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贷款用途 > 对大学生网络贷款盲目消费的反思

对大学生网络贷款盲目消费的反思

发布时间:2022-01-24 19:22:15

㈠ 如何看待大学生网贷

大学生网贷的消极作用。

首先,使大学生盲目攀比的心理日益膨胀。大学生生活消费主要依靠父母供应,他们的消费一定程度上会受到限制,这时候,部分大学生会被网贷信息吸引。进行网贷更助长了他们的攀比和享受心理。

其次,过度的超前消费影响大学生的学业和前途。不少人消费欠理性,甚至负债累累,影响学业。

另外,一旦出现逾期不还的情况,将会影响大学生在银行的个人征信,同时也面临被起诉的风险。

总的来说,我们应该理性地看待网贷。需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避免非理性消费。

来源:蒲公英娃娃时代

㈡ 如何看待大学生借贷,校园网贷的危害和防范措施



但是那种黑心的那种套路的贷款,他们才不管这么多了,他们只要逮住一个是一个,然后想方设法从大学生身上赚钱,然后像校园裸贷,然后套路的,然后利滚利的这种东西真的是特别的多,然后这个时候该怎样避免呢?我觉得如果真的需要钱,然后去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的话,你去贷款的话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一定要做好规划规划的好,其实风险也就没有,然后一定要找那种正规的贷款公司,不要找小额贷款,公司也不要找那种套路的贷款公司!

㈢ 如何看待大学生超前消费和大学生贷款现象

大学生超前消费和大学生贷款现象不可取 亟需树立正确消费观

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问卷网,对2000名大学生的调查显示,55.3%的受访大学生每月生活费为1000~2000元。77.8%的受访大学生称身边透支消费普遍。关于大学生超前消费的原因,63.7%的受访者认为是受超前消费观影响,62.0%的受访者直言是攀比心虚荣心作祟。88.5%的受访者认为大学生亟须树立正确消费观。(中青在线刊载,2016年10月11日)
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他们充满了青春和活力,在大学校园接受着知识的熏陶,社会经验不足,思想相对单纯,在这个充满了物质诱惑和物化价值观充斥的世界中,也不停地进行着自身和外界的价值选择博弈。
外在的世界给大学生群体提供了便易的消费工具,让一些大学生面临着校园贷款困境、信用卡过度透支等等现象问题,它们成为了现实中大学生群体不得不面对的一个客观存在。在这个旋涡中,许多的大学生还是有着自己的反思,并非一味地沉溺不拔。但是即便如此,仍然有着一拨又一拨的大学生前赴后继,客观构造出了上述的调查结果。
这就不得不引发我们进一步的思考,问题究竟出在哪里了?经过梳理,我们可以发现多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大学校园的教育与现实脱节,并未能将这一客观状况广泛深入地融入相应的课堂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起正确的消费观和价值观,没有能很好地做到提前预警打预防针的作用。我们只是在提正确的消费观,认为超前消费带来了很多困境和问题,因此是不对的,那么什么样的消费观才是正确的消费观呢,并未能获得系统告知。二是家庭教育的不足。父母供养子女上大学,将生活费打给了子女并非就结束了任务,引导和督促子女正确地使用资金,是比钱本身更有价值意义的事项。三是银行等金融机构针对大学生群体办理信用卡等具有资金透支功能的金融工具时把关偏松,未能从严,让许多大学生在不具备正确消费观和资金偿还能力的情况下透支消费,从而将负债转嫁到了其父母家庭身上。四是一些放贷平台降低门槛,放低行业标准,为谋取利益,专门向大学生群体放贷,造成一系列校园社会问题。
当然,问题的原因也不一而足。这些专向大学生敞开的信贷机遇,实际上在一定程度上暗示了大学生的超前消费,甚至就是透支型消费行为选择。学校和家庭教育引导的缺位或不足,造成不谙世事的大学生缺乏抵御外在诱惑的理性武器。
消费观背后隐藏的是价值观。有什么样的内在价值观,就会有着什么样的消费行为,它是消费行为的深层驱动力。我们的教育和这个充满诱惑的世界有着知识和理性认知应对的不对称,从根本上来说,正确的消费观的树立,除了对外在的金融信贷给予更加法制化规范而外,我们还得将目光投向校园课堂本身,让它为大学生们补上这一课,或提前打好预防针、鉴别针。

