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个人住房消费贷款需求和供给分析
1、我国个人住房贷款需求情况
央行研究局近日发布报告指出,今年前四月我国个人住房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2.3%,增幅比去年同期减少16.2个百分点。这一数据变化说明,国内个人住房需求过快增长的势头得以缓解。随着宏观调控的实施,一些投机和投资需求被抑制,房产需求逐渐向自住需求转移,直观表现就是相关数据的下调,比如个人住房贷款余额等指标。目前我们的房产需求增长是相对过快的,一定程度的下降表明市场正在向理性方向发展。
2.影响个人住房贷款供给的因素
随着福利分房制度的结束和住房分配货币化的实行 ,个人购买住房将成为新的消费热点。由于购买住房需要大量的资金 ,这就使得向银行申请贷款购买住房已经成为解决购房者资金不足的主要途径。银行个人住房贷款业务的不断发展 ,个人住房贷款出现了逾期及欠息现象 ,为有效防范信贷风险 ,确保银行信贷资金安全 ,笔者在此着重分析个人住房贷款业务潜在的内外部风险因素及对策。一、外部风险因素1、个人信用风险银行办理个人住房贷款的对象为自然人 ,因而其个人的信用程度尤为重要 ,而这一点恰恰是银行无法掌握的 ,首先银行对于借款人提供的收入证…
3.我国个人住房贷款供给情况
第一,房地产开发投资稳步上升,但经济适用房投资仍然滞后。2006年、2007 年,全国房地产投资保持了稳定的增长,尽管2007年政府强调加大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的建设,但是经济适用房的投资比重仍未有显著上升,大约为住宅完成投资额的5%左右。
第二,商品房销售面积持续高于竣工面积,住宅施工面积增速放缓。2006年以来,尤其是2007年商品房销售面积持续高于竣工面积,2006年的销竣比为1.14左右,而2007年销竣比则达到了1.3,显示供给与需求间存在较大不平衡,这与2006年以来住宅施工面积增速放缓有着直接联系。同时,虽然从绝对值上讲,2007年住宅施工面积不断扩大,但是增速较慢,所以2008年住宅供给依然不容乐观。
第三,房地产企业资金比较充裕,银行贷款占房地产企业资金来源的比重不断下降,而企业自筹资金和利用外资比重则出现了较大的增长。
② 商业银行的个人消费贷款都有哪些
1、个人短期信用贷款。是贷款人为解决由本行申办代发工资业务的借钱方暂时性需要而发放的,期限在一年以内、额度在2000元至2万元且不能多于借钱方月均工资性收入6倍的、毋须提供担保的人民币信用贷款。该贷款一般不能展期。
2、个人综合消费贷款。是贷款人向借钱方发放的不限定具体消费用途、以贷款人认同的有效应享受的利益质押担保或能以合法有效房产作抵押担保,借款金额在2000元至50万元、期限在六个月至三年的人民币贷款。
3、个人旅游贷款。是贷款人向借钱方发放的用于支付旅游费用、以贷款人认同的有效应享受的利益作质押担保或有有代偿能力的单位或个人作为偿还贷款本息并存担连带责任的保证人提供保证,借款金额在2000元至5万元、期限在六个月至二年、且提供许多于旅游项目实际报价30%首期付款的人民币贷款。
4、国家助学贷款。又分为一般助学贷款和特困生贷款,是贷款人向全日制高等学校中经济不易的本、专科在校学生发放的用于支付学费和生活费并由教育部门设立“助学贷款专户资金”予以贴息的人民币专项贷款。
5、个人购车贷款。是贷款人向在特约经销商处购买汽车的借钱方发放的用于购买汽车、以贷款人认同的应享受的利益质押或有代偿能力的单位或个人作为还贷本息并存担连带责任的保证人提供保证,在贷款银行存入首期车款,借款金额最高为车款的70%、期限最长不能多于5年的专项人民币贷款。
6、个人住房贷款。是贷款人向借钱方发放的用于购买自用普通住房或城镇居民修房、自建住房,以贷款人认同的抵押、质押或保证,在银行存入首期房款,借款金额最高为房款的70%、期限最高为30年的人民币专项贷款。个人住房贷款又分为自营性个人住房贷款、委托性个人住房贷款和个人住房组合贷款三种
③ 消费信贷对商业银行发展的意义是什么
消费信贷是商业银行主要的收入来源,但同时也是风险最大的,银行必须要有能力承担坏账出现的可能性。
