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个别银行已经暂停批贷是为了严打消费贷挪入楼市吗
消费贷资金挪入楼市遭严打 个别银行暂停批贷。
监管部门已启动针对个人消费贷和经营贷资金违规进入房地产市场等乱象的排查和打击。广东等地建立个人消费贷款业务月度监测机制,要求各商业银行自2017年10月起报送个人消费贷款产品月度监测信息。
个别银行暂停批贷
多位银行人士对中国证券报记者坦言,今年以来,在国企、地方融资平台等对公贷款政策收紧的背景下,各家商业银行都将信贷资源转向了个人贷款、零售贷款等领域。尤其是针对公务员、企事业单位高管等人群的对个人消费贷款、个人信用贷款、信用卡现金贷款等成为各家银行比拼的焦点。
“之前基本上提交资料以后,一周内贷款就会到账。现在不仅是消费利率上浮,批贷时间也拉长了。目前我们给到的利率是基准利率上浮50%,30万以上只能走受托支付。”一家全国股份制银行相关负责人如是表示。
北京地区一城商行人士告诉记者,“目前消费贷对外宣称还在做,但基本暂停批贷,总行不给额度我们做不了。”该行此前个人信用贷产品一度可以授信到100万,但在监管部门相继下达严查消费贷款的要求后,总行立即收紧了各地分行的消费贷额度。
中国证券报记者了解到,目前大多数商业银行正在对存量和增量的个人消费贷、信用贷等进行再核查和调整:对已发放、未还清的贷款,要求补交消费证明材料(发票、发货单、转账凭证之类的),并进行贷后回访;对于再核查后发现疑点和问题的存量贷款,银行会立即进行收贷、罚息等。
银行业人士坦言,要完全识别贷款人的真实意图或者完全掌控贷后资金流向,几乎是不可能的。“除非贷款客户直接从自己的贷款账户中将资金转账、刷卡到某个开发商的账户,否则作为银行来说,很难识别。客户只要把资金取现了,这条资金链基本就断了。更不用说现在有专门帮贷款客户腾挪资金的中介公司,他们太熟悉银行的流程,规避手法也很多。”
警惕居民部门高杠杆
国庆期间,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江西、海南、陕西等地银行业人士发现,尽管监管政策层层加码,但银行的消费贷业务仍旧不算冷清,反映了老百姓的旺盛需求。
多地银行业内人士坦言,“个人消费贷、信用贷的额度一般就是30万至50万元,这笔钱在北京、上海这类一线城市买房可以说是杯水车薪,但在许多二、三、四线城市就可以付一套甚至几套房子的首付。”
易居房地产研究院研究报告显示,全国多个地区都有消费贷款异常增加现象,其中广东、福建、江苏、上海、四川、河北等地区月度新增个人消费贷款5月以来明显攀升。按照其估算的3700亿元新增异常短期消费贷来看,九成新增异常贷款出现在上述地区。
海通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姜超近日称,这三年中国居民部门加了20万亿的杠杆,居民部门的总负债已达42万亿,居民负债占居民收入的比重超过90%。
中国社科院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国家资产负债表研究中心最新发布的《二季度中国去杠杆进程报告》指出,需警惕短期消费信贷或成变相房贷所产生的风险。由于消费贷款与按揭贷款的性质有所不同,其利率与风险也相应大于按揭贷款,目前不少消费信贷是通过向用户提供现金贷款的形式投放的,特别是互联网金融平台提供的无担保、无抵押的信用贷款,放大了未来可能的违约概率,由此所带来的潜在风险应引起监管当局的足够重视。
中信证券分析师章立聪指出,9月以来,北京、江苏、深圳、广州等地监管部门先后发文要求严查消费贷,接下来消费贷将是整治重点,会导致房地产市场短期内流入资金减少。更重要的是,长期来看,居民部门杠杆继续增加的空间不大。我国居民部门杠杆在经历快速增长后已经达到较高水平,居民继续加杠杆的难度较大。
肖远企此前强调,银行发展消费贷业务必须按规定规范运作,全面真实评估消费者的偿还能力,不能为了业务而推高债务杠杆率,更不能助长房地产领域的泡沫。
② 20家银行停止房贷是什么意思
目前,全国533家银行中有20家银行已经停贷,未来时间会有新增银行暂停房贷业务。但是在政策框架内,不会出现过大面积停贷,影响到房贷市场的正常秩序。对购房者来说并非利好,可能增加购房者贷款难度。
目前,全国533家银行中有20家银行已经停贷,未来时间会有新增银行暂停房贷业务。但是在政策框架内,不会出现过大面积停贷,影响到房贷市场的正常秩序。对购房者来说并非利好,可能增加购房者贷款难度。
近期房产交易量亦大幅下滑,成本与利润的权衡就使得部分银行将收缩甚至暂停房贷业务。
③ 多家银行暂停按揭贷款,是否预示着房市过热
的确,房贷暂停发放,是因为今年的房产过热,贷款人数较多,银行的贷款额度已经完成,现在处于可放可不放的地步,我的几个正在换房的朋友最近很着急,一方面,整个市场都缺货了,一手房基本上被覆盖了,而二手房基本上被淘汰了,现在可以看到所有尺寸较差的房屋,钱不一定买房子,另一方面,银行现在有严格的配额,即使他们买了房子,他们也必须等待很长时间才能将钱放出来,交易周期已大大延长,之前银行放贷花了将近一周的时间,当时我很高兴银行放款速度之快,出乎意料的是,仅仅半年多了,情况已经完全改变,你正在求着银行放款。
