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贷款对象 > 贷款人不得发放无指定用途的个人贷款

贷款人不得发放无指定用途的个人贷款

发布时间:2022-01-06 09:47:57

『壹』 如何理解贷款人不得发放无指定用途的个人贷款

“助学贷款、出国留学贷款和装修贷款等,个人贷款金额不超过30万元,很难在贷款前就确定好交易对象,只能接受现金交易的,银行可以把贷款资金直接给客户个人。”中国银监会28日宣布,就《个人贷款管理暂行办法》面向社会各界公开征求意见,强调贷款人不得发放无指定用途的个人贷款,且必须建立并严格执行贷款面谈制度,确保贷款的真实性。银监会表示,为规范银行业金融机构个人贷款业务行为,加强个人贷款业务审慎经营管理,有效防范风险,起草了《个人贷款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的截止时间为11月19日。

『贰』 银监会个人贷款管理办法

一般来说,白户是很难获得银行贷款的,这种情况下只有找当地正规贷款公司办理贷款。
这是我给你找的银行贷款的一些相对知识,你浏览的看一下《小指阵》,也许对你有所帮助。
自营贷款、委托贷款和特定贷款:
1、自营贷款,是指贷款人以合法方式筹集的资金自主发放的贷款,其风险由贷款人承担,并由贷款人收回本金和利息。
2、委托贷款,是指由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及个人等委托人提供资金,由贷款人(即受托人)根据委托人确定的贷款对象、用途、金额期限、利率等代为发放、监督使用并协助收回的贷款。贷款人(受托人)只收取手续费,不承担贷款风险。
3、特定贷款,是指经国务院批准并对贷款可能造成的损失采取相应补救措施后责成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发放的贷款。
以贷款为例,希望能对你有帮助。

『叁』 贷款出来的钱可以转到别人账户上用于买房吗

贷款出来的钱是不可以转到别人账户上用于买房的,贷款的钱是需要根据合同约定的用途来使用的,个人贷款用途应符合法律法规规定和国家有关政策,其贷款人不得发放无指定用途的个人贷款。

根据《个人贷款管理暂行办法》第七条 个人贷款用途应符合法律法规规定和国家有关政策,贷款人不得发放无指定用途的个人贷款。贷款人应加强贷款资金支付管理,有效防范个人贷款业务风险。

(3)贷款人不得发放无指定用途的个人贷款扩展阅读:

《个人贷款管理暂行办法》第二十四条 借款合同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的规定,明确约定各方当事人的诚信承诺和贷款资金的用途、支付对象(范围)、支付金额、支付条件、支付方式等。借款合同应设立相关条款,明确借款人不履行合同或怠于履行合同时应当承担的违约责任。

第三十四条 采用借款人自主支付的,贷款人应与借款人在借款合同中事先约定,要求借款人定期报告或告知贷款人贷款资金支付情况。贷款人应当通过账户分析、凭证查验或现场调查等方式,核查贷款支付是否符合约定用途。

『肆』 个人贷款管理暂行办法的《个人贷款管理暂行办法》相关政策解读

1.不会抬高个贷门槛
《办法》不针对具体个贷业务品种的申请设置额外条件,而重在对贷款全过程的监测和管理,没有抬高个人获得贷款的门槛,因此不会对获得授信产生影响。在贷款用途方面,强调不得发放无指定用途的贷款,明确实行贷款人受托支付或借款人自主支付的方式对贷款资金进行管理和控制,实际上,目前(2009年)的房贷、车贷等个人大宗消费品贷款在实践中已经按照此法支付。
同时,《办法》充分考虑了我国个人融资交易实际情况,各商业银行可按照相关政策要求,实行个性化管理,制定具体的管理细则和操作流程。因此,不仅不会对商业银行个贷业务的合理增长产生抑制作用,而且由于《办法》对个人贷款支付方式的安排更加有利于个人贷款的安全使用,反而会增加贷款需求人使用贷款的信心,一定程度上还将对商业银行个贷业务的发展起到促进和保障作用。
2.实贷实付监控用途
《办法》对个人贷款实行贷款人受托支付和借款人自主支付方式,就是“实贷实付”。此举能够有效监控贷款按约定用途使用,防范贷款挪用风险;同时可以防止“顶冒名”等违规损害借款人利益情况的出现,切实保护借款人合法权益。考虑到个人贷款中借款人交易对象的复杂性,对难以事先确定具体交易对象且额度不超过30万元的,经贷款人同意,可采取借款人自主支付方式。对金融机构而言,这会增加业务操作环节及人力成本,但由于减少了贷款挪用的风险,将确保信贷质量,综合效益也将得到提高。
3.面谈制度防范风险
国际个人贷款业务惯例和我国银行长期实践表明,面谈制度可以有效鉴别个人客户身份,调查借款人的信用状况和还款能力,有效防范个人贷款风险。因此,《办法》进一步强化贷款调查环节,提出了贷款调查的具体要求和方式方法,重点强调必须建立并严格执行贷款面谈制度,确保贷款的真实性,把握借款人交易真实、借款用途真实、还款意愿和还款能力真实,严防虚假按揭业务的发生,从源头上保证个人贷款的质量。
4.信用卡透支不适用
根据银监会规定,银行业金融机构发放农户贷款、汽车金融公司发放个人贷款,可暂不执行该《办法》;信用卡透支不适用该《办法》。
银监会将给银行业金融机构3个月的准备期,督促其按照《办法》的相关要求,制定或修改各自的管理细则和操作规程,做好实施准备工作。 1.规定了不适用的业务范围
《办法》规定银行业金融机构发放农户贷款、汽车金融公司发放个人贷款,可暂不执行本办法;信用卡透支不适用本办法。
2.给予了银行业金融机构三个月的准备期
银监会将督促银行业金融机构按照《办法》的相关要求,制定或修改各自的管理细则和操作规程,做好实施准备工作。
3.密切跟踪《办法》执行情况
《办法》实施后,银监会将跟踪银行业金融机构对《办法》的执行情况,针对出现的问题及时采取相应的监管措施,切实提高银行业金融机构个贷管理水平。

