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个人贷款信用分析的内容有什么
贷款人的信用分析包括信用风险评估和财务分析这两方面。
信用分析是商业银行对借款人的还款能力进行的系统调查和研究。目的是防止银行在发放贷款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风险,保证银行经营资金的安全和及时归还。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
1、信用风险评估。即通过对借款人的品质、经营才能、贷款用途、贷款数额、还贷资金来源、还贷时间、抵押品质量等进行的系统分析,决定贷或不贷、贷多少及贷款的条件,并据以控制整个银行的贷款规模及其结构。
2、财务分析。即通过对借款企业的资产负债表、损益表、财务状况变动表 (或现金流量表) 及其他附表的分析,准确掌握借款企业的流动性比率 (包括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现金比率、应收款项周转率、存贷周转率)、杠率(包括负债资本比率、利息费用收益率、固定费用收益率、固定资产净值与资本净值比率、红利支付比率等)、盈利能力比率(包括销售增长率、资产收益比率、股东收益率等),并据以编制预测其财务报表,预测其可能出现的财务状况和经营风险,具体评估其信用风险大小,进而确定贷款的数量和偿还时间。
拓展资料
1、财务分析内容
1) 分析未来的还款来源或抵押品,界定资产的所有权和确定资产的价值、稳定性和流动性,通过个人纳税申报表上的信息确定客户的收入。
2)分析负债和费用,确定财务报表内容的准确性和完整性,明确客户的还款方式。
3)综合分析:运用财务报表所获得的信息综合评价客户的流动资金状况。
2、信用衍生产品的定价是信用风险管理研究领域的难点问题。学术界和实务界主要有三类定价信用衍生产品的方法:基于保险理论的定价,基于复制技术的定价和基于随机模型的定价。在基于保险理论的定价方法中,保险公司承担了投保人的信用风险,因而必须得到一定的保险费作为补偿。这种定价方法是一种基于保险公司历史违约数据库的统计方法,应用范围很窄,只能对存在历史违约数据的信用衍生产品提供保险。而基于复制技术的定价需要逐一确定投资组合中所有头寸的价值,对于结构复杂的信用衍生产品来说,这种技术很难实现。基于随机模型的定价是主流方向,其中强度模型和混合模型的应用十分广泛。
Ⅱ 个人住房消费贷款需求和供给分析
1、我国个人住房贷款需求情况
央行研究局近日发布报告指出,今年前四月我国个人住房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2.3%,增幅比去年同期减少16.2个百分点。这一数据变化说明,国内个人住房需求过快增长的势头得以缓解。随着宏观调控的实施,一些投机和投资需求被抑制,房产需求逐渐向自住需求转移,直观表现就是相关数据的下调,比如个人住房贷款余额等指标。目前我们的房产需求增长是相对过快的,一定程度的下降表明市场正在向理性方向发展。
2.影响个人住房贷款供给的因素
随着福利分房制度的结束和住房分配货币化的实行 ,个人购买住房将成为新的消费热点。由于购买住房需要大量的资金 ,这就使得向银行申请贷款购买住房已经成为解决购房者资金不足的主要途径。银行个人住房贷款业务的不断发展 ,个人住房贷款出现了逾期及欠息现象 ,为有效防范信贷风险 ,确保银行信贷资金安全 ,笔者在此着重分析个人住房贷款业务潜在的内外部风险因素及对策。一、外部风险因素1、个人信用风险银行办理个人住房贷款的对象为自然人 ,因而其个人的信用程度尤为重要 ,而这一点恰恰是银行无法掌握的 ,首先银行对于借款人提供的收入证…
3.我国个人住房贷款供给情况
第一,房地产开发投资稳步上升,但经济适用房投资仍然滞后。2006年、2007 年,全国房地产投资保持了稳定的增长,尽管2007年政府强调加大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的建设,但是经济适用房的投资比重仍未有显著上升,大约为住宅完成投资额的5%左右。