㈣ 对于女大学生使用网络贷款的现象,你有什么看法

网贷害人不少,透露个人信息,天天有骚扰电话骚扰短信

㈤ 不得向大学生发放互联网消费贷,如何看待大学生贷款消费

现在有很多人喜欢在利用某一些贷款的方式来寻求一时间的欢快,但是在欢快之后,他们更多的是为了要还债过得以往更加的辛苦。

现在大学生没有像成年人一样有很强大的自控能力,所以他们在面对一些诱惑的时候就不能够避免。现在更多的方式是通过互联网贷款的形式来增加他们的贷款额度。虽然这样他们下个月可能会过来更加清贫,但是他们也想要因为一时的快乐,而去提前透支。因此取消对大学生的互联网消费贷也不是唯一一个提供大学生增加自身能力的表现,但是除了网络上的贷款之外,学生们大学生们更多的是周边的一些校园贷或者是高利贷。因为校园贷款而走向歧途的学生不在少数,所以在避免大学生们互联网贷款的同时,也应该要更加注重关于大学生校园贷款害处的宣传,并且也可以在一些大学生的课外活动时增加关于提高大学生自制力的一些活动。

㈥ 对大学生校园贷款看法作文

思路:首先说明校园网贷发展的现状,然后说明校园网贷受欢迎的原因,最后论述学生和学校要如何避免此类事件的发生。


正文:

一、校园网贷的现状

自从2007年国外网络借贷平台引入中国以来,国内网络借贷平台就瞄准大学生市场,校园贷的发展极其迅猛。再加上,2009年,银监会下发《关于近一步规范信用卡业务的通知》,对信用卡的适用对象作出了进一步的明确,从此之后,信用卡在校园的使用量大幅度下降,大学生市场出现了暂时的空白,校园贷抓住机会,迅速占领。

数据显示,截止至2014年度,我国共有网贷平台数量1438家,累计交易额多达千亿,涉及的领域和对象都十分广泛。除此之外,《2015年大学生分析消费调查报告》显示,超过了60%的学生选择了分期消费。这些数量庞大的校园网贷通常分为三种:一种是专门针对大学生的分期购物平台;二是个人对个人网络贷款,主要用于大学生助学和创业;三是京东、淘宝等电子商务平台提供的信贷服务。

二、校园网贷的危害

(一)校园网络借贷平台众多,出于抢占市场和竞争的需要,他们会刻意向大学生隐瞒或提高实际的还款利息,还会以各种理由强迫大学生缴纳各种额外的费用,比如咨询费、逾期滞纳金、违约金等等,这些造成大学生大笔的财物损失。

(二)网贷平台贷款门槛低,审核不严,不考虑大学生的收入情况、借款的使用去向、还款能力、还款来源等问题,这是一种极其不负责任的行为,助长了大学生的不合理消费观。

(三)网贷平台催收还款的方式十分粗暴简单,不文明,如发威胁短信、威胁电话、散播学生消息等,不仅泄露了大学生个人信息,也损害了大学生的名誉,给借款大学生造成极大的心理负担,容易引发大学生因承受不了巨大的心理压力而自杀的悲剧。

(四)校园网贷的借款对象为大学生,但绝大多数大学生没有偿还债款的能力,因此,容易将网贷的风险和危害转嫁给家庭,增加大学生父母及家庭的负担。

(五)在一些案件中,大学生在无力偿还贷款,又不敢告知父母、学校的情况下,会极力鼓吹同学朋友也走上网贷之路,造成更大范围的受害者,借款大学生也极易采取从多个网贷平台贷款取东墙补西墙、抢劫、盗窃等犯罪手段来获取资金,从而走向犯罪的道路。

