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有哪些针对大学生的诈骗套路
针对大学生,出现了以下几种不良校园贷的诈骗套路:
1、培训贷:
(1)求职时遇到薪酬优厚的公司,签订就业协议时,还需交一笔高额的培训费用;
(2)学生无力缴纳,公司人员表示可先在公司或第三方贷款;
(3)学生办理贷款后,公司承诺的高薪没拿到,还因办理“培训贷”欠下贷款。
2、回租贷:
(1)学生把手机租赁给贷款平台,绑定指定的苹果ID;
(2)平台评估手机价款,期间平台要求学生填写身份证、银行卡、紧急联系人等信息;
(3)发放“砍头款”,学生获得的贷款中已扣除相应“服务费”、评估费;
(4)因手机仍由本人使用,平台以手机“回租”方式,与学生约定使用期限(借款期限)和到期回购价格(还款金额),如没按时还款,就通过 读取手机通讯录、手机定位等威胁借款人。
3、裸条贷:
(1)借款人(多为女大学生)通过网络借款平台并设定高额利息;
(2)以借款人手持身份证的裸体照作为担保;
(3)当借款人不能如期还款时,贷款人以公开其裸照和与其父母联系的手段逼迫还款。
4、美容贷:
(1)主要瞄准爱美却缺钱的学生群体;
(2)当学生无力支付手术费时,咨询师推荐信用贷款以及分期付款的方式,以“不收任何手续费和利息”怂恿学生贷款;
(3)由于美容机构和金融平台存在合作关系,且贷款发放过程比较随意,其间暗藏金融风险。
5、刷单贷:
(1)不法分子称网贷平台职工“刷单冲业绩”,支付小额佣金作为报酬;
(2)诱导学生用身份信息申请网络贷款,将放款转账至指定账号;
(3)骗子偿还前几期月供取得信任后,继续诱导学生贷款;
(4)最后,骗子拿放款的钱跑路,未还款项需学生自己偿还。
6、传销贷:
不法分子借助校园贷款平台招募大学生作为校园代理,要求学生上交会费、发展下线以及进行逐级提成,具备传销的特点。
来源:人民日报、教育部官网等。
㈡ 大学生网贷被骗的案例有哪些
多
㈢ 5名大学生如何被两男子冒充网贷员工行骗
近日,媒体报道,两男子冒充网贷员工行骗。被骗的这五人全部都是在校大学生,五人共被骗取12370元。被骗最多的陈某,他总共才贷了7600元,就被骗走了3700元。
刘某、席某主要的行骗对象主要是在校大学生。二人得出这样的结论:学生贷款不多,容易批;人单纯,容易骗。
法院判处刘某犯诈骗罪,判处有期徒刑七个月;被告人席某犯诈骗罪,判处有期徒刑六个月十五日。
法院认为:二人非法占有为目的,以冒充贷款平台公司代理人为他人操作贷款,并谎称收取服务费和贷款押金的方式,骗取贷款学生马某等人钱财据为己有,且数额较大,其行为已构成诈骗罪。
大学生,还是要多长些心眼呀。学习才是重点。不要贪图便宜,会吃大亏。
㈣ 大学生被诈骗的例子
高校内诈骗案例的常见类型及例子
1、电话、短信诈骗。诈骗分子通过发短信说你的银行卡有欠费,或者中奖,生病等信息,如有疑问请咨询什么什么的电话。当你拨打对方留下的电话,你将一步一步被对方诱导或威胁进入圈套,直至你将自己各个银行卡上的资金转到他指定的所谓安全账户上为止。
2、传销。传销组织经常打着工作的名义,诱骗求职人员参加的各类传销组织。大学生作为互联网的活跃群体。被传销组织利用互联网平台信息审核不严等漏洞精准“设钩”,在求职、交友、征婚等平台发布虚假信息,大学生很容易落入陷阱。
3、校园贷和网络刷单被骗。“校园贷”实际就是翻版的“高利贷”,通过简单的手续诱骗学生上当。不法分子经常向学生推销“校园贷”业务。与官方政策允许的帮助贫困学生助学贷款完全是两回事。
4、以“遇困”老乡的身份诈骗。诈骗分子通过某种途径获知被害人籍贯在何处,以家乡话套近乎,吹嘘自己的社会关系,以后帮忙等为诱饵,骗取被害人信任,借出钱物,之后逃之夭夭。
5、以遇困的名校大学生的名义诈骗。诈骗分子往往谎称自己是某名校的大学生,并出示假的学生证、身份证、介绍信等,在外搞社会调查被盗钱包或钱用光要求借用电话卡使用一下进行试探,步步深入,一旦觉得行骗对象可能上钩即提出要求帮助、借钱返校。
