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为什么好多富人都分期付款买车,穷人却选择全款购车呢
随着大家生活品质的不断提高,目前越来越多的家庭都开始考虑购买起汽车,而在现在这个时代,汽车虽然还谈不上一个家庭的必须之物,但也是一个大概率都需要购买的物品,比如在闲暇时刻可以开上汽车带上亲朋好友外出旅行,平时也可以当做代步工具,省去耗费时间之苦,突遇急事的时候可以快速的办理事物,真可谓是非常的方便,而现在汽车市场琳琅满目,各种级别的车子比如豪华车型和中低端车型都应有尽有非常的丰富,而这里面也就导致购买汽车的人群也非常得多,而随着购买人群的庞大,人们也发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貌似越有钱的人在购买汽车的时候越是倾向于分期付款,而预算较低收入不高的人在买车的时候倾向于全款买车,这是为何,难道是后者为了面子而选择全款买车吗?其实这里面主要由以下几个原因,从科学角度来说这也是非常合理的。
另一点考虑就是用分期购买来进行信用增值,我们知道,平时经常性的向银行借钱并在规定期限内还款,可以提高自己的信用等级,这对于我们普通大众来说没多大用,但是对于富人来说作用非常大,提升自己的信用等级代表着在急需资金的时候可以顺利的向银行借到足够的急需钱财,并且由于经常有着业务往来那在办事的时候更是有着很大的便利,而对于普通大众来说,他们没有这方面的需求,如果他们自己的存款足够的话,为何要分期多付利息外带繁琐的手续,毕竟自己最终都是要付上这么多钱,因此普通大众在没有特殊情况之时基本都会选择全款买车。
❷ 你如何看待贷款买豪车的人
贷款买车的人一个是没有那么多现金,一个是不想用现金影响自己的流动资金,贷款的利息可能对比全款买车,能创造出更多的钱
❸ 手里只有十几万,贷款买e56,难道都是为了面子吗
如果家庭条件并不是太好,自己还是上班族,买高档车就要三思了,因为买车是为了提升幸福感,如果经济压力过大,适得其反,而且身边的人可能偷偷笑你打肿脸充胖子,毕竟朋友知道你的家庭情况,如果是这样,那就要量力而行了。不管买什么车,要根据自己的需求来买车,切莫为了攀比而买车。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❹ 手头上有3万!但是想买车,看了很多资料,喜欢上了别克君越,大概10万左右!想分期付款买,请帮帮我
3万元,连别克君越的首付都付不了。
3万元可以买QQ车身,如果全部搞下来,要4万元左右。
你的情况还没有能力买车。主要是你的买车钱不够。
如果你的钱够,以后靠月租可以买
❺ 贷款20万买豪车,只因农村人要面子,真的值吗
不会的吧,毕竟很多农村人还是很朴实谨慎的。这些年随着社会的发展,农村面貌有了很大的变化,但除了少数人实现了稳定就业,在他乡或者家乡的小县城买了房,定居下来了外,大部分农村人在处在漂泊状态,一年四季背井离乡,直到年终岁尾才回到故乡。
认为就目前农村的生活条件来说,20万的车也不算是好车,所以只是家用应该是值得。如果是骑个自行车,很多女孩子都不愿意搭理你,不管你多优秀都不给你展示自己的机会,本该有机会的也丧失了。而且自己也心虚。走,我骑车带你去吃饭?看电影,刮风下雨时还有姑娘愿意和你出去浪漫吗?能去接她下班吗?所以年轻的小伙子有车,谈对象是有好处的,这也是他们买车的重要考虑。
❻ 顶着房贷还坚持买豪车,有必要吗
其实,对于这件事情我的看法是这样的,每个人心目中都有一个豪车梦,从最早的卡宴到现在的大G,豪车不仅仅是身份的象征,更是实力的外在表现。开比亚迪F0和开奥迪A6肯定不一样,别人一看你开的什么车就知道衡量你混得好不好了,所以有很多人宁愿借高利贷也要买辆好点的车。
在你实力不允许你低调的情况下,肯定需要买辆豪车啊。但是打脸充胖子就不要买了,最后受伤的只有自己!豪车我觉得没必要。只是一个代步工具。家里不是特别有钱,就买辆自己能承受范围之内的车。
❼ 贷款买豪车以后的生活是什么样的
看到评论有人手里有10万贷款买20万的车,因为要面子(他自己说的)。我正好相反,手里好不容易攒了50万还要继续做投资。我觉得生活还是自己过得舒服最重要,到现在我还是在开小摩托,不打算买车,不过平时衣食住行从来不抠。
❽ 分期买车利息怎么算的
1、银行贷款基准利率:1年期6.666%;2年期-3年期6.71%;
2、首期付款总额=首付款+必要花费+商业保险
3、购置税=购车款/(1+17%)×购置税率(10%)
4、上牌费用:通常商家提供的一条龙服务收费约500元,个人办理约373元,其中工商验证、出库150元、移动证30元、环保卡3元、拓号费40元、行驶证相片20元、托盘费130元。
5、车船使用税:各省不统一,以北京为例,北京9座及以下客车480元/年,9座以上客车540元/年。
6、交强险:家用6座及以下950元/年,家用6座以上1100元/年
7、常规保险合计:目前保险公司平均折扣为77%。
8、车辆损失险:现款购车价格×1.2%。
