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股东借款几年了一直没有收回怎么办
会计不必为股东承担责任。股东的事让股东自己去解决。
B. 银行信贷员因贷款,到期未收回,贷款100万,能真么处理
由上级机关下达限期收贷令,并在下发之日起,给予相关人员待岗处理,并通报批评,在限期内未收回的,派出工作组调查情况,如在贷款过程中发现违规情况,将依法追求信贷员及相关人员的责任,严重的追求刑事责任,同时向法院起诉借款人,追求借款人的法律责任。严重的,借款人将被处以罚款,变卖借款人财产清偿,对借款人人身处以拘役,劳教,判刑等。
C. 银行贷款超过三年没催收怎么办
早晚的事 或是你电话是不换了联系不上
D. 公司借款给个人(或公司),超过一年没有收回来的,要交个人所得税吗
首先,这里不涉及个人所得税
其次,若要缴税,也是企业所得税。在申报所得税时,因应收账款不属于当期损益科目,所以不涉及,但是应收账款引起的财务费用,若财务费用是借方余额,是允许税前扣除的
E. 公司借款给个人,超过一年没有收回来的,公司要交哪些税税法有这样规定吗
你讲的应该是所得税法里的: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吧!你所讲的一年,应该指的是在该纳税年度终了后吧!(比如你是该企业的投资企业的投资人,你9月份借了钱,如果年底你不还,就应该交个人所得税吧(一般情况下,一个纳税年度是指1月1号到12月31号))
除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以外的其他企业的个人投资者,以企业资金为本人、家庭成员及其相关人员支付与企生产经营无关的消费性支出及购买汽车、住房等财产性支出,视为企业对个人投资者的红利分配,依照“利息、股息、红利所得”项目计征个人所得税。企业的上述支出不充许在所得税前扣除。
纳税所度内个人投资者从其投资企业(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除外)借款,在该纳税年度终了后既不归还又未用于企业生产经营的,其未归还的借款可视为企业对个人投资者的红利分配,依照“利息、股息、红利所得”项目计征个人所得税。
F. 有关金融机构贷款逾期未收回的处理,高手请进,十分感谢
09年4月1日贷款到期,如果企业没有还款,就算逾期贷款了(展期是要经过银行批准并签订协议的,所以不是你理解的超过了就展期了),由于应收未收利息未超过利息核算期,本金逾期也没超过90天,应按照权责发生制计算营业税。
G. 根据新会计制度规定,超过几年未收回的往来账款,可做为呆死帐处理
根据新会计制度规定,超过三年未收回的往来账款,可做为呆死帐处理.
一、呆死帐的账务处理
(一)一般是财务部门负责收集相关证据,收集证据后写出关于核销坏账的报告,然后报请董事会或厂长经理办公会I或类似机构)批准后,进行账务处理.
证据一般包括:自然人死亡或被宣告死亡.法人被吊销营业职照清算或破产,或处于无偿还能力状况且处于连续状态的等
(二)往来款所形成的呆死账,按照程序批准以后,做以下会计分录:
1、应收帐款变死帐先报批然后做坏帐处理
借:坏账准备
贷:应收帐款-*单位
2、年末计提坏账准备=(应收帐款+其他应收款-关联方企业往来帐)*0.5%
借:管理费用-坏账准备金
贷:坏账准备-计提坏账准备金
(如果坏账准备余额不足时,继续补提)
3、应付帐款不用支付时
借:应付帐款-*单位
贷:营业外收入
二、国税发(2003)45号文《关于执行〈企业会计制度〉需要明确的有关所得税问题的通知》,文件主要明确了两方面的内容:
一是重新界定了税前扣除坏帐准备的计提范围,允许企业按照执行《企业会计制度》计提范围(应收帐款、其他应收款)税前扣除0.5%的坏帐准备;
二是明确了坏帐准备的性质为“可抵减时间性差异”,该文件自2003年1月1日起执行。
(7)超过一年以上未收回的贷款扩展阅读:
以下情况可以认定为呆账
1、借款人和担保人依法宣告破产、关闭、解散或撤销,并终止法人资格,金融企业对借款人和担保人进行追偿后,未能收回的债权;
2、借款人死亡,或者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的规定宣告失踪或者死亡,金融企业依法对其财产或者遗产进行清偿,并对担保人进行追偿后,未能收回的债权;
3、借款人遭受重大自然灾害或者意外事故,损失巨大且不能获得保险补偿,或者以保险赔偿后,确实无力偿还部分或者全部债务,金融企业对其财产进行清偿和对担保人进行追偿后,未能收回的债权;
4、借款人和担保人虽未依法宣告破产、关闭、解散、撤销,但已完全停止经营活动,被县级及县级以上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法注销、吊销营业执照,金融企业对借款人和担保人进行追偿后,未能收回的债权;
5、借款人和担保人虽未依法宣告破产、关闭、解散、撤销,但已完全停止经营活动或下落不明,未进行工商登记或连续两年以上未参加工商年检,金融企业对借款人和担保人进行追偿后,未能收回的债权;
6、借款人触犯刑律,依法受到制裁,其财产不足归还所借债务,又无其他债务承担者,金融企业经追偿后确实无法收回的债权;
7、由于借款人和担保人不能偿还到期债务,金融企业诉诸法律,经法院对借款人和担保人强制执行,借款人和担保人均无财产可执行,法院裁定终结、终止或中止执行后,金融企业仍无法收回的债权;
