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你好,我父母替别人作为担保人,贷款人看着不想还,子女会有影响吗
担保责任只是民事履行责任,由民事行为人承担责任,对子女不会造成任何影响。
Ⅱ 父母不让我们贷款买房
其实婚姻不一定要建立在房子之上的,我和老公结婚就是租的房子。两个人感情到位了,你觉得他真的能照顾你一辈子
对你好就可以了
我老公大我10岁
他是山区出来的家里一穷二白
当时家里也是死活不同意
可是在我的坚持下
我们还是走到了一起,而且现在过的也挺好的。关键是看他能不能给你幸福
让你信任
你想不想和他在一起
这主要是看你。你的家人不同意是正常的
谁都希望儿女有个好的归宿
所以你要让你的男朋友证明给你的家人看
他真的能照顾你对你好。让你家人接受他,不能只是你在做工作
是他要和你一起来让你家人来接受他。
另外我觉得现在结婚没房子的太多了,主要你的老公能不能今后为你买房子
他如果有这个能力
房子真的不是一个大问题,而且现在买房贷款不是很正常吗。
还有
我觉得戒指还是不要省了吧
一辈子只有这么一次
怎么都能省出来了
房子首付还差一对戒指吗
你们是结婚
不是结房子
女人都很在乎‘意义’的
除非你真的不在乎
Ⅲ 父亲贷款还不上,银行会让儿子还吗
不会,贷款属于个人行为。
解决贷款还不上的方法:
1、延长贷款期限:如不能按照原还款计划按期还房贷,可以向银行提出延长贷款期限的申请。银行批准后,就可以签订延期还款协议,申请延期还款通常只有一次机会,延长后的最长期限不能超过30年。
2、申请还款展期:目前很多银行房贷都可以申请,在借款人无法还款时,可以暂时向银行说明情况并申请还款展期。展期的时间可以由借款人自定,但有一个最长期限的限制,并且展期也通常只能申请一两次。
3、在实在无法偿还房贷的情况下,可以找亲友帮忙,暂时解决下困境,尽量不要出现房贷断供。如果断供时间长,房屋很有可能会被拍卖。
Ⅳ 25岁儿子借贷款做父母的给不给还,还了是不是纵容他,不还会不会犯法
25岁已经成年。已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能够独立实施民事法律行为。借贷合同属于民法通则调整的范围。如果没有欺诈的故意,数额不是巨大,一般不会触犯刑法。父母最了解自己的孩子,是孩子平时就这样是这次是有特殊的原因。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如果孩子就这样,那就能光惯着他,父母可以不用替他还。如果说确实有特殊的原因,父母疼孩子愿意帮助孩子也可以拉孩子一把,毕竟如果进入失信名单,以后就很不方便。取消也不是很容易。
Ⅳ 父母不是所有人能帮儿子还贷款吗
其实是这样的,如果说父母有钱的话,可以去帮儿子还贷款,如果说父母没有经济来源的话,个什么来就给儿子还贷款贷款呢
Ⅵ 家长怎样杜绝孩子在大学借贷
家长首先要保证孩子在学校有足够的生活费用,其次,要跟孩子说,社会上(包括大学校园)的高息借贷是非法的,杜绝孩子在大学借贷。 参见案例: 近日有一则新闻震惊了社会,就是一名大学生因为身欠举债,无力偿还而最后跳楼自杀,于是小编将校园贷套牢大学生案例分析一番,对于这类案例的分析,想知道的朋友们,就必须看看小编为您精心准备的文章。本篇校园贷套牢大学生案例的文章由管理资料下载站分享提供。 校园贷套牢大学生案例 不久前,河南郑州某学院的一名在校大学生因为无力偿还共计几十万的各种网络贷款,最终跳楼自杀,这是校园网络贷款的一个极端案例。悲剧背后,疯狂生长的校园“网贷”被推到舆论的风口浪尖。