第二,商品房销售面积持续高于竣工面积,住宅施工面积增速放缓。2006年以来,尤其是2007年商品房销售面积持续高于竣工面积,2006年的销竣比为1.14左右,而2007年销竣比则达到了1.3,显示供给与需求间存在较大不平衡,这与2006年以来住宅施工面积增速放缓有着直接联系。同时,虽然从绝对值上讲,2007年住宅施工面积不断扩大,但是增速较慢,所以2008年住宅供给依然不容乐观。
第三,房地产企业资金比较充裕,银行贷款占房地产企业资金来源的比重不断下降,而企业自筹资金和利用外资比重则出现了较大的增长。
Ⅲ 如何做贷款调查
贷前调查是信贷管理的一个重要程序和环节,是贷款发放的基石,直接关系到贷款决策的正确与否。个别信贷人员由于只查看借款申请人提供的资料,而造成贷前调查失实。在贷前调查中,除了按一般的调查方式对申请人进行必要的调查外,还要摸清申请人的真实背景。贷前调查工作如果不扎实,一是可能增加信贷资产风险,二是可能丧失与每个优良客户建立信贷关系的机会。贷前调查主要分为个人贷款与企事业贷款两种。个人贷款相比企业贷款而言,它的贷前调查较为直观,着重查看客户以前的信用记录,其次可以看一下客户的学历、经历、经营管理能力、业绩、社会关系、爱好、生活习惯、品行、年龄、健康状况等等,最后再查看一下第二还款来源情况。企事业单位贷款的贷前调查较为复杂,我们要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
一、借款人资格。审查企业是否具备贷款条件,看企业法人、营业执照,确定借款人是否是经核准登记的企(事)业法人、其他经济组织。看其法人代表的社会关系、爱好、生活习惯、品行、年龄、健康状况等,再了解企业的职工人数及构成人员情况,特别是管理人员、科技人员的专业技能、经验。例如,一个企业的注册资本金再高,如果没有与之相适应的管理人员、科技人员、管理文化理念等,该企业生产的产品也不会有多大的竞争力,因此获利能力不可能太强,从而会给银行资金带来相当大的风险。最后是查看企业的其他负债、融资与对外担保情况,要按照银行制定的《借款人对外保证及保证人管理办法》去执行,超过该标准数的企业就不具备借款资格。
二、数据分析与采集。查看企业历史记录,与银行有无信贷关系、其他资金往来关系、有无不良记录、担保情况、其他个人负债情况等等。首先要把企业当作一个对立面来查看企业与银行的历史记录。通过第一步分析得出初步结论,实地查看经营项目的可行性、营利能力、法人代表综合能力、其他管理人员情况、财务人员情况,了解企业的用电近期内是否有大幅度的增减变化,并分析原因,因为用电量基本上能从侧面反映企业的生产情况。其中,查看企业的上年度财务报表要有财政部门签章、上月的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
三、调查借款原因。借款单位申请贷款的原因、用途、用款计划,这是贷前调查的主要内容。要分析申请贷款的借款人是否具备产品有市场、生产经营有效益、无挤占挪用信贷资金、恪守信用等基本条件。借款申请人从事的经营活动是否合规合法、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社会发展规划要求。
四、分析与总结。经过以上步骤的分析与总结,再进一步分析企业的相关情况,具体要分清企业的产品类别,不同类型的企业要区别对待,从而决定其借款期限。例如,有的企业生产周期性较短,有的企业生产周期性较长。
最后,总结出贷与不贷的结论,把符合条件的客户变成自己的优良客户,成为银行利润的新增长点,把信贷资产的风险降到最低。综合以上几个步骤,撰写贷前详细的调查报告。
贷前调查是贷款发放的第一道关口,贷前调查的质量优劣直接关系到贷款决策的正确与否。在贷款营销过程中,个别信贷人员因拘泥于借款申请人(以下简称申请人)提供的资料,而造成贷前调查失实。在贷前调查中,除了按一般的调查方式对申请人进行必要的调查外,笔者建议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申请人的有关情况进行深入的核查和分析,以摸清申请人的真实背景。
1、对企业真实性的调查。需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查企业的登记记录、年检记录,了解企业的历史由来、出资人、出资额,确认企业的真实身份。
