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网上贷款被骗了而且签了合同应该怎么办
在遭遇网上贷款诈骗并签署合同后,当事人应采取以下步骤。首先,应立即向当地相关部门投诉,通过投诉协商解决纠纷。若协商无法解决问题,当事人有权直接提起仲裁,或向辖区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撤销合同。这一过程依据《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八条,明确规定了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签署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贰』 网贷被骗了但是签了合同怎么办
网贷被骗了但是签了合同首先要去当地的派出所报警,如果年利率过高、收取各种各样的费用的网贷,签了合同之后钱却没有到账等等情况报警之后那边派出所会立案,然后建议尽快收集证据到法院起诉,维护自身的权益。一、网贷被骗了但是签了合同怎么办?
网贷被骗了首先赶紧去报警,确定了是骗贷可以走诉讼的途径解决,一方是以欺诈为目的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的合同,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撤销。如果你觉得自己被骗了的话,合同法赋予你方合同撤销权或者请求变更合同条款。
一份有效电子合同需要具备主体明确、不被篡改、签约时间不能更改三个保证。根据网贷新规规定:“各方参与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需要对出借人与借款人的基本信息和交易信息等使用电子签名、电子认证时,应当遵守法律法规的规定,保障数据的真实性、完整性及电子签名、电子认证的法律效力。”采用电子合同的方式订立合同,需要采用可靠的电子签名,才能保障与手写签名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第十三条电子签名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视为可靠的电子签名:
(一) 电子签名制作数据用于电子签名时,属于电子签名人专有;
(二) 签署时电子签名制作数据仅由电子签名人控制;
(三) 签署后对电子签名的任何改动能够被发现;
(四) 签署后对数据电文内容和形式的任何改动能够被发现。当事人也可以选择使用符合其约定的可靠条件的电子签名。
二、怎样防止网贷被骗
贷款时应选择正规、可靠途径,切勿因贪图便捷而上当受骗;接到陌生来电应提高警觉,不要随便透露身份证、银行卡账户等个人信息;遇到转账,提供密码、验证码等要求,要提高警惕,不要按照对方指令行事;当意识到被诈骗时,可第一时间进行紧急止付,然后马上报警求助。
网贷被骗了第一时间是要报警,不管有没有签订合同,签了合同的话可能要当事人被迫履行合同约定,保持冷静收集证据,报警之后联系银行这是资金追回的最佳时期,还可以通过诉讼的途径维权。
『叁』 网贷被骗了但是签了合同怎么办钱没到账用不用还
如果您在网贷过程中遭遇诈骗,即便已经签署了合同,也有权利采取行动保护自己。若贷款金额未到账,这通常意味着借款行为并未真正发生,因此您不必履行还款义务。在此情况下,如果对方存在泄露您个人信息或暴力催收等不当行为,您应当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
若诈骗涉及的金额达到三千元以上,公安机关有责任立案侦查,并追究犯罪嫌疑人的法律责任。如果损失金额较小,未达到刑事立案标准,您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要求返还资金。在起诉时,您需要提供以下材料:
1. 原告主体资格的证明,如身份证、户口本、护照等个人证件或企业营业执照等。
2. 支持您诉讼主张的证据,例如合同、借条、欠条等债权文书,以及其他相关凭证。
若您希望了解更多关于网贷的法律信息,鼎汇法务是一个推荐的选择。他们提供专业的法律咨询服务,业务范围广泛,涵盖借贷纠纷、离婚纠纷、劳动争议、刑事辩护、交通事故、房产纠纷、建筑工程合同等领域。鼎汇法务拥有完整的法律法规库和案例资料库,以及现代化的办公环境和信息系统,能够为客户快捷、高效地处理法律事务提供有力支持。
『肆』 贷款被骗没有放款但签了合同怎么办
如果客户贷款被骗了,平台并没有放款还要求还款,即使已经签了合同也无需还款。
经银监会批准设立并持有金融牌照的贷款平台,在贷款资金发放到账户前,一般不向客户收取任何费用。贷款发放后,客户只需按照合同约定的还款计划偿还贷款本息,无需支付其他费用。出现上述被骗情况,客户可收集相关证据,并向互联网金融协会或当地银监会举报平台,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另外,砍头息也是不合法的,如果平台表示贷款资金是冻结状态,需要客户先缴纳一定的保证金才能解冻的话,千万不要轻易交钱。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七十八条 【预期违约责任】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合同义务的,对方可以在履行期限届满前请求其承担违约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八十条 【非金钱债务实际履行责任及违约责任】当事人一方不履行非金钱债务或者履行非金钱债务不符合约定的,对方可以请求履行,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一)法律上或者事实上不能履行;(二)债务的标的不适于强制履行或者履行费用过高;(三)债权人在合理期限内未请求履行。有前款规定的除外情形之一,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终止合同权利义务关系,但是不影响违约责任的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