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消费贷款可以还房贷吗
消费贷款是不可以用来偿还房贷的。一来使用消费贷款还房贷是属于一种以贷还贷的行为,银行是非常忌讳这种操作;二来消费贷款是有严格的贷款用途限制的,消费贷款只能以用来购买耐用消费品或者各种消费用途,比如教育、旅游、购物等消费。
还房贷是银行自动扣款吗
还房贷基本都是自动扣款的。因为人们在银行办理房贷的时候,通常都会绑定一张银行卡,和银行签订自动扣款协议,让银行每月自动从绑定的银行卡里扣款来用作还款。
所以大家在还房贷的时候,一般在还款日之前把钱还进卡里就行了。到了还款日那天,银行系统是会自动从卡里扣钱的。
不过大家也需要注意,如果卡片里余额不足的话,银行在还款日进行自动扣款的时候就会扣款失败,导致还不了款。而大家就需要尽快把钱存进卡里,并且在存钱进去之后,最好还要通知银行,好让银行及时扣款。
毕竟有的银行可能过了还款日就不在进行自动扣款了,也可能会出现疏漏,所以为了避免钱还进去银行却不进行扣款,导致逾期情节加重的情况发生,大家最好在逾期还款之后再联系一下银行。
房贷还款第一个月扣款怎么算?
房贷第一个月还款扣款需足月,若不足月,当月对应的还款日不扣款,顺延到次月对应的还款日一次性扣除。
第一个月扣款金额是从放款日到次月还款日的全部还款项,所以会比之后的月供金额多。
例如:放款日为1月10日:
1、若月供扣款日为每月15日,则第一个月扣款日为2月15日;
2、若月供扣款日为每月5日,则第一个月扣款日为3月5日。
以上是小编为大家分享的关于消费贷款可以还房贷吗的相关内容,更多信息可以关注建筑界分享更多干货
2. 有消费贷记录还可以做买房按揭贷款么
可以做。
贷款资格是:年满18年周岁的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城镇居民常住户口或合法有效的居留身份证明;
1、贷款用途:用于支持个人在中国大陆境内城镇购买、大修住房,目前其主要产品是抵押加阶段性保证个人住房贷款,即通常所称"个人住房按揭贷款"。
2、贷款对象: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中国公民,在中国大陆有居留权的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港澳台自然人,在中国大陆境内有居留权的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外国人。
3、贷款条件:借款人必须同时具备下列条件:
(1)有合法的身份;
(2)有稳定的经济收入,信用良好,有偿还贷款本息的能力;
(3)有合法有效的购买、大修住房的合同、协议以及贷款行要求提供的其他证明文件;
(4)有所购(大修)住房全部价款20%以上的自筹资金,并保证用于支付所购(大修)住房的首付款;
(5)有贷款行认可的资产进行抵押或质押,或(和)有足够代偿能力的法人、其他经济组织或自然人作为保证人;
(6)贷款行规定的其他条件。
4、贷款额度:最高为所购(大修)住房全部价款或评估价值(以低者为准)的80%;
5、贷款期限:一般最长不超过30年。
6、贷款利率:贷款期限为5年以下(含5年)的:贷款年利率为4.77%;贷款期限为5年以上的,贷款年利率为5.04%(按各地政府实际情况定)。
3. 有消费贷款记录还可以申请房贷吗
可以申请,只是会增加贷款成本。
银行贷款买房条件:
1、有合法的居留身份;申请政策性个人住房贷款的,应有当地常住房口;
2、有稳定的职业和收入;
3、有按期偿还贷款本息的能力;
4、有贷款行认可的资产进行抵押或质押,或(和)有符合规定条件的保证人为其担保。
5、有购买住房的合同或协议;
6、提出借款申请时,在建设银行有不低于购买住房所需资金30%的存款,申请政策性个人住房贷款的,应按规定在建设银行交存住房公积金;
7、贷款行规定的其他条件。
4. 消费贷能否用于还房贷,算不算用于购买住房
消费贷不可用于还房贷。消费贷款的资金只可以用于消费用途,如果被银行或者金融机构检测到用户的贷款资金流入楼市,那么银行或者金融机构可以要求用户一次性还清所有的欠款。情节严重的话,甚至可以用贷款诈骗罪的名义起诉用户。因此,申请了消费贷以后,千万不要用贷款资金买房或者还房贷。
(4)有消费贷款可以还房屋贷款吗扩展阅读:
什么是消费贷,消费贷买房还房贷的后果:
消费贷就是进行消费活动使用的贷款。个人用资产或信誉作担保的方式向银行申请发放信用卡贷款、非住房贷款、住宅抵押贷款等几种贷款形式叫做个人消费信贷。
消费贷是以金融系统中的一串数字(额度)的形式向个,人消费者提供的信用贷款。主要用于买车、买家电、装修房屋、购买耐用品、留学贷款等方面的个人贷款。从种类上看,消费贷款包括住宅抵押贷款、非住房贷款和信用卡贷款。具有消费用途广泛、贷款额度较高、贷款期限较长等特点。它是对消费者个人发放的、用于购买耐用消费品或支付各种费用的贷款。不过现在有不少人都会申请消费贷来买房。
一、面临违约责任,被银行记入失信黑名单
消费贷买房是被银行明令禁止的,它属于一种违约行为,在银行和你签订的消费贷款合同上就有声明:“贷款不得用于投资股票、期货、债券、房地产等国家监管部门禁止银行贷款进入的领域。”