2、法人代表及高级管理人员的基本情况调查。有关法人代表和其他高级管理人员的基本情况调查应以工商部门登记为准,不要一味听从企业介绍的情况,对申请人提供的有关企业领导人学识水平的凭证应以原件为准,并可向教育行政部门了解其学历的效力。对其个人品行的调查应面向申请人的员工和客户,并要了解他们在相关企业任高级职员以来的情况。
3、申请人的信用道德、信用品行的调查。一方面要调查申请人的应付款帐簿、明细帐,了解申请人拖欠他人的明细帐项、拖欠时间长短;另一方面可向被拖欠企业电话或发函,调查申请人拖欠他人货款的原因,从而摸清企业的一贯信用道德和偿债能力。
4、生产经营管理能力调查。一要查看申请人近两年各项指标增长率、增长幅度,尤其是市场占有率的变化更能反映企业竞争力的变化。二要查看申请人近两年应收帐款的数额、增减率、帐龄,防止企业虚增销售额和利润额,也可以向其上游企业了解拖欠申请人款项的原因,从而侧面了解申请人的产品质量、竞争力和市场前景。三要通过财务费用、资金周转率、销售利润率、单位产品毛利率、管理费用等指标来判断申请人管理能力的变化。四要通过申请人交纳电费、水费的变化情况来了解其生产量和开工率的变化情况,一般企业的生产量与能源消耗成正比,这样可以避免只听申请人的一面之辞。
5、盈利能力的调查。目前比较简便的办法是到税务部门了解申请人所得税的交纳情况,这样申请人的净利润额一目了然;如果申请人提供给银行的会计报表与提供给税务部门的报表不一致,则可与税务部门、申请人一起分析原因,以便银行能清楚地知道申请人真正的盈利能力。
6、负债真实性的调查。部分企业的银行借款不放在相应的科目核算,以调整自己的资产负债率,还有的企业将应付票据如银行承兑汇票,不进行帐务处理;也有企业对提供担保的情况根本不作登记,给银行贷前调查带来许多假象。目前相对可行的办法是查询央行信贷登记系统。1998年,中国人民银行在《贷款证》的基础上开始建设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登记范围主要包括办理信贷业务的企事业单位和在国内注册的其它经济组织;登记内容包括目前商业银行开办的贷款银行承兑汇票、信用证、保函、担保以及借款人的基本概况、其他经济大事等。中国人民银行从总行到省(区)到地(市)城市建立数据库联网,城市数据库与各商业银行连接,形成了人民银行与各商业银行间的信息采集和提供咨询的网络体系。目前,全国联网工作已即将完成。商业银行可以通过网络查询自己客户已登记的全部信用情况,包括客户在各地发生的借款、担保、被起诉、欠息等情况。这样就可以彻底弄清保证人的真实借款情况和已提供担保的情况以及其或有负债情况。
通过以上这些方面的调查,可以更全面地了解申请人的基本情况,从而为贷款决策提供真实完整的基础资料。
Ⅳ 全国近41%成年人从银行贷过款,人均多少张银行卡
近日,央行发布了《中国普惠金融指标分析报告(2019年)》,数据显示全国近41%成年人从银行贷过款,人均6张银行卡。
为监测评估2019年中国普惠金融发展水平,央行按照普惠金融指标体系及相关填报制度,组织开展了 2019 年普惠金融指标填报与分析,并在202010月15日公布了《中国普惠金融指标分析报告(2019年)》。
调查显示,全国成年人在银行获得过贷款的比例为40.74%,比上年同期高0.86个百分点,农村地区为36.06%,比上年同期高1.44个百分点;在银行以外的机构、平台获得过借款的成年人比例为24.16%,比上年同期高1.31个百分点,农村地区为22.68%,比上年同期高1.6个百分点。
在账户和银行卡使用方面,截至2019年末,全国人均拥有8.06个银行账户,同比增长11.63%;人均持有 6.01张银行卡,同比增长10.48%(其中人均持有信用卡和借贷合一卡0.53张)。
(4)关于个人贷款的数据分析扩展阅读
金融消费者投诉接收量快速增长
2019年,央行各级分支机构共接收金融消费者投诉63130笔,同比增长 86.64%,接收金融消费者投诉量排名前三位的是上海市、广东省和山东省。
从投诉领域看,金融消费者投诉主要集中在支付结算管理(占33.15%)、银行卡(占27.35%)、贷款(占5.84%)、征信管理(占4.27%)、储蓄(占3.32%)、人民币管理(占2.04%)、个人金融信息(占1.87%)、电子银行(占1.59%)等业务领域。
Ⅳ 个人信贷数据的数据集,用于数据挖掘分析
数据挖掘,就是没有数据集合的。
数据挖掘现在最成功的案例(传播的比较广)就是啤酒+尿不湿的组合,你觉得这个集合合理么?
