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财务管理实训题 某公司向银行借入短期借款10万元.关于支付银行贷款利息的方式,与银行协商后的
采用收款法,利率为15%
采用贴现法,利率为12.5%/(1-12.5%)=14.286%
采用加息分摊法,利率为8%*2=16%
选择贴现法
Ⅱ 怎么按贴现法计算该借款的实际利率
贴现法下分为两种情况:
一、借款期为整数一年的情况:
1、实际可用借款额=贷款额-利息=贷款额*(1-i),故实际利率=年利息/实际可用借款额*100%=贷款额*i/贷款额*(1-i)=i/(1-i),其中i为名义利率。
2、例如,某企业从银行取得借款10000元,期限一年,年利率(名义利率)为8%,利息额为800元(10000*8%);按贴现法付息,企业实际可利用的贷款为9200元(10000-800),该项贷款的实际利率为:800/(10000-800)*100%=8.7%。直接套用公式,实际利率=8%/(1-8%)=8.7%。
二、借款期不足一年——n个月的情况:
1、证明一:实际可用借款额=贷款额-利息=贷款额-贷款额*i/12*n=贷款额*(1-i/12*n),实际利率=年利息/实际可用借款额*100%=贷款额*i/贷款额*(1-i/12*n)=i/*(1-i/12*n)。
2、证明二:年名义利率为i,借款期限为n个月,那么n个月的名义利率为i/12*n,n个月的实际利率=n个月的利息/实际可用借款额*100%=贷款额*i/12*n/贷款额(1-i/12*n)=i/12*n/(1-i/12*n)。将其转化为年利率,年实际利率=n个月的实际利率/n*12=i/*(1-i/12*n)。
3、例如,某企业从银行取得借款10000元,期限为10个月,年利率(名义利率)为8%,年利息仍为800元10000*8%)。
4、按贴现法付息,企业实际可利用的贷款为9333.33元(10000-10000*8%/12*10),该项贷款的实际利率为:800/(10000-10000*8%/12*10)*100%=800/9333.33=8.6%。直接套用公式,实际利率=8%/(1-8%/12*10)=8.6%。
(2)某公司以贴现方式借入一年期贷款10万元扩展阅读
短期借款实际利率的计算通用公式:年实际利率=年利息/实际可用借款额*100%,贴现法为短期贷款利息的支付方式之一,另外两种是收款法、加息法。
1、加息法是银行发放分期等额偿还贷款时采用的利息收取方法。
(1)在分期等额偿还贷款的情况下,银行要将根据名义利率计算的利息加到贷款本金上,计算出贷款的本息和,要求企业在贷款期内分期偿还本息之和的金额。
(2)由于贷款分期均衡偿还,借款企业实际上只平均使用了贷款本金的半数,却支付全额利息。这样,企业所负担的实际利率便高于名义利率大约1倍。
(3)某企业借入年利率为12%的贷款20000元,分12个月等额偿还本息。因为等额偿还,所以在年初借款人的手中的资金为20000元,全年中均匀减少,到年末为0,全年借款人持有的资金为(20000+0)/2。如果不考虑可用资金的利息,则该项借款的实际利率=(20000×12%) /(20000/2)=24%。
2、收款法(collection method)是指产品销售收入或劳务收入交付产品或提供劳务以后,收到货款时确认的一种方法。
(1)在某些情况下,收入的最终实现存在着许多不确定性,或难以可靠地估计与收入相关的费用,这时以采用此法确认商品或劳务收入为宜。
(2)一般收款法下,即现销,这是绝大多数零售企业所采用的销售方式。但有些产品,为了促销,则采用分期付款的销售方式。
Ⅲ 某公司以贴现方式借入1年期贷款2万元,名义利率12%,该贷款的有效利率是多少
因为名义利率为12%,所以利息就是20000*12%等于2400,实际拿到的钱是17600元,贴现贷款的有效利率=利息/(贷款面额-利息)
就等于2400/(20000-2400)=13.64%
Ⅳ 某人借入一笔1年期5000元贷款 (1) 如果采用利息首付的方式,年利率10%,试用贴现法计算贷款真实利率
假如贷款1万元,到一年期末,需要连本带利还款1万1千元。 贷款利息为:本金10000元×年利率10%=1000元 。如果是2年就再×2,如果5年就再×5。
贷款天数=月*30天+零头天数(如1月1日至5月24日即为4*30+24=144天)。
日利率=年利率/360。
月利率=年利率/12。
(4)某公司以贴现方式借入一年期贷款10万元扩展阅读:
决定贷款利息的三大因素:
贷款金额、贷款期限、贷款利率
贷款利息=贷款金额*贷款利率*贷款期限=贷款金额*贷款利率*贷款期限=贷款金额*天数*日利率=贷款金额*月数*月利率=贷款金额*年*年利率。
Ⅳ 求答案 某公司向银行借入短期借款10000元,支付银行贷款利息的方式同银行协商后的结果是:
采取加息法。
采取贴现法时实际利率为: (10000×12%)÷[10000×(1-12%)]=13.6% 采取收款法实际利率为14%。
