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个人信用贷款流入股市被查到有什么后果
没什么后果,别太担心,信用贷款如果申请贷款的时候没有明确说明和指定贷款用途,都没什么问题!但需要注意一点,不要承认自己的股市投资的资金是信用贷款的资金即可
B. 如何解释贷款流入股市
因为股市有有赚钱效应,所以会吸引大幅的贷款资金介入
C. 银行信贷资金违规流入股市楼市,监管层频频出手,为何没有解决到问题根源
根源是房地产税没有出台,炒房者认为房价还能持续上涨,所以不断借钱炒房,将房价推高。从春节过后,大城市开始密集调控楼市,这次调控的目标对准了银行房贷。主要是监管单位认为,各地频发炒房事件,主要还是因为炒房群体利用各种渠道,从银行借来资金,然后通过代持的方式进行炒房。所以现在开始对银行贷款进行严查,要求所有放贷机构严查资金的具体流向,一旦发现资金违规被挪用,必须进行惩罚。
D. 严防资金违规流入楼市股市 监管出手遏制消费贷“异化”
“消费贷款资金严禁进入楼市、股市等违规领域。”北京白领王丽丽(化名)近日在支取自己的个人消费贷款时,发现手机银行APP上弹出这么一句“警告”,这让本打算给老家表姐凑上几万元购房首付款的她,心里咯噔一下。
中国证券报记者近日了解到,一段时间以来,各银行在零售金融领域“攻城略地”,其中尤以消费贷、信用贷和信用卡等业务为主。在业务扩张的同时,一些银行的贷款业务“异化”,出现资金流入楼市、股市等违规现象,引起银监部门警觉。浙江、北京等地及时出台相关监管文件,加大现场检查力度,防范风险。
严查资金流向
银保监会首席风险官、新闻发言人、办公厅主任肖远企近日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监管部门支持消费信贷发展,这与当前扩大内需、支持消费升级大环境相匹配。“银保监会也支持金融机构挖掘这一市场。但是,相关业务发展必须符合规律,严格按照监管规定和银行信贷风险管理政策进行。”
在肖远企看来,近期一些信用卡透支、违约的情况较多,实际上反映出银行对信用卡透支和信用卡消费风控不严格,银行应对此加强风控。
浙江银保监局日前下发《关于进一步规范个人消费贷款有关问题的通知》(《通知》)要求银行机构加强个人消费贷款用途管控,重申了禁止性领域:一是严禁用于支付购房首付款或偿还首付款借贷资金;二是严禁流入股市、债市、金市、期市等交易市场;三是严禁用于购买银行理财、信托计划以及其它各类资产管理产品;四是严禁用于民间借贷、P2P网络借贷以及其它禁止性领域等。
北京银保监局前不久印发的《关于加强银行卡风险防控的监管意见》要求,辖内商业银行应加强对信用卡大额透支和现金分期业务的资金流向监控,必要时要求客户提供发票等购物凭证,确保个人信用卡透支用于消费领域,不得用于生产经营、购房和投资等非消费领域。
另外,此前银保监会办公厅发布《中国银保监会办公厅关于开展2019年银行机构房地产业务专项检查的通知》,其中检查内容和要点包括信贷资金被挪用流向房地产领域等。
消费贷乱象
实际上,对银行消费贷资金用途,信用卡使用等,监管部门早有明确规定。但是,一段时间以来,个别银行为抢占市场份额,导致消费贷、信用贷业务出现不少乱象。
不过,上海购房者张强(化名)此前在申请个人住房按揭贷款时,就差点因为消费贷资金去向不明被银行拒贷。
“监管部门对消费贷资金违规进入楼市、股市等敏感领域,一查一个准,因为后台的数据都是联网的。比如,你从A银行申请消费贷并支取,再转账给身边的亲戚B,B再转账给朋友C。无论这笔资金有多少人经手,对这个‘资金闭环’,监管后台都看得一清二楚。只要最后资金用于购房等,哪怕不是你自己购房,而是借给他人购房,此类行为都属于违规,相关银行都会被从重处罚。”一家国有大行浙江地区支行负责人表示。
中国证券报记者发现,今年以来,因个人消费贷款管理不审慎、贷款资金违规流入股市、楼市,银监部门对一些银行频开“罚单”。
中国银行法学研究会理事肖飒认为,相关监管部门应加大监督力度,对可疑交易应立即查清,加大处罚力度,对所有放贷机构都一视同仁。
警惕业务风险