如果真要说数据集合只能是大集合,比如“快消品集合”,只能这么说。
Ⅵ 在哪里可以找到关于我国个人消费信贷的数据
各大商业银行处可查询。
个人消费信贷是金融创新的产物,是商业银行开办的用于自然人(非法人或组织)个人消费目的(非经营目的)的贷款。
个人消费信贷的开办,是国有商业银行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适应金融体制改革、适应金融国际化发展趋势的一系列全方位变革的重要措施之一,它打破了传统的个人与银行单向融资的局限性,开创了个人与银行相互融资的全新的债权债务关系。
(6)关于个人贷款的数据分析扩展阅读:
风险因素
1、个人征信系统不健全
个人消费信贷风险主要来自借款人的还款能力与个人信用风险,也即个人收入的波动幅度和道德品质修养水平,其中个人信用状况还与整个社会的信用环境密切相关。在收入水平较为稳定的前提下,商业银行对消费者信用的把握决定了消费信贷的开展程度。
当前,我国尚未建立起一套完备有效的个人信用制度,人民银行的个人征信系统尚在运行初期,可利用资源储备不足,商业银行缺乏征询和调查借款人资信的有效手段。
加之个人收入的不透明和个人征税机制的不完善,以及其它征信部门的系统资源不相互共享,银行难以对借款人的自有净资产、个人收入的完整性、稳定性和还款意愿等资信状况做出正确判断。
在消费信贷过程中,各种恶意欺诈行为时有发生,银行采用询问或实地察看等原始征询方式已经不能保证信用信息的时效性和可靠性。
2、商业银行自身管理存在缺陷
致使潜在风险增大 ,国内商业银行虽然不断加强制度建设,但整体管理水平依然不高,难以跳出“一放就乱,一抓就死”的怪圈。由于个人消费信贷业务在我国开办时间不长,所以在这方面更缺乏先进的管理经验。
通常,商业银行信贷人员仅仅凭借款人身份证明、个人收入证明等比较原始的征询材料进行判断和决策,对个人的信用调查基本上依赖于借款人的自报及其就职单位的说明,对借款人的资产负债状况、社会活动及最为重要的有无违法纪录和有无失信情况等缺乏正常程序和渠道进行了解征询,导致银行和客户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银行内部在责任界定上也往往依据书面上反映的问题进行处理,使得就材料而谈贷款的问题更为严重。同时在贷款发放上,重放轻管的问题相当突出。由于在放贷时对客户的实际情况就只停留在资料上,因而发放后更是没有一套相应的管理措施跟上。
有的是一些笼统的管理制度,内容泛泛,面面俱到,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差,使管户信贷员无法按部就班,致使有些贷款实际上长期处在无人管理的状态下。
Ⅶ 大数据助推个人信贷“线上化”
大数据助推个人信贷“线上化”
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让大量银行业务得以通过电脑或手机完成。而在大数据的助力下,以往周期冗长、手续繁琐的信贷业务也开始尝试“线上化”。
中国平安旗下平安普惠今年8月17日上线了房屋抵押贷款新品种“宅e贷”。借助这一产品,贷款从申请到审批都可以在线上完成。客户提交申请后,贷款资金最快4个小时就能到账。
据中国平安信用保证保险事业部总经理助理秦福荣介绍,目前“宅e贷”试点城市超过40个,短短几个月其新增贷款规模在平安普惠旗下所有贷款品种中占比已超过一成。
秦福荣表示,“宅e贷”之所以能实现从申请到审批的“线上化”,得益于强大数据的支撑。目前“宅e贷”与5家第三方机构达成合作,加上平安集团 内部的大数据系统,构成了便捷高效的评估体系。秦福荣透露,“宅e贷”正在探索租用平台、全流程代理等多种模式,与合作伙伴分享线上房屋抵押贷款市场机 会。
“宅e贷”进军个人房屋抵押贷款,只是大数据助力传统信贷业务“线上化”的众多案例之一。
去年末,建设银行率先推出个人网上自助贷款产品“快贷”,依托的便是建行客户资产、负债和信用等海量金融信息。浦发银行与中国移动联手正式上线“和利贷”系统,借助后者的交易往来记录,为客户提供标准化小额信用贷款。
在金融界人士看来,未来要让更多信贷产品实现“线上化”,仍有赖补上征信体系这一“短板”。
