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商业银行消费信贷业务风险与防范的文献综述
一、企业融资效率与资源配置
企业融资就是企业为经营和生产准备好所需资金的过程或行为。只有准备好了经营和生产所需的资金,然后才有可能开始真正的生产经营过程。因此,企业融资是企业经营和生产过程的前提条件和支持系统。
在现代经济社会中,经济活动的基本单位是企业和个人。企业是从事生产和流通的经营性组织,也是基础性的经济单位。而企业的资金融通、筹集又是现代企业正常、顺利运转的基础和前提条件。因此,企业的融资不仅对于单个企业来说具有生死攸关的重要性,而且对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现代社会经济活动,其起点表现为价值的预付,经济运行表现为预付价值运动与增殖。具体说来,就是通过预付价值的循环与周转,一方面,生产出满足社会需要的使用价值,另一方面,生产出为企业所追求的交换价值和价值。一个经济社会是否有一定数量的资金预付,即决定其经济可否在现代意义上顺利运转,也决定其经济发展的速度。资金的预付是实现经济发展的第一的、初始的决定力量。因此,企业总是把筹集更多的周转资金和发展资金作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条件。
企业融资不以单个企业财产状况和资金积累为前提条件,也不以整个国家或社会资金总量为条件。它所涉及的是通过改变资金在不同企业之间的使用状况而推动现代经济的发展,因此,它既可以突破现有企业资金总量的限制,也可以突破地区与国家的边界范围而对企业的正常运转和国家经济的发展注入必要的预付资金。
可见,企业融资过程实质上就是资源配置过程。特别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源的使用是有偿的,其他资源只有经过与资金的交换才能投入生产。这样,工业化过程中资源的配置就表现为工业发展供给和配置资金的问题:即是将资金投入使用还是闲置,是将其投资于直接生产部门还是基础设施,是将其投入于产出效率高的行业或部门还是补贴亏损企业的问题。由于资金追求增殖的特性促使它总是要向个别收益率比较高的企业流动,因此,不同行业、不同企业获得资金的渠道、方式与规模实际上反映了社会资源配置的效率。企业融资过程实质上也是一种以资金供求形式表现出来的资源配置过程:即企业能否取得资金,以何种形式、何种渠道取得资金。将有限的资源配置于产出效率高或最有助于经济发展的企业或部门,不仅可以提高社会资源配置的效率,同时也将刺激效率低的部门高效率,否则,它们就会因为资金断绝而被淘汰。这样,通过资金的运动,个别企业在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过程中,来实现整个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经济效率的提高。
实践证明,企业融资与现代经济已完全融合为一体。企业融资对现代经济发展的直接和间接贡献已达到全部经济发展的2/3左右,很明显,要保证现代经济的顺畅运行和稳定高速发展,必须调整企业融资结构,以实现企业最佳融资能力(效率最高),企业融资效率便成为一个关键的因素。
企业融资效率是指企业融资能力的大小。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经济运行完全按照计划指令来进行,企业融资效率也完全融合在整个经济的发展效率之中。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融资效率则相对独立地体现出来,并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决定着经济发展的效率。
中国经济的增长模式正在由供给推动向需求拉动方向转化,粗放型扩张遇到市场需求的有力制约,无效供给将被过滤掉,增长开始成为内生的、成为市场运作的结果而不是经济目标的主管意愿,粗放型高速增长已逐渐丧失了体制基础。我国经济增长必须面对这种转变,适应这种转变。在供过于求和买方市场的条件下,企业若想求生存,只能紧扣市场需求,不断增进融资效率,在竞争中取胜。融资效率是经济增长的必要条件,也是经济增长最持久的源泉。相反,不顾市场需求的盲目扩张只会造成产品积压和资源浪费,导致企业长时间不良债务的上升,给长期增长带来隐患。
二、企业融资效率与银行危机的内在生成机制
企业融资低效率是我国经济的运行特征。多投入及多消耗,使经济运行对银行体系形成一种自下而上的资金需求压力,形成中国特色的资金倒逼机制。
低效率格局下的倒逼导致银行资金运用方长期大于资金来源方。低效率的特点是,同样的产出水平下,需要投入和消耗更多的资本。政府为了弥补低效率损失,需要从银行贷出更多的款,用于替代性的投资;投资低效率使完成同样单位的生产能力需要更多的贷款;投产后效益不好使贷款偿还发生困难并使偿还期拖长,相当比重的国有企业亏损、濒临倒闭,使一部分银行贷款成为无法收回的死帐。面对严重亏损,企业如不想退出生产,最简单的选择是靠“啃”银行贷款来维持。低效率在银行资金运用方形成很高的呆帐和坏帐率;融资效率不高,从资金运动看,表现为资金周转速度放慢,而贷款周转速度放慢,意味着支持同样规模的投资建设和生产经营需要更多的贷款资金。如此种种,对银行资金运用方形成强大的贷款压力。如果企业融资效率不能从根本上得到改善,这将把整个银行系统推向高风险的边缘。
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国有企业的资金来源主要通过财政渠道划拨,改革以来,这种状况有了很大的变化,财政与银行的职责分工有了较大的调整:企业的外部资金来源已从依靠财政逐渐转变为主要依靠银行。80年代中期,财政已基本不向企业增资,以前未拨足的流动资金也不拨付了。企业实际上只能依靠贷款而发展,因为除了银行贷款这一渠道外,不存在其他的融资渠道。我国经济已从“计划—财政主导”进入“银行融资推进”的发展阶段。由于企业借贷没有内在的约束机制,因此一部分企业借贷的规模越来越大。即便是原来自有资本比较多的企业,由于80年代以来的扩张中过分依赖银行借贷,把银行贷款当作股本投资使相当一部分国有企业的债务与自有资本比例过大。
正是由于国有企业对银行的极大依赖性,在银行主导型融资机制的作用下,形成了国有企业难以清偿的巨额债务和国有银行的大量不良资产。对银行系统而言,不良资产比例过高是形成信贷风险从而促使银行系统脆弱性的主要因素。我们知道,高的不良资产比例意味着很大部分的居民储蓄已找不到对应的实物资本,或者说已经损失掉,同时也意味着部分国有商业银行在技术上已经破产,一旦触发信用危机,整个银行系统将面临灾难性的后果。可见,国有企业融资的低效率,就意味着国有银行的亏损,国有企业的规模越大,占gdp的比例越高,就意味着国有银行的呆坏帐越多。同时,由于缺乏有效的破产机制,现行的资产重组的结果可能是好企业被低效率企业拖垮。从整个规模上看,就是国有经济即由国有银行所连通的国有企业的全体效率累积性的恶化。
下面我们具体分析这种传递机制:
首先,企业融资结构不合理导致银行资产负债运作存在严重缺陷。
有资料表明,1998年,国有企业固定资产的60%,流动资金的90%来自银行贷款,这种垄断性的单一间接融资形式必然使国有企业越来越依赖银行资金的支持,也使我国银行资金配置格局存在严重缺陷,如1996年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负债率为96 62%,国有商业银行自有资本占主要风险资产(贷款)的比重为4 52%,这种高负债的信用业务是建立在高度的公众信任基础上的,当公众信任度下降时首先遇到的最大冲击是存款挤提。大规模的存款挤提将使银行破产倒闭。中央银行只能通过通货膨胀来提高银行系统资产的流动性。
同时,在资产项目构成中,各项贷款总额占总资产的80%左右,而同业存放、购买国债合计仅占3%—5%,消费信贷、不动产抵押贷款还是空白。
相比之下,80年代中期,在美国的全部商业银行总合资产负债表中,总资产的10%为消费贷款,30%为不动产抵押贷款和有担保的个人贷款。我国商业银行以无担保贷款为主体的资产结构,无疑加大了自身的风险。现实情况说明,企业对银行信贷资金的高度依赖这样一种融资格局,使得国有企业饥不择食的“饱餐”银行资金,根本不讲究融资质量,更谈不上通过融资去优化配置,极大地扭曲了银企关系,使银行资金配置全部投向国有企业这个大锅。一旦国家实行紧缩的宏观经济政策,企业资金就立刻紧张起来,并由此产生程度不同的生产滑波,引起经济运行比较大的波动。
其次,由于商业银行资产配置赖于运行的微观经济主体———国有企业仍然在低效运行,从而影响了商业资产配置效率的提高。
可见,投资供求只有与效率相结合,才能形成良性循环,我国国有企业的投资供求则将效率准则排斥在外,大量资金流向无效率和低效率的企业,形成了企业的高负债和银行的坏帐。尽管我国的储蓄率很高,可供资金很多,但是,由于特殊体制导致了投资供给和产出的不对称性,大量资金流向国有企业,问题的关键还在于国有企业融资效率急剧下降,基本上丧失了偿债能力。1998年亏损比利润高出近一倍,国有企业几乎不可能通过增长来弥补亏损,仅1998年上半年,国有企业就向银行转嫁了4800亿元不良资产,使银行体系中泡沫的压力越来越大。金融资源的配置继续被大大扭曲。只生产30%产值的国有企业占有70%以上的信贷,而生产70%以上产值的非国有企业贷款一直极为困难。
