是什么如何与银行贷款部门竞争
满街贴小广告 和银行无竞争,因为目标客户群根本不同。他要是能在同等效率下在银行拿到贷款怎么可能去小袋呢?去小袋你给他5 %利率?你也跟不起呀 人家银行资金成本多低呀
⑥ 金融产品营销策划书
你去网络找一份 然后根据你们公司的实际需要改下就可以了 经理都会夸你的 望采纳!
⑦ 如何营销小额贷款客户
1、加强培训,提升素质,组建高效的贷款营销团队
一是借鉴保险公司培训员工的成功做法,加强社会关系学、心理学等方面知识的渗透,提高员工营销技能,深化对营销内涵的认识
,使营销行为得到客户的认可并创造营销价值。二是建立一支专门的营销队伍。在信用社内部选拔一批业务精、作风正、攻关能力
强的同志充实到营销管理队伍中来,使这批人员从单纯的信贷管理、吸收存款的特定目标向金融产品推销、贷款营销、中间业务拓
展等综合型目标发展,特别是要加强法律法规的重点学习。三是鼓励信贷营销人员利用业余时间参加相关专业的社会学习教育和市
场调查研究,重点深入调查了解所在地区经济结构状况、掌握客户的经营性质、劳动力结构情况以及在生产生活中对资金需求的比
重等,以适应新时期信贷营销工作的需要。
2、奖惩分明,激励考核,建立合理的贷款营销机制
一是完善考核激励机制,增强信贷人员工作主动性。对信贷员,要建立权、责、利相对应的营销考核机制,保护与惩处,责任与利
益要有机统一,要将贷款存量与增量新老划断,合理确定信贷人员放贷风险与收益比例,做到信贷人员按劳取酬,按效益得利,确
保信贷人员放贷积极性。二是考核指标要单一,只考核与贷款有关的各项指标,并将信贷员的收入完全与百分制考核挂钩,实行超
额加分加收入。
3、强化管理,完善服务,创造和谐的贷款营销环境
一是农信社要继续深入搞好小额贷款信用等级评定工作,要以小额农贷为载体,把小额农户或个体工商户作为农村信用社贷款营销
的主攻方向,进一步巩固农村信用社在农村的基础地位。同时,还要大力培育黄金客户,建立黄金客户档案,并在营销过程中实行
适度倾斜政策,以此密切信用社与广大贷户之间的关系,为贷款营销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二是建立营销贷款的客户信息台账。对
需要贷款的个体户、民营企业户以及有经济来源、经营实力强的单位进行调查摸底,登记造册,掌握其基本情况,并装订成册分发
给相应辖区信用社的营销职工,作为营销的重点对象,使营销人员做到心中有数,为贷款营销创造良好的内部环境。三是农村信用
社营销贷款应积极推行“阳光信贷”,进一步优化信贷环境,提升金融服务水平,以优良的信贷服务和丰富的信贷产品,全力服务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现农民增收和农村信用社增效的“双赢”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