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只要有苹果手机就能借款 警惕糖衣下的“苹果ID贷”
“无需抵押、不打借条、不看 征信 ,只要有苹果手机,就能轻松借款。”一时糊涂用自己的名誉与征信抵押的校园贷、现金贷等早已不是新鲜事,但“苹果ID”也能用来 贷款 ,听上去就有些匪夷所思。
记者调查发现,包裹在“无需抵押、秒速放款”糖衣之下的“苹果ID贷”,其实是针对苹果手机用户的现金贷新变种,其背后暗藏诸多风险。
糖衣下的“苹果ID贷”
前段时间,微博用户“麦子俊i”碰上一件奇怪事。顾客送修的一台苹果手机的屏幕上,赫然跳出显眼的大字:“账单已违约,全额有压力可申请续约660(元)。仍不处理手机锁定,后果自负……”
因为这条热门微博,“苹果ID贷”这种新型借贷形式浮出水面,这部无法使用的手机正是“ID贷”带来的“苦果”之一。
记者调查发现,号称“零门槛、无要求”的“苹果ID贷”专门针对使用苹果手机、急需用钱的用户,借贷周期以7天为主。一位放贷人员告诉记者,“苹果ID贷”要根据用户的苹果手机版本评估放贷金额,通常放款不多,大都在1000-2000元。
根据该放贷人员介绍,借款人首先需要提供个人信息供他们审核,包括姓名、电话、学校/工作单位、手机号码登记实名时间与手机通讯录人数。通过审核后,借款人需要在自己的手机上登陆放贷机构提供的iCloud ID,将该账号与手机绑定,并打开“查找iPhone”功能。
确认借款人已绑定账号后,放贷机构会立刻修改账号的密码,让借款人无法解绑账号、无法关闭“查找iPhone”等功能。在借款期内,借款人仍可以正常使用自己的手机。一旦逾期未还清借款,其手机将被放贷机构锁定,无法使用。
此时,手机屏幕上会显示“丢失的iPhone”状态。放贷机构还会发出威胁信息,通常是要“打爆”用户的通讯录、公开其个人隐私等,令人触目惊心。
“ID贷”违法违规现象普遍
在各大社交平台上,“苹果ID贷”相关信息可以轻易被搜到,记者梳理发现,这些“苹果ID贷”违法违规现象普遍:
――暴露手机信息,用户隐私难保护。一旦绑定ID,放贷方将轻易获得用户手机中的通讯录、照片等隐私信息,许多放贷方以此威胁用户归还本息。
上海市信息安全行业协会专委会副主任、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张威表示:“有大量用户对于苹果手机ID的重要性并不了解。手机一旦绑定了他人的ID,APP的安装、卸载会受到控制,通信情况一览无余,同步到iCloud的照片还会被泄露。”
――“ID贷”涉嫌“砍头贷”和校园贷。根据记者与上述放贷人员的沟通,其提供的“苹果ID贷”业务涉嫌违反多项法规的规定,而这些现象在“ID贷”中普遍存在。
放贷人员向记者提供了一张“价目明细表”:“给你2000元,到手1300元,周期7天,到期还钱,可以续期,续息30(%)。”该行为不仅属于违法的“砍头贷”,其年 利率 更超过2800%。
同时,放贷人员还称他们喜欢放贷给学生,因为学生社会关系简单,并且“怕丢脸”。“你的资料我们审核的时候都有。你不还钱,我们就直接打电话给你父母,打爆你的通讯录,还可以上学校找人。”而教育部2017年明确表示,任何 网贷 机构都不允许向在校大学生发放贷款。
――“ID贷”引发诸多乱象。绑定ID后,放贷人可以通过苹果的远程锁定设备功能,将用户的手机锁定,甚至抹去手机的数据。多位网友表示,自己按要求绑定了ID后,放贷人并未放款,反而直接向其敲诈勒索“开锁费”;还有网友按要求还付本金利息后,被多次索取额外钱财,想要解锁手机仍然困难重重。
监管部门应加强协作 受害者需保留证据自我保护
不少借款者起初心存侥幸,认为只不过是绑定一个不影响手机使用的苹果ID。张威介绍,很多用户只在初次使用手机时注册了账号,此后便再也不会关注相关使用和授权情况,对于绑定他人ID的后果更是不甚知晓,往往在落入“ID贷”的深坑后才追悔莫及。
“对于苹果手机用户来说,‘ID贷’虽然看似零抵押,实际上却是押上了自己的个人信息乃至全部社会关系。”张威说。
尽管不少“ID贷”平台巧妙地套用了“手机回收”的名头,以“出租”“回购”为掩护,但专家表示,其借贷之实不容置疑。
