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无力偿还贷款,被法院强制执行后还需要还吗
如果法院裁定为中止执行,在终止执行情形消失后,恢复执行。
如果法院裁定为终结执行,一般不会恢复执行。
《民事诉讼法》
第二百五十六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裁定中止执行:
(一)申请人表示可以延期执行的;
(二)案外人对执行标的提出确有理由的异议的;
(三)作为一方当事人的公民死亡,需要等待继承人继承权利或者承担义务的;
(四)作为一方当事人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终止,尚未确定权利义务承受人的;
(五)人民法院认为应当中止执行的其他情形。
中止的情形消失后,恢复执行。
二百五十七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裁定终结执行:
(一)申请人撤销申请的;
(二)据以执行的法律文书被撤销的;
(三)作为被执行人的公民死亡,无遗产可供执行,又无义务承担人的;
(四)追索赡养费、扶养费、抚育费案件的权利人死亡的;
(五)作为被执行人的公民因生活困难无力偿还借款,无收入来源,又丧失劳动能力的;
(六)人民法院认为应当终结执行的其他情形。
❷ 银行贷款无力偿还,被告上法院后会怎么处理会不会要求我还
银行会综合考虑你的情况,如果有能力偿还,将强制执行,例如拍卖名下房产,有价证券,汽车等资产
❸ 民间借贷一年不超过几次合法
民间借贷只有利率限制,没有次数限制。
(3)无力偿还贷款一年去几次法院扩展阅读: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2020年第二次修正)
法释【2020】17号,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按照人民法院受理民间借贷案件的时间(立案时间)
一、受理时间在2020年8月20日之前的案件
按照原2015年的民间借贷规定执行
1、借款年利率不高于24%的,支持;
2、借款年利率24%-36%的部分,利息已经支付的,不再返还;未支付的,可不再支付;
3、借款年利息超过36%的部分,无效。已经支付的,可要求予以返还。
二、2020年8月20日之后新受理的民间借贷案件
根据《民法典》第六百七十九条的规定,借贷合同的成立日期,即出借人实际支付出借款项的日期。
1、借贷合同成立于2020年8月20日之前的,最高利息标准实行分段计算:
(1)自合同成立之日起,至2020年8月19日期间的利息,按照原2015年的司法解释计算。
(2)自2020年8月20日到借款返还之日的利率,不得超过起诉时一年期LPR的四倍。
2、借贷合同成立于2020年8月20日之后的,最高年利息不得超过合同成立时一年期LPR的四倍。
【注】自2020年8月至今(2021年2月20日),中国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发布的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为3.85%,四倍为15.4%。
【法规引用】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2015年)
第二十六条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未超过年利率24%,出借人请求借款人按照约定的利率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超过年利率36%,超过部分的利息约定无效。借款人请求出借人返还已支付的超过年利率36%部分的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2020第二次修正)
第二十五条出借人请求借款人按照合同约定利率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但是双方约定的利率超过合同成立时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四倍的除外。
前款所称“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是指中国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自2019年8月20日起每月发布的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
第三十一条本规定施行后,人民法院新受理的一审民间借贷纠纷案件,适用本规定。
2020年8月20日之后新受理的一审民间借贷案件,借贷合同成立于2020年8月20日之前,当事人请求适用当时的司法解释计算自合同成立到2020年8月19日的利息部分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对于自2020年8月20日到借款返还之日的利息部分,适用起诉时本规定的利率保护标准计算。
❹ 因债务问题,司法拘留一年最多拘留几次,一次可以拘留多长时间
司法拘留无次数限制,一次最高期限为十五日。但司法惯例认为,同一行为一般只给予一次司法拘留。如拒不执行生效法律文书,没有新的情节,法院一般不再司法拘留,但是刑法上有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
根据《民事诉讼法》:
第一百一十五条对个人的罚款金额,为人民币十万元以下。对单位的罚款金额,为人民币五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
拘留的期限,为十五日以下。
被拘留的人,由人民法院交公安机关看管。在拘留期间,被拘留人承认并改正错误的,人民法院可以决定提前解除拘留。
(4)无力偿还贷款一年去几次法院扩展阅读:
法拘留是拘留的一种。人民法院对妨害民事诉讼、行政诉讼情节严重的人,在一定期间内限制其人身自由的一种强制措施。根据中国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的规定,适用司法拘留这一强制措施时,首先,应由承办案件的合议庭或者独任审判员提出意见,报请本法院院长审查批准,然后,制作《拘留决定书》,交司法警察执行。