三、校园网贷盛行的原因

实际上,校园网贷只不过是一个工具、一个平台,究竟扮演的是“天使”的角色还是“恶魔”的角色,完全取决于它的使用者。校园网贷乱象的产生,决不仅仅是一方面的问题。

(一)网贷平台

校园网贷本身并没有什么问题,有问题的是,一些不良商家,假借校园网贷的名义,实则做着高利贷的生意。在网贷平台上大,学生不需要与借款方见面、签合同,只需要提供学生证、身分证、银行卡等信息即可,借款要求少,也不需要证明材料,其门槛很低,而且发放现金的速度快,还对学校和家长保密,这很符合大学生的消费要求。再者,网贷平台以低利息、分期付款的宣传手段误导和诱导大学生,大学生很容易陷入网贷的陷阱当中。

(二)学生本身

很多大学生都是家里的独生子女,平时生活优越,对金钱数额没有很具体的概念,不知道赚钱的艰辛,对家庭情况、还贷能力的盲目乐观等因素,让他们容易形成爱攀比、不理性的消费观念。在校大学生的消费需求,购买能力都比较高,比如电子产品、学习资料、生活用品、聚会应酬、奢饰品等需求,但是资金来源又比较低。总体来说,大学生就是想花敢花,却又没钱花。这时候,网络贷款的便捷和低门槛就为他们的超前消费提供了一条捷径。

(三)家长

很多家长认为子女已经成年,对子女过于放心,对子女资金来源和资金去向问题,没有及时的关心和了解。对于子女不理性消费形成的“意外账单”,出于对子女的责任和关爱,也是不忍心让子女因此背负上信用污点,多数家长会选择为孩子造成的后果买单。而家长对校园网贷也缺乏一定的了解和认知,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理,间接助长了网贷平台的不合理放贷行为,形成“校园高利贷”。

㈦ 如何看待大学生网贷问题

(一)我国目前互联网金融立法和监管严重缺失

(二)贷款制度混乱不堪,乱象丛生,没有规范统一的标准

大学生网贷作为一个新兴的市场,缺乏政府有效监管与行业自律,在其野蛮的生长过程中,有许多不完善的地方或者不可避免地出现了许多问题,外界不应太过于苛求,而是应该理性、客观务实地去看待其中的利与弊。

网贷公司的利润来自服务费和逾期费,这些费用都由网贷公司自行定标准,较随意,一般服务费是贷款总额的5%,有的平台甚至收10%。而一旦逾期,学生要额外偿还贷款总额的10%,甚至更多。

平台间相互不沟通。这从侧面反映了信用体系的不完善,容易导致一些学生重复借款,最终债台高筑,超出偿还能力。

贷款程序过于简单,贷款门槛过低。很多网贷平台为了抢占市场提高营业额,纷纷降低贷款门槛,推出简单的贷款程序,多数分期平台只需提供身份证和学生证即可办理贷款。这样虽然能确保学生的身份的真实,但是却无法按上文的标准筛选学生,很难确定学生是不是有能力承担这样的贷款。虽然平台可以通过上门催收等方式追回贷款,学生本身也怕逾期还款对自己未来前途及个人信誉名声造成影响,最后求助父母也能还清贷款,这也是目前为止学生贷款坏账率还比较低的原因。但是,这样对学生和他的家庭却是一种伤害,让有些贫困家庭承担原本无力承担的压力,也纵容了学生进行非理性消费。

二、理性看待大学生网贷问题

大学生网贷作为一个新兴的市场,缺乏政府有效监管与行业自律,在其野蛮的生长过程中,有许多不完善的地方或者不可避免地出现了许多问题,外界不应太过于苛求,而是应该理性、客观务实地去看待其中的利与弊。

(一)大学生网贷的积极作用

首先,有利于大学生更好地完成学业或者自主创业。目前,高校大学生申请银行信用卡较难、申请周期较长、步骤相对复杂而且额度一般在500~3 000元。因此,出现了一些专门针对大学生贷款的p2p 平台出现,学生们可以向这些平台申请获得资金。而申请门槛相对信用卡而言简单很多,只需要提供身份证和学籍证明即可。在用途上,资金的使用方向完全没有受到限制。除了主推消费贷款之外,p2p 平台当前也正在把大学生创业、助学贷款纳入推广计划,这将有助于那些经济困难的学生在不增加父母家庭负担的情况下完成学业,也可以帮助没有经济基础的学生进行贷款进行自主创业。