上海市华荣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陈文龙表示,不少“ID贷”实质上就是高利贷。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金融审判工作的若干意见》,金融借款合同的借款人以贷款人同时主张的利息、复利、罚息、违约金和其他费用过高,显著背离实际损失为由,请求对总计超过年利率24%的部分予以调减的,应予支持。而大部分“ID贷”以7天为周期,其年利率实际远远超出24%的合理上限。“如果对方要求以超过24%的年利率还款,其主张肯定不会得到法院的支持。”
事实上,大量放贷人早已脱离法律的正轨,“打爆通讯录”“公开个人隐私”甚至“污蔑毁损个人形象”等 催收 手段层出不穷。
相关监管部门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对“ID贷”等现金贷的变种,需要有关部门加强跨部门、跨区域协作监管;对“砍头贷”、校园贷等要继续加强打击整治。市民、学生也要提高金融风险防范意识,远离现金贷。此前,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也提示,有部分机构或平台“换穿马甲”,以手机回租、虚假购物再转卖等形式变相继续发放贷款,广大消费者应保持警惕,审慎选择提供贷款服务的机构或平台,理性办理借贷。
“作为借款人,尽可能不要去触碰超出自己还款能力的贷款,这是最行之有效的自我保护方法。”陈文龙表示,“但如果被恶意催收,受害人首先需要留心收集证据,除了照片、截图等,最好再通过公证的方式保留证据,寻求公安机关的帮助。”
㈡ 苹果手机贷款软件哪款好用
有不少贷款APP只能安卓手机使用,苹果系统不支持安装,但是许多年轻人都有iPhone手机,并且申请贷款的人数多,所以一些机构为此了IOS版本。
1、平安普惠
平安普惠app是时下最为流行的一款贷款保险产品,平安普惠app通过保险方式解决客户的个人财务问题,平安普惠app安全、方便、快捷、无抵押,平安普惠app为客户提供专业、专心的服务。
申请门槛低、申请步骤简单,放款快,最快当天放款,最低预期年化利率、顶顶贷iOS版
顶顶贷app有5000万人民币的注册资本,13年金融业务背景,近百名来自金融、互联网、银行等领域的专业团队,这些构成了顶顶贷的天然优势。
4、温州贷iOS版
温州贷app低门槛、低风险,高预期年化预期收益,高回报,成为广大投资用户投资首选。温州贷app的宗旨是为投资人创造最大预期年化预期收益,保障投资人投资安全。
5、你我贷iPhone版
自成立3年来,你我贷的服务已覆盖了全国近30余个省的100多个城市,通过平台对接的资金深入到中国最广大的二三线城市、乡镇地区及农村,帮助了数十万急需融资发展的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从业者通过信用申请获得融资贷款。
6、借贷宝
国内顶级私募机构九鼎控股倾力打造的熟人间借贷平台。借贷宝app以借款人实名、出借人匿名的单向匿名借贷模式,使借款人能够快速获得借款,出借人根据借款人身份主动评估风险,获得更安全的高预期年化预期收益,是手机上必备的借钱神器。
㈢ 盘点苹果手机贷款平台 有iphone手机就能贷款
每年9月苹果公司总会款的iPhone手机,拥有iPhone手机的人也越来越多,由于iPhone系统的封闭性,很多手机贷款软件只有安卓版,苹果不能使用。在贷款行业同样有很多产品上了App Store,今天盘点了2018苹果手机贷款平台集合。㈣ 急需钱,苹果手机ID贷真的可以贷款吗
是可以的 不过少用
㈤ 用别人的苹果手机可贷款吗
可以。贷款已经越来越常见了,难免生活中会遇到困难,贷款是不区分手机类型的,无论是苹果手机或者安卓手机都是可以进行贷款业务的,只需在规定时间内按时还款即可。
㈥ 苹果手机怎么贷款
要用苹果手机借款的话,客户可以直接通过手机银行客户端去申请银行贷款产品。因为手机银行客户端是安卓用户、苹果用户都可以下载的,而上面的贷款产品通常安卓用户和苹果用户也都能申请,并不是苹果手机就无法申请了。
比如建设银行的“快e贷”和“质押贷”,手机银行签约客户就可以登录建行手机银行客户端,点击“贷款—我要贷款”菜单,找到入口在线申请。