商业银行的消费信贷,主要指消费者用其个人收入作为担保向各种金融服务提供者申请借款,金融服务机构,通过对其个人信息核准,确实是否对消费者发放用于满足消费者消费需求的贷款的一种信用贷款方式。
关于消费方面信贷的债务水平有很多方面决定,比如信贷者的承受能力,偿还能力,可支配的收入以及信贷者的信用状况。自从个人信贷在我国出现,到逐渐发展壮大,经过了很多年的发展。国内商业银行消费方面的信贷服务经历从出现,发展壮大,从单一形式的存单质押方式的贷款发展到现在的多品种,多方位的创新。如果单单只从消费这一领域去看,已初步的形成了个人住房信贷为主体, 房屋装修贷款、汽车消费贷款、休假旅游贷款、教育助学贷款等补充的多个方位,多个消费领域。如果单单用于信贷的工具来看,出现了国库券质押、存单质押、信用卡等多种新型方式。从为消费提供信贷服务的机构来看,由原来的仅仅只有国有商业银行,慢慢的发展到拥有提供信贷服务资格和能力的各种商业银行。和公司方面的信用贷款业务作比较,消费信用贷款有着:客户群体更加广泛、市场的潜力相当巨大、风险相对较小等许多优点。因此,近几年以来,我国各个商业银行都在不遗余力的开发各种具有其自身鲜明特点的消费贷款业务,经过这么多年的努力,已经有了相当的规模。但根据有关的统计显示,各行各业的消费信贷的总规模刚刚超过信贷总规模的15%,部分中、小城市消费信贷甚至不到总体信贷的5%。从发达国家如美国,日本我们可以发现,消费信贷的规模一般会占银行信贷30%左右甚至更高,就我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来看,消费信贷大概占其商业银行信贷总额的45%左右,通过这些例子,我们可以清楚看出来,国内商业银行消费信贷还有许多潜力可挖,同时由于我国消费信贷仍处初级阶段,商业银行的操作经验不够丰富,国家法律法规未能及时跟上,所以许多的问题也是不可避免的。
参考文献:
1] 邵彦敏.启动消费信贷是繁荣农村经济的重要之举.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
[2] 邵祖华.美国的个人信用制度及其启示[J].中国信用卡2001,李世谦.大融通——经济信用与中外消费信贷[M].北京:经 济日报出版社,2001
[3] 席长波.我国商业银行消费信贷业务的发展策略[J].决策探 索,2003,(5)
[4] 张玉海.关于商业银行消费信贷业务发展的思考[J].科技经济市场2008,(6)
间刘祖前.论经济动荡期信用担保的发展[J].管理观察,2009, (6)
[5] 吴文京.我国住房抵押贷敫证券化的难点及对策[N].金融时 报 2003~02-24.
[6] 谭燕芝,李兰.论我国消费信贷的发展—基于借鉴美国消费信贷的视角.消费经济,2008(6)
[7] 王元龙.关于发展我国消费信贷中的若干问*[J].国际金融研究,1999,(5)
[8] 潘丽娟.我国消费信贷现状分析.合作经济与科技,2008(1)
④ 银行消费贷款用途有哪些
个人消费贷款是指银行向申请购买"合理用途的消费品或服务"的借款人发放的个人贷款。 个人综合消费贷款是指银行向借款人发放的不限定具体消费用途的人民币担保贷款。
⑤ 2017银行行业分析报告怎么写
商业银行的个人贷款业务主要包括:个人住房贷款、个人消费贷款、个人经营贷款和信用卡贷款。个人贷款业务具有对象广泛、单笔体量小、风险分散的特点,是利率市场化背景下极具增长潜力的领域。相比于公司业务,个人业务的客户基础较为稳定,存款波动较小,个人贷款单笔金额小,风险较为分散,在经济下行期具有稳定利润的作用。
⑥ 求中美消费信贷的开题报告
资本纵横
中美消费信贷比较研究
苗丽娜
(武汉理工大学 湖北 武汉430070)
摘要近年来,消费信贷已经成为我国各商业银行竞相抢占的信贷业务之一。但是我国商业银行消费信
贷存在种种问题和发展的制约因素。美国是世界上消费信贷最发达的国家,通过运用比较分析法. 对中关之间的
消费信贷政策、信贷机构、信贷业务及信用制度体系进行比较,剖析了我国消费信贷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并相应
提出了完善我国消费信贷市场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中国 美国 消费信贷 比较分析
中图分类号 F830.4 文献标识码 A
1998年,为应对亚洲金融危机可能对
我国经济增长造成的负面影响,中国人民