国有企业由于效率低下,必然是借了就坏,坏了再借,自己坏债累累,最终拖垮银行,导致信贷萎缩。微观问题传递和集中到宏观上来。
总之,国有商业银行既要满足国有企业简单再生产资金需求,又要解决国有企业扩大再生产资金需求,以维护国有企业的低效率运转。在国有企业亏损面不断扩大,亏损额逐渐增加的情况下,国有商业银行履行社会责任的结果,是很难完成按照“安全性”原则来约束自己的行为。其基本机理是:企业融资高负债低效率商业银行流动性困境风险增大中央银行超发货币通货膨胀上述风险转移形成一个有序流动且不可逆转的过程。
三、对策建议
(一)重塑银企关系,优化企业资本结构
在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企业融资有两大主要模式,即以英美为典型代表的证券主导型融资模式(直接融资为主)和以日德为典型代表的银行主导型融资模式(间接融资为主)。在我国,企业融资已经历了传统体制下单一的财政主导型融资方式和转轨体制下畸重银行主导型融资方式。当前国有企业的资金需求刚性和国有银行的资金供给刚性之所以形成一种“高度粘合”的状态,是因为他们都不是真正的融资主体。国有企业和国有银行之间的融资行为实际上是一种“内源融资”,由34国有企业融资效率与银行危机相关问题研究于国家与国有企业和国有银行之间都是一种“父子”关系,在他们之间也就难以发生真正的融资行为,而只能是银企之间的资金供给制。正是这种“内源融资”和产权不分,导致企业的高负债和银行的高不良资产与高风险等一系列效应的产生。所以,我们认为,在目前“内源融资”性质和产权安排没有改变的情况下,必须重塑银企关系,即在明确企业和银行是两个独立的法人实体的基础上,通过密切银企在管理机制、产权关系等方面的联系,形成一种更富于活力的组织形式,从而规范银企两个法人之间的市场往来关系。从这一思路出发,我国理论界的一些人士提出了把银行对企业的一部分债权转为股权的设想,并在实践中付诸实施,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将银行的债权转为股权,一方面可以降低企业的资产负债率,优化企业的资本结构;另一方面,又可以提高银行监控企业的积极性,从根本上遏制企业不良负债的形成。同时,要重塑融资主体的制度基础。首先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即建立以“产权明晰,权责分明,政企分开,管理科学”为特征的公司制,也就是说,国有企业要割断与政府的“父子”关系,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独立经济主体,并通过股份制重构企业的产权组织形式。其次,建立现代商业银行制度,对我国专业银行实行商业化改造,先要按《公司法》明确商业银行的法律地位,即商业银行是独立经营的金融企业法人,实行企业化管理和经营;同时按照《商业银行法》的要求,使专业银行转轨为商业银行,在此基础上,按股份制组织形式进行产权改革,最后建立起符合国际惯例的商业银行。这样,商业银行才能摆脱政府的行政干预,真正按照市场需求组织资金和货币经营,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标。不过,即使建立了市场制度下的融资主体关系,银企之间的高负债和高风险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
(二)大力发展企业债券市场,以实现企业最佳融资能力
我国在股票市场和国债市场迅速发展和规模急剧扩张的同时,企业债券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甚至是急剧萎缩或徘徊不前。到1996年底,我国累计发行有价证券9918 74亿元,但企业债券只发行了1565 09亿元,所占比例仅为15 8%。这样,企业在资本市场上的融资只有股票融资。其导致的结果是企业融资结构单一、机制不健全和功能缺陷,而且与国际企业融资结构潮流即股权融资的衰落和债权融资的兴起也不相适应。现在美国债市规模大约是股市的5倍。而亚太新兴市场国家,债权融资也日渐红火起来。
在我国目前条件下,企业对发行债券基本上是不积极的。现行资金供应制度的软约束,窒息了企业直接融资的积极性,企业发行债券与间接融资相比,无论是融资成本还是负债风险以及运作效率方面都处于劣势地位:一是发债成本高。二是筹资过程长,运转和操作过程复杂。三是负债偿还期限约束。
目前企业发债规模偏小的基本症结,还在于外部环境因素的限制,信贷资金供给导致了企业对银行贷款的过分依赖,窒息企业直接融资的积极性,国家从紧的指标管理,又使部分介入债券市场的企业的发债需要难以得到满足。
企业的资金需求仍只能而且必须由银行来满足,而在企业经营困难的情况下,必然直接影响银行资产的安全性。
因此,我们在深化企业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过程中,要大力发展企业债券市场,允许企业发行债券,提高企业债券融资比重,以建立合理的企业融资结构。不仅如此,对于我国国有企业“软约束”的特殊情况,发债融资还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即迫使企业走建立自我约束机制的道路。由于发行债券是有确定期限和利息界定的,企业到期时就必须如数还本付息,而不能像股票分红那样可以暂不分配;而且购买者大多数为居民,欠老百姓的钱是无法赖帐的。这就给企业增加压力,促使企业改善经营、建立自我约束机制。此外,大力发展企业债券还可以起到正效应作用,如拓宽投融资渠道,让一些资金盈余单位(国内保险公司每年有1000多亿元资金急于寻找运作渠道)投资购买企业债券,从而在某种程度上防止了这些资金盈余单位和大量社会游资由于投资渠道狭窄而只好进入股市炒作的行为。当然,发展企业债券市场,关键是要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和破产制度,并严格执法和管理。
(三)建立竞争、高效、综合性的商业银行体系
转移性风险能否最终得到控制和化解,关键在于能否尽快建立一个竞争高效的商业银行体系。新的商业银行体系的建设必须有利于盘活不良资产,提高资产质量,最终将不良资产控制在安全范围以内,从根本上提高整个银行系统的稳定性。这除了对宏观经济体制进行彻底的改革,从根本上解除国有商业银行的财政和政策性职能外,银行体系的发展也至关重要。
长期以来,关于我国商业银行体系的改革发展就一直存在着“改旧衣或制新衣”的讨论,即在银行改革的过程中如何处理设立新商业银行与改革原国家专业银行之间的关系,问题的实质即如何处理增量与存量之间的关系。从改革的实质过程看,渐进式改革策略选择的是“改旧衣同时辅之以制新衣”,银行体制改革的重点是积极推进国有银行向商业银行方向转轨。目前这方面的努力已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另一方面,国有商业银行在转轨过程中也存在着很多自身难以解决的问题和障碍,致使商业化进程过于缓慢。而商业化进程的迟缓及不确定性则使得这种垄断性具有更多的负面意义:一是缺乏竞争,不利于整个银行体系效率的提高。二是银行系统的风险增大,包括来自外部的信贷风险以及因内控机制功能性缺陷而导致的内部风险。三是整个银行系统的资产质量因不能良性循环而无法提高,未来损失继续产生。资金配置效率不能从根本上得到改善,这将把整个银行系统推向高风险的边缘。
因此,解决之道在于以增量带动存量,以竞争促进效率。为此需要在对内、对外开放银行业务方面采取更加积极的态度,进一步充实现有的银行体系,尽快从根本上改变国有商业银行的垄断地位,以促进竞争,提高银行系统的效率,最终建成一个综合性的商业银行体系。
总之,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企业融资的两个基本方式———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方式必须和谐发展,这样企业的融资成本才会降低,社会资金的配置效率才能提高。
实践表明,国有企业的融资效率提高不仅有赖于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的培育和完善来支持,而且已在某种程度上成为金融市场功能综合发挥的重要因素。长期以来,国有企业改革一直是我国宏观经济发展政策的中心工作,人们寄希望于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的功能充分发挥来提高国有企业运作效率和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殖。
回答者:小雨静滴 - 助理 二级 2-7 12:07
--------------------------------------------------------------------------------
一、企业融资效率与资源配置
企业融资就是企业为经营和生产准备好所需资金的过程或行为。只有准备好了经营和生产所需的资金,然后才有可能开始真正的生产经营过程。因此,企业融资是企业经营和生产过程的前提条件和支持系统。