除此之外,网贷市场里也有不少网贷产品对苹果手机用户提供有苹果入口。苹果手机用户可以进入入口下载APP到手机上,然后登录APP,找到贷款产品进行申请即可。
客户还可以关注一些消费金融公司的官方微信公众号,有的公众号里有专门的申请入口,不仅对安卓用户开放,也对苹果用户开放,客户可以直接通过微信公众号办理贷款。
操作环境:
品牌型号:iPhone13
系统版本:iOS15.3
app版本:v8.0.18
【拓展资料】
操作环境:
品牌型号:iPhone13
系统版本:iOS15.3
app版本:v7.1.0
手机银行贷款办理的步骤如下:
1.首先在手机银行找到在线申请贷款功能,选择相应地区;
2.其次选择贷款种类;
3.按银行要求提交信息资料;
4.最后提交贷款申请即可。
举例:
招商银行:如果你有招行借记卡,登录手机银行,界面底部点击“我的→全部→贷款→我要借钱”,进入到贷款申请页面,填写相关资料后点击“提交申请”,提示“申请成功”,若系统审核通过后,会有专员与您联系。
中国银行“中银E贷”:首先,打开中国银行app,点击“首页”;然后,点击更多;接着,点击“贷款”;然后,点击“中银E贷”,再点击申请;然后,填写申请信息;最后,填写完成后,点击下一步申请即可。
中国工商银行“融e借”:首先需要点按手机中的中国工商银行标志,进入中国工商银行界面之后点按箭头指向的融e借标志;进入融e借界面点按马上借标志;在弹出的提示会提示借款不可以用于某些领域,点按好的,我知道了即可;进入贷款界面后输入贷款金额,此处输入的是10000;点按短信验证码后面的发送标志;获取短信验证码后,填写短信验证码,然后点按下一步;填写并核对本人的各项信息,然后点按下一步;在弹出的资金用途承诺书中点按同意,核对贷款的各项信息无误后点按确定标志。
温馨提示:
1.除质押贷款、信用消费贷款以外,其他类型贷款需到贷款行提交相关资料并签署协议;
2.因不同地区开办贷款业务类型存在差异,具体请以页面显示为准。
㈦ 2018年苹果手机贷款软件有哪些果机找它就对了!
360借条㈧ 苹果手机贷款平台 贷款吧app怎么样
这是一款可以直接在iPhone应用商店里下载的贷款软件,临时缺少资金,急需用钱的小伙伴可以通过苹果app store市场下载此款软件,号称最快下款的小额现金贷款,秒借秒还非常便利,那么这款产品额度最高多少呢?如何申请?㈨ 用苹果ID也能贷款了是真的吗
【网络反诈骗联盟团队】特别提醒: 请警惕网络上发布的各种虚假贷款(手机网络“网络现金贷”,寻找最懂你的借钱方式)和办卡信息的骗局!网上发布的所有只凭身份证就可以贷款(手机网络“网络现金贷”,寻找最懂你的借钱方式)或者办理信 用卡的信息大部分都是低级骗局,无论公司是否注册备案,都不要相信,骗子先骗你签订传真合同,并按捺手印,然后会一步步骗取你先支付首月利息、履约费、保证金、保险费、担保费、放款费、公证费、征信费、抵押金、开卡费等等,还会以你银行流水不足、查验你的还款能力或者是验资为名,要求你将自己账户上所有的资金打至骗子的账户,甚至要求你到指定银行办理银行卡,然后绑定骗子的手机号码等低级诈骗手段,如果你不按骗子的要求交纳费用,骗子会以你已经和他们签了合同为名,威胁要起诉你违约,并威胁你赔偿巨额违约金,这实为低级的诈骗手段和典型诈骗! 请永远记住,无论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要先给其他人汇款、转账,以免被骗!更不要相信骗子的任何威胁,由于对方涉嫌诈骗,所以,和骗子签的合约没有任何法律效力,更不存在违约之说,骗子威胁到法院起诉赔偿违约金的低级诈骗手段更是纯属无稽之谈,无需任何担心。 所以,特此提醒广大网友,不要相信网上各种投资、融资担保公司以及各类小额贷公司发布的此类贷款(手机网络“网络现金贷”,寻找最懂你的借钱方式)或者办卡信息,特别是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大城市的这类公司基本都是骗子公司!如果被骗,无论金额大小,都请选择报警!如此猖狂诈骗,还请各地公安机关大力打击和整顿! ———————————————————————————————————————— 有志于反诈骗的知识豪杰,快来加入【反诈骗联盟团队】吧,请点击下方的【反诈骗联盟】申请加入,一起答疑助人,让天下无骗,没你不行!
