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帮助他人骗取贷款罪严重吗。 有一个朋友帮别人出了一份假合同帮他人从
关于诈骗罪的数额标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诈骗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的解释》作出了相应规定:个人诈骗公私财物2千元以上的,属于“数额较大”;个人诈骗公私财物3万元以上的,属于“数额巨大”;个人诈骗公私财物20万元以上的,属于诈骗数额特别巨大;
3、关于从轻处罚的条件,是指在法定刑的幅度内,对犯罪分子适用相对较轻的刑种或者处以较短的刑期。从轻处罚的情节是刑法明确规定的,如犯罪预备犯、未遂犯、中止犯,共同犯罪中的从犯、胁从犯,正当防卫、紧急避险超过必要限度的、犯罪后有自首、立功情节的等等。
4、具体量刑由法院定。
㈡ 帮助客户伪造销售合同骗取银行贷款要承担法律责任吗
可能需要,你去一个叫 中国诉求网 的网站上看看,上面好像有很多相关案例,你可以参考下哈,网络上搜索一下就行
㈢ 员工利用职务便利,伪造虚假贷款合同,构成什么罪
伪造购房合同进行贷款,应当定性为贷款诈骗罪。
诈骗罪、贷款诈骗罪是法条竞合关系。诈骗罪是贷款诈骗罪的上位概念,是一般的诈骗所构成的犯罪。在利用伪造的购房合同进行诈骗的行为中,目的是为了骗取贷款,伪造合同只是手段,骗取贷款才是目的,刑法对于贷款诈骗规定了特殊的罪名,所以应当定性为贷款诈骗罪。
㈣ 请问一个人掌握了某公司用假合同骗取贷款的线索,应该怎么样举报,要提供些什么材料
你掌握的线索是哪种类型的线索,只是知道,没有真凭实据?你至少要有那个假合同或者复印件,才可以报案,当然如果只是举报的话,可以把这个告诉公安,但公安没有真凭实据也只能做情况掌握
㈤ 借款人伪造购销合同骗贷担保人有责任吗
假合同骗贷,担保人担保应当承担担保责任。
借款人以欺骗手段取得金融机构贷款,构成骗取贷款罪,诈骗行为和合同行为是两个性质截然不同的行为。在民法上,前者属于不法行为,后者属于民事法律行为;前者是诈骗人在缔约阶段单方实施的,后者是诈骗人与被诈骗人双方共同实施的,二者性质与内容迥异。
同时,由于金融借款合同本身并不损害社会公共利益,故也不能以损害社会公共利益认定合同无效。因此,此类合同属于可撤销合同,贷款人不行使撤销权的,借款合同有效。由于主合同为可撤销合同,在贷款人不行使撤销权的情况下,担保合同的效力应依据合同自身予以判断。
此时,如果担保人以自己提供担保也受到借款人(即诈骗人)欺诈为由,主张撤销担保合同的,原则上不予支持。因为,担保合同是担保人与担保权人(即借款合同中的贷款人)之间的合同,对担保合同而言,借款人属于担保合同之外的第三人,虽然担保人也因受到借款人的欺诈而提供担保,此时只有当作为担保合同的相对方(即贷款人)明知欺诈事实或可得而知的情况下,担保人才能撤销担保,以维护交易安全。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㈥ 银行内部人员勾结外面人弄假合同骗取贷款坑害我们贷款人…造成我们损失惨重…他负违法犯罪第几条该抓捕吗
该不该抓网友说了不算,警察说了算。是不是内部人员协同诈骗,报警了你就知道结果了。这里问毛用没有。
㈦ 银行工作人员伪造银行贷款合同及还款明细单,帮助他人骗贷住房公积金贷款。是什么行为
伪造公司证件、印章罪,最高10年有期徒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