执行拘留时,执行人员要向被拘留人出示并宣读《拘留决定书》。被拘留人由人民法院交公安机关看管。被拘留人对人民法院的决定不服的,.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复议。但复议期间,不停止决定的执行。在拘留期间,被拘留人承认并改正错误的,人民法院可以决定提前解除拘留。
❺ 借钱无力偿还法院会怎么判
借款到期后无力偿还,可以双方协商达成还款协议,不会被判刑。
借款属于民事行为,借款到期不能偿还属于民事纠纷,双方可以协商解决,协商不成可以到法院起诉,法院可以根据证据判决。债权人胜诉后,可以申请法院强制执行。如果没有可以执行财产就中止执行,只要被执行人没有配合法院工作就不会被拘留、逮捕或者判刑。
《合同法》第二百一十条的规定,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自贷款人提供借款时生效。
《民法通则》第一百零八条规定:“债务应当清偿。暂时无力偿还的,经债权人同意或者人民法院裁决,可以由债务人分期偿还。有能力偿还拒不偿还的,由人民法院判决强制偿还。”
《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三十六条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裁定,当事人必须履行。一方拒绝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也可以由审判员移送执行员执行。
(5)无力偿还贷款一年去几次法院扩展阅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二百五十五条 被执行人不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的,人民法院可以对其采取或者通知有关单位协助采取限制出境,在征信系统记录、通过媒体公布不履行义务信息以及法律规定的其他措施。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限制被执行人高消费及有关消费的若干规定》(2010年5月17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487次会议通过,根据2015年7月6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657次会议通过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修改〈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限制被执行人高消费的若干规定〉的决定》修正,该修正自2015年7月22日起施行)
第三条 被执行人为自然人的,被采取限制消费措施后,不得有以下高消费及非生活和工作必需的消费行为:
(一)乘坐交通工具时,选择飞机、列车软卧、轮船二等以上舱位;
(二)在星级以上宾馆、酒店、夜总会、高尔夫球场等场所进行高消费;
(三)购买不动产或者新建、扩建、高档装修房屋;
(四)租赁高档写字楼、宾馆、公寓等场所办公;
(五)购买非经营必需车辆;
(六)旅游、度假;
(七)子女就读高收费私立学校;
(八)支付高额保费购买保险理财产品;
(九)乘坐G字头动车组列车全部座位、其他动车组列车一等以上座位等其他非生活和工作必需的消费行为。
被执行人为单位的,被采取限制消费措施后,被执行人及其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影响债务履行的直接责任人员、实际控制人不得实施前款规定的行为。因私消费以个人财产实施前款规定行为的,可以向执行法院提出申请。执行法院审查属实的,应予准许。
❻ 银行贷款无力偿还,多长时间被起诉
银行贷款逾期90天以上银行会起诉处理。银行向法院起诉处理的,人民法院作出判决后,借款人应当积极履行还款义务,拒不履行的,银行可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法院在此期间会查封、扣押借款人的财产。
【拓展资料】
一、起诉是一个法律术语,指当事人就民事纠纷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人民法院依照法定程序进行审判的行为。即请求法院通过审判,使被告人承担某种法律上的责任和义务。起诉须有明确的被告人、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根据,还须属于受诉法院管辖范围。
二、刑事诉讼中的起诉,指享有控诉权的国家机关和公民,依法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法院对指控的内容进行审判,以确定被告人刑事责任并依法予以刑事制裁的诉讼活动。人民法院审理的各种案件,是以公诉机关或者当事人的起诉为前提,如果没有人起诉,法院对任何案件都不主动审理。法院如果接受起诉,同意进行审理,称为受理。起诉的成立,标志诉讼中审判程序开始。
三、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向法院起诉的,案件必须与原告有法律上的利害关系。仝国权就属于与案件有利害关系的原告。而如果是仝国权的父亲向法院起诉那就不可以了,因为张某并没有借其父亲的钱。如果仝国权有事确实不能亲自到法院起诉,可以委托父亲或其他亲属到法院起诉,但必须有书面委托书。
四、首先要写一份合格的起诉状,诉状的内容包括原告、被告的基本情况(明确的姓名、住址、职业、年龄、工作单位等)、诉讼请求、事实与理由。其次,要提供主要证据的复印件以及原告身份证复印件。就仝国权案件而言,应当提供的材料有:诉状2份、知道张某借其钱的证人书面证言两份、仝国权身份证复印件一份。
五、当事人起诉,首先应提交起诉书,并按对方当事人人数提交相应份数的副本。当事人是公民的,应写明双方当事人的姓名、性别、年龄、籍贯、住址;当事人是单位的,应写明单位名称、地址、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姓名。起诉书正文应写明请求事项和起诉事实、理由,尾部须署名或盖公章。
❼ 银行贷款无力偿还法院会怎么处理