所以如果你用消费贷来买房的话,就会被银行视为违约,而一旦违约,就很可能会被银行记入失信黑名单当中。
二、停发贷款、影响房屋交易
因为用消费贷买房属于违约行为,可能涉嫌骗贷,所以银行一旦发现,你是无法顺利获得贷款的,银行很可能会停止发放新的贷款给你的,而如果你拿不到贷款,那么很可能会影响到后续房屋的交易。
三、面临双重还贷压力、影响个人征信
即使你顺利获得了贷款,银行也没有发现有什么不对的地方,你也会面临双重还贷压力。不仅要还消费贷,再用消费贷付了首付后,还要还房贷。还款压力过大会导致逾期概率增加,而一旦逾期,就会被上报到个人的征信报告,留下不良信用记录。
5. 消费贷可以用来还房屋贷款吗
消费贷不可用于还房贷。
消费贷款的资金只可以用于消费用途,如果被银行或者金融机构检测到用户的贷款资金流入楼市,那么银行或者金融机构可以要求用户一次性还清所有的欠款。情节严重的话,甚至可以用贷款诈骗罪的名义起诉用户。
消费贷买房还房贷的后果如下:
一、面临违约责任,被银行记入失信黑名单,消费贷买房是被银行明令禁止的,属于一种违约行为,在银行签订的消费贷款合同上就有声明:“贷款不得用于投资股票、期货、债券、房地产等国家监管部门禁止银行贷款进入的领域。”所以如果用消费贷来买房的话,就会被银行视为违约,而一旦违约,就很可能会被银行记入失信黑名单当中;
二、停发贷款、影响房屋交易,因为用消费贷买房属于违约行为,可能涉嫌骗贷,所以银行一旦发现,是无法顺利获得贷款的,银行很可能会停止发放新的贷款,拿不到贷款,那么很可能会影响到后续房屋的交易;
三、面临双重还贷压力、影响个人征信,即使顺利获得了贷款,也会面临双重还贷压力。不仅要还消费贷,再用消费贷付了首付后,还要还房贷。还款压力过大会导致逾期概率增加,而一旦逾期,就会被上报到个人的征信报告,留下不良信用记录。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三百九十四条 为担保债务的履行,债务人或者第三人不转移财产的占有;将该财产抵押给债权人的,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或者发生当事人约定的实现抵押权的情形,债权人有权就该财产优先受偿。前款规定的债务人或者第三人为抵押人,债权人为抵押权人,提供担保的财产为抵押财产。
6. 有消费贷款记录还可以申请房贷吗
只要你没有恶意欠款的记录,并且买的房子在去掉你前面贷款额度后可以再房贷还款额度之内,就可以申请房贷。
银行一般要求的购房贷款资料包括:
1、个人稳定收入的证明,一般要求代发银行的流水记录或缴纳的税金或公积金收入证明等。
2、担保或资产证明(有贷款行认可的资产进行抵押或质押,或(和)有足够代偿能力的法人、其他经济组织或自然人作为保证人)。
3、合同、身份证,首付资金证明等。
(6)有消费贷款可以还房屋贷款吗扩展阅读:
中国人民银行于1995年8月颁布了《商业银行自营住房贷款管理暂行办法》,从而标志着中国银行商业性住房贷款走上正轨。但当时的条件是比较严格的:
一是要求有提供双重保证即抵押(质押)担保与保证担保;
二是最高期限为10年;
三是要求借款人先有存款,存款金额不少于房价款的30%,存款期限必须在半年以上。
银行为了规避房贷风险,需要借款人提供有足够代偿能力的法人、其他经济组织或自然人的担保证明。如果能找到愿意提供担保并且有经济实力的朋友或亲人,那么可以由他们为银行出具一份愿意担保的书面文件和资信证明。如果不能,则需要到专业的担保公司那里,由他们提供担保,这时所支付的费用就是房贷担保费。
7. 已有消费贷款,还能再申请房贷吗
个人还款能力好的是可以再办理房贷的。
按揭贷款借款人必须同时具备下列条件:
有合法的身份;
有稳定的经济收入,信用良好,有偿还贷款本息的能力;
有合法有效的购买、大修住房的合同、协议以及贷款行要求提供的其他证明文件;
有所购(大修)住房全部价款20%以上的自筹资金,并保证用于支付所购(大修)住房的首付款;
有贷款行认可的资产进行抵押或质押,或(和)有足够代偿能力的法人、其他经济组织或自然人作为保证人;
贷款行规定的其他条件。
8. 个人消费贷款还未还清可以申请办理房屋按揭贷款吗
资质条件和还款能力好的是可以办理按揭贷款的。
按揭贷款的基本流程如下:
1、实地看房;
信贷员、居间机构、评估员、买卖双方到申请按揭贷款的房屋现场对房屋现场勘察。
2、产权验证;
产权人及共有权人(卖方)带着身份证原件及房产证原件,到房管局交验身份证原件及房本原件,进行验证,并办理相关手续。
3、签署合同;
银行认真核对校验客户的资料原件,鉴别所有签字人员的真实性,监督客户签字,收取房产证原件及订金(具体数额由买卖双方确定),复印资料,提醒双方在该行办理帐户。
4、填写合同;
银行整理资料根据客户提供的相关资料,填写合同。
5、缴费义务;
银行收取费用预审通过后,通知客户交费。
6、产权过户;
买卖双方在房管局的帮助下办理产权过户手续。
7、贷款人准备相关材料到银行办理抵押手续;
8、银行放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