在现代经济社会中,经济活动的基本单位是企业和个人。企业是从事生产和流通的经营性组织,也是基础性的经济单位。而企业的资金融通、筹集又是现代企业正常、顺利运转的基础和前提条件。因此,企业的融资不仅对于单个企业来说具有生死攸关的重要性,而且对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现代社会经济活动,其起点表现为价值的预付,经济运行表现为预付价值运动与增殖。具体说来,就是通过预付价值的循环与周转,一方面,生产出满足社会需要的使用价值,另一方面,生产出为企业所追求的交换价值和价值。一个经济社会是否有一定数量的资金预付,即决定其经济可否在现代意义上顺利运转,也决定其经济发展的速度。资金的预付是实现经济发展的第一的、初始的决定力量。因此,企业总是把筹集更多的周转资金和发展资金作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条件。
企业融资不以单个企业财产状况和资金积累为前提条件,也不以整个国家或社会资金总量为条件。它所涉及的是通过改变资金在不同企业之间的使用状况而推动现代经济的发展,因此,它既可以突破现有企业资金总量的限制,也可以突破地区与国家的边界范围而对企业的正常运转和国家经济的发展注入必要的预付资金。
可见,企业融资过程实质上就是资源配置过程。特别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源的使用是有偿的,其他资源只有经过与资金的交换才能投入生产。这样,工业化过程中资源的配置就表现为工业发展供给和配置资金的问题:即是将资金投入使用还是闲置,是将其投资于直接生产部门还是基础设施,是将其投入于产出效率高的行业或部门还是补贴亏损企业的问题。由于资金追求增殖的特性促使它总是要向个别收益率比较高的企业流动,因此,不同行业、不同企业获得资金的渠道、方式与规模实际上反映了社会资源配置的效率。企业融资过程实质上也是一种以资金供求形式表现出来的资源配置过程:即企业能否取得资金,以何种形式、何种渠道取得资金。将有限的资源配置于产出效率高或最有助于经济发展的企业或部门,不仅可以提高社会资源配置的效率,同时也将刺激效率低的部门高效率,否则,它们就会因为资金断绝而被淘汰。这样,通过资金的运动,个别企业在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过程中,来实现整个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经济效率的提高。
实践证明,企业融资与现代经济已完全融合为一体。企业融资对现代经济发展的直接和间接贡献已达到全部经济发展的2/3左右,很明显,要保证现代经济的顺畅运行和稳定高速发展,必须调整企业融资结构,以实现企业最佳融资能力(效率最高),企业融资效率便成为一个关键的因素。
企业融资效率是指企业融资能力的大小。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经济运行完全按照计划指令来进行,企业融资效率也完全融合在整个经济的发展效率之中。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融资效率则相对独立地体现出来,并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决定着经济发展的效率。
中国经济的增长模式正在由供给推动向需求拉动方向转化,粗放型扩张遇到市场需求的有力制约,无效供给将被过滤掉,增长开始成为内生的、成为市场运作的结果而不是经济目标的主管意愿,粗放型高速增长已逐渐丧失了体制基础。我国经济增长必须面对这种转变,适应这种转变。在供过于求和买方市场的条件下,企业若想求生存,只能紧扣市场需求,不断增进融资效率,在竞争中取胜。融资效率是经济增长的必要条件,也是经济增长最持久的源泉。相反,不顾市场需求的盲目扩张只会造成产品积压和资源浪费,导致企业长时间不良债务的上升,给长期增长带来隐患。
二、企业融资效率与银行危机的内在生成机制
企业融资低效率是我国经济的运行特征。多投入及多消耗,使经济运行对银行体系形成一种自下而上的资金需求压力,形成中国特色的资金倒逼机制。
低效率格局下的倒逼导致银行资金运用方长期大于资金来源方。低效率的特点是,同样的产出水平下,需要投入和消耗更多的资本。政府为了弥补低效率损失,需要从银行贷出更多的款,用于替代性的投资;投资低效率使完成同样单位的生产能力需要更多的贷款;投产后效益不好使贷款偿还发生困难并使偿还期拖长,相当比重的国有企业亏损、濒临倒闭,使一部分银行贷款成为无法收回的死帐。面对严重亏损,企业如不想退出生产,最简单的选择是靠“啃”银行贷款来维持。低效率在银行资金运用方形成很高的呆帐和坏帐率;融资效率不高,从资金运动看,表现为资金周转速度放慢,而贷款周转速度放慢,意味着支持同样规模的投资建设和生产经营需要更多的贷款资金。如此种种,对银行资金运用方形成强大的贷款压力。如果企业融资效率不能从根本上得到改善,这将把整个银行系统推向高风险的边缘。
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国有企业的资金来源主要通过财政渠道划拨,改革以来,这种状况有了很大的变化,财政与银行的职责分工有了较大的调整:企业的外部资金来源已从依靠财政逐渐转变为主要依靠银行。80年代中期,财政已基本不向企业增资,以前未拨足的流动资金也不拨付了。企业实际上只能依靠贷款而发展,因为除了银行贷款这一渠道外,不存在其他的融资渠道。我国经济已从“计划—财政主导”进入“银行融资推进”的发展阶段。由于企业借贷没有内在的约束机制,因此一部分企业借贷的规模越来越大。即便是原来自有资本比较多的企业,由于80年代以来的扩张中过分依赖银行借贷,把银行贷款当作股本投资使相当一部分国有企业的债务与自有资本比例过大。
正是由于国有企业对银行的极大依赖性,在银行主导型融资机制的作用下,形成了国有企业难以清偿的巨额债务和国有银行的大量不良资产。对银行系统而言,不良资产比例过高是形成信贷风险从而促使银行系统脆弱性的主要因素。我们知道,高的不良资产比例意味着很大部分的居民储蓄已找不到对应的实物资本,或者说已经损失掉,同时也意味着部分国有商业银行在技术上已经破产,一旦触发信用危机,整个银行系统将面临灾难性的后果。可见,国有企业融资的低效率,就意味着国有银行的亏损,国有企业的规模越大,占gdp的比例越高,就意味着国有银行的呆坏帐越多。同时,由于缺乏有效的破产机制,现行的资产重组的结果可能是好企业被低效率企业拖垮。从整个规模上看,就是国有经济即由国有银行所连通的国有企业的全体效率累积性的恶化。
下面我们具体分析这种传递机制:
首先,企业融资结构不合理导致银行资产负债运作存在严重缺陷。
有资料表明,1998年,国有企业固定资产的60%,流动资金的90%来自银行贷款,这种垄断性的单一间接融资形式必然使国有企业越来越依赖银行资金的支持,也使我国银行资金配置格局存在严重缺陷,如1996年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负债率为96 62%,国有商业银行自有资本占主要风险资产(贷款)的比重为4 52%,这种高负债的信用业务是建立在高度的公众信任基础上的,当公众信任度下降时首先遇到的最大冲击是存款挤提。大规模的存款挤提将使银行破产倒闭。中央银行只能通过通货膨胀来提高银行系统资产的流动性。
同时,在资产项目构成中,各项贷款总额占总资产的80%左右,而同业存放、购买国债合计仅占3%—5%,消费信贷、不动产抵押贷款还是空白。
相比之下,80年代中期,在美国的全部商业银行总合资产负债表中,总资产的10%为消费贷款,30%为不动产抵押贷款和有担保的个人贷款。我国商业银行以无担保贷款为主体的资产结构,无疑加大了自身的风险。现实情况说明,企业对银行信贷资金的高度依赖这样一种融资格局,使得国有企业饥不择食的“饱餐”银行资金,根本不讲究融资质量,更谈不上通过融资去优化配置,极大地扭曲了银企关系,使银行资金配置全部投向国有企业这个大锅。一旦国家实行紧缩的宏观经济政策,企业资金就立刻紧张起来,并由此产生程度不同的生产滑波,引起经济运行比较大的波动。
其次,由于商业银行资产配置赖于运行的微观经济主体———国有企业仍然在低效运行,从而影响了商业资产配置效率的提高。
可见,投资供求只有与效率相结合,才能形成良性循环,我国国有企业的投资供求则将效率准则排斥在外,大量资金流向无效率和低效率的企业,形成了企业的高负债和银行的坏帐。尽管我国的储蓄率很高,可供资金很多,但是,由于特殊体制导致了投资供给和产出的不对称性,大量资金流向国有企业,问题的关键还在于国有企业融资效率急剧下降,基本上丧失了偿债能力。
② 沈阳市商业银行消费信贷的风险与对策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成因与防范
1997年席卷亚洲的金融危机,虽然未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造成明显的重大损失,但对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造成了不良影响,同时对我国金融机构和部门提出了严重警示。我国加入WTO之后, 国民经济的发展将进一步溶入国际社会,经济发展的全球化、市场化、一体化更加明显,面临的竞争将更加激烈,为此,商业银行必须加快和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提高国际竞争力,把防范和控制信贷风险作为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来抓,以提高商业银行信贷风险抵抗能力和防范能力。(大资金正绞尽脑汁预谋新一轮大行情!)
