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消费贷款还不上了,银行会怎么办
贷款还不了,只是每月还一部分利息,最后银行会采取加收利息、依法收贷、拍卖抵押物等措施,将对借款人产生的不利影响如下:
一、利息开支明显增加。因为逾期贷款利息将按罚息计算并加收复利。中国人民银行关于人民币贷款利率有关问题的通知(银发[2003]251号)其中三、四、五条款明文规定如下:第三条、关于罚息利率问题。逾期贷款(借款人未按合同约定日期还款的借款)罚息利率由现行按日万分之二点一计收利息,改为在借款合同载明的贷款利率水平上加收30%-50%;借款人未按合同约定用途使用借款的罚息利率,由现行按日万分之五计收利息,改为在借款合同载明的贷款利率水平上加收50%-100%。对逾期或未按合同约定用途使用借款的贷款,从逾期或未按合同约定用途使用贷款之日起,按罚息利率计收利息,直至清偿本息为止。对不能按时支付的利息,按罚息利率计收复利。第四条、对2004年1月1日(含2004年1月1日)以后新发放的贷款按本通知执行。对2004年1月1日以前发放的未到期贷款仍按原借款合同执行,但经借贷双方当事人协商一致的,也可执行本通知。第五条、本通知自2004年1月1日起执行。
二、贷款银行将依法催收到期贷款本息,按照借款合同和担保合同(抵押或质押合同)的约定,贷款行将向法院起诉,法院会采取财产保全等措施,包括冻结借款人以及贷款担保人的所有银行帐户上的存款,查封已抵质押的财产等。判决下来后,会依法强制执行(扣划存款,拍卖抵质押物等)财产以清偿银行的贷款损失。具体包括:贷款本金,贷款利息,逾期利息和罚息,以及由此产生的一切诉讼费用,处置抵押(质押物)物变现时产生的相关费用等。
三、借款人的信用会受到影响,不管是以公司还是以个人作为为借款人,逾期三个月未归还银行贷款利息,都将在人民银行征信系统中记录在案,属于不良信用行为,直到5年后未发生新的不良记录才会删除,借款人一旦在人民银行征信系统中有不良贷款行为记录,今后在所有的银行办理贷款、信用卡、担保都会受到严重影响。
❷ 信用贷款拒不归还是信用诈骗吗
你是在什么单位被拒贷的呢。信用贷款是现在很普遍的一种贷款方式。想想,作为一个背景离乡的上班族或是在繁华的城市里还没有房子车子的创业者,他们需要钱的时候,去做抵押贷款,他们又有什么可以抵押的呢,所以信用贷款应运而生。详谈找我,联系方式=用户名。
❸ 取得贷款后采取欺诈手段拒不归还 构成犯罪吗
正常取得贷款后,不归还贷款,不构成犯罪,构成经济纠纷。
采用欺诈手段取得贷款,不归还贷款,采用欺诈手段提供虚假贷款资料部分,是构成犯罪的。
❹ 信用贷款 拖欠不还 银行一般会怎么处理
欠银行贷款不还会被起诉;
贷款还不上会面临以下四种情况:
1.银行信贷员会不断到公司催缴;
2.贷款将被罚息的;
3.银行会通过法律程序维护权益,包括抵押物或企业资产的拍卖、担保人连带责任的追偿;
4.将无法获得其他金融机构贷款,个人征信系统中会有不良记录会。如果一直不还,该记录将一直保持,若已经还了,五年后不良记录会取消。贷款一直不还,会被起诉,找不到被起诉人,会找到被起诉的家人。
在小信贷公司贷的钱不还的后果;
1、确实没有偿还能力的,应当与信贷公司进行协商,宽展还款期间或者分期归还。
2、如果信贷公司起诉到法院胜诉之后,在履行期未履行法院判决,会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3、法院在受理强制执行时,会依法查询贷款人名下的房产、车辆、证券和存款。
4、贷款人名下没有可供执行的财产而又拒绝履行法院的生效判决,则有逾期还款等负面信息记录在个人的信用报告中并被限制高消费及出入境,甚至有可能会被司法拘留。
5、有能力而拒不执行的情况下,涉嫌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条【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
❺ 欠中银消费的贷款还不上了、怎么办
请您与中银消费金融公司联系咨询。中银消费客服热线是:95137(工作时间8:00-23:00)。
以上内容供您参考,业务规定请以实际为准。
如有疑问,欢迎咨询中国银行在线客服或下载使用中国银行手机银行APP咨询、办理相关业务。
❻ 【马上消费金融】你贷款恶意逾期,多次催告拒不归还,案件性质已发生重大转变
不会,看你逾期金额多久。催收的手段,依次是打联系人,打通讯录,上门,最后一步起诉。现在较为规范,爆通讯录的比较少了。上门和起诉则是看金额,金额较大会起诉,离贷款公司或者催收公司近可能会上门。这种短信没有什么意义,起诉也就是个民事诉讼,法院判决还款而已。没其他的了。与所谓案件无关,与刑事更无关。
❼ 合法取得贷款后拒不归还的行为构成犯罪吗
首先是民事纠纷,但在法院执行阶段,如有能力偿还而拒不偿还,有可能触犯拒不执行法院生效判决裁定罪;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条规定: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另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拒不执行判决、裁定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条:对人民法院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是指根据查实的证据证明,负有执行人民法院判决、裁定义务的人有可供执行的财产或者具有履行特定行为义务的能力。
纵横法律网-北京市国韬律师事务所-卢志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