H. 公司借款给个人,或者是公司,超过一年没有收回来的,公司要交个人所得税吗税法有这样规定吗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规范个人投资者个人所得税征收管理的通知》(财税[2003]158号)的规定,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的个人投资者以企业资金为本人、家庭成员及其相关人员支与企业生产经营无关的消费性支出及购买汽车、住房等财产性支出,视为企业对个人投资者利润分配,并入投资者个人的生产经营所得,依照“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项目计征个人所得税。
-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为个人购买房屋或其他财产征收个人所得税问题的批复》(财税[2008]83号)则对上述政策进行了补充和完善,规定:
1.根据《个人所得税法》和《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规范个人投资者个人所得税征收管理的通知》(财税[2003]158号)的有关规定,符合以下情形的房屋或其他财产,不论所有权人是否将财产无偿或有偿交付企业使用,其实质均为企业对个人进行了实物性质的分配,应依法计征个人所得税。
(1)企业出资购买房屋及其他财产,将所有权登记为投资者个人、投资者家庭成员或企业其他人员的;
(2)企业投资者个人、投资者家庭成员或企业其他人员向企业借款用于购买房屋及其他财产,将所有权登记为投资者、投资者家庭成员或企业其他人员,且借款年度终了后未归还借款的。
2.对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的个人投资者或其家庭成员取得的上述所得,视为企业对个人投资者的利润分配,按照“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项目计征个人所得税;对除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以外其他企业的个人投资者或其家庭成员取得的上述所得,视为企业对个人投资者的红利分配,按照“利息、股息、红利所得”项目计征个人所得税;对企业其他人员取得的上述所得,按照“工资、薪金所得”项目计征个人所得税。
根据上述规定,企业其他人员向企业借款用于购买房屋及其他财产,将所有权登记为投资者、投资者家庭成员或企业其他人员,且借款年度终了后未归还借款的,按照“工资、薪金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否则,个人向企业借款未购买房屋及其他财产,不并入“工资、薪金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
I. 没有超过诉讼时效的贷款能不能进行核销
没有超过诉讼时效的贷款能不能进行核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我国《金融企业呆账核销管理办法》有关规定如下:
金融企业经采取所有可能的措施和实施必要的程序之后,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债权或者股权可认定为呆账:
(一)借款人和担保人依法宣告破产、关闭、解散或撤销,相关程序已经终结,金融企业对借款人和担保人进行追偿后,未能收回的债权;法院依法宣告借款人破产后3年以上仍未终结破产程序的,金融企业对借款人和担保人进行追偿后,经法院或破产管理人出具证明,确实不能偿还的债权。
(二)借款人死亡,或者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的规定宣告失踪或者死亡,金融企业依法对其财产或者遗产进行清偿,并对担保人进行追偿后,未能收回的债权。
(三)借款人遭受重大自然灾害或者意外事故,损失巨大且不能获得保险补偿,或者以保险赔偿后,确实无力偿还部分或者全部债务,金融企业对其财产进行清偿和对担保人进行追偿后,未能收回的债权;
(四)借款人和担保人虽未依法宣告破产、关闭、解散、撤销,但已完全停止经营活动,被县级及县级以上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法注销、吊销营业执照,金融企业对借款人和担保人进行追偿后,未能收回的债权。
(五)借款人和担保人虽未依法宣告破产、关闭、解散、撤销,但已完全停止经营活动或下落不明,未进行工商登记或连续两年以上未参加工商年检,金融企业对借款人和担保人进行追偿后,未能收回的债权;
(六)借款人触犯刑律,依法受到制裁,其财产不足归还所借债务,又无其他债务承担者,金融企业经追偿后确实无法收回的债权;
(七)由于借款人和担保人不能偿还到期债务,金融企业诉诸法律,借款人和担保人虽有财产,对借款人和担保人强制执行超过2年以上仍未收回的债权;或借款人和担保人虽有财产,进入强制执行程序后,由于执行困难等原因,经法院裁定终结或终止(中止)执行程序的债权;或借款人和担保人无财产可执行,法院裁定执行程序终结或终止(中止)的债权。
(八)金融企业对债务人诉诸法律后,或债务人按照《破产法》相关规定进入重整或和解程序后,重整计划或和解协议经法院裁定通过,根据和解协议或重整协议,金融企业无法追偿的剩余债权。
(九)对借款人和担保人诉诸法律后,因借款人和担保人主体资格不符或消亡等原因,金融企业经追偿后仍无法收回的债权。
(十)由于上述(一)至(九)项原因借款人不能偿还到期债务,金融企业依法取得抵债资产,抵债金额小于贷款本息的差额,经追偿后仍无法收回的债权。
(十一)开立信用证、办理承兑汇票、开具保函等发生垫款时,凡开证申请人和保证人由于上述(一)至(十)项原因,无法偿还垫款,金融企业经追偿后仍无法收回的垫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