一、信贷风险产生的原因
信贷风险是指银行信贷资产遭受损失的可能性。信贷风险的成因主要体现以下三个方面:(剖析主流资金真实目的,发现最佳获利机会!)
(一)来自于银行方面的原因
1.金融体制改革滞后,理论认识和观念上存在误区。尽管商业银行进行了金融体制改革,实行了“自主经营、自担风险、自负盈亏、自我约束”的经营方针,但因长期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商业银行一直给人的感觉是企业但又不象企业,不是行政机关又象行政机关,往往以政府“帐房先生”或“出纳员”的角色出现,大部分银行从业人员商业意识、风险意识比较淡薄,信贷活动没有完全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办事,常常带有明显的计划经济痕迹。一个明显的例子就是目前正在进行的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国有商业银行承担了国企改革绝大部分贷款,作为国有商业银行,帮助国有大、中型企业走出困境,迎接即将入世的挑战,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但这种责任和义务应该建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商业银行应有自己的主动权和选择权,而不应完全根据政府政策的意图实行偏好性的倾斜贷款,这样做往往是怀着美好的愿望,造成更大的问题。使商业银行在其经营活动及自身的发展过程中,背上了沉重的包袱和不安全的隐患。
2.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工作仍需进一步加强。由于我国金融制度的不完善,各商业银行之间彼此之间进行了盲目、无序的竞争,如放弃原则为企业多头开户,致使企业逃避了信贷资金的监督。同一银行内部,还没有完全形成一个强健、高效、充满活力的有机整体,如信息部门未能及时、准确、全面地了解和掌握相关信息,即便是所掌握的信息,也未能被有关部门和决策领导采用;信贷部门对信贷管理不严,在信贷过程中,贷款审批职责模糊不清,“三查”制度没有严格落实,只是流于形式,对信贷对象缺乏深入、细致的了解,在贷款发放后,未能及时实施有效的跟踪监督;会计结算部门发现银行贷款被挪作他用未能够及时予以阻止,超过期限的贷款该扣留的也未予以扣留;稽督部门对贷款的运行情况没有进行全面的稽查、监督,使一些本来可以追缴回来的贷款沦为风险贷款。
3.商业银行缺乏高素质人才,是导致银行产生信贷风险的又一个内部因素。信贷管理工作需要大量既憧银行业务又了解企业生产经营,既有深厚而渊博的经济、金融、法律知识,又有较强的社会活动能力,既要有较强的业务能力,又要有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的人员。
(二)来自企业方面的原因
1.企业认识上出现偏差,长期以来,受计划体制的影响,许多企业领导片面地认为企业是国家的企业,银行是国家的银行,银行贷款就是国家的贷款,赚了钱是国家的,亏损也是国家的,生产经营活动完全不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办事,理所当然地认为,企业盈利是由企业创造的就应该由企业来支配,一旦企业亏损,就依赖政府,依靠银行贷款来维持企业的正常运转,根本不考虑企业是否有能力偿还贷款,只要能从银行拿到资金,就可以给职工发工资、搞基本建设,根本不考虑成本的高低,长期负债经营。银行则背上了企业转嫁过来的包袱。
2.企业经营管理不善、经济效益低下、社会负担过重、设备老化,经营管理仍然走外延扩大再生产的老路子,以粗放式经营为主,市场应变能力、市场竞争能力、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比较有限,所有诸多方面的原因,导致企业经济效益低下,资金使用效益不高,产品积压,难以销售,亏损严重,银行贷款无力偿还,积累了大量的不良债务,从而形成信贷风险。
(三)来自于政府、政策等其他方面的原因。
1.政府干预。行业主管部门和地方政府出于本位主义的角度,片面地追求发展规模、发展速度,争贷款、争投资、争项目,运用各种手段,乃至是行政手段来寻求银行的信贷支持,银行被迫执行“行政贷款”、“条子贷款”,这些贷款往往无法收回,形成滞帐、呆帐。甚至在银行依法追缴贷款的过程中,一些地方政府不同程度地存在地方保护主义,干涉司法程序,导致银行贷款无法追。
2.国家政策、经济发展的环境变化和运行态势,也对银行的信贷资产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根据国民经济发展的实际水平,根据国内和世界的经济、政治环境,在不同时期采取相应的货币、金融等经济政策,银行信贷行为一旦与经济政策的变化或经济环境的变化无法完全适应,也容易形成不良信贷,让我们来看看货币政策时紧时松的情况:货币政策宽松时,容易导致信贷管理出现忽视贷款的质量而大最放款的现象;在货币政策紧缩时,信贷管理又不得不压缩正常贷款,“一刀切”的货币紧缩政策,使许多运营良好的企业生产资金严重短缺,无足够的资金来购买原材料,企业无法正常生产,甚至被迫停产,资金正常运转也受到阻碍,贷款到期不能归还,同时由于货币紧缩,市场购买力下降,企业产品大量积压,占用大量资金,从而影响贷款的效益。
3.战争、自然灾害等其他意外事件的影响。因自然灾害,如地震、火灾、洪水、干旱等不可预测的原因,破坏企业生产,造成企业财产损失,从而影响贷款安全。
二、信贷风险的防范与调控
商业银行针对导致信贷风险的种种原因,对症下药,采取相应的系统措施,形成系统的防范、调控机制,减少乃至杜绝产生新的不良贷款。
(一)真正建立起市场意识、商业意识,使商业银行能按照国际惯例,遵循市场经济规律,摆脱传统观念和意识的束缚,从政府的庇护下完全溶入到市场经济中,努力摆脱政府的行政干预,真正明确自己的经营目标,必须以资金的安全性、流动性、效益性作为自己的经营原则,实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完善经营管理体制,把商业银行办成独立自主、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金融企业。
(二)建立和健全信贷风险监测预警机制。
许多事情的发生部有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商业银行将有关企业的一些统计指标组成一个较完善的指标体系。利用企业在这些指标上的统计资料,通过定量分析与定件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企业的综合情况进行评估,通过对企业的监测,对商业银行的信贷活动发出预警。这个情标体系通常包括如下指标:
1.企业偿债能力指标
(1)流动比率,又称营运资金比率,是企业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之比。
(2)速动比率,又称酸性测试比率,是速动资产与流动负债之比。其中, 速动资产:流动资产-存货-待摊费用
(3)资产负债比率,是指负债总额与全部资产净值之比。
2.企业盈利能力指标
(1)资产收益率,又称投资收益率。 它是用来衡量企业有效利用所有资产的能力。其计算公式为:
资产收益率=税后净利润/(资产总额-无形资产)
(3)销售利润率,是指企业税后利润与销售收入之比。
3.企业营运能力指标
(1)存货周转率,是指销货成本与平均存货之比。
其中,平均存货=(期初存货+期末存货)/2
(2)应收帐款周转率,又称为收帐比率,是指赊销净额与平均应收帐款之比。
(三)建立和健全信贷风险的防范机制,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风险规避机制、风险分散机制、风险补偿机制。
1、风险规避机制。主要是多种规避方法的综合运用,常见的方法有:
(1)资产结构短期化,即提高短期资产的比重或降低资产的平均期限, 这种方法既有利于利率订价处理市场风险或利率敏感性来调整资产负债,又可以增强资产流动性的应付信用风险;(2)在开展外币业务时, 根据商业银行自身的实力和对汇率变动的准确预测,市种选择上选择收硬币付软币、借软市贷硬币;(3 )债务互换,所谓债务互换是指两个或多个债务人依据各自的相对优势,通过金融中介相互交换所需支付债务本息的市种和利率的种类与水准;(4 )避重就轻地进行投资,对待众多的投资项目,尽量选择投资风险小的项目,力求避免风险过大的项目。
2.风险分散机制。风险分散的做法各种各样,其精髓就是“不将全部的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商业银行不将贷款集中于某一行业,不将贷款集中于某一地区,不将贷款集中于少数客户手中,通过这些办法,将银行信贷资产进行调整,使其结构多样化,尽可能选择多样的、彼此相关程度较小的资产进行搭配,从而降低整个资产组合的风险程度。
3.风险补偿机制。补充商业银行的自有资金,建立风险后备金制度,试办银行贷款保险业务,增强抵御风险的能力。
(四)完善商业银行的监督体系,构建风险稽查机制。
防止和减少信贷风险,商业银行必须建立、健全监督稽核机制。稽核检查是以第三者的身份对信贷风险进行经常性的跟踪稽查,既稽核经营者,又监督管理者。通过对信贷资产运动全过程的监督,及时发现问题,对发现的问题积极采取补救措施并提出改进的建议,最大限度地降低信贷风险。
(五)建立和健全人才培训与任用机制。
商业银行防范信贷风险,更长远的一项措施是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人才培训与任用制,应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条件,多渠道、多形式、全方位地对银行从业人员进行培训,如思想素质培训、岗位培训、知识更新培训、业务知识竞赛等活动,提高银行从业人员的总体素质和水平。只有这样,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保持长期、稳定、协调发展。
③ 我国商业银行个人消费贷款的信用风险管理现状
个人消费信贷是银行等金融机构对消费者个人发放的用于购买耐用消费品,或支付其他费用的货币贷款。耐用消费品或其他费用支出,是指用于购买那些具有较高价值和普及趋势的生活消费品,以及用于教育、医疗、旅游等生活消费方面的较高价值费用的支付。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个人消费贷款发展迅速,个人消费贷款占银行贷款总额的比重逐年增长,并逐步成为银行主要的业务和效益来源之一。
一、我国商业银行个人消费信贷发展现状
我国最早的个人消费信贷始于20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但受制于经济发展水平和消费观念等因素的制约,发展极为缓慢。1997年我国消费信贷总额为172亿元,仅占全部贷款余额的0.23%。为应对当年东南亚金融危机对经济的不利影响,政府制定和实施扩大内需的政策。为了启动民间消费需求,中国人民银行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鼓励商业银行加大消费信贷的力度。1998年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了推动金融机构积极开展个人消费信贷的两项重要文件:《个人住房贷款管理办法》和《关于改进金融服务、支持国民经济发展的指导意见》。1999年又发布了《关于开展个人消费信贷的指导意见》,正式要求以商业银行为主的金融机构面向广大城市居民开展消费信贷业务。
自1997年以来,我国的个人消费信贷有了快速发展,截至2009年一季度末,我国居民消费信贷余额为3.94万亿元,是1997年的229倍。随着我国银行消费信贷规模的不断扩大,个人消费信贷市场空间不断拓展,个人住房消费贷款、汽车消费贷款、助学消费贷款、个人旅游贷款等业务迅速发展,该项业务中存在的问题和风险也逐步暴露出来。2009年一季度末数据显示,我国居民住房消费信贷余额为3.49万亿元,占居民消费信贷余额总额的近90%,仍然是我国个人消费信贷的主要形式。前几年,住房消费贷款发展迅速,各银行为抢占市场份额而放松了发放住房贷款的条件,导致不良贷款率有所增长。从国外经验来看,个人住房贷款的风险一般是在发放贷款后10年左右中逐步显现,这使得住房贷款潜在风险不可低估。我国现在的个人房贷余额中,超过80%是2000年以后发放的,这意味着,未来几年内个人房贷风险将有增无减。
个人消费信贷对象涉及不同的个体消费者、经营范围广泛、贷款的期限较长、资信调查困难,在一定程度上给银行带来了风险隐患。商业银行应加强对个人消费信贷风险的分析与识别,以便及时采取措施,防患于未然。
二、商业银行个人消费信贷风险成因
消费信贷风险是指银行消费信贷不能按期收回,造成信贷资金损失的可能性。个人消费信贷存在极大的不确定因素,风险隐含其中。对于消费贷款业务来说,商业银行所面临的最主要的风险是信用风险,即因个人消费者不能按照与银行签订的协议行事而对银行信贷资产收益造成的风险。
1、制度方面
(1)相关法律制度不健全
我国至今尚未建立有关规范消费信贷活动的法律规范,特别是保护银行债权的法规不健全,对失信、违约的惩处办法不具体。消费信贷期限长,客户分散,不确定因素多,银行风险控制难以落实,很容易造成一些借款人利用法律的漏洞进行欺诈。此外,关于抵押物的处理、拍卖等问题,银行在处置个人抵押财产方面缺乏有效的法律保障和市场保障。我国消费品二级市场尚处于起步初创阶段,交易秩序尚不规范,交易法规也不完善,各种手续十分繁琐,变现成本较大,导致银行难以将抵押物变现。由于缺少法律规范,个人消费信贷在实际操作中无章可循、无法可依、随意性很大,这使得银行开办消费信贷业务缺乏法律保障,商业银行难以通过有效的方式来保全自己的消费信贷资产,增大了个人消费信贷的风险。
(2)个人信用体系不健全
在我国,信用观念尚未深入人心。目前虽然已经建立个人征信系统并投入使用,但系统内许多个人信息尚未完善。加上对个人消费信贷市场的竞争使银行之间缺乏沟通,从而使得个人的信用信息披露不够,信用信息资源无法共享。信息的不对称又可能致使借款人将贷款恶意挪用,用于经营或投机活动,经营失败导致贷款偿还出现问题。尽管中国人民银行已经开始了个人信用联合征信工作,但是上述工作还仅限于金融部门,信用信息也仅限于金融信息,很难实现其他非金融信息的汇总。
2、银行方面
(1)银行消费贷款设计欠缺
有的消费贷款种类自身存在较大的先天缺陷,导致贷款风险从一开始就存在。如2000年兴起一时的“零首付”个人住房贷款和“零首付”汽车贷款。虽然中国人民银行已经明令禁止了这种“零首付”,但无指定用途的所谓综合消费贷款在贷款设计上也存在问题。这种贷款最高限额50万元,甚至不受限额,这一设计明显不是或并非主要是为了借款人消费使用的,更不是为普通消费者着想,它是迎合少数优势消费群体扩大生产的需要而巧立的名目。
(2)银行自身管理薄弱
从主观因素来看,国内商业银行仍旧在一定程度上不太重视信用风险,对各部门、各职员的考核只注重业绩而忽视风险和损失,造成损失后也没有强有力的责任机制予以制约。一方面部分商业银行为了扩大消费信贷规模,对基层行下达硬性的放贷指标,由于市场竞争的激烈,不少银行擅自降低贷款标准和担保条件,致使潜在风险进一步增大;另一方面信贷人员素质偏低,工作责任心欠缺。存在着信贷人员贷前调查不深入、贷中审查不严、贷后管理不力的松懈行为,重贷轻管,重放轻收,岗位责任制没有落到实处,放松了消费信贷资金使用的有效监控。这些都是导致银行贷款风险显著增加的原因。
从客观因素来看,国内商业银行管理水平不高,更缺乏消费信贷方面的管理经验。通常,由于客户分散,银行仅凭借款人身份证明、收入证明等比较原始的书面信用材料进行筛查,对个人的信用调查基本上依赖于借款人的自报及其就职单位的简单说明,对借款人的资产负债状况、有无失信情况等缺乏正常程序和渠道进行了解征询,由此导致银行和客户之间的信息不对称。而且现阶段管理消费信贷业务的规章制度尚不完善,操作手段相对落后,贷后的监督检查往往跟不上,对消费者个人及其家庭的财务收支缺乏有效的跟踪、监控机制和经验。一旦发现风险不能及时采取补救措施,致使消费信贷的潜在风险增大。
3、消费者个人方面