9、全车盗抢险:新车购置价×1.0%。
10、玻璃单独破碎险:进口新车购置价×0.25%,国产新车购置价×0.15%。
11、自燃损失险:新车购置价×0.15%。
12、不计免赔特约险:(车辆损失险+第三者责任险)×20%。
13、无过责任险:第三者责任险保险费×20%。
14、车上人员责任险:每人保费50元,可根据车辆的实际座位数填写。
汽车总价90000元,首付27000元,三年期。
银行月利息是0.5025%,贷款总额69027.48元,月供1917.43元。
金融公司利息0.615%,贷款总额70423.92元,月供1956.22元。
高额利息0.9%,贷款总额74036.52元,月供2056.57元。
(8)男子贷款320万买豪车月供十几万扩展阅读:
车贷的注意事项有以下:
1、在享受了商家“零利率免息贷款”后,是否还可以享受车价优惠。
2、日前市场的车贷手续费在4%~7.5%的区间内,是否免了利息提高了手续费。
3、购车利率是按银行基准利率收取,是否免了手续费,利息会在银行基准利率基础上上浮。
在做车贷时最重要的还是要货比三家,消费者应该选择具备一定资质和实力的正规汽车贷款服务公司,其在服务、收费等方面不仅规范,而且不会留下隐患。
❾ 为何很多月薪几千的人会贷款买豪车
很多月薪几千的人会贷款买豪车,这个就让人很不能理解,因为它本身的工资水平并不高,他却想买一个非常好的车,要知道好的车越好,他的养护成本越高,如果你只是买一台普通的代步车,它没有什么太高的维护成本,但是你要买一个几十万的中档车,甚至说买一个将近100万 200万的这种车,每年的养护费用就是个天文数字。
每个人都有自己自由选择消费倾向的这个权利,但是说要根据自己的能力适当选择,不要超出自己所能承受的上限,那个就有点不值得的理性消费,适度消费才能让我们赚的钱更好的为我们的生活服务,而不是让欲望占据了我们的大脑。
❿ 几万块就能买几十万豪车,抵押车如此诱人,为何说啥不能碰
不知道关注小视频平台的朋友们有没有注意到,有一段时间,很多小视频平台上都充斥着抵押车的“软广”,通过各种各样的小剧情,尤其是以丈母娘/女婿、男女朋友等人物设定,塑造一些贪钱拜金、只认钱不认人的丈母娘、女友看到各种“精神小伙”花了几万块钱就买了几十万的豪车,深感欣慰、喜笑颜开的剧情,来彰显购买抵押车的好处。还别说!还真有一些网友看完小视频之后跑去买抵押车了,只不过同样是购买抵押车,买车之后的境遇却是完全不一样的。
说了这么多,我们先来看看什么是抵押车,其实抵押车就是一辆不能过户的二手车,因为有债权在身,抵押车的相关手续并不随车。那么抵押车的交易事实上就不是车辆本身了,而是将事关这辆车的“债权”关系进行交易,举个例子。比如A欠了B一笔钱,而A无力偿还,所以A将手里的一辆车抵押给B,并且说明等到凑足欠款之后,再赎回车辆。但是B等着用钱,而C又有买车的需求,所以B便将债权转交给C。那么C便拥有了这辆车,B作为中间人,便再也没有债权关系,债权关系变成了A和C,由于在这个过程中,很多抵押车并没有进行过户,所以基本上都是以协议或者口头约定为主。
既然是抵债,而且还不能过户,那么在这个过程中,估价是要远低于实际价格的,所以几万块钱买到几十万的抵押豪车,还真是非常有可能的。如果是来路比较正的抵押车,那么等到如果车主来赎车,拿出债权转让合同,他还钱,你还车,可谓是皆大欢喜,你白白开了几年车,说不定还能赚钱;如果对方不来赎车,那么就这样开着也挺好。
不过既然是大家都知道的便宜,其中肯定有很多风险。事实上抵押车行当的水是相当深的,很多消费者对于这些抵押车的来路是没有办法追本溯源的,如果只看到了便宜,而没有看到这款车到底经历了几次抵押,那么情况就完全不一样了。如果这辆车还处在按揭未解押的状态下,那么一旦原车主贷款断供,车辆就会被直接收回,所谓的债权转让合同也就没有意义了,购买抵押车所花的钱也就同时打了水漂。
而且重要的是,不管是银行还是金融机构的抵押车,基本上都会安装GPS定位器,很多按揭贷款的车主,在还完贷款办完解押手续之后,一般也都不会去拆安装在车内的GPS定位器,因为正规的机构,车主还完贷款之后,也没闲工夫去检测车辆的动向。但是对于有些非正规的抵押机构,尤其是小额贷款公司等,会利用GPS定位器来追踪车辆,前脚刚刚将抵押车出售,后脚就利用备用钥匙将车偷走,而且这些机构的一般都背景深厚,一般消费者很难与之周旋,甚至可能出现野蛮车主上门找茬,总之如果遇上这其中任何一种情况,结果都是非常麻烦的。
所以其实天上掉馅饼的事儿,偶尔出现一两回是有可能的,但是绝对不可能成为一个正规行业。抵押车也是如此,如果抵押车行业正规且没有风险,国内就不会有二手车交易行业了,花几万块钱就能买到几十万的车,这种好事怎么可能落在大多数人头上呢?所以其实我们建议大家在买车的时候,不管是新车还是还是二手车,最好都通过正规渠道去购买,也就是将车辆的所有权收归车主名下,贪小便宜这种事,最好不要干!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