『伍』 消费贷款的资金用途有什么限制

个人消费贷款,是为满足除购房以外的合法消费用途,招行推出的个人消费贷款,可针对借款人用已有房产抵押或以信用方式办理;请点击:→[消费贷款介绍http://www.cmbchina.com/Personal/Credit/CreditInfo.aspx?guid=65a309fa-6b36-4cbb-8a64-196ba77e403a]查看详细介绍。

『陆』 个人个人经营贷款款额是怎么样的

个人经营贷款的类型有,个人商业用房贷款,即用于购置各类型商业、营业用途房产的贷款;个人经营性物业抵押贷款;个人短期经营性贷款和个人中长期经营性贷款,即用于生产经营的贷款。
【法律依据】
《个人贷款管理暂行办法》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个人贷款,是指贷款人向符合条件的自然人发放的用于个人消费、生产经营等用途的本外币贷款。
第六条
贷款人应按区域、品种、客户群等维度建立个人贷款风险限额管理制度。
第七条
个人贷款用途应符合法律法规规定和国家有关政策,贷款人不得发放无指定用途的个人贷款。贷款人应加强贷款资金支付管理,有效防范个人贷款业务风险。
第八条
个人贷款的期限和利率应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柒』 中国人民银行近日发出《关于严禁发放无指定用途个人消费贷款的通知》,明令禁止商业银行发放无指定用途的

C

『捌』 请问贷款用途怎么提供证明资料

在银行申请个人贷款,银行对贷款资金的用途是有要求的。银监会2010年2月20日发布《流动资金贷款管理暂行办法》和《个人贷款管理暂行办法》,旨在规范两类贷款业务,加强贷款审慎经营管理。其中,除信用卡透支外,个贷管理办法明确规定银行不得发放无指定用途的个人贷款。
对于能够提供贷款用途证明的,贷款申请人需要提供相关资料证明。比如申请贷款的用途是购买汽车,那么需要提供购车合同或购车发票等材料;若贷款准备用于装修,则需要向银行出具装修合同。如果贷款无法在申请时提供贷款用途证明,一般情况下借款人需要写清贷款用途声明。格式如下:
本人 XXX 向 XXX 银行申请个人信用贷款 XX 万元整。
本人郑重声明:该贷款真实用途为 XXX人的出国旅游资金 ,并承若遵守贷款合同约定。如擅自改变贷款使用用途,一切后果由本人自负。
声明人:
年 月 日
向银行出具贷款用途声明,一方面是银行为了规避借款人在贷款后,可能产生的法律风险,另一方面也是对贷款申请人对银行贷款的合法用途给予一定的约束,并不会对今后的贷款利率和还款等方面产生影响。
银行根据风险偏好不一,个人贷款的禁止性用途也可能不一致。但通常不支持以下贷款用途:
(1)房地产业的土地储备和开发。如贷款用途为楼盘开发,银行对公贷款可以支持,但个人贷款不纳入支持范围。
(2)股本权益性投资。如贷款用于充实成立公司和其他企业的资本金。
(3)证券市场投资,包括购买股票、债券、基金、期货、权证等。
(4)涉及黄、赌、毒的行业。
(5)用于国家、省、市产业政策禁止和限制发展的行业以及为相关行业生产配套产品。
(6)用于环境污染严重,存在安全隐患,市场销路不畅的产品制造。

与贷款人不得发放无指定用途的个人贷款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支付宝流水贷款流水 浏览:329
公积金还商业贷款的资料 浏览:254
父母没钱如何买房贷款 浏览:95
在供车抵押贷款吗 浏览:175
洋河分公司经理在洋河镇贷款 浏览:768
领克03可以无息贷款吗 浏览:753
农行贷款自己帮我办信用卡 浏览:509
没资料贷款 浏览:584
疫情冲击下企业担保贷款影响 浏览:751
小额贷款买资料 浏览:152
贷款审核期间可以分期卖手机吗 浏览:700
深圳住房贷款担保公司 浏览:805
小额贷款害死了多少人 浏览:1
网上贷款用复印件能贷出来吗 浏览:107
网上的小额贷款会去家里要债吗债吗 浏览:952
把公寓抵押出去能贷款多少 浏览:478
贷款银行要流水几个月 浏览:524
工作调动公积金贷款还款怎么办 浏览:191
2020年一个月的小额贷款 浏览:36
河北省农村信用卡被限制是因为有贷款吗 浏览:829
© Arrange www.xiaoshouzhang.com 2019-2022
豫ICP备15014356号 温馨提示:资料来源于互联网,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