消费者个人方面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消费者行为的不确定性和道德风险的存在。目前,我国缺乏完善的家庭财产登记制度,居民收入缺乏透明度,银行无法确切计算和查证居民收入水平。消费者在申请消费信贷时,有可能为获取更多的消费信贷而夸大自己的偿还能力,风险完全由银行承担。另外,消费者在取得消费信贷之后,在有偿还能力的情况下逃避债务,即为道德风险。以助学贷款为例,由于大学生毕业后,社会就业压力大,人才的流动十分频繁,原就读学校找不到人,造成贷款无法归还,道德风险因素较大。
三、商业银行防范消费信贷风险的对策建议
1、建立健全消费信贷相关法律法规
为了确保消费信贷市场的有序运行,应该尽快制定和颁布消费信贷法规,明确消费信贷活动中相关主体的职责义务和相关权利,合理分散信贷风险。建立健全消费信贷法规体系,一是尽快制定一部综合性的《个人消费信贷法》,对与个人信贷有关的问题进行明确规范,充实我国《担保法》中有关个人消费信贷的条款;二是要用法律条文明确规定对消费者失信行为的惩罚办法,用法律手段规范消费者的借贷行为;三是要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住房制度、医疗制度等相关制度,从而分散和共担个人信用风险。
2、逐步完善个人信用制度
个人信用制度的健全将有利于降低消费信贷的交易成本,抑制由信息不对称导致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因此,逐步完善个人信用制度是商业银行进行消费信贷风险管理必不可少的制度环节,是商业银行管理消费信贷风险的起点。完善个人信用制度,一方面要建立健全全社会范围的个人征信体系;另一方面要建立科学的个人信用评价体系。
我国个人征信系统使用尚处于初级阶段,仍需不断完善。应做到及时更新个人金融信息,做到电子化、集中化、及时化;同时,要加快不发达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全国征信系统信息,实现信息联网共享,满足银行放贷审核的需要。在建立全社会个人信用制度和信用档案的基础上,各银行还应结合自身业务特点制定具体的个人信用评价体系,以此作为放贷的基本标准,使之从源头上发挥防范消费贷款风险的作用。譬如,可以建立信用风险评分系统,通过给个人信用打分,严格划分客户的信用等级。首先对消费信贷的授信对象进行信用评分;然后再根据消费信贷对象的信用记录、消费信贷的担保方式、消费信贷项目等方面的情况对消费信贷授信对象的信用评分进行调整,得出该笔消费信贷业务的信用评分,确定其风险等级;对个人的还款意愿、还款能力进行预测,为最后的决策作依据。
3、完善银行内部信贷风险管理体系
必须严肃信贷纪律,责任明确到位,一旦出现问题按规定对有关责任人进行责任追究。贷前要严把信贷入口,有规划地发展个人消费信贷业务,严格规范各环节操作流程。在审核贷款申请时,主要侧重考虑以下几个因素:个人信用记录、个人负债比率、个人保险等。抵押担保并非万全之策,抵押品也存在风险,要明辨借款人的实际收入水平。贷中,进一步明确各操作岗位的关键所在,规范操作,做到任务、权限和责任的统一。贷后,从跟踪、监控入手,建立一套消费信贷风险的预警机制,加强贷款后的定期或不定期跟踪监控。贷款发放后,银行要密切关注客户的还款动态,当有拖延现象时,及时找出原因并采取措施。对于具有还款能力而故意不还者,从信函通知到口头通知、加收逾期贷款罚息,直至处理抵押物甚至诉诸法律。对于多次恶意拖欠贷款者,要将其列入“黑名单”,加大追讨力度,并拒绝再度贷款。对于贷款到期潜逃和下落不明的借款者,应提请公安等有关部门协助查寻。
④ 规范银行业开展大学生互联网消费贷款业务有哪几方面内容
3月17日,银保监会官网发布《关于进一步规范大学生互联网消费贷款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下称《通知》)。《通知》从四个方面进一步规范大学生互联网消费贷款监督管理。
一、加强放贷机构大学生互联网消费贷款业务监督管理
明确小额贷款公司不得向大学生发放互联网消费贷款,进一步加强消费金融公司、商业银行等持牌金融机构大学生互联网消费贷款业务风险管理,明确未经监管部门批准设立的机构一律不得为大学生提供信贷服务。同时,组织各地部署开展大学生互联网消费贷款业务监督检查和排查整改工作。
二、加大对大学生的教育、引导和帮扶力度
从提高大学生金融安全防范意识、完善帮扶救助工作机制、全面引导树立正确消费观念、建立日常监测机制等方面要求各高校切实担负起学生管理的主体责任。
三、做好舆情疏解引导工作
指导各地做好规范大学生互联网消费贷款监督管理政策网上解读和舆论引导工作,对于利用大学生互联网消费贷款恶意炒作、造谣生事的行为,主动发声、澄清真相,共同营造良好舆论环境。
四、加大违法犯罪问题查处力度
指导各地公安机关依法加大大学生互联网消费贷款业务中违法犯罪行为查处力度,严厉打击针对大学生群体以套路贷、高利贷等方式实施的犯罪活动,加大对非法拘禁、绑架、暴力催收等违法犯罪活动的打击力度,依法打击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的违法犯罪活动。
(4)银行消费贷款业务活动竞赛扩展阅读
大学生成为小贷公司的客户群
对于小额贷款公司提供信贷服务,外界并不陌生,很多产品已经融入大众生活,比如支付宝的借呗和花呗产品,背后的运营公司分别是重庆市蚂蚁商诚小额贷款有限公司和重庆市蚂蚁小微小额贷款有限公司,而网络、京东和美团等公司旗下也分别有度小满小额贷款有限公司、重庆京东同盈小额贷款有限公司和重庆美团三快小额贷款有限公司。
央行此前公布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12月末,全国共有小额贷款公司7551家。大学生作为庞大的消费群体,也成为众多小贷公司的目标客户群体之一。
⑤ 商业银行个人消费信贷风险有哪些
你好,商业银行个人消费信贷风险有:
1、个人征信系统不健全。
个人消费信贷风险主要来自借款人的还款能力与个人信用风险,也即个人收入的波动幅度和道德品质修养水平,其中个人信用状况还与整个社会的信用环境密切相关。在收入水平较为稳定的前提下,商业银行对消费者信用的把握决定了消费信贷的发展程度。当前,我国尚未建立起一套完备有效的个人信用制度,人民银行的个人征信系统尚在运行初期,可利用资源储备不足,商业银行缺乏征询和调查借款人资信的有效手段,加之个人收入的不透明和个人征税机制的不完善,以及其它征信部门的系统资源不相互共享,银行难以对借款人的自有净资产、个人收入的完整性、稳定性和还款意愿等资信状况做出正确判断。在消费信贷过程中,各种恶意欺诈行为时有发生,银行采用询问或实地察看等原始征询方式已经不能保证信用信息的时效性和可靠性。
2、商业银行自身管理存在缺陷,致使潜在风险增大。
目前,国内商业银行虽然不断加强制度建设,但整体管理水平依然不高,难以跳出“一放就乱,一抓就死”的怪圈。由于个人消费信贷业务在我国开办时间不长,所以在这方面更缺乏先进的管理经验。通常,商业银行信贷人员仅仅凭贷款人身份证明、个人收入证明等比较原始的征询材料进行判断和决策,对个人的信用调查基本上依赖于借款人的自报及其就职单位的说明,对借款人的资产负债状况、社会活动及最为重要的有无违法纪录和有无失信情况等缺乏正常程序和渠道进行了解征询,导致银行和客户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银行内部在责任界定上也往往依据书面上反映的问题进行处理,使得就材料而谈贷款的问题更为严重。同时在贷款发放上,重放轻管的问题相当突出。由于在放贷时对客户的实际情况就只停留在资料上,因而发放后更是没有一套相应的管理措施跟上。有的是一些笼统的管理制度,内容泛泛,面面俱到,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差,使管理客户的信贷员无法按部就班,致使有些贷款实际上长期处在无人管理的状态下。
3、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健全。