牛市真的不适合买房楼市将来会在一定程度上降温,但这并不意味着购房者可以松一口气。另外,建议你珍惜贷款单,老百姓到银行借抵押越来越困难,门槛越来越高,资格审查也越来越严格,每个人都应特别注意个人信用,更应注意你姓名下的信用卡,抵押,学生贷款等,并且没有过期记录,现金流量必须足够,不要提供首期贷款,并且要诚实地按照国家规定借钱买房,准备银行递延贷款和递延住房收款,保持理性并相信法律,当你看到带有特别夸张报价的房产时,你必须保持镇定并果断地放弃,不要愚蠢地成为被冤枉的人,当市场恢复平静时,市场就会击败他们。
④ 中国银行停止放房屋抵押贷款了
应该是贷款规模没有了。现在各家、各地银行的贷款都很紧张,好多银行已经把审批过的贷款通过理财方式为客户融资了。
⑤ 多家银行被曝暂停房贷,具体原因是什么
有网友爆料,受房地产贷款“两道红线”影响,近日广东多家股份行暂停按揭贷款。
招行深圳分行、广州分行及其下辖省内各家分支行已于一周前暂停按揭贷款放款,前端业务层面口径为:“节制接单”。此前,人民银行、银保监会发布《关于建立银行业金融机构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制度的通知》(下称《通知》),决定建立银行业金融机构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制度,分档设置房地产贷款余额占比上限和个人住房贷款余额占比上限。
该通知自2021年1月1日起实施,并对占比超标的银行设置2年或4年调整过渡期。
按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要求,房地产贷款余额占比上限和个人住房贷款余额占比上限分为五档:
中资大型银行分别是40%和32.5%;中资中型银行分别是27.5%和20%;中资小型银行和非县域农合机构分别是22.5%和17.5%;县域农合机构分别是17.5%和12.5%;村镇银行分别是12.5%和7.5%。
这意味着,部分银行发放房贷的规模将会受到限制。
所以对个人购房者来说,银行收紧放贷规模,显然会增加申请房贷的难度。
⑥ 银行是不是已经停止房产抵押贷款业务了吗
若您所在城市有招行,可通过招行网点尝试申请贷款,可办理房屋抵押贷款,请您在8:30-18:00致电95555,申请人工咨询进入人工服务,提供贷款用途及城市详细了解所需资料。贷款申请是否通过,请以经办行个贷部门的综合审核结果为准。
⑦ 银行为什么对买房者停止贷款
本月有消息称,截至目前,全国已经有56家银行停贷。但从近日的调查走访来看,“56家银行停贷”的说法并不确切。
12月下旬的确是有多家银行做年终决算,不止是个人按揭贷款,消费贷、经营贷等多类贷款都是暂停放款状态,只接受申请和审批,等到元旦过后才开始按照顺序放款。
也许是受额度紧张的影响,今年以来个人房贷放款时间明显拉长。今年个人房贷一般都要2个月的周期才放贷,有时候甚至3个月,或许这个情况,明年会有所好转的,我们拭目以待!
⑧ 银行为什么停止贷款
要加息啊!注意注意!加息的信息浓厚咯~! 楼主先等等看了,少部分银行还是接业务的,别急了~
现在买国外房子还好了~随时都可以贷款
另一方面说明政府政策不一样啦,国外鼓励中国人去买房我这边有澳大利亚的一些消息,博客 地址如下,你联系下问问 看~如果有意向 投资或者 买房子,深圳应该买的起了!!
⑨ 中信银行为何要暂停抵押贷
据财新消息,中信银行暂停了北京地区200万元以上个人住房抵押贷业务。2月28日,该行一名工作人员向财新确认上述消息。他还表示,“这属于中信银行自己的决定”。
有股份制银行人士表示,以往出现过个人住房抵押贷、消费贷等乱入楼市的现象,暂停个人住房抵押贷,可防止个人借银行的钱去炒房。从宏观层面来看,金融监管加强,无论对私还是对公,银行对房地产相关贷款都保持审慎态度。
⑩ 多家银行停止办理按揭贷款,目前有没有办法解决呢
制造焦虑,尽最大的力度拖住楼市,禁止楼市出现全国范围的大涨大跌,变相引导客户购买新房(行业人士表示:贷款可正常申请,但要排队放款,等银行配额,二手房时间后期可能高达一年之久),锁死二手房(前一阵二手房交易太多,套现太多会出现系统性金融风险)。
当然,肯定不是降房价,因为这是在压制供应,需求一直在,不能释放,这样会造就二级分化,最终受到伤害的肯定刚需客户,中国不缺土地,加大土地供应就可以有效遏制房价。
银行
首先是开发商:开发商日子肯定不好过,现在就看开发商的能力了,大的地产并且没有超限的,可以动用关系最优先拿到银行配额,相对来说房价也会高,因为我们项目可以买房就能贷款,那些拿不到银行配额的就很难受,一般处理办法就是让顾客去想别的办法借贷过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