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公司在黑名单里对信用有影响吗
公司在黑名单里对信用有影响吗?
企业被工商局列入经营异常名录,可以注销,没有罚款。
根据工商总局制定的《企业经营异常名录管理暂行办法》,规定的四种经营异常名录的情形是:
1.未依照条例第八条规定期限公示年度报告的,即企业未在每年1月1日至6月30日,向工商部门报送上一年度年度报告,并通过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向社会公示;
2.未依照条例第十条规定在责令期限内公示有关企业信息的,即企业未在信息形成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也未在工商部门责令的期限内通过公示系统向社会公示其应当公示的即时信息;
3.公示企业信息隐瞒真实情况、弄虚作假的;
4.通过登记的住所(经营场所)无法联系的。
企业出现四种情形会进入经营异常名录,并将在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中用明显的红色标记进行提示。
根据工商总局制定的《企业经营异常名录管理暂行办法》规定,企业移出经营异常名录的程序:
1.未按规定报送年度报告的企业,可在补报未报年份的年度报告并公示后,申请移出经营异常名录;
2.未按规定履行即时信息公示义务的企业,应先履行其信息公示义务,再向工商部门申请恢复正常记载状态;
3.企业依法办理住所或经营场所变更登记,或者提出通过登记的住所或经营场所可以重新取得联系,可申请恢复正常记载状态。
企业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的事由自列入之日起届满3年仍未消失的,将被列入严重违法企业名单。考虑到列入“黑名单”对企业的影响较大,办法规定工商部门应当在企业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届满3年前60日内,通过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以公告方式提示其履行相关义务。
② 公司被列入黑名单有什么影响
企业被列入黑名单后果有哪些
1、无法贷款、申请信用卡
信用程度关系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一旦逾期。逾期记录会被上传到央行征信,将会对借款人以后申请贷款、信用卡造成阻碍。不仅无法在银行、小额贷款公司等金融机构申请贷款,贷款创业、资金周转成了枉然,连申请房贷、车贷都会被拒之门外。
此外,还不能再办理信用卡,如果个人信用存在不良记录,因个人日常消费想再办一张信用卡已经不可能了。在各家银行都是一样,因为各个银行能查到你的征信记录。
2、生活中处处受限,无法乘坐飞机高铁等
失信不仅经商干企业受限制,生活中同样有“门槛”。《关于建立完善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制度加快推进社会诚信建设的指导意见》指出,“对有履行能力但拒不履行的严重失信主体实施限制出境和限制购买不动产、乘坐飞机、乘坐高等级列车和席次、旅游度假、入住星级以上宾馆及其他高消费行为等措施。”
3、影响家庭,子女无法上重点学校
个人信用记录除对自身影响外,也影响一个家庭,比如老公信用记录不良,那么老婆按揭贷款也会遭拒。一些故意拖延债务的“老赖”将被拉入黑名单,子女将无法上重点学校。
4、影响个人职业生涯
连续逾期情节严重的,银行或债权人会在媒体上公布身份证号、逾期信息,或告知工作单位。恶意欠款或有意拖欠的,银行将会起诉,会影响到就业升职。
5、发律师函,到法院起诉
贷款机构会依法催收到期贷款,按照借款合同和担保合同的约定,将向法院起诉,法院会采取财产保全等措施,包括冻结贷款人以及贷款担保人的所有银行帐户上的存款,查封已抵质押的财产等。
6、判决后会强制执行
判决下来后,会依法强制执行(扣划存款,拍卖抵质押物等)财产以清偿贷款损失。体包括:贷款本金,贷款利息,逾期利息和罚息,以及由此产生的一切诉讼费用,处置抵押(质押物)物变现时产生的相关费用等。
7、养老金可直接划扣
被执行人应得的养老金应当视为被执行人在第三人处的固定收入,属于其责任财产范围。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四十三条之规定,人民法院有权冻结、扣划。但是,在冻结、扣划前,应当预留被执行人及其所抚养家属必须的生活费用。
③ 企业黑名单有什么后果
企业上了黑名单以后办理贷款会被银行拒绝;企业的法定代表人、负责人,3年内不得担任其他企业的法定代表人、负责人;企业上了黑名单会通过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向社会公示等,最终会导致企业在经营时出现困难,时间过长可能会导致企业破产。
在企业上了黑名单以后要及时的找到原因,然后进行相应的处理。比如企业超过三年未履行年度报告公示义务,这时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将其永久载入经营异常名录,并列入严重违法企业名单(黑名单)。
如果企业在经营时想要避免纳入黑名单,那么企业在经营时要注意这几点,比如办理贷款后一定要按时归还;要避免逃避税款、虚假申报、虚开增值税发票等重大税收违法行为。
企业在经营中保持良好的信誉可以让企业得到更好的发展,比如在办理贷款时可以享受折扣,而且信誉好的企业可以得到用户的认可,生产的商品也会有不错的销量,这些会为企业带来较多的利润。
以上是小编为大家分享的关于企业黑名单有什么后果的相关内容,更多信息可以关注建筑界分享更多干货
④ 黑名单还能贷款吗
