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你如何看待“提前消费”
我现在是能不用“提前消费”就尽量不用,因为自己并没有那么强的自控力,“提前消费”很容易让我在下一个月过着还款的生活。
大学的时候就经常提前消费,那个时候使用了花呗、白条这些东西,额度几千块钱,对于学生党来说这样的额度是比一个月的生活费还要多的,开始几个月用着没什么感觉,直到自己的存款一点点的没有以后才意识到,这样下去不行。
是否要进行“提前消费”主要要看自己有没有有自控力,购买的东西有没有超出自己的购买能力,只要不是过度去消费,大部分“提前消费”还是不会出现太大的问题。
最后我们应当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掌握必要的理财知识,其实面对花呗、借呗、小额贷款的良苦用心,我们消费可以,但不要超过自己的承载能力;如今人们生活在充斥着“提前消费”的环境中,在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基础上,如何使财富增值、提高自己的消费承受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Ⅱ 如何看待大学生超前消费和大学生贷款现象
大学生超前消费和大学生贷款现象不可取 亟需树立正确消费观
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问卷网,对2000名大学生的调查显示,55.3%的受访大学生每月生活费为1000~2000元。77.8%的受访大学生称身边透支消费普遍。关于大学生超前消费的原因,63.7%的受访者认为是受超前消费观影响,62.0%的受访者直言是攀比心虚荣心作祟。88.5%的受访者认为大学生亟须树立正确消费观。(中青在线刊载,2016年10月11日)
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他们充满了青春和活力,在大学校园接受着知识的熏陶,社会经验不足,思想相对单纯,在这个充满了物质诱惑和物化价值观充斥的世界中,也不停地进行着自身和外界的价值选择博弈。
外在的世界给大学生群体提供了便易的消费工具,让一些大学生面临着校园贷款困境、信用卡过度透支等等现象问题,它们成为了现实中大学生群体不得不面对的一个客观存在。在这个旋涡中,许多的大学生还是有着自己的反思,并非一味地沉溺不拔。但是即便如此,仍然有着一拨又一拨的大学生前赴后继,客观构造出了上述的调查结果。
这就不得不引发我们进一步的思考,问题究竟出在哪里了?经过梳理,我们可以发现多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大学校园的教育与现实脱节,并未能将这一客观状况广泛深入地融入相应的课堂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起正确的消费观和价值观,没有能很好地做到提前预警打预防针的作用。我们只是在提正确的消费观,认为超前消费带来了很多困境和问题,因此是不对的,那么什么样的消费观才是正确的消费观呢,并未能获得系统告知。二是家庭教育的不足。父母供养子女上大学,将生活费打给了子女并非就结束了任务,引导和督促子女正确地使用资金,是比钱本身更有价值意义的事项。三是银行等金融机构针对大学生群体办理信用卡等具有资金透支功能的金融工具时把关偏松,未能从严,让许多大学生在不具备正确消费观和资金偿还能力的情况下透支消费,从而将负债转嫁到了其父母家庭身上。四是一些放贷平台降低门槛,放低行业标准,为谋取利益,专门向大学生群体放贷,造成一系列校园社会问题。
当然,问题的原因也不一而足。这些专向大学生敞开的信贷机遇,实际上在一定程度上暗示了大学生的超前消费,甚至就是透支型消费行为选择。学校和家庭教育引导的缺位或不足,造成不谙世事的大学生缺乏抵御外在诱惑的理性武器。
消费观背后隐藏的是价值观。有什么样的内在价值观,就会有着什么样的消费行为,它是消费行为的深层驱动力。我们的教育和这个充满诱惑的世界有着知识和理性认知应对的不对称,从根本上来说,正确的消费观的树立,除了对外在的金融信贷给予更加法制化规范而外,我们还得将目光投向校园课堂本身,让它为大学生们补上这一课,或提前打好预防针、鉴别针。
Ⅲ 对于大学生贷款消费怎么看
没法看
Ⅳ 如何评价大学生贷款消费
大学生作为消费者不应该贷款!!但是看是什么样字的学生了.一个人的心理的想法是不一样的!有的是玩的有的就是用来花的 用在好的方面就是应该的 不要把自己弄来的钱用来玩了就行 想贷款怎么想就看你的了啊!