我国目前还没有一部统一规范消费信贷活动和调整消费信贷关系的全国性法律。现行法律条款基本上都是针对法人制定的,很少有针对消费性个人贷款的条款,对失信、违约的惩处办法不具体。即使有,也似乎存在维护债务人权益的倾向。不少新法律法规的实施直接使得借款合同及相关合同存在法律方面的缺陷和问题。这使得银行开办消费信贷业务缺乏法律保障,对出现的问题往往无所适从。由于消费信贷业务的客户比较分散,均是消费者个人,并且贷款金额小、笔数多,保护银行债权的法规又不健全,特别是在个人贷款的担保方面缺乏法律规范,银行执行债权成本较高,投入的人力物力较大,致使风险控制难以落实。当前城乡消费信贷业务的迅速发展,呼唤我国消费信贷法尽快出台。
4、抵押物难以变现。
当前的经济环境下,抵押物变现渠道窄、成本高,贷款担保往往形同虚设。借款人不能按时归还贷款本息时,银行通常会把贷款的抵押物作为第二还款来源,而抵押物能否顺利、足额、合法地变现,就成为银行化解资产风险的重要环节。由于我国消费品二级市场尚处于起步初创阶段,交易秩序尚不规范,交易法规也不完善,各种手续十分繁琐,交易费用偏高,导致银行难以将抵押物变现,影响了银行消费贷款的健康发展。同时,由于执行上的不规范,引发了大量的道德风险存在,进一步加大银行的损失。随着消费贷款规模的扩大和抵押贷款的增加,这类问题将会变得更加突出。现阶段,我国住房一、二级市场很不完善,政策上要求对大量非商品房产进行商业信贷支持,而一旦购房人无力还贷,这些非商品房产抵押又无法进行过户转让,银行很难得到充分的处置权,贷款抵押形同虚设。
5、盲目营销,无规划发放消费信贷,形成巨大的风险隐患。
近年来,为扩大盈利水平,抢占市场份额,各家商业银行纷纷鼓励分支机构大力发展个人消费信贷业务。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出现了不少违规操作现象,一些商业银行为了扩大消费信贷规模,对基层行下达硬性的放贷指标。不少银行擅自降低贷款标准和担保条件,对高风险、低信用的客户提供消费贷款,一些地区的基层行甚至为了完成贷款任务,给每个员工下达一定额度的消费信贷任务。不少员工为完成任务,盲目放贷,甚至自己使用贷款进行高风险投资或炒股。这种现象的蔓延将造成新一轮的风险积聚,不利于消费信贷业务的健康发展。
⑥ 求演讲稿 本人想求一篇演讲稿,是关于银行业的
各位领导、各位同事:
下午好!
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转变经营重点 走出经营困境》。
随着中国加入wto,国内外金融机构在更激烈的竞争舞台逐鹿春秋,农业银行正面临着严峻挑战。如何突出重围,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断地发展和壮大自己,这是我们每一个农行人必须深刻思考的问题。 大家都知道,我们我行地处经济欠发达地区,经济基础较差,缺乏效益好、有经营实力的大中型的黄金法人客户,不像珠江三角洲地区农行那样有着丰富的金融资源。但我们x市也有自己的优势,城乡个体经济、民营经济发展比较快,有众多的个体工商户。同时,x市也和全国各地一样,近年来出现了部分中高收入阶层,如移动通信、电力、电信、政府公务员、个体户等,社会财富分配加速向这部分个人倾斜,一部分人先富了起来,储蓄存款这块“蛋糕”越来越大,个人金融资源的占比越来越大。从我行2000以来新发放贷款的质量来看,截止2006年8月末我行2000以来新发放法人客户贷款余额为x万元,其中按五级分类不良贷款余额为x万元,不良贷款率为x;新发放个人贷款余额为x万元,其中按五级分类不良贷款余额为x万元,不良贷款率为 x。这说明我行新发放的个人贷款质量明显优于法人客户贷款质量。尤其是近一年来,我行法人客户经营效益及其贷款风险质量恶化的现象比较严重,现存的正常类法人贷款客户主要是我行近几年开发的学校、医院等机构类客户。2006年8月末我行贷款余额十大户刚好也是不良贷款余额十大户,十大户不良贷款余额为x万元,占全行8月末全部不良贷款余额的比例高达x。这说明,批发贷款已经造成我行的贷款风险过分集中。x公司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省行将我行划为“四类行”,要求我行从存量不良资产的清收盘活中要效益。从本市工商银行、建设银行的成功经验来看,他们比我行早几年开办个人住房贷款、个人汽车贷款等个人消费贷款业务,提前抢占了本市的部分个人优质客户,有力地促进了经营效益的提高。
通过对我市的区域经济特点、我行自身经营实际以及本市其他商业银行成功经验的分析,并根据市场营销学的基本原理,我们有必要从经营思路上对我行重新进行科学的市场定位。市场营销学告诉我们,决定一个企业成败的关键是进行科学的市场定位,我们不能贪图大而全,而要根据本企业本地区的实际以及同业竞争情况,在对目标市场进行细分的基础上,扬长避短,强有力地塑造出本企业产品与众不同的形象,从而确立本企业在市场上适当的位置。因此,现阶段我行应该因地制宜地把经营重点转移到个人业务上来,做大做强我行的个人业务,以个人业务为主体业务。而对公司业务,原则上不再增加新的公司贷款客户,公司业务应立足于优质客户的调整提升,散、差、劣质客户的户数与贷款余额的双压。从而一改以往全面发展、平均用力为重点突破、以特色兴行,优先发展我行的个人业务,优化我行的资产结构,改变我行以前重批发业务、轻零售业务的倾向,推动我行个人金融业务的超常规发展。
那么,如何做大做强我行的个人业务呢?我认为应从如下这些方面着手:
一、 缩短战线,把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集中使用在最
有利的细分市场即个人资产业务、个人负债业务、个人中间业务上,以最有利的市场赢得尽可能多的利润。我们要大力充实和优化个人业务队伍,要将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意识、风险防范意识、开拓创新和优质服务意识的员工选配到个人业务客户经理的岗位上来。此外,我们还要从机构设置、岗位设置、激励强度等方面不断向个人业务倾斜。
二、强化风险控制。我们要充分认识个人金融业务潜藏的风险,防止忽视风险防范,盲目追求业务规模的倾向。首先,我们要强化对个人贷款业务和信用卡透支的风险管理,加大对不良个人贷款和恶意信用卡透支的催收处置力度,防范和化解个人信用风险。其次,我们要防范银行操作风险。我们要加强对内控制度执行情况的检查监督,有效防范业务操作人员的道德风险;提高临柜人员的业务操作熟练程度,全面提升银行卡的安全性能,防范操作失误带来的风险。“做大做强”我行的个人业务,关键是“做强”,在个人业务发展和控制风险二者中,控制风险始终要放在第一位,我们时刻不能放松“防范风险”这根弦。虽然我行2000年以来新发放个人贷款的不良贷款率比法人客户低,但仍高达x,高于全省和全国的平均水平。所以,我们要在分行个人业务部内专门设立风险监管岗,对整个x分行的个人业务进行实时监控;我们还要通过各种培训、教育工作的开展,使防范风险深入到个人业务队伍中每一位员工的内心,使防范控制风险成为全行上下各级员工一种强烈的自觉的意识,并融合成我行企业文化的重要灵魂。
三、 增加我行的个人业务品种,优化个人业务结构,实现收入
结构的不断优化。我们在突出抓好储蓄存款、个人贷款、银行卡、个人外汇和销售代理等个人重点业务的同时,还要不断丰富我行的储蓄业务品种、信用卡品种、个人贷款品种和中间业务品种;在存款结构中不断提高储蓄存款和活期存款的占比,在信用卡透支中不断减少恶意透支所占的比重;在个人业务收入中不断提高我行代收代付业务、代理保险业务、银证合作业务、国债业务、开放式基金代理销售业务、个人结算业务、保管箱出租业务等个人中间业务收入的占比,实现收入的多元化。
四、加快个人业务产品服务和机制的创新,不断地推陈出新、与时俱进。发展是硬道理,创新才有生命力。从农行的经营现状来看,我行与同业的同质性过强,需要寻求超越。例如,我们对大中型商场、大中型住宅小区等地区的存款业务可实行现场服务。为减轻每月催收个人贷款本息的工作量、降低电话催收的成本,减少因遗忘等原因逾期还款的客户数量,我们还可与x移动通信公司联手研制开发类似“信贷语音通”系统,在每月扣款日前自动向所有个人贷款客户发送移动短信和提醒语音,督促客户在每月扣款日营业终了前到就近网点还款。
五、 加大对个人业务的营销力度,采取多种形式营销个人业务。