法律分析:上了黑名单之后无法再申请贷款。黑名单通常有下列3种:1、征信黑名单,两年内连续逾期3次或累计逾期6次就会上这个黑名单。2、法院黑名单,被贷款机构告上法院后拒不还款的,就会上这个黑名单,也叫作“老赖名单”。3、机构黑名单,它是贷款机构内部的黑名单,如果你在一个贷款机构逾期多次,就会上这个黑名单。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贷款暂行办法》第十一条 个人贷款申请应具备以下条件: (一)借款人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或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境外自然人; (二)贷款用途明确合法; (三)贷款申请数额、期限和币种合理; (四)借款人具备还款意愿和还款能力; (五)借款人信用状况良好,无重大不良信用记录; (六)贷款人要求的其他条件。
⑤ 企业法人ETC黑名单影响企业贷款吗
您好,不会影响企业贷款。
办理了ETC信用卡的车主在通过高速公路时会使用ETC扣款服务,当ETC信用卡中没有资金可以扣款时,ETC就会自动将车主拉入黑名单,进入ETC黑名单后无法在全国范围内使用ETC服务。ETC黑名单并不会上征信,通常只代表ETC信用卡为欠费状态。被列入ETC黑名单后,注意及时将欠款结清。欠款结清以后,会自动解除ETC黑名单,通常在3-7个工作日后,ETC即可正常使用。因为并不会上征信黑名单,所以并不影响企业贷款,及时将欠款结清即可。
⑥ 企业被列为失信名单对企业有影响吗
有影响。一、市场黑名单那些逾期未报送的市场主体将会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并向社会公示。3年未报送年报的,将直接“拉黑”进入严重违法的市场主体“黑名单”,届时企业贷款将会受限。经营异常主体在政府采购、工程招投标、国有土地出让、授予荣誉称号等方面将受到限制或者禁入。二、信用受损如果存在失信行为,被列入“异常名录”和“黑名单”的企业将伴随“终生”,想做自己的品牌或者产品的时候,信用会遭到质疑,在与他人合作时,往往在竞争中处于劣势。在认定著名商标时同样会受到阻碍。三、负责人受限制被列入严重违法企业名单的企业、个体户的法定代表人(负责人)、董事、监事、高管相关信息将纳入信用监管体系,任职资格相关事项受到限制,三年内不得担任其他商事主体的董事、监事及包括经理、副经理、财务负责人、上市公司董事会秘书等在内的高级管理人员。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的若干规定》第一条被执行人未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将其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依法对其进行信用惩戒:
1、有履行能力而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义务的;
2、以伪造证据、暴力、威胁等方法妨碍、抗拒执行的;
3、以虚假诉讼、虚假仲裁或者以隐匿、转移财产等方法规避执行的;
4、违反财产报告制度的;
5、违反限制消费令的;
6、无正当理由拒不履行执行和解协议的。
⑦ 公司纳入黑名单有什么后果
法律分析:企业上了黑名单以后办理贷款会被银行拒绝;企业的法定代表人、负责人,3年内不得担任其他企业的法定代表人、负责人;企业上了黑名单会通过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向社会公示等,最终会导致企业在经营时出现困难,时间过长可能会导致企业破产。
法律依据:《征信业管理条例》
第六条 设立经营个人征信业务的征信机构,应当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规定的公司设立条件和下列条件,并经国务院征信业监督管理部门批准:
(一)主要股东信誉良好,最近3年无重大违法违规记录;
(二)注册资本不少于人民币5000万元;
(三)有符合国务院征信业监督管理部门规定的保障信息安全的设施、设备和制度、措施;
(四)拟任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符合本条例第八条规定的任职条件;
(五)国务院征信业监督管理部门规定的其他审慎性条件。
第七条 申请设立经营个人征信业务的征信机构,应当向国务院征信业监督管理部门提交申请书和证明其符合本条例第六条规定条件的材料。
国务院征信业监督管理部门应当依法进行审查,自受理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批准或者不予批准的决定。决定批准的,颁发个人征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不予批准的,应当书面说明理由。
经批准设立的经营个人征信业务的征信机构,凭个人征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向公司登记机关办理登记。
未经国务院征信业监督管理部门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经营个人征信业务。
⑧ 企业法人一旦进入黑名单几年之内能被释放出来可以贷款
法律分析:一般条件下如果法人被纳入失信被执行名单是不能贷款的,但若满足一定的放宽条件也存在一定的获得贷款的可能。凡被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的被执行人,都将受到信用惩戒,在政府采购、招标投标、行政审批、政府扶持、融资信贷、市场准入、资质认定等方面受到限制或者禁止,失信被执行人的社会生存空间将大幅度缩小。
法律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的若干规定》 第二条 被执行人具有本规定第一条第二项至第六项规定情形的,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的期限为二年。被执行人以暴力、威胁方法妨碍、抗拒执行情节严重或具有多项失信行为的,可以延长一至三年。
失信被执行人积极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义务或主动纠正失信行为的,人民法院可以决定提前删除失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