㈩ 有iphone手机就能贷款
“苹果ID贷”要根据用户的苹果手机版本评估放贷金额,通常放款不多,大都在1000-2000元。
一,根据该放贷人员介绍,借款人首先需要提供个人信息供他们审核,包括姓名、电话、学校/工作单位、手机号码登记实名时间与手机通讯录人数。通过审核后,借款人需要在自己的手机上登陆放贷机构提供的iCloud ID,将该账号与手机绑定,并打开“查找iPhone”功能。
二,确认借款人已绑定账号后,放贷机构会立刻修改账号的密码,让借款人无法解绑账号、无法关闭“查找iPhone”等功能。在借款期内,借款人仍可以正常使用自己的手机。一旦逾期未还清借款,其手机将被放贷机构锁定,无法使用。
三,手机屏幕上会显示“丢失的iPhone”状态。放贷机构还会发出威胁信息,通常是要“打爆”用户的通讯录、公开其个人隐私等,令人触目惊心。
四,“ID贷”违法违规现象普遍在各大社交平台上,“苹果ID贷”相关信息可以轻易被搜到,记者梳理发现,这些“苹果ID贷”违法违规现象普遍:暴露手机信息,用户隐私难保护。一旦绑定ID,放贷方将轻易获得用户手机中的通讯录、照片等隐私信息,许多放贷方以此威胁用户归还本息。
五,上海市信息安全行业协会专委会副主任、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张威表示:“有大量用户对于苹果手机ID的重要性并不了解。手机一旦绑定了他人的ID,APP的安装、卸载会受到控制,通信情况一览无余,同步到iCloud的照片还会被泄露。”——“ID贷”涉嫌“砍头贷”和校园贷。根据记者与上述放贷人员的沟通,其提供的“苹果ID贷”业务涉嫌违反多项法规的规定,而这些现象在“ID贷”中普遍存在。
六,放贷人员向记者提供了一张“价目明细表”:“给你2000元,到手1300元,周期7天,到期还钱,可以续期,续息30(%)。”该行为不仅属于违法的“砍头贷”,其年利率更超过2800%。同时,放贷人员还称他们喜欢放贷给学生,因为学生社会关系简单,并且“怕丢脸”。“你的资料我们审核的时候都有。你不还钱,我们就直接打电话给你父母,打爆你的通讯录,还可以上学校找人。”而教育部2017年明确表示,任何网贷机构都不允许向在校大学生发放贷款。
七,——“ID贷”引发诸多乱象。绑定ID后,放贷人可以通过苹果的远程锁定设备功能,将用户的手机锁定,甚至抹去手机的数据。多位网友表示,自己按要求绑定了ID后,放贷人并未放款,反而直接向其敲诈勒索“开锁费”;还有网友按要求还付本金利息后,被多次索取额外钱财,想要解锁手机仍然困难重重。
八,监管部门应加强协作 受害者需保留证据自我保护不少借款者起初心存侥幸,认为只不过是绑定一个不影响手机使用的苹果ID。张威介绍,很多用户只在初次使用手机时注册了账号,此后便再也不会关注相关使用和授权情况,对于绑定他人ID的后果更是不甚知晓,往往在落入“ID贷”的深坑后才追悔莫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