其次,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独立自主的经济意识。可以使大学生不再完全依靠父母来消费,因为自有还款压力,更能鞭策大学生去省钱理财还贷,对提升大学生的责任意识,信用意识与金钱意识都有好处。

(二)大学生网贷的消极作用

首先,使大学生盲目攀比的心理日益膨胀。大学生因为出身地区、家庭背景等的不同,经济条件难免会高低不等,其消费水平自然也会不同。处于世界观和人生观尚未完全健全稳定的大学生,很容易形成盲目的攀比心理。大学生生活消费主要依靠父母供应又很难办理信用卡时,他们的消费一定程度上会受到限制,一旦有些网贷公司利于“零首付”“零利息”“最快3分钟到账”等幌子向他们进攻,他们很容易被吸引而贷款。从而更助长了他们的攀比和享受心理。据有关调查统计显示,在校大学生网贷消费的物品主要是手机、电脑等科技产品,除了数码产品,游玩、衣物、餐饮等同样是大学生网络分期贷款的主要消费内容之一。 其次,过度的超前消费影响大学生的学业和前途。网上贷款分期消费门槛低,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超前消费、奢侈消费的平台,但不少人消费欠理性,甚至负债累累,影响学业。另外,一旦出现逾期不还的情况,将会影响大学生在银行的个人征信,同时也面临被起诉的风险。

大学生目前还属于没有收入来源的群体。有平台愿意提供贷款是好事,但并不鼓励学生们过度消费,毕竟当前其还没有收入来源。大学生在合理控制消费的基础上,应该好好利用平台,培养自己的理财观念。

总的来说,大学生网贷在中国还是一个新兴事物,我们应该理性地去看待所存在和出现的问题。一方面需要政府加强金融监管,网贷行业保持自律,社会共同监督;另一方面需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避免非理性消费。

㈧ "网贷"对学大学生有哪些负面影响,应如何抵制和避免陷入"网贷"陷阱

我们并不反对超前消费的选择,也承认网络贷款消费相对传统的信贷方式有一定的优势。但是,在当前网络贷款体系机制不够健全的情形下,看似快捷方便的网贷背后隐藏着忧思,因收入不稳定、消费观念不成熟,再加上网贷容易使其放松心理防线,大学生很容易掉入超前消费、过度消费的陷阱。为避免类似悲剧再次发生,一方面学校和家长应加强对大学生树立正确消费观念的教育引导,大学生透支消费一定要三思而行;一方面,规范校园贷款,相关立法和监管部门要有针对性地制定法律条文和监管办法,改变校园贷款鱼龙混杂的局面,让大学生远离债务缠身,安心学习成长。

阅读全文

与对大学生网络贷款盲目消费的反思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网上贷款受到法律保障吗 浏览:417
手机软件贷款可靠吗 浏览:308
苏州农行怎么查贷款记录 浏览:765
银行贷款找担保公司好吗 浏览:466
上海贷款还清还算二套吗 浏览:74
贷款买车写工作单位 浏览:874
把现有房子抵押贷款拿去当首付 浏览:676
公司贷款判决书判给个人合法吗 浏览:291
电子承兑付个人贷款 浏览:134
一般从网上贷款要多久 浏览:651
南中医生源地贷款余额 浏览:555
帮客户做假资料从银行贷款 浏览:567
手机贷款分期咨询 浏览:339
余姚无息贷款 浏览:109
网上贷款太多拒还会产生什么后果 浏览:32
贷款流水取了再存算吗 浏览:842
二手车贷款需要几个工作日 浏览:480
银行小微企业贷款资料 浏览:952
贷款没工作可以吗 浏览:701
农行申请的贷款资料怎么查询 浏览: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