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大学生如何防范网贷
一、强化自我保护意识,坚决抵制非法网贷
“校园贷”、“现金贷”等不良贷款平台除按照贷款本金收取利息外,还存在“手续费”“押金”等多种形式的附加条款,综合融资成本极高,实为变相的高利贷。贷款逾期后的电话催收、网络公开个人信息、甚至暴力催收、各种威胁等,将严重影响同学们的学习和心理健康。同学们一定要强化自我保护意识,主动了解相关金融贷款基础知识和法律法规,不断增强自身的辨别能力,坚决抵制各类非法网贷。
B. 怎样防范网络套路贷的发生
1、不要轻易借钱,不要过度消费,不要因为容易借到钱就轻易去借钱,永远要记住借了钱是要还的。
2、要找正规的机构借钱,如果向非银行借钱,在签订借款合同时要保留证据,避免签订空白合同和阴阳合同(两份不同的合同),借款金额、手续费等要明确;不要轻易提供银行卡、身份证给对方保管和使用;不要亲信口头承诺,一切以双方签订的合同为准。
3、一旦发生逾期,不要害怕慌乱,切记借新还旧、以贷养贷。切忌签订一些违背真实意思的合同,比如说网签房屋转让合同,特别是房子值150万,签的价格是100万。
4、一旦借款机构咄咄逼人,甚至侵害到借款人的人身安全,可以向相关金融主管部门投诉,如果涉及个人生命财产安全,可以向公安部门保安。
更多资料:
1、不轻信所谓的无抵押贷款。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如有相关资金需求,一定要选择手续完备、证照齐全的正规公司,避免向一些“小贷”公司或者专门从事高利贷放贷的机构借款。
2、提高自身防范意识。
实施“套路贷”骗局的不法分子一般对外多以“小额贷款公司”的名义招揽生意,但实质无金融资质。因此,在借款前,一定要注意多方核查对方经营资质等营业状况和涉诉情况。
3、不随意签订借款合同。
签订合同之前应当仔细看清楚,要对容易引起纠纷的还款时间、支付方式、利息等条款仔细阅读。确保写的和说的要保持一致,借多少写多少,利息是多少写多少。凡是口头打包票却不肯写进合同的,要果断拒绝签订合同。
4、落笔签字谨慎行事。
如发现存在显失公正的格式化不平等条款,应拒绝签字。
5、注意核对出借人的真实姓名。
注意核实出借人要和银行账户一致,如指定他人代收款,一定要书面注明。
6、但凡钱款往来,务必留存证据。
还款时尽量选择有迹可循的转账方式,并注意留言表明资金用途,如采用现金方式还款,要注意让对方及时出具收条,切忌“空口无凭”。
7、及时止损,果断报警!
如不幸陷入“套路贷”骗局,要注意及时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不要出于好面子等心理或在不法分子恐吓下一味地忍气吞声,甚至在巨大的心理压力下走上“不归路”。
C. 怎么防范网络小额贷款诈骗
法律分析:防范网络小额贷款诈骗的方式是:1、到正规的贷款机构或平台办理贷款;2、提高防止上当的警惕心,树立正确的贷款态度;3、正规网贷平台在发放贷款前不会收取任何费用,需要收取的利息、手续费、管理费等各项费用会在协议中明确标示出来。
法律依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印发的通知》三、实践中,“套路贷”的常见犯罪手法和步骤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情形:
(一)制造民间借贷假象。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往往以“小额贷款公司”“投资公司”“咨询公司”“担保公司”“网络借贷平台”等名义对外宣传,以低息、无抵押、无担保、快速放款等为诱饵吸引被害人借款,继而以“保证金”“行规”等虚假理由诱使被害人基于错误认识签订金额虚高的“借贷”协议或相关协议。有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还会以被害人先前借贷违约等理由,迫使对方签订金额虚高的“借贷”协议或相关协议。
(二)制造资金走账流水等虚假给付事实。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按照虚高的“借贷”协议金额将资金转入被害人账户,制造已将全部借款交付被害人的银行流水痕迹,随后便采取各种手段将其中全部或者部分资金收回,被害人实际上并未取得或者完全取得“借贷”协议、银行流水上显示的钱款。
(三)故意制造违约或者肆意认定违约。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往往会以设置违约陷阱、制造还款障碍等方式,故意造成被害人违约,或者通过肆意认定违约,强行要求被害人偿还虚假债务。
(四)恶意垒高借款金额。当被害人无力偿还时,有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会安排其所属公司或者指定的关联公司、关联人员为被害人偿还“借款”,继而与被害人签订金额更大的虚高“借贷”协议或相关协议,通过这种“转单平账”“以贷还贷”的方式不断垒高“债务”。
(五)软硬兼施“索债”。在被害人未偿还虚高“借款”的情况下,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借助诉讼、仲裁、公证或者采用暴力、威胁以及其他手段向被害人或者被害人的特定关系人索取“债务”。