银行(以下简称央行)推出了扩大内需为目
标的消费信贷政策。这些政策的出台.增加
了我国有效需求,拉动了经济增长 实践证
明,消费信贷政策是扩大消费、增加有效需
求行之有效的手段。我国消费信贷发展时
间短,法律政策制度不健全,市场不够成熟
和完善,但发展速度快,潜力大。比较并借
鉴美国消费信贷市场发展的经验。对保证
我国消费信贷健康发展,促进经济增长有
着重要的意义
l 中美消费信贷政策比较分析
1.1 美国消费信贷法律体系的历史演变
分析
美国政府通过法律的制定和监管的执
行,为其消费信贷的长足发展提供了制度
上的保障。作为消费信贷最发达的国家,美
国有关消费信贷的立法也是最先进、最完
善的。
《公信信贷法》(TILA)是消费信贷法案
中最早出台的法案,也是最根本的大法,它
对贷方向消费者提供的信息披露(包括广
告)的内容、格式、语言都做出了严格的规
定。在TILA的基础上,1971年开始实施的
《公平信用报告法》(FCRA)对信用报告代
理机构征集信用信息和使用者使用信用信
息的行为进行规范.防止信用报告代理机
构和使用者超出适用范围滥用信用报告,
同时赋予报告对象有核实征信内容等权
利。其后为了解决信用卡结账纠纷的问题,
美国国会在1974年专门出台了《公平信贷
结账法》(FCBA).确立了借贷双方在信用
卡信贷市场上的互动关系,而后又出台了
收稿日期:2oo7—0L4—15
《电子资金转账法》(EFTA)以解决代币卡、
ATM 卡、储值卡等其他电子付账工具在结
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伴随着信用卡的日
益普及,获得及使用信用卡逐渐成为一种
基本权利,为了保障这一权力的公平实施.
美国国会于1975年通过了《平等信贷机会
法案》,禁止在审批信贷过程中由于种族、
性别、国别、婚姻状况等因素产生的歧视。
此外,1977年颁布的《社会再投资法案》
(CRA)也使银行业务不能避开那些经济不
发达的贫困地区,而1978年实施的《公平
崔收行为法》(FDCPA)则是用于规范贷方
或崔收机构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至此,美
国的消费信贷法律体系基本完成。
1.2 我国消费信贷政策的历史演变及存
在的问题分析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总体
经济环境由供给约束型向需求约束型转
变,经济增长动力由投资拉动逐步向需求
拉动转变。1994年12月12日,中央银行
发布了《个人定期储蓄存款存单小额抵押
贷款办法》,允许储蓄机构(自办所、联办
所)经中国人民银行或其分支机构批准后,
可办理小额抵押贷款业务。1998年以前,
央行先后颁布了《政策性住房信贷业务管
理暂行规定》、《商业银行自营住房管理暂
行办法》和《个人住房担保贷款管理试行办
法》,这几个办法的出台,标志着以商业银
行自营性住房信贷业务和委托性住房存贷
款业务并存的住房信贷模式基本确立。
1996年,央行发布了《信用卡业务管理办
法》,并于4月1日起执行,规定了信用卡
的业务管理规则、信用卡的使用和销毁,以
及法律责任等。1998年5月9日,央行颁
布了《个人住房贷款管理办法》,允许经央
行批准设立的商业银行和住房储蓄银行开
展个人住房贷款业务。1998年10月.央行
下发《汽车消费贷款管理办法》,允许国有
独资商业银行试点开展汽车消费贷款业
务,同年,央行颁布《企业集团财务公司管
理办法》,国内汽车企业集团财务公司获准
为本集团汽车用户提供买方信贷。1999年
2月,央行发布《关于开展个人消费信贷的
指导意见》,对境内中资商业银行开展个人
消费信贷的重要意义、业务领域、职能机
构、期限利率和相关服务管理工作第一次
进行了全面阐述,明确提出“从1999年起,
允许所有中资商业银行开办消费信贷业
务” 20o3年10月3日,中国银行业监督
管理委员会颁布并开始实施《汽车金融公
司管理办法实施细则》,对汽车金融业务、
机构、从业人员、市场准人及金融监管作了
具体规定。作为对1998年《汽车贷款管理
办法》的修正和完善,2004年8月17日,
央行和中国银监会联合颁布的新《汽车贷
款管理办法》,已于2004年10月1日开始
实施。
自1998年央行出台消费信贷政策以
来.我国的消费信贷已经有了很大程度的