Ⅳ 花呗借呗不得向大学生放款,你如何看待大学生贷款消费的现象
贷款消费已经让大学生身陷债务过重以及信用违约的风险。
大学生贷款消费已经成为了一种流行风气,因为现在基本上绝大多数大学生都有过,甚至是正在使用贷款进行消费。这可以说是一种很不好的社会风气,因为大学生并不属于高消费的人群,而且大学生如果钱不够用的话,可以选择去打工来赚取生活费,因为大学生已经属于成年人,所以大学生也可以打工来赚钱。然而并不是所有的大学生都属于勤工俭学的类型,绝大多数的大学生并不知道钱财有多么的不容易挣。
一、超前消费很难让大学生养成储蓄资金的习惯。储蓄一些资金来进行应急其实是一种很好的习惯,因为这样可以使自己在遇到困难的时候不用为钱发愁。然而现在的大学生在大学生涯中所花费的钱财远远超过很多人的想象,但是大学生花费的这些金钱绝大多数都不是为了学习和生活,反而是为了满足个人虚荣心,因此我们看到有些大学生贷款去买一些昂贵的奢侈品,然而大学生们往往忽视了自己在这个年纪其实并不需要用奢侈品来装饰自己,体现自身的价值。
大学生是祖国发展的未来,如果大学生在没有走出校园之前就欠下了巨额债务,那么大学生的未来发展也会变得非常的黯淡。因此我们也希望有关部门能够严格的对大学生使用贷款消费的现象进行严格的处理和监督,只有这样才能够保护大学生的未来发展。
Ⅵ 不少大学生都习惯于以超前消费,如何看待大学生贷款消费
我觉得大学生贷款消费是属于超前消费,我不建议大学生这样做。现在随着网络的发展,很多学生花钱意识都非常超前,而且各种贷款机构的出现真的是不太好,现在大学生的花钱意识都比较淡薄,因为他们在学校里总是盲目的去追求一些名牌或者是追求一些比较不切实际的东西,而当自己目前的金钱达不到自己的要求,是跟家里要家里不会给,所以就造成了他们去贷款机构借钱的这种现象。而且大学生这种意识都比较淡薄,他们觉得借的钱自己马上就会还,但是没有想到的是可能会被套路贷等一些机构给套路了,最后钱越滚越大,到了自己无法控制的地步,只能让自己的父母来出面解决偿还。
还在上学期间,大学生基本上没什么收入来源。当利益蒙蔽了孩子的双眼之后,他什么事情都能够做得出来,从刚开始借几百块钱到最后的借几万,乃至于几十万,然后才会感觉到事情的严重,现在这种现象出现的比比皆是,所以小编常年建议让这些贷款机构严格管制,不要放款给大学生。
Ⅶ 你如何看待大学生超前消费
大学生超前消费和大学生贷款现象不可取 亟需树立正确消费观
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问卷网,对2000名大学生的调查显示,55.3%的受访大学生每月生活费为1000~2000元。77.8%的受访大学生称身边透支消费普遍。关于大学生超前消费的原因,63.7%的受访者认为是受超前消费观影响,62.0%的受访者直言是攀比心虚荣心作祟。88.5%的受访者认为大学生亟须树立正确消费观。(中青在线刊载,2016年10月11日)
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他们充满了青春和活力,在大学校园接受着知识的熏陶,社会经验不足,思想相对单纯,在这个充满了物质诱惑和物化价值观充斥的世界中,也不停地进行着自身和外界的价值选择博弈。
外在的世界给大学生群体提供了便易的消费工具,让一些大学生面临着校园贷款困境、信用卡过度透支等等现象问题,它们成为了现实中大学生群体不得不面对的一个客观存在。在这个旋涡中,许多的大学生还是有着自己的反思,并非一味地沉溺不拔。但是即便如此,仍然有着一拨又一拨的大学生前赴后继,客观构造出了上述的调查结果。
这就不得不引发我们进一步的思考,问题究竟出在哪里了?经过梳理,我们可以发现多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大学校园的教育与现实脱节,并未能将这一客观状况广泛深入地融入相应的课堂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起正确的消费观和价值观,没有能很好地做到提前预警打预防针的作用。我们只是在提正确的消费观,认为超前消费带来了很多困境和问题,因此是不对的,那么什么样的消费观才是正确的消费观呢,并未能获得系统告知。二是家庭教育的不足。父母供养子女上大学,将生活费打给了子女并非就结束了任务,引导和督促子女正确地使用资金,是比钱本身更有价值意义的事项。三是银行等金融机构针对大学生群体办理信用绝派卡等具有资金透支功能的金融工具时把关偏松,未能从严,让许多大学生在不具备正确消费观和资金偿逗瞎还能力的情况下透支消费,从而将负债转嫁到了其父母家庭身上。四是一些放贷平台降低门槛,放低行业标准,为谋取利益,专门向大学生群体放贷,造成一系列校园社会问题。
Ⅷ 大学生提前消费的观念形态好吗
大学生提前消费的观念总体是好的,但一部分无法控制自己消费欲望的学生让自己债台高筑,这就不好了。换句话说,只要能控制住自己的消费欲望,做到合理消费就是好的。
没有办法的他们只能将目光转向那些号称低利率放款快的网络贷款平台,殊不知他们产生想法时已然羊入虎口。低利率只是陷阱,到时会利滚利,从1000到10万只是几个月的事情。很多大学生受不了网络贷款平台的追债纷纷跳楼轻生,所以提前消费的观念无论好坏,在有克制能力的大学生那就是好的,反之即使是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