曾在银行业从业数十年的秦福荣坦言,最怕就是碰到没有任何信用记录、无从评估信用水平的“小白”。一些银行界人士也表示,央行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征信系统,银行内部也有大量的信用数据,但仍难以满足开发更多线上贷款品种的需求。
本月初在上海举行的“2015互联网金融与征信体系建设高峰论坛”上,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杨东表示,在“互联网+”时代,大数据金融使得 个体在网络上的微观行为可以得到综合分析及有效利用。每个老百姓、每家企业的交易行为都被纳入金融大数据的收集范围,这也奠定了大数据金融征信的基础。
在杨东看来,完善互联网金融征信体系不仅需要建立征信数据库之间的信息共享机制,还要完善互联网征信监管机制,并加大对失信行为的惩戒力度。征信行业本身,也需要实现从官方主导向民间发展的转变。
秦福荣也表示,借助网络购物、第三方支付等途径,消费信息、行为模式、家庭状况等大数据正在帮助互联网金融打造一个“不一样的信用体系”。这也有助于包括信贷在内的更多传统银行业务走向“线上”。
Ⅷ 人均个人消费贷款余额3.51万,这一数据说明了什么问题
人均消费贷款35,100,这个所谓的消费贷款平均到每个人身上就没有什么特别大的说服力了,因为就算是平均收入啊。你一平均那个东西你还参考什么什么东西一到平均这上面,你都得想一想它具备多大的说服力。
不算房贷的情况下,平均每个人有这个消费贷款的笔数。你会车子的贷款之类的也算吗?所以有贷款并不能说一个人的经济状况就不好,比如一个人他25岁他的车子的贷款,有10万块房子的贷款有80万,你说这个人经济状态不好吗?不好的话他房子的首付是怎么做的?车子的首付是怎么做的?他不是没有钱,只是他选择了提前使用自己的这些钱。
Ⅸ 大数据观察:网贷人群分析
大数据观察:网贷人群分析
把大数据引入P2P网贷,会产生怎样的“化学反应”?关注P2P的又是什么样的人群?他们有着什么样的投资习惯?了解这些信息,你就掌握了开启P2P网贷行业的钥匙。
大数据服务提供商GEO集奥聚合近期通过数据挖掘的方式收集了2013年12月1日到31日期间北京、上海、广东、浙江、江苏5个地区429个P2P网贷网站的用户浏览数据,样本量达11906721个,分析了P2P平台上的贷款人人群和借款人人群属性、投资习惯等。
经对比分析,GEO集奥聚合得出以下结论:
特征1:陆金所网站的页面浏览量和独立访客两个指标均排名首位;
特征2:排名前三的P2P网站用户重合度较低,三三重合用户百分比仅为0.3%,表明目前P2P网站还未到互相争夺用户阶段;
特征3:用户主体为30-40岁中青年男性群体;其中商业人士居多,贷款用途多为淘宝经营;
特征4:最受P2P人群关注的投资类产品是股票,最受关注的贷款类产品是银行信贷,P2P人群与股票人群重合度最高;
特征5:P2P网站的交易量高峰在夜晚,浏览量则集中在上午和晚上;
特征6:用户的平均浏览时长近半小时,访问者对借出的关注明显高于借入;
特征7:P2P网站重视从搜索、财经类网站导流,贷款人引流词多为P2P网站品牌名称,借款人引流词中贷款类词汇占1/3;
特征8:贷款人最关注的商品是三星和苹果手机,借款人最关注服装鞋帽和华为手机;
特征9:贷款人最关注的奢侈品品牌是香奈儿,借款人最关注是迪奥;
特征10:微信是最受贷款人和借款人关注的社交平台。
特征数据解读:
特征1:陆金所目前是国内P2P网贷行业人气最高的平台。国资背景以及平安已有商誉为其聚集了越来越多的用户。可以说,陆金所是目前中国P2P网贷行业的标杆。
特征2:整个P2P网贷行业目前还处于增长期,行业整合尚未开始。随着近期越来越多的国资背景公司和互联网行业巨头开始进军P2P网贷,行业格局将会进一步改变。
特征3:使用贷款业务的人群的主要是个体经营户,而经营活动也主要通过线上渠道进行。可以看出目前网贷服务仍然存在一定的门槛:1)贷款者通常需要有一定的互联网使用技能;2)贷款者通常对于线上支付业务有一定程度体验和接受程度。因此,移动客户端支付的普及将会引入更多的网贷用户。
特征4:对股票的追捧说明了投资人对风险的承受能力。数据显示,使用P2P平台进行投资的人群对于风险的承受能力较高,追求收益的意愿较强。在股票收益低迷时期,P2P投资产品为投资者提供了比其它理财形式更高的收益率。但是,当股票市场回暖,P2P行业可能会出现流动性不足。
