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多地个人住房贷款“涨价” 你我申请房贷会更贵更难吗
近段时间,广州、深圳等地多家银行上调个人房贷利率,同时出现房贷额度紧张、放款周期拉长等情况。房贷利率上调意味着什么?未来房贷是否会继续“涨价”?个人房贷申请是否会变难?记者就此进行了调查。
多地房贷利率迎来上调
记者了解到,5月份,广州工、农、中、建四家银行房贷利率迎来又一次上调,目前首套房贷款利率最低5.4%,二套房贷款利率最低5.6%,较1月份分别上调了35个基点。
“今年以来,广州工、农、中、建四家银行房贷利率已经三次上调,股份制银行也不定期进行利率上调跟进。”广州市黄埔区某中介机构负责人介绍。
在深圳,自建行深圳市分行5月初上调房贷利率后,多家银行也相继跟进。记者了解到,目前工、农、中、建、交五大行的深圳分行均已调整房贷利率,首套房贷款利率上调15个基点至5.1%,二套房贷款利率上调35个基点至5.6%。
融360大数据研究院对全国42个重点城市房贷利率的监测数据显示,4月20日至5月18日,全国首套房贷款平均利率为5.33%,环比上涨2个基点;二套房贷款平均利率为5.61%,环比上涨2个基点。
热点地区房贷为何纷纷“涨价”?专家表示,房贷利率上调是部分热点城市房地产调控趋紧的体现。近期在部分房价涨幅明显的地区,包括房贷政策在内的楼市调控政策普遍收紧。
实施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制度、加大对信贷资金违规流入房地产市场的打击力度……今年以来,房地产金融监管趋严,银行对住房按揭贷款的投放态度趋于谨慎。
“因城施策,适度上调房贷利率,有助于抑制房地产市场单边上涨趋势,也有助于防范金融风险。”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表示。
广东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表示,由于前期银行普遍追逐热点城市的房贷份额,导致这些地区房贷利率较低,此次适当上调是回归正常利率水平。“比如,深圳银行业集体上调房贷利率后,利率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房贷政策收紧,购房者怎么看?
住房信贷政策既关系国家宏观调控,又与普通百姓息息相关。
对购房者来说,贷款利率上调意味着买房成本的增加。以深圳为例,按照贷款300万元、年限30年、通过等额本息的方式还款,房贷利率上调后,首次购房家庭的总利息增加约10万元,每月还款增加200多元。
不过,相比贷款利率的提高,不少购房者更担心的是贷款额度的紧张、放贷门槛的提高。
房贷“涨价”的同时,部分地区银行房贷额度进一步收紧,放款周期也在拉长。广州的多家银行房贷业务经理以及中介机构均表示,目前二手房贷款的放款周期长达四个月的不在少数,三个月放款已经是“乐观估计”。
相比广州、深圳,上海的房贷利率保持稳定,但放款周期也在拉长。刚刚在上海买房的一位女士告诉记者,即便是开发商合作的银行,审批和放款速度都很慢。其中一家股份制银行表示,5月份的贷款额度已经用完,6月份才能拿到额度。
贷款审核也更加严格。打算购房的广州王女士,本来想借家里兄妹的钱用作首付款,发现已经被银行“拒之门外”。“目前只有父母、配偶和子女的钱可以用作首付款,而且需要给出清晰的来源。其他亲朋好友的钱,都不可以作为首付款。”王女士说。
专家表示,利率提高、额度紧张、放款变慢对刚需群体产生的影响难以避免。房地产业是资金密集型行业,从楼市调控角度看,房贷政策收紧有助于促进楼市平稳健康发展,促进房价回归合理水平,从长远看有利于购房者。
房贷“涨价”是否会继续?
