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银行不良贷款的出现主要有哪些原因
银行不良贷款,是指银行贷款给个人或者企业,企业逾期很长还款或者甚至无偿还能力,导致银行长期回收不了资金的贷款。
不良贷款可以说是银行体内的"毒瘤",侵蚀银行的利润或资本金,严重的还会引发银行破产。
② 不良贷款产生的原因有哪些
缺钱。不按时还款
③ 邮政储蓄银行不良贷款形成的原因有哪些
不良记录一般是由于逾期还款啊,恶意拖欠等一些因素造成的,具体可以问网点
④ 我国不良资产产生的原因
我国不良资产产生的原因主要有:
逾期贷款(贷款到期限未还的贷款)、呆滞贷款(逾期两年以上的贷款)和呆账贷款(需要核销的收不回的贷款)三种情况。
其他还包括房地产等不动产组合。不良资产是不能参与企业正常资金周转的资产,如债务单位长期拖欠的应收款项,企业购进或生产的呆滞积压物资以及不良投资等。
企业的不良资产是指企业尚未处理的资产净损失和潜亏(资金)挂帐,以及按财务会计制度规定应提未提资产减值准备的各类有问题资产预计损失金额。
银行的不良资产也常称为不良债权,其中最主要的是不良贷款,是指银行顾客不能按期、按量归还本息的贷款。
我国银行对不良资产的划分可分为两个阶段
一是在1998年以前,各银行业按财政部1988年在金融保险企业财务制度中的规定,即“四级分类”,俗称“一逾两呆”,也就是“逾期”、“呆滞”、“呆账”。按这种方法提取的贷款损失准备金仅有普通呆账准备金一种,为贷款总量的1%。
二是1998年以后,我国将资产分为“正常”、“关注”、“次级”、“可疑”、“损失”,即“五级分类”。1999年7月,央行下发了《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全面推行贷款五级分类工作的通知》及《贷款风险分类指导原则(试行)》。按照人民银行的规定,现在通常提取的专项准备金比例为:关注2%、次级25%、可疑50%、损失100%。后三类为不良资产。
⑤ 不良贷款成因及对策
不良贷款记录或不良信用记录主要是指:
1、贷款当前逾期;
2、贷记卡当前逾期;
3、准贷记卡存在透支180天以上未还记录(含卡费、年费);
4、贷记卡存在近12个月内未还最低还款额次数超过6期记录(含卡费、年费);
5、单笔贷款存在近24个月内连续逾期超过6期记录(含担保人代还)或累计逾期超过10期记录(含担保人代还);
6、单笔贷款存在累计逾期超过24期记录;
7、贷款存在担保人代还记录;
8、近24个月内贷款存在展期(延期)或以资抵债等记录;
9、存在因信用不良被起诉的记录。
⑥ 不良贷款率的形成原因
不良贷款的形成原因多种多样,不外乎来自于银行外部的原发性因素和银行内部管理的内生性因素。 从金融不良资产形成原因还有地方政府干预的因素,银行的贷款曾经支持过企业、地方经济发展。因此,无论从受益的原则还是从造成损失的原因去追究,债务人和地方政府都应当在这种错位资源的重新配置过程中承担相应份额的合理成本。从本质上来说,不良资产处置是对历史上形成的错位的社会资源进行重新配置,使其尽可能发挥最大的社会效用。但这种资源重新配置的损失,如果全部由银行来承担显然是不合理的。政府承担不良金融资产有利于为地方经济发展创造条件,改善当地的投融资和信用环境,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⑦ 不良贷款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一、外部经济环境为不良信贷资产的产生提供了赖以生存的条件
1、市场机制的不健全扭曲了政府、企业、民众的经济行为。
2、一些国有企业资本金严重不足,银行贷款被用作铺底资金。
3、信用观念的扭曲。
二、国有商业银行内部因素对不良贷款的增加和膨胀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1、贷款管理机制落后,自我约束力不够。
2、贷款风险监测机制不健全。
不良贷款运作方法
1、银行自身成立专门机构或指定专人催收,加大对不良资产的冲销力度。
2、国有企业可实行股份制改革。
3、在企业、银行界和全社会开展遵守信用的学习和教育活动。
4、国有商业银行应逐步实行股份制。
5、对不良贷款进行分层处理。
6、调整信贷结构,对不良资产增加审查环节。
7、建立激励约束机制,约束人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