特征:6:对借出的较高关注度说明P2P平台用户投资需求高于借贷。
特征8:贷款人偏爱高端消费品说明贷款人消费能力较强劲,借款人消费能力较弱。
综述:
目前,P2P平台的用户总体中,有投资意愿的人群多于有借款需求的人群。这些用户有较强的投资意愿,也同时有较强的风险意识。因此,在对平台的关注对象选择时,他们倾向于关注公信力、声誉较高的品牌平台。P2P平台的投资者消费能力较强,对收益的追求倾向也较强。在股市回暖时,P2P行业的整体流动性及稳定性可能受到较大影响。此外,目前P2P平台对用户入口仍然存在一定门槛。移动支付方式的体验普及和认可度提升可能为P2P行业带来更多的用户。
Ⅹ 个人住房贷款余额增速连续两年回落
个人住房贷款余额增速连续两年回落
2018年全年房地产贷款增加6.45万亿元,占同期各项贷款增量的39.9%,比2017年占比低1.2个百分点
在房地产市场“严控”的背景下,房地产信贷情况是市场的焦点之一。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司长阮健弘在15日的2018年金融统计数据发布会上回应新京报记者提问时指出,2018年房地产贷款增速出现平稳回落。
个人住房贷款增速回落
阮健弘介绍,截至2018年末,人民币房地产贷款余额为38.7万亿元,同比增长20%,增速比2017年回落0.9个百分点;全年房地产贷款增加6.45万亿元,占同期各项贷款增量的39.9%,比2017年占比水平低1.2个百分点,比2016年低4.9个百分点。
她表示,从结构上看,一是个人住房贷款增速比2017年低。2018年末,个人住房贷款余额为25.75万亿元,同比增长17.8%,增速比2017年回落4.4个百分点。二是房地产开发贷款增速比2017年高。2018年末,房地产开发贷款余额为10.19万亿元,同比增长22.6%,增速比2017年高5.5个百分点。其中,保障性住房开发贷款余额4.32万亿元,同比增长29.5%,增速比2017年低3.1个百分点。
此前公布的数据显示,2017年12月末,人民币房地产贷款余额为32.25万亿元,同比增长20.9%,增速比2016年末回落6.1个百分点,全年增加5.56万亿元,占同期各项贷款增量的41.1%,比2016年占比低3.7个百分点,其中,个人住房贷款余额为21.86万亿元,同比增长22.2%,增速比2016年末回落14.5个百分点。
新年首次降准实施,楼市影响几何?
1月4日,央行宣布决定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其中,2019年1月15日和1月25日分别下调0.5个百分点。
对于昨日实施的新年首次降准,此前有多位市场人士提及,降准或有利于引导房贷利率下行。但在“房住不炒、因城施策、分类指导”这一大的调控框架下,再次走全面刺激楼市老路的可能性不大。
此前,国内部分地区房贷利率松动的新闻已受到市场普遍关注。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对新京报记者指出,房地产市场核心是看杠杆,也就是首套房资格的认定和首套、二套房贷款的额度,这些现在都没有变化,所以市场利率的轻微波动对于市场影响很小。
展望未来,在严控的大基调下,市场对房价的预期也有所变化。央行此前发布的2018年第四季度城镇储户问卷调查报告显示,对下季房价,27.4%的居民预期“上涨”,49.6%的居民预期“基本不变”,11.8%的居民预期“下降”,11.1%的居民“看不准”。
将这份季度调查较前几次结果对比着看,预期“上涨”的下降了(上季度为33.7%),预计下降的有所提高(上季度为9.6%)。
据新华社,2018年12月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构建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长效机制,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因城施策、分类指导,夯实城市政府主体责任,完善住房市场体系和住房保障体系。”(记者宓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