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银行新增贷款中房贷比例过高的负面影响是什么
不良贷款率占注册资本金的比例,一般不得超过8%。不良贷款率过高会影响银行的抗风险能力,并且会被人民银行及其银监会关注。影响其员工奖金发放。超过8%人民银行会要求追加注册资本金。银行其实就是一个借钱的人,不良贷款增加就是欠债不还的人多了,有什么影响你应该能够想像,只要数量多到一定程度,银行就没有现金流转,最终陷入破产。
银行自身发展看重的指标很多,比如说贷款质量,资本周转率,资本充足率等等
不良贷款影响的方面很多了,最基本的就是表现最直接的:每股收益,总利润,资本周转率等等
具体的法律条文参见人民银行相应的管理条例,远不止ls说得那点。
其实目前的情况下,中国银行的安全边际还是很高的,我最为担心的主要还是房地产行业的崩溃。因为这会造成银行贷款质量的下降。
拓展资料
一个星期内放款,最快的只需要2天甚至当天就能放款,但是这个时间不是固定的,因为会存在很多不确定的因素在里面,比如现阶段银行的房贷审批数量多不多,银行的房贷额度够不够等等,正常情况都是在一个星期内放款成功。
在客户资料完整、齐备,且符合工行相关贷款条件的情况下,个人贷款审批工作原则上在2个工作日内完成。此规定适用于工行目前开办的所有个人贷款业务,但具体审批时间须视客户实际情况来定。 房贷申请的资料齐全合同签订完毕后,会需要10天左右的审批期, 然后办理抵押登记要1个星期左右, 最后等放款 一个星期左右。
看完以上的介绍,相信你对工商银行房贷审批通过后多久放款这个问题有了更多的了解。若是一个星期内没有放款成功,有任何疑问或者是想知道具体放款时间可以咨询工商银行银行,并以贷款行解答为准。
『贰』 净资产与年末贷款余额比率必须大于100%,为什么
因为年末贷款余额高于净资产或者说占得比重越大,企业可支配资金就越多,还贷能力越强,企业运营流动资金越充足,企业经营效率收益就高。
贷款数额是指借款人与放款人签订的合同数额,是一个不变的数额。贷款总额是指截止到某一日以前商业银行已经发放的贷款总和,是企业在会计期末其贷方发生额的合计数,它表示企业向银行举债或融资的总额。贷款余额是指到会计期末尚未偿还的贷款,尚未偿还的贷款余额等于贷款总额扣除已偿还的银行贷款。
『叁』 按揭贷款比重过大的影响
可能引起对房贷的进一步收紧。
按揭贷款是指以按揭方式进行的一种贷款业务。如:住房按揭贷款就是购房者以所购住房做抵押并由其所购买住房的房地产企业提供阶段性担保的个人住房贷款业务。
所谓按揭是指按揭人将房产产权转让按揭,受益人作为还贷保证人在按揭人还清贷款后,受益人立即将所涉及的房屋产权转让按揭人,过程中按揭人享有使用权。
『肆』 大额贷款占比过高的问题于成因
成因于经济发展不平衡和个人收入与支出尤其是刚需大宗消费之间的不平衡。
『伍』 大额贷款占比监管要求
一是以实际控制人为主线,建立其关系方(近亲属、关联企业、担保方)信息数据库,采取措施能够监控贷款企业整个关联方贷款、担保、融资“大约数量”。
二是担保方式优先采取抵押,锁定优先补偿权,保证方式尽可能将实际控制人及其近亲属纳入担保,防范企业有限责任中资产转移逃避债务。
三是加强行业和单户集中度管理,要有强制性,减少弹性。
四是在大额贷款占比监管导向下,防范大额贷款拆分。要以多个关联企业或担保人进行承担,防止贷款企业因大额贷款,可能带来的操作风险;或其贷款用途不真实,出现“企业借名贷款”。
『陆』 一家公司交易性金融资产金额占总资产的比重过大会对企业造成影响
会造成一定影响。交易性金融资产过大,说明公司的资金充裕,又没有好的项目进行投资。也有可能是公司在衰退期,最大限度的收获现金流。
交易性资产在资产负债表中占有量比较大意味着这个公司主要是靠投资生存,基本上是不缺钱,另外就是这种公司如果上市的话可能融资会有一定困难,再者这个公司的主营业务凸显不出来,不容易得到投资者的青睐。
交易性金融资产分析
1、如果企业持有大量的交易性金融资产,特别是交易性金融资产占总资产比重较高时,代表企业非常重视投资业务,并依靠此项业务来赚取收益。占比不同代表企业存在不同的经营情况。
(1)交易性金融资产占比高,主营业务收入占比小。
例如A公司最初以销售纺织品为主,现在交易性金融资产占总资产的60%,纺织品营业收入占比比较少。在贝壳投研(ID:Beiketouyan)看来这说明企业侧重投资业务,并以此业务作为主业,传统业务为辅。这个时候我们就要弄清楚为什么企业会看重投资,是想要转型还是传统业务经营困难?
