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收到几条捷信公司的贷款短信了,可我本人并没操作,是骗人的吗前面两条短信已经删了,下面是才收到的
1、首先网络一些捷信公司的官方电话,打通后叫客服人员帮你查一下怎么回事。
2、应该是个人信息暴露了,不过你的手机号在你的手机上,验证码一定不要告诉任何人。可以避免损失。
3、再则,这个可能是一个贷款的营销短信,如果你问了客服没有什么事,就可以不管了。
捷信集团是一家国际领先的消费金融服务提供商,在全球9个国家开展业务。捷信集团在中东欧(捷克共和国与斯洛伐克)、独联体(俄罗斯与哈萨克斯坦)、中国和东南亚(印度、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和越南)等地合规运营。截至2020年12月31日,捷信集团通过全球大约333,299个贷款服务点(POS)、贷款处、办事处、邮局、汽车经销商组成的庞大销售网络,迄今已为超过1.385亿客户提供贷款服务。捷信集团总资产规模现已达到185亿欧元。
2016年,捷信集团拟在华追加投资至60亿。
为拓展中国市场,PPF集团于2004年在北京设立代表处,从2007年12月起,正式启动在中国广州/佛山消费信贷业务,并于2008年分别开启了在深圳、成都、天津等地的消费金融服务,员工人数超过1000人。
2010年2月21日,PPF集团正式在中国批准,在天津筹备设立消费金融公司。获得监管批准后,PPF集团将依据中国2009年8月份颁布的消费金融公司管理条例,在中国启动建立第一个外商独资的消费金融公司。新的天津消费金融公司将命名为“捷信消费金融(中国)有限公司”,由PPF集团投入3亿人民币的注册资本独资建立。
捷信中国总部于2007年在深圳市福田中心区设立,从2007年12月起,正式启动在中国广州/佛山消费信贷业务,已经开通了广东(含深圳)、湖北、湖南、四川、山东、重庆等各省及直辖市,共计70多个城市的业务,员工人数超过9000人。
Home Credit 集团中国总部地址:中国深圳市福田中心区益田路福华一路免税商务大厦12楼。
截至2018年末,捷信的不良贷款率相较2017的6.9%上升至8.4%。被投诉存在高利贷、暴力催收等行为。
2019年7月,捷信集团在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花旗、汇丰、摩根士丹利为本次上市的联席保荐人。
2019年11月,捷信集团宣布决定不再推进Home Credit N.V.(简称“HCNV”)在香港联合交易所的全球上市进程。
㈡ 收到消费金融贷款诈骗短信通知是骗局吗
法律分析:不一定是骗局。可能是消费金融平台对用户进行营销,邀请用户去申请贷款,也有可能只是通知用户去还款。但用户在收到类似短信时,一定要注意仔细辨别,因为市面上有很多钓鱼短信,骗取用户的信息、个人资金。建议用户不管是申请还是还款,最好是通过官方支持的渠道进行操作,不要随意点开对方发来的链接,存在一定的风险性。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第一百九十二条 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㈢ 这几天收个一个叫快速贷的发来短信说我账单超期了,又没有电话通知,是骗人的吗
这种基本都是骗人的。你自己用没用过快速贷自己清楚,账单超期没有自己也能清楚。不清楚的话你也可以电话咨询一下快速贷的客服工作人员,了解一下详细情况。遇到这种短信诈骗,多分析一下情况,看他有没有掌握你的什么信息,如果他知道你的身份证号码,就要小心些。这时候可能有两种情况:
第一种就是诈骗信息,咨询快速贷确认自己没有借款不换的情况,这种情况不用理会就可以。
第二种就是被骗贷了,个人信息泄漏,被别人伪造相关资料贷款。这种情况需要到银行网点备案,并报警。
拓展资料
如何防范短信诈骗
短信诈骗再猖獗,说白了就是骗你暴露信息,骗你转账,应对起来其实并不复杂。做好下面这几点,可以提升自己的防范意识。
1、手机上安装安全软件
现在大部分的手机都自带有安全程序,可以屏蔽垃圾短信诈骗信息,如果没有的话可以安装国家反诈骗APP,强烈建议必须安装。安全软件可以识别那些传播广泛的诈骗信息,从源头上降低中招风险。
2、一定不要点短信里的链接
短信诈骗能够成功,不是因为骗子有多高明,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自己无聊、好奇心太强,外加手贱。木马病毒盗取信息刷卡方式最难以察觉,而且发现的时候需要一段时间,就算报案了也很难奏效。收到这种短信的时候,要毫不犹豫的删掉,以免误点。
3、一定不要转账
碰上要求汇款的短信,一定不要汇款,。现在都什么年代了,很少人用短信通知你汇款。碰上这种短信,也要毫不犹豫的删掉。就算是熟人之间的汇款,打个电话确认并不是什么很复杂的事情。
㈣ 手机上收到贷款信息是骗人的还是真的
估计是骗人的,你可以联系一下银行客服看是否真实的!
