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贷款平台 > 手机贷款诈骗手段

手机贷款诈骗手段

发布时间:2022-08-30 11:02:15

❶ 陌生人借手机打电话一般会有哪些骗局和风险

可能会被被骗钱财。

当有陌生人或初次相约的人向你借打手机时,要多留个心眼,切不可让其离开身边。最好是你替他拨通号码,听到手机里对方的说话声后,再把手机给他,不要让嫌疑人在使用电话时远离自己身边,以免造成损失。

罪分子一般先是物色对象,然后以问路、或借口是朋友等理由跟事主套近乎,使受害人放松警惕,然后再借用手机,伺机逃走。借打手机的理由往往是家中有急事,或是和客户谈生意等非常着急的事件,而“关键时刻”其手机没电或没信号。

一、相关案例

1、2021年3月20日,苏州的白某报警称,有个陌生人问报警人借手机看,自己在边上跟别人聊天,对方使用手机登录交管平台,用报警人的信息去扣了分。

2、2021年3月21日,苏州的李某报警称,一陌生男子称要借其手机打电话,其将一部苹果X手机借给对方使用,该男子拿着手机边打电话边往北面走,其反应过来时对方已离开,手机也关机了,意识被骗。

3、2021年3月22日,昆山的吴某报警称,同住一室的同学以借手机为由,用其手机贷款22810元,后将贷款所得的钱盗走,折合损失人民币22810元。

4、2021年3月23日,常熟的张某报警称,有人问其借手机,对方称去附近加别人微信要工资,自己信以为真,将手机借给对方后,对方未将手机还给自己,还将其微信内410元转走。

二、警方提示

1、要有安全防范意识,嫌疑人会使用各种手段骗取事主同情心,以借手机、打电话为由,诈骗手机或钱财。因此,遇到说手机没带或者没电借手机的,千万不要马上拿出手机给对方,可以找附近派出所或求助站寻求帮助,也可以到附近店铺借固定电话打。

2、保管好个人信息,无论认识对方与否,在不得已情况下借用手机时,一定要在一旁观看,防止不法分子窃取个人信息或手机卡,用作犯罪。

以上内容参考张家港市人民政府-借手机打电话? 路边骗局要警惕

以上内容参考温州网-警惕:以借用之名骗走手机

❷ 手机贷款是怎样骗人的

手机贷款一般指的是各大现金贷、网贷平台。门槛低、放款快、期限灵活是这些网贷平台的特点。而关于手机贷款骗人手段,基本上都是骗取前期费用。因此有前期费用的贷款,就要谨慎了。

❸ 手机分期贷款套现诈骗属于违法犯罪行为吗

法律分析:诈骗,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款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利用手机分期套现是违法的。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四十八条 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第一百四十九条 第三人实施欺诈行为,使一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对方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该欺诈行为的,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第一百五十条 一方或者第三人以胁迫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胁迫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一百九十二条 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❹ 网贷诈骗手段常见有哪些

网贷诈骗常见的诈骗手段有短信通知"亲切"指导、电话联系索要密码、伪造网站诱人上当、制造信用卡被吞假象、演双簧瞬间调包等。
规避网贷诈骗诈骗,要牢记勿轻信手机信息、保护好刷卡密码、设置支付限额等防范要点。

❺ 网贷诈骗有哪些坑人手段

8月12日,为了揭露网贷诈骗的新形式新套路,保护消费者的人身和财产安全,北京阳光消费大数据研究院联合消费者网对2020年以来的网贷诈骗舆情信息进行了全面统计分析。结果发现“注销校园贷”骗局、山寨平台骗局、“网贷刷单”骗局、“刷银行流水”骗局、“消除不良记录”骗局、二维码诈骗这六大手段,成为今年上半年消费者遇到最集中的网贷诈骗事件。

1、“注销校园贷”骗局盯上年轻人

“注销校园贷”骗局主要指不法分子通过精准掌握受害人信息,以受害者有校园贷记录会影响个人征信为借口,在造成受害者恐慌后,假借注销校园贷记录之名,诱导受害者在众多网贷平台贷款,并将钱存入所谓的“安全账号”后便“销声匿迹”。

今年7月1日,刘女士来到中国银行石家庄中山支行办理业务,刘女士表示有人冒用了她的资料,在网上开了账户做了借贷,为了销毁贷款记录需要在平台上进行借贷并向借贷平台工作人员进行转账。在经银行工作人员提醒后,刘女士意识到受骗进行报警。

2、山寨平台骗局,制造麻烦冻结账户

山寨平台骗局负面舆情信息排在第二位。不法分子通过搭建虚假贷款平台,以“秒审核”、“易通过”、“低息高额度”等宣传诱导消费者下载APP并申请贷款,当受害人在APP内完成信息填写、额度审批等流程后,不法分子以银行卡号填写错、信誉存在问题、存在逾期记录、申请过于频繁等理由制造麻烦,告知受害人账户被冻结,无法打款,要求受害人缴纳“解冻费”、“保证金”等。