(2)企业侧重投资业务,与主营业务并驾齐驱。这种情况下,交易性金融资产与主营业务资产占比应该相差不大。
(3)企业交易性金融资产比较多,但传统业务仍然占主导,投资只是辅助。一般投资占比小于50%,,说明企业传统业务具有核心竞争力,也可能是企业投资业绩不佳导致,具体因为什么要结合以往数据分析。
2、交易性金融资产变动会影响税收,最终可能影响企业当期利润。
由公允价值变动带来的利润,税务局不收税;产生亏损,税务局也不允许从利润里减扣。只有在企业卖出这些资产后,产生了利润,税务局才会收税。就好像你需要从家到公司上班,只要在规定时间之前到就行,怎么来的、路上花了多长时间都不重要。
3、如果企业持有交易性金融资产少,甚至没有,说明企业目前没有花很多心思在投资业务上,但这并不代表企业没有在投资业务进行投入,需要结合其他方面综合分析。
交易性金融资产最大的特点就是为了近期内出售,以公允价值(现行正常市价)计量,其价格变动计入当期损益。因此它会对企业税收产生影响,进而影响企业利润。交易性金融资产可以为企业带来收益,而它的占比高低也代表了企业的投资能力。因此,交易性金融资产对我们分析公司很有帮助。
『柒』 什么是对公贷款
对公贷款又称银行对公业务。
银行对公业务包括企业电子银行、单位存款业务、信贷业务、机构业务、国际业务、委托性住房金融、资金清算、中间业务、资产推介、基金托管等等,通俗点说就是“对单位的业务”。
银行内部最基本的部门就是储蓄、会计和信贷。会计可以说是信贷的后台和服务部门,信贷是单位的存款和贷款业务,有点像一般公司的销售部门,而这些单位与银行发生的所有业务往来则都是通过会计部门实现的。 具体来说,对公业务是以企业法人、单位等客户为主体,围绕公存账户开展各类支票、汇兑、贷款等业务。
(7)公司贷款比重过大扩展阅读:
银行对公业务风险有以下五点:
1、我国商业银行对银行贷款风险的认识不充分。他们过分看重规模,而对资产质量认识不充分。
2、贷款比重过高。贷款占银行资产的75%左右,而国外一般不超过50%。
3、贷款集中度过高。目前我国各家商业银行的贷款主要集中在大城市、大项目、大企业,或者是上市公司、垄断企业。四大国有商业银行贷款的80%左右集中在国有企业,但其创造的产值只占全部工业增加值的30%,企业转轨建制过程中的“母体裂变”、“金蝉脱壳”、破产倒闭等逃债行为,增大了银行信用风险。
4、不良贷款居高不下。我国商业银行大量的不良贷款,严重影响了其正常的经营与发展。尽管近年来,国家给予了核销、剥离和债转股等一系列政策,不良贷款也出现了一些积极变化,但不良贷款前清后增的现象仍比较普遍。
5、贷款的“三查”制度不能得到严格执行,风险责任机制不健全,权、责、利不对称,盲目下达贷款指标、抵押贷款不规范、银行难以执行抵押权。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银行对公业务
『捌』 什么是对公贷款
对公贷款又称银行对公业务。『玖』 中长期贷款占比过高对农商行发展的影响
1、中长期贷款占比过高会增加农商行的不良风险,尤其是当地经济发生问题时,对农商行的影响会更大。所以,农商行需要提升经营、管理和风控能力,同时,也要有丰富的产品来服务客户,满足多类型客户的需求。
2、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农商行的不良率仍有上升趋势。资深金融分析师肖磊表示,整体来看,农商行本身涉及的领域是一个较为低增长的领域,这种情况跟诸多商业银行的业务本身有一定的差别,所以如果整体经济增长放缓,政策对三农的支持不到位的话,很容易带来更高的不良率。
3、中房地产、建筑等行业贷款占比较高,行业投放较为集中,不利于信用风险分散。未来信贷资产质量存在较大下行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