自2014年起,专门针对大学生这一庞大群体的网络贷款开始了“跑马圈地”,“XX贷”们雨后春笋般冒出来。如今,校园网贷究竟风行到什么程度?借来的钱学生们会怎么花掉?千差万别的贷款平台审核是否有疏漏?号称“月息低到0.99%、最高可借50000,5秒可到账”,真如商家所说的如此无门槛“低息”?对此,北京青年报记者展开了调查。 现象:个别校园贷平台申请人已超75万,申请者三本院校和高职居多 方明(化名)是某著名工科院校的研三学生,平时比较迷电子产品。去年6月,他在某著名电商平台、两家大学生网络贷款上都开通了个人贷款支付业务,所有额度加起来有25000元,临近毕业,方明“血拼”了苹果手机和一台笔记本后,他沦为“月光族”。“每月需要还款1370元,学校发的生活补贴1500元,基本上只够还分期,都快毕业了找父母要也不合适,找点兼职做呗。”方明自嘲说,“再买必须要剁手!” 随机采访的多位在校生都坦言身边有使用“网贷”的同学,“像是某个时候不知不觉地流行开来”。北青报记者搜索名校贷贷款平台的官网页面,其平台的申请人数已超过75万人,并滚动播报着某学校某同学已申请借款,借款额度从1000元至2万元不等。北青报记者还留意到,滚动出现的院校以地方三本院校和高职居多。 高学历人群、消费娱乐的旺盛需求、信用消费意愿强,这些都成为众多互联网金融公司瞄上这块高校市场“大蛋糕”的理由。大三学生谭伟(化名)也是“校园网贷”的常客,但与方明“电子产品达人”不同,“我找平台贷款,主要是为创业的资金周转。一般男生都借钱来买数字产品、女生更喜欢买化妆品和旅游。我们创业花的钱不是万把几千的,找银行借肯定不可能,这些平台都应急用,我一次性借过1.9万,还好,我们合伙人不太愁资金,这点钱小意思。” 2015年,中国人民大学信用管理研究中心调查了全国252所高校的近5万大学生,并撰写了《全国大学生信用认知调研报告》。调查显示,在弥补资金短缺时,有8.77%的大学生会使用贷款获取资金,其中网络贷款几占一半。经北青报记者梳理,花样繁多的学生网贷途径大致有三类:一是单纯的P2P贷款平台,比如名校贷、我来贷等;二是学生分期购物网站,如趣分期等;三是京东、淘宝等电商平台提供的信贷业务。 调查 对于愈发失控的校园贷款平台是如何运作并一步步套牢大学生的,北青报记者对此展开调查。 第一步:金融平台招聘学生干部地推,拉同学装机月入5000元 这些遍地开花的校园贷款又是如何推广的呢? “我的同学就是我的客户。”北京某大学就读的学生王安(化名)一直任学院学生会干部,去年他成了互联网金融公司借贷宝的校园代理,加入“二维码”推销大军,“大致在去年下学期,公司为提升APP‘装机量’举行校园地推,那段也是搞这种兼职最挣钱的时候。” 王安说,该公司要求用户下载APP后,还需填入姓名、手机、身份证号,如用户选择绑定银行卡的话每单可提成40元,如不绑卡而选择留下照片的话,每单提成30元。“这些收入是可以日结的,我身边有同学最高一天挣了5000元。为了多挣钱,我们还去宿舍‘刷楼’,拉同学和朋友绑定,鼓动大家贷款,做成一笔借贷单子的提成,是装机之外另算的。” 第二步:不用视频网签,部分网贷只需学生证即可办理 据媒体此前报道,河南大学生曾编造借口获得了班上近30位同学的个人信息和家庭信息,并顺利从多个平台上获得贷款。其中被负债最多的,达到了11万元。死者室友表示,网络上和他有关的不少借款,其签字和照片都不是本人,但最后都被成功受理。时至今日,校园网络平台上“最快3分钟审核,隔天放款”、“只需提供学生证即可办理”等博人眼球的广告仍是铺天盖地。 某校园贷款平台的技术人员告诉北青报记者,“不是本人借款都能通过,这平台审核风控不严。