3、“网贷刷单”骗局,利用兼职赚钱心理

在今年上半年的网贷诈骗负面舆情信息中,“网贷刷单”骗局负面舆情信息排在第三位。这种骗局的特点是不法分子利用受害人有兼职赚钱的心理,谎称找受害人从事“网贷刷单”业务,只需用受害人的身份进行网络贷款,由此产生的本金和利息都由对方偿还,并支付受害人一定的提成,诱导受害人在网贷平台注册并申请贷款。

当贷款申请下来后,不法分子将贷款据为己有,并立即失联。受害人不仅挣不到钱,还需偿还贷款的本金和利息。

4、“刷银行流水”骗局,以争取更多贷款额度为诱饵

不法分子通过在网络上发布虚假广告,吸引受害人关注并提交贷款申请,然后以“银行流水”项目内容太少、评分不够为由,要求受害人先往自己的银行卡存款做流水,以争取到更多的贷款额度。

当受害人按照对方的引导操作,将验证码等信息告知对方后,不法分子通过第三方平台将受害人银行卡上的钱迅速转走。此外,还有不法分子以帮助“美化流水”为由引导受害人缴费,要求受害人向“官方账户”转钱等方式实施诈骗。

5、“消除不良记录”骗局,声称收费可帮消征信不良记录

这种骗局主要指不法分子抓住受害人存在征信问题又急需贷款心理,以缴纳费用可以帮助其消除征信不良记录的名义进行诈骗。当受害人打款后,不法分子以正在审核等理由进行拖延,随后失联。事实上,我国个人的征信信息由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统一管理,一旦出现污点,需在贷款还清后保持5年的良好征信记录,才能够将此前的信用污点消除,任何人都无权修改。

6、二维码诈骗,特制二维码窃取重要信息

这种骗局主要指不法分子通过在网络上散播虚假贷款平台信息,吸引受害人注册平台并申请贷款,后以网贷平台工作人员身份与受害人在QQ等媒介上进行沟通,当不法分子了解受害人的贷款需求后,以申请贷款资质不够等原因,要求对其进行支付能力的测试,受害人根据不法分子要求扫取了其发来的二维码后,账户资金被划走,“网贷平台工作人员”失联。

舆情数据显示,不法分子通过特制的二维码,将木马病毒植入被害人手机并自动提取相关信息,短短几秒钟时间,就可以窃取受害人的手机号、卡号、密码等私人信息。

❻ 广西女子借手机给熟人背上5.6万元网贷,我们该如何避免此类事件的发生

首先不要把手机借给陌生人或者熟人使用,如果他人一定要用,你要时刻在旁边看着对方操作,不要让对方下载网贷的敏感软件。当对方要求你进行人脸认证或者输入密码时,一定要先看清楚界面显示的内容。另外要克服贪小便宜的心理,现在很多小众软件为了吸引新用户,会发放优惠券来拉拢大家,你拿到了优惠券可能会觉得很值,但商家永远不会亏。

诈骗罪会根据诈骗金额进行判刑,5.6万元金额属于较大的情况,可能会判三年左右有期徒刑。韦某被警方抓获后主动认罪,在这点上可以从轻处罚,无论最后他被判了多少年,人生都留下了污点,经过此事,警示大家做人一定要清白。

小额贷款诈骗手段有哪些

其中一种主要的诈骗手段就是犯罪分子利用媒体广告,通过手机短信、网络、报纸、街头粘贴广告和直接打电话等方式,以“提供无抵押、无担保、快速贷款”为诱饵,骗取受害人交纳的风险保证金,或以一定比例的利息存入其提供的银行账号。针对这种骗局,只要不贪心,看清楚形式,是不是轻易上当受骗的。另一种是犯罪分子谎称其在银行有熟人,可查询到受害人账户内存款数额,同时,谎称要通过网上银行将贷款存入受害人银行卡内,继而诱使受害人按其要求办理银行卡,并开通网上银行业务,从而达到转账诈骗目的。
选择贷款要看其平台的背景,如果其平台有资金充沛的实体来支持,并且平台的工作人员有较长时间的银行信贷工作经验,其风险性相对就降低了不少。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最好选择正规的金融机构,不要贪了小便宜而吃了大亏。
在贷款时,要注意几个事项:
1、首先,正规贷款不需要提前支付保证金或者利息,预扣利息的行为也是违反相关法律规定的;
2、在挑选贷款平台时,如果遇见对方直接或变相要求支付“贷前费用”时,都是不符合相关规定的,应提高警惕;
3、其次,正规的小贷公司一般不从事跨区域贷款;
4、另外,贷款前最好了解一下平台背后小贷公司的真实情况,以防上当受骗。

❽ 常见手机短信贷款诈骗有哪些

1.冒充国家公职人员诈骗。
2.冒充熟人诈骗。
3.虚构绑架事实进行诈骗。
4.虚构融资活动进行诈骗。
5.虚构涉案(洗钱)情节诈骗。

❾ 人民日报揭秘网贷诈骗6大套路,这几大套路都是什么

最近人民日报揭秘了,网贷诈骗了6大套路,那么今天我们来一起聊一下,这几大套路都是什么?

