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贵阳公积金贷款能贷多少
贵阳住房公积金贷款额度=(借款人夫妻双方月计缴住房公积金月工资总额×12个月)×50%×借款年限。但住房公积金贷款最高额度不得超过规定的最高限额45万元
住房公积金贷款额度=贷款职工(夫妻)月缴存工资基数×12×还贷能力系数(30%)×贷款年限+职工(夫妻)缴存余额×5倍。计算公式中“职工(夫妻)缴存余额”不足1万元的,按1万元计算。
❷ 贵阳市公积金贷款最高额度是多少
贵阳市住房公积金贷款不能提高额度的。公积金贷款的最高可贷金额要具体咨询当地公积金管理中心的工作人员,不同城市的公积金贷款的要求也是不一样的。
一、住房公积金贷款最高额度由45万元调整为50万元。
二、第一次使用住房公积金贷款购买普通自住住房的职工家庭,首付比例不得低于20%,同时可申请提取个人住房公积金余额用于追加首付。
三、对已在贵阳市行政区域内办理过一次住房公积金贷款并已结清相应购房贷款的缴存职工家庭(包括借款人、配偶及未成年子女),为改善居住条件第二次申请住房公积金贷款购买普通自住房的,利率按住房公积金贷款基准利率执行,首付比例不得低于30%,最高贷款额度为50万元。
缴存职工家庭不得申请办理第三次住房公积金贷款。
四、第一次使用住房公积金贷款购买二手房的职工家庭,套型建筑面积在90平方米以内的(含),首付比例不得低于25%,套型建筑面积在90平方米以上的,首付比例不得低于40%;为改善居住条件第二次申请住房公积金贷款购买二手房的,首付比例不得低于40%。
五、住房公积金贷款计算公式为:职工可贷款额度=贷款职工(夫妻)月缴存工资基数×12×还贷能力系数(30%)×贷款年限+职工(夫妻)缴存余额×5倍。计算公式中“职工(夫妻)缴存余额”不足1万元的,按1万元计算。
❸ 我最高能办多少贵阳公积金贷款
1、住房公积金贷款发放额度按照借款人夫妻双方计缴住房公积金工资总额、中心规定的还款能力(按最高不超过夫妻双方计缴住房公积金工资总额的30%测算)和借款年限等予以确定。其计算公式如下:
住房公积金贷款额度=贷款职工(夫妻)月缴存工资基数×12×还贷能力系数(30%)×贷款年限+职工(夫妻)缴存余额×5倍。
注:计算公式中“职工(夫妻)缴存余额”不足3万元的,按3万元计算。
2、住房公积金贷款最高额度不得超过应付房款的剩余价款及规定比例,且不得超过规定的最高限额50万。
3、个人和单位均按12%缴存比例正常足额缴存住房公积金、信用等级良好、具备较强还款能力的职工,购买自住房的贷款额度可上浮20%,最高不超过50万元。
❹ 夫妻双方公积金最高可以贷款多少
目前,如果是首套房,夫妻双方缴存公积金的,较高额度为80万,二套房,夫妻双方缴存公积金的,较高额度为60万。需要注意的是,夫妻公积金贷款额度每个地区都不一样的。
公积金贷款额度:
1、借款人一人正常缴存住房公积金的较高贷款额度为30万元。
2、借款人及配偶均正常缴纳住房公积金的较高贷款额度为50万元。
夫妻公积金贷款额度计算:夫妻住房公积金贷款额度=(夫妻双方历史缴存公积金额+贷款申请之日起至退休之日止的缴存的公积金)×2。
本条内容来源于:中国法律出版社《中华人民共和国金融法律法规全书:含相关政策》
❺ 公积金贷款夫妻共同申请最高可贷多少
两个人最高可贷80万元。
解释原因如下:
大部分城市都规定了单笔住房公积金贷款的最高额度,比如成都单笔住房公积金贷款最高额度为60万元;广州市住房公积金贷款个人最高额度为50万元,申请人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最高额度为80万元。
其次,住房公积金贷款额度最高不超过房款总额的70%;
(5)贵阳公积金贷款额度夫妻扩展阅读
贷款条件
1、只有参加住房公积金制度的职工才有资格申请住房公积金贷款,没有参加住房公积金制度的职工就不能申请住房公积金贷款。
2、参加住房公积金制度者要申请住房公积金个人购房贷款还必须符合以下条件:即申请贷款前连续缴存住房公积金的时间不少于六个月。
3、配偶一方申请了住房公积金贷款,在其未还清贷款本息之前,配偶双方均不能再获得住房公积金贷款。
4、贷款申请人在提出住房公积金贷款申请时,除必须具有较稳定的经济收入和偿还贷款的能力外,没有尚未还清的数额较大、可能影响住房公积金贷款偿还能力的其他债务。
5、公积金贷款期限最长不超过30年。办理组合贷款的,公积金贷款和商业性住房贷款的贷款期限必须一致。
❻ 打算在贵阳买房,请问贵阳公积金贷款最多可以
职工本人贷款额度的计算公式为:(借款人月工资总额+借款人所在单位住房公积金月缴存额)×还贷能力系数-借款人现有贷款月应还款总额]×贷款期限(月)。夫妻双方贷款额度的计算公式为:(夫妻双方月工资总额+夫妻双方所在单位住房公积金月缴存额)×还贷能力系数-夫妻双方现有贷款月应还款总额]×贷款期限(月)。其中还贷能力系数为40%。月工资总额=公积金月缴额÷(单位缴存比例+个人缴存比例)你可以自己按此好好算算,不过,最好还是直接去你当地的公积金管理中心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