D. 网络贷款怎么避免诈骗
应对网络贷款诈骗的办法:事前谨慎小心,注意调查贷款机构的资质;事后则收集相关证据,立即报案;涉嫌犯罪的,当事人除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外,还可以向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报案或者举报。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九条
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发现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应当按照管辖范围,立案侦查。
第一百一十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有权利也有义务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报案或者举报。被害人对侵犯其人身、财产权利的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有权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报案或者控告。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条
扰乱公共秩序,妨害公共安全,侵犯人身权利、财产权利,妨害社会管理,具有社会危害性,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够刑事处罚的,由公安机关依照本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
E. 在网上贷款怎么才能防止被骗
贷款时遇到下列情况,一定要擦亮眼睛,不要被骗
01
开设网站,打着专业公司的旗号
这类网站往往打着"贷款公司"、"投资咨询公司"的名义,有时网站上还会出现"全国各地均有代办处"的字样,目的就是为了包装自身进一步骗取中小企业主的信任。但是仔细观察这类网站,就会发现他们一般不留座机和地址,只有手机或者QQ,即使留有地址也禁不起细查。
02
"无抵押、无担保"、"当天放贷"
在许多的"网络贷款骗局"中,往往会出现"无抵押、无担保"、"当天放贷"等极具诱惑性的标语。这些标语极其精准地切中了广大急需资金的企业主及个人的要害,一般来说,项目方在寻求正规贷款途径而遭拒的原因往往是没有良好的抵押资产或担保。在这类骗局中,中小企业主一旦上钩,便被要求"因为无须担保、无须抵押"所以贷款前要先缴纳一定手续费、担保金等,有些甚至要求事先缴纳一定期限的利息。
03
假扮正规机构
有一些骗子公司高度仿照知名贷款机构网站,具有极大的欺骗性。这些冒牌网站的页面往往和正规贷款机构网站相似,其域名和正规贷款机构网站只差一两个字。广大项目方在查询时需更加细心。
在需要贷款时,我们应该注意:
首先,应当对贷款骗局有所了解,应形成正确认知,即在放款之前提前收费,是正规贷款业务所不容许的。借款人不应向陌生人轻易出示个人信息,不要提前支付任何费用,捂紧钱袋才是硬道理。如对对方的身份难以确定,可寻求工商及金融主管部门进行查询,对联系方式等信息进行仔细核对。
其次,不要盲目寻找贷款信息,平时应对贷款市场保持些许关注,在融资紧要关头方能临危不乱,通过银行、正规贷款服务平台等实现贷款申请,即便寻找民间融资,也应保持放款后付息的原则不松。
同时,一,需要申请贷款时,到正规贷款机构申办贷款是唯一正确的选择,并且正规机构都是公开营业场所,有公开联系方式和营业执照等,在进行信用贷款时还需要相关手续,比如申请人的身份证明、工作证明。二、银行、正规贷款公司不会要求借款人在申请贷款前就支付手续费等各类费用
F. 网络借贷有什么风险,如何防范网络借贷风险
法律分析:一、网络借贷的风险:
1、资金的来源缺少监管。
2、缺乏银行的诚信系统,还款逾期经常发生。
3、沉淀资金安全性低,有可能中途被网站等其它人员挪用。
4、借款人容易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以及擅自设立金融机构罪。
5、网络借贷的利息有时远远超过规定利率,一旦发生经济纠纷,放款人是无法维护这部分利益的。
二、网络借贷风险的防范措施:
1、依法备案,备案后应当按照通信主管部门的相关规定申请相应的电信业务经营许可。
2、对出借人与借款人的资格条件、信息的真实性、融资项目的真实性、合法性进行必要审核。
3、“网络借贷平台”使用第三方数字认证系统,应当对第三方数字认证机构进行定期评估,保证有关认证安全可靠并具有独立性。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一百七十六条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扰乱金融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有前两款行为,在提起公诉前积极退赃退赔,减少损害结果发生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