发展,尽管近年来增速呈现逐渐放缓的趋
势.但1999~2005年年均增长率仍然达到
了67-3% 。特别是近两年各大银行纷纷推
出种类繁多的信用卡业务,信用卡的普及
程度大大增加。与此相对应的是,我国相关
的法律建设几乎一片空白. 目前还没有一
部统一规范消费信贷活动和调整消费信贷
关系的全国性法律。当前,我国调整消费信
贷的规范性文件层次较低,都是以行业规
范的面目出现,没有上升到法律层次,缺乏
法律约束力,难以有效保护借贷双方的合
Pl0NEERlNG W ITH SClENCE & TECHNOLOGY M ONTHLY NO.8 2007 31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法权益.不利于消费信贷的长远发展。
2 中美消费信贷机构比较分析
美国消费信贷的主要提供者有商业银
行、财务公司、储蓄机构、信用社以及非金
融机构等。众多的消费信贷提供者为消费
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授信机构通过高科
技,许多消费信贷决策在几秒内做出,较复
杂的家庭资产抵押决策一般在几小时内就
可做出,为消费者提供高效优质服务。具体
见表1。
表1 2005年各类金融机构在美国消费信
贷中所占比重
总额(亿美元)比重(%)
2.1 商业银行
根据美联储统计.自1946年起美国的
商业银行就攫取了全美消费信用市场的绝
大部分市场份额。截至2005年底,商业银
行持有30.4% 的总消费信用贷款。但近几
年来,商业银行在美国总消费信用贷款总
额中的比重有所下降。
2.2 财务公司
美国的财务公司大致可分为以下几
种:附属于大型企业的财务公司、由商业银
行持有的财务公司以及独立的财务或私人
贷款公司。比较著名的大型企业附属财务
公司主要有:通用汽车承兑公司、克勤汽车
信用公司、通用电器资本公司及福特汽车
信用公司。其中,福特汽车信用公司和通用
电器资本公司均属全美最大的信用卡提供
者。
2.3 储蓄机构
在1980年之前,美国的储蓄机构和互
助储蓄银行只允许将其小部分资产投放在
消费贷款中,这一限制大大制约了储蓄机
构的消费业务。随着法规监管的放松.储贷
机构迅速成为消费信用市场中增长速度最
快的行业。其市场份额从1979年底的
3.7%达到了1987年的顶峰9.8%。不过到
了1998年,其市场份额又跌落至4% .但到
2005年底.叉涨回到9.8%。
此外,美国的信用社、某些非金融企
业,诸如零售商、加油站等也从事一部分消
费信贷业务。
与美国相比之下,我国消费信贷的供
32 科技创业月刊2007年第8期
给方面贷款主体单一。1998年,央行颁布
的《个人住房贷款管理办法》,只允许经央
行批准设立的商业银行和住房储蓄银行开
展个人住房贷款业务。就汽车信贷来讲,
1998年颁布的《汽车贷款管理办法》只允
许四家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试点开办消费贷
款业务。1999年央行发布《关于开展个人
消费信贷的指导意见》,允许所有中资商业
银行全面开展汽车消费贷款业务。20o4年
10月3日.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颁
布并开始实施《汽车金融机构管理办法》规
定:在中国境内设立的、经中国银监会及其
派出机构批准经营人民币贷款业务的商业
银行、城乡信用社及获准经营汽车贷款业
务的非银行金融机构都可以发放汽车贷
款。可见,我国开办汽车消费贷款业务的主
要机构是国内商业银行,其贷款规模占整
个市场的95%以上,而汽车集团财务公司
等专业汽车金融机构的融资业务刚刚起
步,业务量微乎其微。
3 中美消费信贷业务比较分析
在美国,消费信贷有狭义和广义两种
概念的区分。狭义的消费信贷包括:个人信
贷额度、无抵押个人贷款、个人资金周转贷
款、房屋整修贷款、学生贷款、耐用消费品
贷款、个人债务重组贷款、汽车贷款、住房
抵押贷款等:广义的消费信贷除了上述类
型外,还包括房地产抵押信贷。美国消费信
贷品种丰富、全面、灵活,并且不断创新。美
国消费业务的多样化有利于消费信贷机构
分散风险,增强盈利性,促进消费信贷的稳
步增长。
尽管我国的消费活动有了很大的发
展.但是我国的消费信贷业务和美国这样
的发达国家还存在很大的差距。商业银行