专家认为,消费金融业务发展过快所带来的居民杠杆率快速上升、银行资产质量恶化等风险,需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最新发布的《2019年二季度中国杠杆率报告》显示,短期消费贷款依然是拉动居民杠杆率上升的主要动力。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特聘研究员董希淼说,个人消费信贷资金违规进入股市、楼市,影响房地产调控效果和资本市场健康发展,应坚决堵住各种漏洞。
与此同时,部分银行消费贷资产质量恶化迹象亦需警惕。分析人士认为,个人贷款不良率上升,主要源于信用卡消费贷带动,这可能与银行为“抢客户”降低门槛相关。
中国证券报记者注意到,浙江银保监局在《通知》中重申,不得将授信审查、风险控制等核心业务外包,不得与无放贷业务资质的机构共同出资放贷或为其提供资金放贷。肖飒表示:“这才是有关部门最担心的问题。如果银行将核心业务外包,就等于架空了监管体系。”
肖飒建议,无论是银行还是其他放贷机构,都要对消费贷款严格审查,不轻易放贷,金额也不宜过大。做到只对“白名单”用户进行放贷,对“黑名单”或征信有问题的用户,绝不放贷。联网制度亟待建立,对同时申请多家放贷机构用户要做到预警处理。
E. 多地严查信贷资金挪用至股市楼市,这对房市有什么影响
首先我非常支持这个决定,其实我觉得如果用信贷资金投放到股楼市当中,那么一定会对楼市有很大的冲击,甚至会抬高一个地区的房价,这对广大的人民群众来说并不是一个好事,因为对于大多数的工薪阶层而言,他们的工资收入显然不能买得起房。
以前我们都觉得房价特别高,也至于到了很多人都买不起房的程度,后来房价也逐渐出现一个比较平稳的态势,很多地区也出台了很多关于房地产的政策,在这些政策的限制之下,很多地方的房价都开始稳定了下来,甚至一些地区的房价出现了下跌的情况,这种情况其实非常好,因为对于那些真正有刚需需求的消费者而言,他们可以用一个比较实惠的价格买到自己心仪的好房子。
这个事情是怎么回事?
这是一个关于楼市的新闻,在这个新闻里面,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地方正在严查所谓的信贷资金流入到楼市和股市,我们要先明白一个概念,楼市和股市的泡沫已经非常大了。比如我们现在经常可以看到一些关于基金的新闻,很多人会觉得现在已经是一个牛市了,所以纷纷拿出自己的钱投放到基金和股票当中。楼市是一样的道理,如果我们拿出一些所谓的信贷资金,那么将很有可能把楼市的价格抬高,这个时候正常的人就买不起房子了。
F. 个人消费贷款流入股市 银行有什么责任
因个人消费贷款资金流入股市,银监会会对银行进行惩罚
G. 已还清的消费贷曾流入股市会被查出来吗
已还清的消费贷
曾流入股市
如果工作人员要是
按照你名下的资产查询的话,
就可以找到你的
资金流入交易情况。
H. 个人贷款怎么流入股市
目前银行对于个人贷款这一块,比较严格。往往贷款之后会派人定期跟踪你贷款资金的趋向及用途。再严格点就是贷款不直接打到个人账户,银行直接将钱打给对方。
不过这都是人为的。只要你能把银行负责人给搞定,别说炒股了,干什么都行。
I. 消费贷款回流入股市会处罚借款人吗
一般很难查的,消费贷款发放前审核蛮严的,发放后,一般很难监管,只有你按时还款一般没有问题的
J. 银行是如何发现个人消费贷款有没有进入股市的
个人消费贷款一般贷款前都是要提供明确的用途证明材料的,如买房买车装修等,提款后需要支付给特定对象,所以银行重点监控的是支付后的资金有没有转回借款人账户,如果转回资金,就证明贷款挪用,所以一般都是转到其他银行的账户去操作,贷款行是监控不了的,但是银监是可以的。
银行的贷款一般都是需要专款专用的,银行有权利对于自己发放出去的贷款做好一个监督的作用,尤其是计划经济,不管是政府的政策还是银行本身,都是希望自己的贷款能够用于消费贷款,流入到市场,只有这样才能促进经济的发展,也是一个健康的贷款模式。
但是有些贷款却违规的流入到房地产市场或者是流入到炒股市场,这是银行贷款的两大红线,一旦被银行监测到这类的贷款流入,是要承担严重的后果的,所以贷款人尽量要合法使用自己申请的贷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