法律分析:判决生效后两年之内原告可以向法院申请执行;执行过程中被告不存在有能力而拒不履行判决的情形,就不会承担刑事责任(不会坐牢);只要银行同意,双方可以签订协议,分期偿还。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二百三十九条 申请执行的期间为二年。申请执行时效的中止、中断,适用法律有关诉讼时效中止、中断的规定。前款规定的期间,从法律文书规定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法律文书规定分期履行的,从规定的每次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法律文书未规定履行期间的,从法律文书生效之日起计算。
❽ 无力偿还贷款要坐牢吗
无力偿还银行贷款,只是民事纠纷,不会坐牢。
如果银行起诉到法院,法院判决后,债务人不履行法院判决,银行可以申请法院强制执行。债务人有履行判决能力,而拒不执行的,情况严重的会构成拒不执行判决罪。如果确实履行困难,法院也会宽限履行时间的。
法律条文:《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条【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
(8)无力偿还贷款一年去几次法院扩展阅读:
《民法通则》第一百零八条规定:“债务应当清偿。暂时无力偿还的,经债权人同意或者人民法院裁决,可以由债务人分期偿还。有能力偿还拒不偿还的,由人民法院判决强制偿还。”由此可见,债务人必须偿还债务是肯定的。但目前社会上债务得不到偿还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无力偿还,另一种是有能力而拒不偿还。而《民法通则》对此也仅作了上述原则性规定。
实践中,债务人无力偿还又有两种不同的情况:一种是暂时无力偿还。如属于这种情况,可按照上述《民法通则》的有关规定,由债务人分期偿还。另一种是永久无力偿还。如果是永久无力清偿的话,则只能就债务人的个人现有财产来清偿了,这就要经过法院审理、作出判决,再付诸执行,也就是说债务人有多少个人财产可供执行,债权人就拿多少。
私人之间的借款要慎重。借钱给人,必须了解对方的资信情况,就是亲朋好友之间的互通有无、如果数额较大的话,除立借据外,也要尽可能由借款人提供担保或以一定财产作抵押,这样就可减少风险。
❾ 请问银行贷款无力偿还,多长时间后,不再追究当事人法律责任等待您的热心回应!
会一直追究法律责任,欠别人钱都是要还的,民间借贷属于民事纠纷,如果确实没有能力还款的话,经过调解或者是经过法院判决,可以分期还款,这也是属于可以和对方协商的内容。
法律分析
针对欠债无力偿还的问题,有明确表示,无论暂时的偿还能力如何,债务是必须偿还的,暂时无力偿还的可以分期偿还,有力偿还但拒不偿还的由法院强制执行偿还。判断有无偿还能力是由法院来认定,当债权人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债务人偿还欠债时,法院受理后就会开始债务人财产状况的调查,财产状况包括不动产、流动资产和有无转移财产行为的情况,主要是查债务人名下有无可以执行的合法财产,如果法院发现债务人存在合法的可执行财产,就可以认定债务人有偿还能力,法院就可以判决债务人执行偿还义务,如拒不执行,法院则会介入进行强制执行。同样的,如果法院调查出债务人确实没有足够的可执行合法财产,或者完全没有,法院会认定债务人无偿还能力。无偿还能力的情况下,也分两种,一种是暂时无偿还能力,一种是永久无偿还能力。就比如是开公司的,公司暂时资金周转不过来,只是暂时无偿还能力,这种情况下按照法律的规定,债务人通过分期方式对所欠债务进行清偿。当无偿还能力是永久的时候,也就是说以后比现在更没钱,对应的情况可以是债务人欠了超出偿还能力的巨额债务,债务人现有的财产需要被拿来清偿,具体的判决由法院审理后作出。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三百一十三条 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❿ 我因欠银行贷款暂时无力偿还被起诉了,法院判决后多久会执行判决后还可以分期还吗会不会坐牢
法院判决后的执行期限是永久性的,但是胜诉方申请执行的期限是两年。判决后进行执行后实在无法偿还的,可以协商分期还贷,但是如果有能力履行却明确表明拒绝还款的话是会被追究刑事责任并坐牢的。
法律分析
因欠银行贷款暂时无力偿还被起诉属于民事诉讼,法院判决生效后两年之内原告可以向法院申请执行。可否分期偿还可以与原告银行协商分期偿还,如果原告银行同意,就可以分期还。欠银行贷款遭到起诉通常属于一般借贷纠纷,借贷纠纷是一种民事法律关系,应受民事法律调整,不产生刑事责任,也就是不会坐牢。一般而言银行起诉是出于追索贷款,只要到时候看看法院的传票就知道了,如果银行想要让当事人承担刑事责任,那么应当通过公安机关刑事立案、然后走公诉程序;所以及时还款就可以了。欠银行贷款有一种不属于借贷纠纷的特殊情况,是触犯刑法的,叫做贷款诈骗罪。贷款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编造引进资金、项目等虚假理由、使用虚假的经济合同、使用虚假的证明文件、使用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超出抵押物价值重复担保或者以其他方法,诈骗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数额较大的行为。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二百三十六条 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裁定,当事人必须履行。一方拒绝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也可以由审判员移送执行员执行。调解书和其他应当由人民法院执行的法律文书,当事人必须履行。一方拒绝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
第二百三十九条 申请执行的期间为二年。申请执行时效的中止、中断,适用法律有关诉讼时效中止、中断的规定。前款规定的期间,从法律文书规定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法律文书规定分期履行的,从规定的每次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法律文书未规定履行期间的,从法律文书生效之日起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