是我国消费信贷业务的主要提供者,消费
信贷业务所占比重小。品种少。我国消费信
贷占银行贷款额的比例还不到5%,而美国
已经达到了60% 。并且,我国消费信贷业务
品种少,品种功能单一,住宅、教育等少量
品种的信贷业务起步晚,差距大。同时,贷
款程序繁琐,利率机制比较僵化,缺乏多样
的消费信贷产品,难以满足市场需求。
4 中美信用制度体系及风险管理
比较分析
规范的个人诚信体系是美国消费信贷
的基石。美国拥有专门的信用报告机构,主
要有两种形式:消费信贷报告机构及调查
性的信贷报告公司。消费信用报告机构拥
有独立的计算机资料库,涵盖整个北美洲
近1 000万个信贷消费者的档案.保持着6
亿以上的账目.资料库近10亿字节的资
料.每天约有200万信用报告产生,约有1
万起消费者查询。这种机构在美国主要有
三家.即Experian信息服务公司、Trans联
合公司及Equifax公司。调查性的信用主要
提供包括消费者性格、声誉、生活方式及其
他个人特性的调查性的信用报告,其资料
通常来自于面试调查和其他传统方式。
美国的消费信贷机构具有一套严密的
风险管理程序。美国消费信贷的风险管理
有以下几个特点:①有效利用信用局的个
人信用资料,严格把好消费信贷人口关;②
充分运用定量分析方法,及时监测消费信
贷资产质量;③强调风险审核与风险组合
控制.实现信贷管理的横向制约;④重视信
贷文化和风险控制文化的建立与培养,从
业务拓展的源头控制风险;⑤实行消费信
贷的精细化管理,有针对性地防范各类风
险;⑥ 建立业务自我评估体系,对贷款风险
进行预先警示;⑦充分发挥信贷管理委员
会的作用,从整体上把握风险的控制与防
范;⑧讲究消费信贷风险控制与防范的操
作技巧,在具体操作程序上控制风险;⑨ 采
取有效措施,及时清收不良贷款。
与美国相比.我国消费信贷市场面临
的最大问题是社会信用体系的缺失.消费
信贷具有贷款规模小、笔数多的特点,在国
内个人和企业金融信用体系没有建立和完
善的情况下.银行只能逐个审查借款人的
收入信用状况,加上法律体系对失信者的
惩戒机制不到位,银行风险管理成本高。就
我国汽车消费信贷来说,目前,银行和经销
商的消费信贷业务主要依靠保险公司提供
的信用保证保险来实现风险的控制和管
理.信用调查往往流于形式。更为重要的是
汽车属贬值型动产,折旧率高,易于隐匿和
移动,作为抵押物品较难保全.加上我国二
手车市场发展落后. 回收车辆的处理变现
困难.在目前国内汽车价格不断下调的情
况下,贷款汽车的现实市值往往低于贷款
余额,消费者往往以车抵贷,逃避还款。实
际上,没有完善的个人信用体系,无论怎么
对高危群体索要高额保费,道德风险都难
以得到有效控制。
参考文献
1 黄小军.美国消费信贷的发展历史和现状 .
国际金融研究,1999(5)
2 杨丽,刘从军.美国的消费信贷立法及其启示
【J】.北方经济,2006(7)
3 张先锋. 李伟.中美汽车消费信贷比较研究
. 华东经济管理,2003(3)
(责任编辑林洪秋实)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⑦ 哪家银行有消费贷款
您好,现在能够提供借贷业务的平台那么多,您可以通过抵押申请银行贷款,更方便的方式是申请个人信用贷款,建议您申请贷款时选择正规平台,更好地保障您的个人利益及信息安全。
推荐使用有钱花,有钱花是度小满金融旗下信贷品牌,面向用户提供安全便捷、无抵押、无担保的信贷服务,借钱就上度小满金融APP(点击官方测额)。有钱花消费类贷款,日息低至0.02%起,具有申请简便、利率低放款快、借还灵活、息费透明、安全性强等特点。
和您分享有钱花消费类产品的申请条件:主要分为年龄要求和资料要求两个部分。
一、年龄要求:在18-55周岁之间。特别提示:有钱花谢绝向在校学生提供消费分期贷款,如您是在校学生,请您放弃申请。
二、资料要求:申请过程中需要提供您的二代身份证、本人借记卡。
注意:申请只支持借记卡,申请卡也为您的借款银行卡。本人身份信息需为二代身份证信息,不能使用临时身份证、过期身份证、一代身份证进行申请。
此答案由有钱花提供,因内容存在时效性等客观原因,若回答内容与有钱花产品的实际息费计算方式不符,以度小满金融APP-有钱花借款页面显示为准。希望这个回答对您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