采取加息法实际利率为: (10000×6%)÷(10000÷2)=12% 三者比较采取加息法实际利率最低。
采取贴现法时实际利率为: (10000×12%)÷[10000×(1-12%)]=13.6% 采取收款法实际利率为14%。
采取加息法实际利率为: (10000×6%)÷(10000÷2)=12% 三者比较,采取加息法实际利率最低。
(5)某公司以贴现方式借入一年期贷款10万元扩展阅读:
在分期等额偿还贷款的情况下,银行要将根据名义利率计算的利息加到贷款本金上,计算出贷款的本息和,要求企业在贷款期内分期偿还本息之和的金额。
由于贷款分期均衡偿还,借款企业实际上只平均使用了贷款本金的半数,却支付全额利息。这样,企业所负担的实际利率便高于名义利率大约1倍。
举例说明:某企业借入年利率为12%的贷款20000元,分12个月等额偿还本息。因为等额偿还,所以在年初借款人的手中的资金为20000元,全年中均匀减少,到年末为0,全年借款人持有的资金为(20000+0)/2。
如果不考虑可用资金的利息,则该项借款的实际利率=(20000×12%) /(20000/2)=24%。
Ⅵ 编制会计记录 某公司向银行借入一年期借款10000元,存入银行
会计分录:
1、向银行借款存入银行:
借:银行存款 10000
贷:短期借款 10000
2、一年内 向银行支付利息:
借:财务费用
贷:应付利息(或 银行存款)
Ⅶ 如何理解下面按照贴现模式计算借款的资本成本率的例子
200*(1-0.2%)是借款减去借款费用现在实际得到的金额即现值。实际得到金额的现值还可以通过利息的年金现值加上本金的复利现值计算得到即=200*10%*(PA,KB,5)是代表每年付利息的年金现值+200*(P/F,KB,5)代表本金的复利现值。
同时,利息费用税前支付,可以起抵税作用,一般计算税后资本成本率即需要每年付利息的年金现值(1-20%)。这样就可以把整个公式理解了。
这是对于长期借款,考虑时间价值的前提下,利用折现模式计算资本成本率的方法。对于金额大、时间超过1年的长期资本,更准确一些的资本成本计算方式是采用折现模式,即将债务未来还本付息或股权未来股利分红的折现值与目前筹资净额相等时的折现率作为资本成本率。即:
筹资总额×(1-筹资费率)=利息×(1-所得税税率)×(P/A,k,n)+本金×(P/F,k,n)。的贴现率k即为资本成本率。一般要逐步测试结合插值法求贴现率,即使得未来现金流出量的现值等于现金流入量现值时的贴现率。
(7)某公司以贴现方式借入一年期贷款10万元扩展阅读
不考虑时间成本借款的资本成本率的计算方法。
银行借款资本成本包括借款利息和借款手续费用。利息费用税前支付,可以起抵税作用,一般计算税后资本成本率,税后资本成本率与权益资本成本率具有可比性。银行借款的资本成本率按一般模式计算为:
Kb=年利率×(1-所得税率)/1-手续费率×100%=i(1-T)/1-f×100%
式中:Kb:银行借款资本成本率;i:银行借款年利率;f:筹资费用率;T:所得税税率。
对于长期借款,考虑时间价值问题,还可以用折现模式计算资本成本率。
Ⅷ 某企业年初从银行贷款100万元,期限1年,年利率为10%,按照贴现法付息,则年末应偿还的金额为( )万元。
某企业年初从银行贷款100万元,期限1年,年利率为10%,按照贴现法付息,则年末应偿还的金额为100万元。
贴现法是银行向企业发放贷款时,先从本金中扣除利息部分,在贷款到期时借款企业再偿还全部本金的一种计息发方法。采用这种方法,企业可利用的贷款额只有本金减去利息部分后的差额,因此贷款的实际利率高于名义利率。
比如,问银行借100万,年利率为10%,银行只会给90万,银行先把利息扣除掉然后再放贷,故年末应偿还的金额为100万元,而非110万元。
(8)某公司以贴现方式借入一年期贷款10万元扩展阅读
银行短期贷款利息支付方式
(1)收款法
在借款到期时向银行支付利息,银行向工商企业发放的贷款大都采用这种方法收息。
(2)贴现法
(3)加息法
银行发放分期等额偿还贷款时采用的利息收取方法。
在分期等额偿还贷款的情况下,银行要将根据名义利率计算的利息加到贷款本金上计算出贷款的本息和,要求企业在贷款期内分期偿还本息之和的金额。由于贷款分期均衡偿还,借款企业实际上只平均使用了贷款本金的半数,而却支付全额利息。这样,企业所负担的实际利率便高于名义利率的大约1倍。
Ⅸ 某企业向银行贷款,第1年初借入10万元,第3年初借入20万元,利率为10%:第4年年末偿还25万元,并打算5年末一次
解1:按时间顺序算到底
在第五年末还25万,则
10(1+10%)∧5 +20(1+10%)∧3 -25=17.7251
第五年末全部还清,则
17.7251×(1+10%)=19.49761
解2:全部换算到第一年初,设第五年末还X万(即第六年初)
10+20/(1+10%)∧2=25/(1+10%)∧5 + X/(1+10%)∧6
得X=19.49761
所以第五年年末应偿还19.49761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