据我了解,有些技术不过关、实力不强的公司,不需要视频网签,也没有人脸识别技术,这很容易导致审核问题,客户的身份信息被他人冒用了。” 北青报记者尝试用另一款校园P2P平台的APP借款,在贷款资质填写时,除了线上填写包括个人学籍、家庭、朋友联系电话、上传身份证和学生证照片等信息之外,平台无需线下跟本人面对面或视频审核便可走完放款流程。“有些公司为了拉客户,也会主动放水。”该技术人员补充道,“去年市场急剧扩张的时候,有公司一个月的放贷量就破了二三十亿。”鱼龙混杂的同业竞争加剧,部分平台为了拓展业务降低申请门槛要求,存在审核不严的情况,以至于学生个人信息被冒用。 采访过程中也有贷款平台主要依靠线上途径完成授信,在填写多项个人信息资料后,主要通过远程视频等途径确认信息。即使如此,也曾出现过平台审核人员与借款人勾结,冒用他人信息骗取贷款。“纯线上的业务不是特别好做,而且不安全。大公司通常会强调严格审核,劝大家量力而行,少贷些。这既对客户负责,也是对公司负责。”一位不具姓名的从业人士坦承。 第三步:鼓励大学生借款超前消费,甚至推大学生分期购物节 那么,大学生从这些平台借来的钱都会干什么?北青报记者下载了某校园网贷平台的APP,在申请贷款时,系统自动显示借款用途选项:消费购物、应急周转、培训助学、旅行、微创业,就业准备等。在其电脑端的官网上,公开了部分最新申请贷款成功的学生贷款金额和理由:“借款6800元,24期,给女朋友买iphone6”、“30000元,36期,毕业自主创业”。 因欠网贷而自杀的河南大学生后经媒体证实,之所以其欠下60多万巨款,是该学生网贷去赌球。公开资料显示,学生们五花八门的借贷需求平台都满足,那么,平台会不会追踪借款之后的资金流向?北青报记者带着疑问拨通了该平台客服的电话,该工作人员表示,“究竟钱花在什么地方,我们没有办法监控和核查,系统选项你填了什么,我们就默认是这个。” 随访的数位大学生表示,网贷用户中,大多数人借贷是用作娱乐消费,比如花在旅游,购买大件商品、化妆品衣服等。就在大学生们常用的分期付款网站“分期乐”,这家网站除了列出琳琅满目的商品外,还打出了“全场免息、直降5亿”的诱人字眼。网站介绍显示,2015年9月1日上线活动营销栏目,推出了“全国首届大学生分期购物节”,21个小时内订单金额突破1亿元大关。此外,该网站专门开辟了热门端游的游戏点券的分期付款,页面显示,限时抢购的满减电子券当日被抢空。 内存:曾经火爆一时的大学生信用卡被“叫停”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这形容校园的信贷市场再合适不过。2004年9月,金诚信和广东发展银行联名发行了首张“大学生信用卡”。此后,工行、建行、招行、中信实业银行陆续跟进,大学生信用卡市场一时间火爆起来。其间,不少同学刷卡“冲动”消费,一不小心就沦为“卡奴”,有同学甚至依靠申请助学贷款来还卡。正因大学生没有固定工作和稳定的收入来源,成为了校园信用卡业务的“高危人群”。 2009年,银监会发文禁止银行
Ⅶ 孩子欠下的贷款,你觉得父母到底该不该还
不应该还,我今年六月份替孩子还了三万多块钱,给我保证不会在碰信用卡,网贷了,谁知道她现在已经欠了二十万了,我就是个打工的,一月就四千块,我都不知道怎么办,实在是没有能力了!
Ⅷ 怎么帮助孩子不让他自己贷款
多与孩子沟通,为孩子树立正确的消费观,说明网贷的利弊,让孩子知道网贷逾期的严重后果,用目前砍头息的事实案例来告诫孩子,如果可以,你替孩子保管一段时期身份证,待他醒悟了再换给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