6、以谈恋爱的名义进行诈骗。诈骗分子所选择的对象多为女学生,他们称自己是某学校的学生,同女学生接近,吹嘘自己来自某沿海发达城市,家境优越,取得女生好感后,即提出以其交朋友、帮助购物,进而称急用不断提出借钱,有的诈骗分子不仅骗财而且骗色,严重伤害到女生的身心健康。
7、以代购低价物品为借口诈骗。诈骗分子寻找机会与人接近,谎称“有关系”,“有路子”可以买到价格较低的手机、电脑等物,使受害人将钱交给他代购,骗取他人财物。
8、利用介绍勤工助学诈骗。这是这年来针对较多学生的、常见的诈骗方式。诈骗分子往往在邻近学校周边地区。设立职业中介场所(有的是个体职介所与所谓的用人单位联合诈骗学生中介费、押金等),将求职的学生介绍到骗子自行设立的所谓“用人单位”勤工助学,“用人单位”假意录用,要求学生交纳一定的“建档费”、“工作卡工本费”、“保证金”、“押金”等,“就业单位”多分配给较多繁重的推销市场、调查任务,之后以工作不达要求为由拒付工资或以“保证金”抵消处罚等,“用人单位”临时租用几间房为“公司”,一旦败露,即作鸟兽散。
9、借口帮助落实工作单位诈骗。诈骗分子利用学生毕业分配落实工作单位难,吹嘘自己有关系,可以帮助落实工作单位,骗取学生及家属的介绍费、帮忙费。
㈤ 济南多名大学生疑被套路网贷,为什么大学生容易被骗
我们经常会听到大学生被骗的消息,而且有的时候金额还是很大的,这对于大学生来说无疑就是晴天霹雳了,毕竟自己还没有挣钱能力,其实很多的时候大家也知道是骗子,但是到了自己的身上的时候,我们依然是觉得没事,等到自己反应过来的时候,那真的是才知道自己被骗了。而骗子也最容易骗大学生,因为这类人群的消费水平是很高的,而且不谙世事,这也就造成了自己很容易被骗。
一:大学生没有收入。到了大学的时候,大家的生活是非常的丰富多彩的,毕竟外面的世界充满了诱惑,这也就决定了大家的消费很高,但是自己想买的东西很多,却没有收入的时候,又怎么办呢,自己都这么大了,肯定是不好意思再向家里面要钱的,所以说想要生活稍微好点,就要自己想办法的赚钱,有的人可能去找一些副业,但是有的人希望自己来钱快的时候,就很容易被别人骗了,因为听到他们说的时候是非常的心动的。
只能说作为一名大学生,大家要学会理智一点,不要去和别人攀比,因为每个家庭的情况都是不一样的,自己有多大的能力做多大的事情,千万不要为了自己的虚荣心而毁了自身的前程,要不然的话那才是真的以后后悔一辈子了。大学是最美好的时候,大家要好好的珍惜。
㈥ 女大学生兼职赚钱 莫名“被贷款”4万多
家住商丘市梁园区的张静(化名)向记者反映称,去年7月她经朋友介绍,到商丘一家保险公司兼职做电话销售员,却被该公司一名部门经理欺骗,用个人信息进行了网贷和手机分期套现。据了解,和她有同样遭遇“被贷款”的,还有70多名大学生。现在,骗他们的部门经理消失不见,学生们的贷款则需要自己偿还,好多学生已无力偿还。“几乎每天都能接到恐吓电话和短信,称再不还款就去我家泼油漆、打人之类的。”张静说,她整日为偿还4万多元的“被贷款”发愁。反映|70多名大学生“被贷款”“总共骗了有70多名大学生,而且有不少家庭条件不好的农村学生。我自己被贷款的数额就有4万多元,现在已经偿还了两千多元。”张静说。张静告诉记者,她是商丘师范学院的大二学生,去年7月,她经同学介绍去国华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华保险公司)应聘电话销售员的兼职。面试通过后,部门经理欧文(经核实为假名,真名为陆彪)说,公司有个针对大学生的补助项目,她可以参与。由于身边的同学都参与了,她也没多想,就参与了。随后,陆彪让该公司主管巩梦铎带着她和同学去了巩梦铎的住处,巩梦铎用电脑操作,她们在一旁配合。“一开始我们并不知道是贷款,都以为那个网页是公司关于大学生福利的。”随后,陆彪多次以公司的名义向大学生们推荐手机分期套现和网贷,并向大家保证,贷款全部由公司偿还,让大家不要担心,还让学生们签订了一份由公司偿还的合同书。“陆彪承诺,我们贷款越多,升迁机会就越大。就这样,70多名大学生先后都贷款了。”张静说,贷款的钱打到学生本人的账户后,陆彪又要求学生们把钱转到其账户,还对学生们承诺将再转给公司,贷款将由公司偿还。