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我国汽车消费信贷的现状及前景
汽车金融业的发展状况决定了潜在的汽车消费欲望转化为现实的消费需求的可能性。但由于信用体系的不完善,致使中国汽车金融市场存在巨大的市场风险,在相当程度上阻碍了汽车金融在我国的进一步发展;
要加快发展和扩大汽车消费信贷,支持有条件的汽车供应商建立面向全行业的汽车金融公司,引导汽车金融机构与其他金融机构建立合作机制,使汽车消费信贷市场规模化、专业化程度显著提高,风险管理体系更加完善。
如果说2003年与2004年的中国汽车市场分别是“井喷”和“低迷”的一年,那么2005年对于中国汽车市场而言,可以说是平稳发展的一年。中国汽车产销量在这一年创下历史新高,总量达到570万辆,其中,轿车产量295.84万辆,年增长26.9%。
尽管去年我国汽车产销增幅较大,但是汽车消费主要还是靠现款支付的,仍有巨大的购车需求由于得不到信贷支持而不能满足。在这种情况下,汽车金融业的发展状况决定了潜在的汽车消费欲望转化为现实的消费需求的可能性,并最终影响到我国汽车产业以及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银行对消费者汽车信贷支持的现状
2005年,对于不少准备买车的消费者而言,贷款购车越来越难了,这并不是因为银行贷款压力小,而是由于如果投放不当则可能会导致银行不良资产的增多。两三年前盛极一时的“零首付”提车,导致的是接踵而来的车贷大面积呆账、坏账。但是,在丰厚利润的诱惑下,商业银行并没有由于巨大的信用风险而彻底放弃这项业务,他们的努力主要集中在以下两方面:
首先,对于大多数商业银行而言,他们也知道杯弓蛇影并不足取,从而在采取手段控制违约风险的前提下,他们恢复了汽车信贷业务。目前各家银行都提高了贷款审核力度,从而有效加强对贷款人的信用监察力度。相比以前,现在从银行直接贷款购车的手续要繁琐的多。
其次,有些商业银行既想在汽车金融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又想有效控制风险,降低不良贷款比率。他们选择了与国外汽车金融巨头合作或者直接入股筹建汽车金融公司的做法,同时还有一些商业银行选择了与某个汽车生产商合作,。
我国汽车消费信贷目前的主要问题
汽车金融服务业在我国发展的时间尚短,且由于我国的特殊国情,没有一套较为完备的国外经验供我们参考,因此在其发展过程中的问题主要在于以下几点。
1.信用体系与社会保障体系的发展与完善
在我国,信用体系还不完善,很多人由于其短期行为而违约,致使汽车金融市场存在巨大的市场风险,在相当程度上阻碍了汽车金融在我国的进一步发展。
在存在问题的同时,我们也看到了各方面为改善这些问题作出的努力。中国人民银行征信管理局2005年11月表示,我国现有的央行征信系统已经收录3500万人的信息,涉及贷款金额2.14万亿元,目前2.14万亿元这个数据和我国相关个人消费贷款余额基本相当,意味着我国个人征信系统的覆盖面已经相当完全,将来这样个人信息系统涵盖的人群有望达到3亿人口,同时,农信社、外资银行和汽车金融公司也将逐步加入这一系统。
❷ 如何防范个人汽车消费贷款风险
目前,汽车消费贷款推进速度不快,关键是风险问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如何化解汽车贷款的风险呢?专家认为,化解风险的良方就是开办汽车消费贷款分期付款保险。 目前,汽车消费贷款推进速度不快,关键是风险问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如何化解汽车贷款的风险呢?专家认为,化解风险的良方就是开办汽车消费贷款分期付款保险。 所谓汽车贷款分期付款保险,就是以汽车消费贷款合同规定的还款责任为保险标的保险,它既是一种信用保险,同时又是汽车消费贷款的保证。目前,我国开办汽车贷款保险存在的主要风险是:价格下调风险;经济不景气的风险和道德行为风险。为减少承保风险,可以采取以下防范措施:
1、建章建制,按章办事。保险人应针对这一新的保险品种制定相关的制度规定,以便规范操作。如:对保险金额做出统一规定:根据贷款期限和银行利息的不同档次制定保险费率;明确规定保险责任;规定赔偿处理的时间;明确保险人、被保险人索赔时应提供的证明、材料。
2、把好保险审查关。重点审查以下内容:合同的订立是否具有合法性;合同的抵押、保证是否符合规定;贷款的对象、贷款者的条件是否符合有关规定;手续是否齐全。
3、订立较为严谨的保险合同。
4、实施严格的管理防范措施。
❸ 本人要写一篇关于汽车消费贷款的论文,请问哪里找到汽车消费贷款的数据
银行或汽车销售处和消费者
❹ 石家庄汽车贷款市场调研报告
到“范文网”找找答案吧!希望能帮到你!