央行数据显示,今年3月末,我国个人住房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4.5%,增速比上年同期低1.4个百分点。
专家表示,严监管背景下,房地产信贷面临进一步收紧的压力。
“下一步在房价上涨较快的热点城市,或房贷利率相对较低的地区,房贷利率小幅上涨可能会成为趋势。”董希淼表示。
李宇嘉表示,热点城市房贷利率反弹周期已开始,主要影响因素有房价上涨情况、银行的房地产贷款集中度情况以及信贷资源的分配调整。
2021年开始,国家实施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制度,部分银行个人住房贷款占比较高,超过集中度要求。专家表示,虽然相关银行房贷体量大,腾挪空间较大,整改时间宽裕,但也会采取措施适当控制房贷的增长。
从国家政策导向看,今年的信贷资源将突出对高端制造业、小微企业、绿色发展、乡村振兴等领域的支持。
房贷政策与百姓息息相关,既要有助于防范风险、抑制泡沫,也应支持居民合理的购房融资需求。事实上,监管部门一直要求银行实施差异化的住房信贷政策。此次房贷利率上调中,二套房贷款利率调整幅度大于首套房贷款利率调整幅度,也体现出这一政策导向。
董希淼表示,商业银行应在落实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执行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要求的过程中,坚持“有保有压”,保持个人住房贷款业务适度发展,尽可能不“误伤”刚性住房需求和改善型住房需求。特别是对首套房贷需求,应留足额度,并给予相对优惠的利率政策。
Ⅱ 银行个人住房贷款高速增长 限贷下房贷还涨得动吗
目前,全国掀起了又一轮的房地产市场调控热潮,限贷是其中的一项核心措施。同时,银行业金融机构将迎来MPA(宏观审慎评估体系)考核,房贷比是考核的重要内容之一。在这两座“大山”的压制下,节节攀升的房贷还涨得动吗?
在各地出台的楼市调控措施中,北京无疑是最严厉的,也具有很强的推广示范作用。北京推出的措施之一是,居民购买二套房认定由“认房不认贷”改为“认房又认贷”,二套房首付比例上调至60%,最高贷款期限降至25年。之后,全国多个城市跟风北京,出台了更严厉的楼市调控政策,其中限贷仍是主要手段。
即便是以楼市去库存为主要任务的一些三四线城市,也在楼市调控热潮的带动下陆续推出了以限购为主、限贷为辅的措施。
楼市调控层层加码构成了房贷继续快速增长的一大阻力。
房贷无疑是各家商业银行的“优质资产”。从已经公布2016年年报的上市银行来看,个人住房贷款均呈高速增长态势,其中建行增长29.26%,农行增长32.8%,平安银行增长高达85.41%。
从已经公布的今年前两个月房贷数据看,1月份发放房贷6293亿元,比上月增加2076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1510亿元,刷新了历史纪录。2月份,住户中长期贷款增加3804亿元,仍维持了较高水平。据机构预测,3月份的住户中长期贷款仍有望维持高位。
商业银行对房贷投放的青睐有加是其保持快速增长的一大动力。但这一动力有望被MPA考核削弱。从今年一季度开始,银行业金融机构就将正式进行MPA考核,这是自表外理财纳入广义信贷后的首次正式考核。而银行房贷比将成为MPA考核的重要内容。
在金融防风险、楼市去泡沫、考核趋严的背景下,各家商业银行在房贷投放上会日趋谨慎。这构成了房贷继续快速增长的又一大阻力。
然而,房贷增长的惯性作用不容小觑,这从今年前两个月的情况就可以看出来。央行行长周小川在今年全国“两会”上表示,房贷“还会以相对比较快的速度发展,但是确实要适当平衡”。他判断,未来房贷“估计会适当放慢”。
在楼市调控加码和银行考核趋严两座“大山”的压制下,房贷增速确实难以维持去年以来的高增长态势,但出现较为明显的放慢迹象恐怕要等到4月份以后了~
Ⅲ 个人住房贷款余额增速连续两年回落
个人住房贷款余额增速连续两年回落
2018年全年房地产贷款增加6.45万亿元,占同期各项贷款增量的39.9%,比2017年占比低1.2个百分点
在房地产市场“严控”的背景下,房地产信贷情况是市场的焦点之一。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司长阮健弘在15日的2018年金融统计数据发布会上回应新京报记者提问时指出,2018年房地产贷款增速出现平稳回落。
个人住房贷款增速回落
阮健弘介绍,截至2018年末,人民币房地产贷款余额为38.7万亿元,同比增长20%,增速比2017年回落0.9个百分点;全年房地产贷款增加6.45万亿元,占同期各项贷款增量的39.9%,比2017年占比水平低1.2个百分点,比2016年低4.9个百分点。
她表示,从结构上看,一是个人住房贷款增速比2017年低。2018年末,个人住房贷款余额为25.75万亿元,同比增长17.8%,增速比2017年回落4.4个百分点。二是房地产开发贷款增速比2017年高。2018年末,房地产开发贷款余额为10.19万亿元,同比增长22.6%,增速比2017年高5.5个百分点。其中,保障性住房开发贷款余额4.32万亿元,同比增长29.5%,增速比2017年低3.1个百分点。
此前公布的数据显示,2017年12月末,人民币房地产贷款余额为32.25万亿元,同比增长20.9%,增速比2016年末回落6.1个百分点,全年增加5.56万亿元,占同期各项贷款增量的41.1%,比2016年占比低3.7个百分点,其中,个人住房贷款余额为21.86万亿元,同比增长22.2%,增速比2016年末回落14.5个百分点。
新年首次降准实施,楼市影响几何?