刚开始,大家都以为是公司在偿还贷款,实际上是陆彪本人在偿还。回应|公安部门已立案进行网上追逃至2016年12月21日,陆彪和巩梦铎一同在公司消失,70多名大学生陆续接到催还贷款的电话和信息时,才知道被骗了。被骗的学生后来一同去国华保险公司讨要说法。“公司负责人告诉我们陆彪不是其员工,没有工号,也没有身份证复印件,可我们有充分的证据能证明,陆彪就是该公司的部门经理。我这里有陆彪、巩梦铎二人与公司领导的合影,还有他们在公司群的聊天记录等,他们怎么可能不是公司的人?”张静说,做手机分期贷款的同学,大都有数笔贷款,每月要偿还的金额都有几千元,“刚开始我还了几期,可后来自己连吃饭的钱都没有了,实在无力偿还,现在每天都会接到恐吓电话,每天都生活在胆战心惊中。”针对该事,记者联系了国华保险公司。该公司一黄姓负责人称,此事公安部门已经立案,公司也将事情上报,其他的暂时不便多说。商丘市公安局前进分局一民警称,接到报案后,他们成立了专案组,现已将涉案的两名嫌疑人进行网上追逃,同时与国华保险公司进行协商处理有关事宜。
㈦ 济南多名大学生疑被套路网贷,网络贷款存在什么风险
网络贷款是一件具有非常高风险事情,济南的几名大学生因为自己社会经验不足,在入职时候被骗进行网络贷款,导致了非常严重的经济损失。
在自己的经济能力之下合理消费
我们在大学生因为没有收入来源,这时候我们要根据自己父母给的零花钱,合理进行消费支出,否则利用网络贷款的形式获得金钱,很容易导致利滚利的现象。利息越来越多,自己难以支付高额的还款费用。我们要合理控制自己的每一笔支出,不要进行网络借贷。实在自己想要购买某些东西,但是又无法支付的情况,我们可以和自己的父母沟通,或者向自己的亲戚彭玉
大学生入职时要提高安全防范意识
我们大学生在找工作时候也是要提高警惕,一些正常的公司来说是不需要缴纳任何费用的,一旦出现要缴纳费用的公司,基本上都是诈骗。
㈧ 常见的大学生贷款骗局有哪些
1.替他人作担保
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这样一则新闻,是讲一个刚从大学毕业的女大学生,被公司老总忽悠,替公司担保背下9千万巨债的事情。
刚迈出大学校门的大学生,若找到一份工作都是充满热情的,再加上长期生活在校园中非常单纯,对贷款的事情更是一无所知,这种情况下是很容易被不良老板忽悠的。
2.陷入高利贷陷阱
今年有一则新闻也引起了社会的关注:河南的一名大学生因负债几十万跳楼自杀,而这几十万元欠款的来源,竟然是许多互联网校园贷款平台。
现在很多互联网贷款平台将目标锁定到在校大学生身上,他们抛出的诱惑条件就是“低门槛”,但懵懂无知的大学生们只看到了表面的优势,却忽略了背后的高额费用。
3.身份证信息泄露“被贷款”
兼职是不少大学生的另一收入来源,而一些不法分子从中看到商机,声称可以提供兼职,从而骗取大学生的身份证信息,让大学生们身背负债。
从这些事件中,大学生们也不得不反思,同时也要注意这几点:
1.保护好个人身份证信息,防止被不法分子盗用;
2.若有贷款需求,在贷前应对贷款的基本常识作了解;
3.不要轻易答应担保这事,毕竟背后的责任可能是你承担不了的。
㈨ 校园贷的骗局有哪些
学生因向校园贷借款而背负上巨额的欠款的新闻屡屡被爆出,学生们甚至因还不上欠款辍学自杀的事件也时有发生。又称校园网贷,是指一些网络贷款平台面向在校大学生开展的贷款业务。
分为三种:一是专门针对大学生的分期购物平台,如趣分期、任分期等,部分还提供较低额度的现金提现;二是P2P贷款平台,用于大学生助学和创业,如投投贷、名校贷等;三是阿里、京东、淘宝等传统电商平台提供的信贷服务。
目前部分学生存在不理性消费与攀比的常见现象,分期付款购买电子产品等一些产品,只想到好的一面,从而忽略了超前消费暗藏的危险,学校需要引起重视,加强力度宣传教育引导,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和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