㈤ 最近两天经常会收到催收的电话和短信,可我没有借过那个app的借款,想问一下这是不是诈骗啊。怎么办呢
可能是你的朋友贷款的时候填了你的电话,这样,你朋友借款还不上的情况下,就会给你发短信,让你通知他。
㈥ 网贷一直不还,收到短信说是贷款诈骗罪,是真的吗
前言:小编在网络上看到了有网友反映了这样一个事情,自己在网上有一些网贷没有按期偿还,收到了短信说自己已经涉嫌了贷款诈骗罪,这件事情是真的吗?
如果自己遭受了这种信息轰炸已经很长时间了,而且也已经对当事人的生活或者是工作带来了严重的影响,你可以选择向当地的有关公安机关进行报案,让公安机关进行受理对这件事情做相应的处理,当然与此同时你也应该按期偿还这笔贷款。
㈦ 收到短信说我贷款诈骗
法律分析:贷款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编造引进资金、项目等虚假理由、使用虚假的经济合同、使用虚假的证明文件、使用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超出抵押物价值重复担保或者以其他方法,诈骗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数额较大的行为。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第一百九十二条 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㈧ 莫名其妙收到众邦银行的信息,说我贷款了,这个是不是骗子
莫名其妙收到众邦银行的信息 说我贷款了,这个是不是骗子 莫名其妙收到的信息我们都不要回复,那肯定是骗人的
㈨ 莫名收到网贷平台短信有问题吗怎么办呢
有可能你的手机号码的信息被泄露。也有可能你在其他借贷平台注册过,只是没有完成注册。一般没什么问题的,不回复就可以。或者手机设置黑名单,会自动拦截。
1.致电客服查清楚钱款走向,是否真的给你放款了。如果确实放款了,那么请客服向你出示凭证,并参考第二步;如果该平台否认向你放款,或否认有放款凭证,那么就不必担心。
2.如果该平台确认向你放款,并能够提供放款凭证,那么可以怀疑有人利用你的信息进行借贷,请报警。注意:电话过程请录音留存。
3、有些信息属于推广短信,其作用是让收到短信的用户知道其平台有网贷业务。
4、也极有可能是套取个人资料的诈骗短信。
5、另一个可能是病毒之类的 点开链接你电话就会中毒,所以尽量别去点链接 直接删掉。
拓展资料:
1、首先,网贷平台,其服物领域是民间借款。在国_,连中中小企业都很难从银行业、信托贷款等金融市场得到充足的借款周转金,何况个体。因此正规平台拿不到钱,且对过于繁杂办理手续没耐心的人,自然要求助民间贷款。
2、其次,百姓有“动物精神”。网贷平台app平台放出的收益率很高,一般超过10%,而且门槛极低,具有很强的诱惑力。缺乏风险意识的百姓,总是自动过滤陷阱,看中馅饼,源源不断的把钱交给app平台。
3、再次,此类app平台的迷惑性十分专业。网贷平台大案东窗事发,基本上都能拉上地方国营企业和传统媒体背书,在其扯虎皮做大旗时,外表珠光宝气常常完美地掩饰眼前的断崖,没有几个投资人能看穿。
4、最后,网贷平台有很多方式方法和说词:本钱保证、投资人信用担保、高举惠普金融旗子,符合标准等等,比银行业的诱惑力更大,因此普通人很容易上当受骗。
㈩ 收到短信说我涉嫌贷款诈骗,应该怎么办
如果你贷款逾期了,人家打电话你,你不接,发信息你,你不回。他们控告你贷款诈骗也是正常的。如果你没能力偿还贷款的,就要更人家好好协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