1月4日,央行宣布决定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其中,2019年1月15日和1月25日分别下调0.5个百分点。
对于昨日实施的新年首次降准,此前有多位市场人士提及,降准或有利于引导房贷利率下行。但在“房住不炒、因城施策、分类指导”这一大的调控框架下,再次走全面刺激楼市老路的可能性不大。
此前,国内部分地区房贷利率松动的新闻已受到市场普遍关注。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对新京报记者指出,房地产市场核心是看杠杆,也就是首套房资格的认定和首套、二套房贷款的额度,这些现在都没有变化,所以市场利率的轻微波动对于市场影响很小。
展望未来,在严控的大基调下,市场对房价的预期也有所变化。央行此前发布的2018年第四季度城镇储户问卷调查报告显示,对下季房价,27.4%的居民预期“上涨”,49.6%的居民预期“基本不变”,11.8%的居民预期“下降”,11.1%的居民“看不准”。
将这份季度调查较前几次结果对比着看,预期“上涨”的下降了(上季度为33.7%),预计下降的有所提高(上季度为9.6%)。
据新华社,2018年12月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构建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长效机制,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因城施策、分类指导,夯实城市政府主体责任,完善住房市场体系和住房保障体系。”(记者宓迪)
Ⅳ 10 月全国个人住房贷款环比多增超千亿,这些数字说明了什么
这次公布的数据意义非同小可,因为这是央行首次将个人住房贷款数据单月发布。以往个人住房贷款数据都是出现在每季度公布的金融机构贷款投向统计报告中。
同时,10月份房地产开发贷款投放也大幅增长,11月初的贷款投放力度也进一步加大。
投放速度大幅增长,这意味着什么?透露出怎样的信号?
首次单独发布个人住房贷款单月数据
业内专业人士分析,今年推出了对房地产贷款集中管理的调控措施,对居民房贷和全部房地产贷款有了红线要求。因此从5月开始,房地产各项贷款开始持续回落,影响了整个房地产经济的发展。
这点其实不难发现,今年中旬以来,全国多个城市都传出了二手房停贷的消息,不少银行都表示对二手房房贷提出了限制。这也对楼市造成了不小的影响,不少买房人都担心买了房而无法贷款,从而推迟了买房计划。
针对与个人贷款发放问题,央行表示这是由于少数城市房价上涨过快,因此通过限制贷款投放来抑制房价上涨。58安居客房产研究院张波表示,“通过总量层面对于房地产行业进行全面的融资精准化监管,在有效稳定房地产市场的同时,可以更好保障房贷资金合规性和高效性。”
央行也表示,在这些地区房价恢复平稳后,贷款也将回归正常。
而从最新发布的数据来看,10月贷款余额的增速确实有所增长,这是否意味着,信贷政策已经开始放松?
信贷政策是否开始放松?