例如在员工推销方面,可采取柜台推销、客户经理推销和全员推销相结合的方法;在广告促销方面,可采取广播电视报刊广告、户外广告和在营业网点存放个人业务产品目录及宣传小册子供客户取阅等方式;在营业推广方面,可采取赠送礼品、抽奖、有奖储蓄、银行卡消费积分奖励、提供大户接待室、贵宾服务和部分免费服务、业务宣传展览、与企业联合促销等方式。在综合采用上述营销方法的过程中,我们尤其是要对我市移动通信、电信、电力、金融、政府公务员、个体工商户等收入稳定的中高收入阶层营销储蓄存款、国债业务、基金和保险业务、信用卡消费和善意透支、个人结算业务、个人住房贷款、个人汽车消费贷款、个人综合理财等个人业务。我们不能再像以前那样等客户上门,如果我们不走出去主动营销个人优质客户,劣质法人客户就会上门来营销我们。
六、全面实施品牌战略。我们要在个人业务的产品服务和市场营销中形成自己的特色,不断优化农业银行“金钥匙”个人业务品牌,在条件成熟时成立汽车金融超市、住房金融超市、个人综合理财中心,积极拓展发展空间。我们要大力完善和发展9
5599电话银行、农业银行网上银行、农业银行atm自动柜员机服务,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提高用户的满意度,积极向客户宣传并引导客户使用上述服务,减轻我行分支网点常规服务的工作量,减少柜员人数,降低营业成本。
七、 加大对个人业务的培训力度,开展个人业务竞赛活动,以
此提高员工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技能。为切实提高个人业务队伍的综合素质,我们要不定期举办各项个人业务培训班。除积极组织参加省行举行的个人业务技术比赛活动外,我们还要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比服务、比技能、比业绩”的个人业务竞赛活动,提高基层行员工的服务质量和业务技能,调动广大员工学业务、比技能的积极性,促进个人业务的发展。
八、建立和完善分行对本部和各支行个人业务情况的通报和点评机制,鼓励先进,鞭策后进,通报情况,总结教训,交流经验,以此推动各项个人业务的发展。
“路遥知马力”。让我们在分行党委的统一领导下,选准经营定
位,狠抓经营重点,上下一心,艰苦奋斗,早日走出我行经营困难的局面!
我的演讲完了。谢谢大家!
希望对你有帮助。
⑦ 我国商业银行消费信贷业务有哪些
中国平安银行,新易贷;包商银行个人消费贷款,各类汽车贷款;浦发银行万用金;此外广发银行也推出了自己的个人和公司贷款业务。谢谢,可能不全面,希望可以帮到你。
⑧ 请问我国各商业银行开展了哪些消费信贷业务
(1)个人一手或二手住房按揭贷款(分为个人住房商业性贷款
及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用途为客户购买一手或二手住房。(2)个人一手或二
手商铺按揭贷款,用途为客户购买一手或二手商铺。(3)个人综合消费贷款,用
途主要为住房装修、购买家具家电等大额耐用消费品、旅游、自己或子女教育支
出、出国留学费用、医疗费用等。(4)个人经营贷款,用途为用作个人经营用途
的贷款,如私人企业购买原材料等。(5)个人质押贷款,为客户用自有的定期存
单、国库券或指定的本外币理财产品质押来申请贷款,用途不限。(6)个人助学
贷款,用于为已与省行签订协议大学的贫困学生提供助学贷款。(7)个人转按揭
贷款,分为:a.交易类转按:用于借款人将房屋出售给他人,由新买家来办理按
揭贷款;b.转加按揭贷款:借款人将原本已在工行抵押办理按揭的住房或商用房
以较高的成数重新抵押以获取一笔资金的贷款。(8)个人信用贷款,个人凭借自
身比较优质的资质来取得的信用贷款,无需抵押或担保,用途不限。(9)个人循
环贷款,借款人以自有物业作为抵押并在一定范围,一定期限内可以多次提款的
贷款,用途不限。(10)押旧买新贷款,借款通过抵押现有住房或商铺来购买新住
我国商业银行消费信贷风险研究
房或商铺的贷款。(n)汽车消费贷款,用于个人购买汽车。(12)信用卡贷款,
即消费者在消费时可在发卡行确定的限额内透支,透支款项由消费者在发卡行规
定的期限偿还。
⑨ 我国商业银行信贷业务管理存在的缺陷及处理方法
给企业发展和个人消费发放贷款是银行的主要业务活动之一,可是,只要资金出了银行的大门就有收不回来的风险。从账面上看,2004年底主要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比率为13.2%;绝大多数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仍未达到8%的法定监管要求。为此,防范与化解信贷风险是国有商业银行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并及早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防范。
一、信贷风险的成因
首先,与国有企业负债过多、效益较差有关。近几年来,我国经济发展出现困难,国有企业改革举步维艰,资金周转不灵,抗风险能力很低。当市场略有变化,营销出现困难时,资金运动立即受阻,偿债能力大大降低,直接影响到银行贷款资金的安全。在这种情况下,企业风险势必会在相当程度上转嫁给银行。其次,与银行经营管理方式有关。主要表现在:一是在经营上把效益性放在首位,而忽视安全性。二是银行没有建立起完善的责权对等的管理机制,一旦贷款出现问题,很难分清责任,更谈不上追究责任。第三,与消费贷款规模的不断扩大有关。目前,我国消费信贷市场空间不断拓展,住房信贷、汽车信贷、耐用消费品信贷、助学信贷等业务迅速发展。随着消费贷款规模的不断扩大,该项业务中存在的问题和风险也逐步暴露出来。第四,与消费贷款相关的法律不健全有关。现行法律条款基本上都是针对法人制定的,很少有针对消费者个人贷款的条款,对失信、违约的惩处办法不具体。这使得银行开办消费信贷业务缺乏法律保障,对出现的问题往往无所适从。
二、提高贷款质量、防范与化解信贷风险的对策
第一,以转变观念为前提。在经营指导思想上要实现由追求“数量”到注重质量的转变。把贷款的安全性和效益性视为银行信贷工作的生命线,在兼顾社会效益的同时,确立效益最大化和资产质量最优化的经营目标。要树立竞争观念,正视银行的现实,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开拓竞争,改变粗放式管理,实行集约化经营战略,创造最大的经济效益。要树立发展的观念,不断开拓业务领域,实施规模经营战略,学习国内外的先进管理经验。
第二,以选择贷款客户为基础。根据企业信用等级选择贷款客户,抓住优良客户,压缩中间客户,清理不良客户。企业信用等级是对客户质量的综合衡量,是决定贷款安全性和效益性的主要因素。
第三,以建立信用制度为保证。逐步建立全社会范围的个人信用制度,建立科学有效的个人征信体系是银行控制信贷风险的保证。
第四,以建立风险管理体系为根本。从跟踪、监控入手,建立一套消费信贷风险的预警机制,加强贷款后的定期或不定期的跟踪监控,掌握借款人动态,对借款人不能按时偿还本息情况,或者有不良信用记录的,列入“问题个人黑名单”,加大追讨力度,并拒绝再度借贷。
第五,以加大清收不良贷款的力度为关键。商业银行目前不良贷款数量较大,清收转化的难度也大,而且大部分是历史上长期积累形成的,责任不清。为加大清收转化的力度,要广开渠道,充分依靠各级政府、各部门的帮助,抓住时机,采取有针对性措施清理各笔风险贷款。同时,要采取适当奖励措施,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对清收工作做得好的单位和个人给予重奖。要根据不同的风险贷款,充分利用银行的优势、积极引导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提高经济效益,提高企业还贷、付息能力,对扭亏无望的企业,要及时停放贷款,积极处理抵押品,收回旧贷。对宣告破产的企业,要依法清收银行贷款,要运用法律手段排除风险,紧紧依靠公、检、法、工商等部门的配合,抓住时机,逐户上门清收,对“老大难”、“钉子户”要敢于碰硬,依法起诉,抓典型,动真格,重点突破,扩大影响,发挥法律的震慑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