第1种:很多不法分子会通过搭建一个虚拟的贷款平台,而且用“秒审核”,“低利息”“高额度”“容易通过”等宣传诱导消费者下载手机软件并申请贷款,而当受害人通过手机软件完成信息填写,并且额度审批流程以后,那么不法分子就会用银行卡号填写错误,存在逾期记录,信誉存在问题等一些理由,制造麻烦,然后告知受害人“账户被冻结没有办法进行打款”,从而要求受害人交纳“保证金”或者“解冻费”。

❿ 手机分期诈骗手段和应对方法

手机分期诈骗手段:

1、[解除分期付款诈骗]

不法分子通过专门渠道购买购物网站的买家信息,再冒充购物网站的工作人员,声称“由于银行系统错误原因,买家一次性付款变成了分期付款,每个月都得支付相同费用”,之后再冒充银行工作人员诱骗受害人到ATM机前办理解除分期付款手续,实则实施资金转账。

2、[金融交易诈骗]

不法分子以某某证券公司名义通过互联网、电话、短信等方式散布虚假个股内幕信息及走势,获取事主信任后,又引导其在自身的搭建虚假交易平台上购买期货、现货,从而骗取股民资金。

3、[电话欠费诈骗]

不法分子冒充通信运营企业工作人员,向事主拨打电话或直接播放电脑语音,以其电话欠费为由,要求将欠费资金转到指定账户。

4、[中奖诈骗-娱乐节目中奖诈骗]

不法分子以“我要上春晚”、“非常6+1”、“中国好声音”等热播节目组的名义向受害人手机群发短消息,称其已被抽选为节目幸运观众,将获得巨额奖品,后以需交手续费、保证金或个人所得税等各种借口实施连环诈骗,诱骗受害人向指定银行账号汇款。

5、[引诱汇款]

不法分子以群发短信的方式直接要求对方汇入存款,由于事主正准备汇款,因此收到此类汇款诈骗信息后,未经仔细核实,不假思索即把钱款打入骗子账户。

6、[贷款诈骗]

不法分子通过群发信息,称其可为资金短缺者提供贷款,月息低,无需担保。一旦事主信以为真,对方即以预付利息、保证金等名义实施诈骗。

7、[办理信用卡诈骗]

不法分子通过报纸、邮件等刊登可办理高额透支信用卡的广告,一旦事主与其联系,不法分子以“手续费”、““中介费”、“保证金”等虚假理由要求事主连续转款。

手机分期诈骗应对方法:

1、在电话、网络聊天、短信沟通中,凡事涉及借款、汇款等问题时,一定要核实对方身份,比如拨打对方的常用号码,或者用视频聊天仔细询问后再做决定。

2、学生在申请借款或分期购物时,要明确自身是否确有需求,衡量自己是否具备还款能力。对于关乎自身信息、财产安全的事情,要多方求证,不要轻易相信他人的一面之词。更不要轻易透露个人信息,甚至将身份证借给他人使用。如遇暴力催债,要及时报警。

3、绝对不轻信来历不明的电话和手机短信。不管不法分子使用任何花言巧语或恐吓话语,都不要轻易相信,及时挂掉电话,不予回复信息,防不法分子子进一步布设圈套实施诈骗。如确有担心可及时向亲友或公安机关咨询。

4、投资理财前,要对所投资的项目进行了解,多咨询评估,做到深思熟虑,谨慎对待。特别要警惕网络上各类标榜“低投入、高收益、无风险”的投资理财项目,切勿盲目追求高息回报,谨防被骗。

5、确实感觉自己已上当受骗,请第一时间向公安机关报案,也可直接拨打报警电话,并提供骗子的银行账户、联系电话等详细情况,以便公安机关及时开展侦查破案工作。

阅读全文

与手机贷款诈骗手段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消费金融贷款行业分析 浏览:861
手机上网贷款 浏览:808
办贷款做银行流水 浏览:357
南宁小额贷款公司资料 浏览:246
农行免利息贷款利息 浏览:256
捷易贷小额贷款有限公司 浏览:32
易通过小额贷款平台 浏览:896
网上贷款就是诈骗图片 浏览:645
第三方担保贷款公司6 浏览:947
上海稠州贷款审核电话 浏览:457
能贷款在万达消费 浏览:788
公司法人支付宝给贷款吗 浏览:430
房产证贷款抵押贷款 浏览:33
农村信用社年前可以贷款吗 浏览:593
贷款手机号申请 浏览:305
欠公积金贷款房子未还款 浏览:946
上海公积金贷款在哪个银行贷款 浏览:738
贷款买房后过户 浏览:128
网上现在那些小额贷款靠谱 浏览:161
我的南京网上贷款平台哪个好 浏览: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