其实,在前不久,广州、佛山等多个城市开始下调房贷利率的消息出现后,就有不少人猜测房贷政策是否已经开始放松。不过当时,业内人士表示,个别银行贷款提速的主要原因可能是由于交易下降让银行有空间化解此前积压的房贷,放款有所提速。但这种个别现象并不意味着个人房贷将全面松动。
那此次公布的10月个人住房贷款余额的数据,是否能表明房贷开始放松了呢?其实不然,由于贷款余额显示的是存量,并不能代表新增房贷的数据,所以也不能就认为是多放了1000亿的贷款。
对此,专业人士表示,央行此次公开数据,主要在近期房地产融资收紧、市场悲观的背景下,传递正面信号,用有力数据维稳,提醒购房人房地产市场的信用情况正有所改善,提升大家的购房意愿。
总体来看,对于房地产未来的调控目标将以“稳”为主。在十月中旬召开的央行三季度金融统计数据发布会上,表示将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坚持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加快建立房地产长效机制,在实现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同时,也降低了整体金融风险水平。
Ⅳ 住房贷款还款每个月都一样,怎么突然增加了
要是按等额本息还款法,每个月的还款额应该就是固定的
Ⅵ 个人住房贷款大调整,谁是最大的受益者
个人住房贷款大调整,对于还没有办理过个人住房贷款的工薪阶级或者是中产阶级他们的受益是最大的。因为这样会减少他们的购房压力。当然也间接的对于经济以及消费,都有很大的影响。因为这样老百姓就不会因为住房贷款压力太大而减少消费。
最为重要的是老百姓自己本身,如果没有太大的个人住房贷款的压力,那么对于自己的生活品质带来很大的提升。因为这样老百姓就会有闲钱来从事,进行其他的消费,而不是将自己所有的资产全部压在住房贷款上面。所以这项调整本身就是既利国又利民的一项措施。
Ⅶ 个人住房贷款大调整会不会引发一波买房高潮
每一次关于房价或者房税贷款的调整,都会掀起一阵舆论的热潮,但是买不起房的人还是买不起房,要买房的只是照常进行自己的计划。所以这一次的调整,应该也还是老样子。
一股份行中层人士对券商中国记者表示,对银行来说,小微企业贷款、个人住房按揭贷款的利率都主要是根据供求关系确定,受基准利率影响较少,银行一般会先确定贷款实际利率,然后再贷款合同上倒推实际利率与基准利率的倍数关系来填写贷款合同。因此,即便今后新发放贷款要求以LPR为定价基准,但实际情况中短期内对此类贷款影响较小。
Ⅷ 个人住房贷款开始大调整,对哪种人群影响最大
当今社会房价越来越高,让许多在城市打拼的人对于房子的需求不再那么强烈,也变得越来越不愿意买房,也负担不起过于高额的费用。所以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个人住房贷款也在不断调整,其中受影响最大的应该是普通购房者。
总体来说,个人住房贷款的调整对于为首套房的刚需购买者可能是非常好的消息。房贷利率直接调控作用将更加明显,可能后市刚需购房者和多套房购房者的房贷利率还会出现分化。而且此次政策本质上不是调高或调低利率,而是未来购房者去办理购房时,房贷的计算方式或出现因人而异,因市场而异的现象。
Ⅸ 个人住房贷款调整 对老百姓有什么好处
兔子给老虎打工,年薪10万,打算辛苦几年,用20万建一个窝。老虎不允许,说私自建就是违章建筑、小产权,只允许向狼买。
狼是搞房地产的,先用20万从老虎那取得开发权,再用50万元向老虎买块地,投资10万元把兔子窝盖好,向兔子要价200万元。兔子恨死狼了。
兔子没钱,老虎找狐狸帮兔子,狐狸借200万元给兔子,连本带利300万,20年还清,兔子全家二十年给狐狸打工。
老虎、狐狸、狼都挣了钱,只有兔子亏,连崽子也不敢生了。兔子越来越少,老虎觉得这样下去大家没肉吃,召集狐狸和狼开会,讨论后开始制定新的游戏规则。
老虎非常重视兔子窝价格太贵的问题,认真分析了各种原因,研究部署了遏制兔子窝价格过快上涨的措施。最后认定狼把兔子窝价格卖得太高,有的兔子买了兔子窝后自己不住而进行倒卖所致。
于是老虎规定:兔子买了兔子窝5年内卖了的,要向老虎交纳营业税。结果兔子窝价格没降下来,老虎却挣了不少税钱。
老虎又对狐狸说:只借钱给首先交了更多钱的兔子,并提高贷款的利息。多买兔子窝的不借,风险太大,必须全交现钱。这样狐狸在兔子的购窝过程中也发了财,风险还降低不少。
狼借着兔子窝价格上涨的行情生了太多狼崽,从长远打算,为了年年有肉吃,老虎开始“收拾”狼。老虎每年只给狼几块地,狼群内开始撕咬争抢,强壮的狼可以以更高的价格向老虎买地,弱小的狼被推到海里。撕咬争抢的结果是狼的牙齿更加锐利,吃起兔子来更加凶狠。
看到老虎“收拾”了狼,兔子很高兴,也很感谢老虎,但还是发现兔子窝价格越来越贵。
还没有窝的兔子们意见也越来越大。老虎也怕出事,只好出来安抚说:“这事很复杂,解决这事要好多钱,不过你们放心,我还是有办法的。没钱可以向已经有兔子窝的兔子罗征收兔子窝税,没钱也可以让狼付更多的钱买地,将来有了钱,我会盖好多好多的免费兔子窝给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