❺ 汽车消费信贷对汽车产业的积极影响
汽车金融在国外发达国家已经有了百年的发展历史,汽车消费信贷作为汽车金融的初期形态,其对汽车业发展的促进作用已被国外汽车行业的发展实践所证实,然而这种汽车金融形态在我国却刚刚起步。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我国汽车产业高速发展,美国通用公司曾预测中国汽车市场到2010年将成为继美国、日本后的第三大汽车市场。在我国居民汽车需求不断膨胀的今天,个人车辆消费贷款已随着我国汽车时代的到来不断发展,但同时也暴露出很多问题。 本文在我国现阶段汽车消费信贷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对大力发展汽车消费信贷的意义进行了讨论;通过分析国外汽车消费信贷市场的发展概况,解析出国外汽车消费信贷促进汽车产业发展成功的原因;从影响汽车消费信贷市场发展的有关因素如经济环境、政策环境、社会环境和消费习惯等方面分析了我国汽车消费信贷市场现状低迷的症结所在;对中国汽车消费信贷市场的一些明显问题,如汽车消费市场尚未形成规模,汽车价格偏高,税费和使用费用负担沉重,相对较低的居民收入与预期收支不确定,社会信用体系尚未建立,个人信用制度缺失,公众信用意识淡薄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立足于产业经济学理论,提出了构建信用社会,建立健全和完善个人信用体系,建立个人资信评估机构和登记制度,引入专业的资信中介机构,以信用数据库平台为基础,各方共享资源,组建客户信用数据平台,完善法规制度建设,建立健全汽车信贷消费的法律体系,建立风险预警机制,提高汽车消费信贷经营主体的经营管理水平,降低汽车信贷业务成本,加大金融制度创新的力度,开发适合不同消费群体的金融产品,提高服务质量,完善“银行+保险+汽车经销商”的汽车信贷模式,充分利用互联网、实行贷款证券化等促进我国汽车消费信贷发展的基本措施。
❻ 汽车贷款 社会调研
汽车贷款中的风险与防范;
汽车贷款运营难点;
汽车贷款客户划分与营销;
汽车贷款发展中的瓶颈。
❼ 银行个人汽车消费贷款潜在风险有哪些,如何控制
针对个人汽车消费贷款风险点的存在,应采取以下措施:
(一)随时关注汽车市场状况,掌握不同类型、品牌车辆风险的大小,筛选优质客户,细分汽车产品市场。根据不同品牌、不同价位、不同型号车辆的市场价格变化趋势,确定不同的贬值程度;对于贬值风险较大的车辆,通过提高首付款比例、缩短贷款年限、追加担保等措施规避价格风险。
(二)尽快建立完善个人征信制度系统,建立对违约借款人有效的监督、制约机制。逐步推行个人授信额度管理,根据借款人的素质、工作情况、收入状况以及以往的信用记录,建立客户信息系统和个人信用等级评定体系,有效降低银行风险。
(三)建立健全规范的内部管理制度和科学合理的工作流程,从根本上提高信贷资产质量、防范信贷风险。
1、搞好贷前调查,把好第一道关。
2、贷中审查要符合政策,把好第二道关。
3、贷后检查监督不放松,把好第三道关。
(四)谨慎选择汽车经销商,对汽车贷款担保经销商和运输公司实行动态管理,严格建立合作、担保机构的准入、退出机制。在目前的信用环境下,银行必须加强对经销商的风险管理,对经销商进行定期实地回访,了解其经营状况,动态监控资金实力和担保能力,对不符合准入制度规定或保证金缴存比例严重不足、有违约情况发生的经销商,要终止与其合作关系。
(五)银行要加强与保险公司的合作关系,并严格按照保监会的有关规定拟订合作协议,且由银行法律部门审核把关。重视借款人在贷款期内以种种理由不再续保,导致保险人责任免除而带来的贷款风险,明确“投保人(借款人)在贷款保证保险合同期间内按期不间断对贷款所购车辆投保损失险、第三者责任险、盗抢险、自燃险”的义务;必要时督促保险公司先行垫还。
(六)加强抵押物管理和控制。借款人以所购汽车作为抵押物的,应以该车的价值全额抵押;对抵押物严格按照规定进行登记、保管和处置;将取回的机动车登记证的登记内容作进一步核实,如有出入,及时查明原因,采取补救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