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我国商业银行信贷业务管理存在的缺陷及处理方法
给企业发展和个人消费发放贷款是银行的主要业务活动之一,可是,只要资金出了银行的大门就有收不回来的风险。从账面上看,2004年底主要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比率为13.2%;绝大多数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仍未达到8%的法定监管要求。为此,防范与化解信贷风险是国有商业银行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并及早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防范。
一、信贷风险的成因
首先,与国有企业负债过多、效益较差有关。近几年来,我国经济发展出现困难,国有企业改革举步维艰,资金周转不灵,抗风险能力很低。当市场略有变化,营销出现困难时,资金运动立即受阻,偿债能力大大降低,直接影响到银行贷款资金的安全。在这种情况下,企业风险势必会在相当程度上转嫁给银行。其次,与银行经营管理方式有关。主要表现在:一是在经营上把效益性放在首位,而忽视安全性。二是银行没有建立起完善的责权对等的管理机制,一旦贷款出现问题,很难分清责任,更谈不上追究责任。第三,与消费贷款规模的不断扩大有关。目前,我国消费信贷市场空间不断拓展,住房信贷、汽车信贷、耐用消费品信贷、助学信贷等业务迅速发展。随着消费贷款规模的不断扩大,该项业务中存在的问题和风险也逐步暴露出来。第四,与消费贷款相关的法律不健全有关。现行法律条款基本上都是针对法人制定的,很少有针对消费者个人贷款的条款,对失信、违约的惩处办法不具体。这使得银行开办消费信贷业务缺乏法律保障,对出现的问题往往无所适从。
二、提高贷款质量、防范与化解信贷风险的对策
第一,以转变观念为前提。在经营指导思想上要实现由追求“数量”到注重质量的转变。把贷款的安全性和效益性视为银行信贷工作的生命线,在兼顾社会效益的同时,确立效益最大化和资产质量最优化的经营目标。要树立竞争观念,正视银行的现实,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开拓竞争,改变粗放式管理,实行集约化经营战略,创造最大的经济效益。要树立发展的观念,不断开拓业务领域,实施规模经营战略,学习国内外的先进管理经验。
第二,以选择贷款客户为基础。根据企业信用等级选择贷款客户,抓住优良客户,压缩中间客户,清理不良客户。企业信用等级是对客户质量的综合衡量,是决定贷款安全性和效益性的主要因素。
第三,以建立信用制度为保证。逐步建立全社会范围的个人信用制度,建立科学有效的个人征信体系是银行控制信贷风险的保证。
第四,以建立风险管理体系为根本。从跟踪、监控入手,建立一套消费信贷风险的预警机制,加强贷款后的定期或不定期的跟踪监控,掌握借款人动态,对借款人不能按时偿还本息情况,或者有不良信用记录的,列入“问题个人黑名单”,加大追讨力度,并拒绝再度借贷。
第五,以加大清收不良贷款的力度为关键。商业银行目前不良贷款数量较大,清收转化的难度也大,而且大部分是历史上长期积累形成的,责任不清。为加大清收转化的力度,要广开渠道,充分依靠各级政府、各部门的帮助,抓住时机,采取有针对性措施清理各笔风险贷款。同时,要采取适当奖励措施,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对清收工作做得好的单位和个人给予重奖。要根据不同的风险贷款,充分利用银行的优势、积极引导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提高经济效益,提高企业还贷、付息能力,对扭亏无望的企业,要及时停放贷款,积极处理抵押品,收回旧贷。对宣告破产的企业,要依法清收银行贷款,要运用法律手段排除风险,紧紧依靠公、检、法、工商等部门的配合,抓住时机,逐户上门清收,对“老大难”、“钉子户”要敢于碰硬,依法起诉,抓典型,动真格,重点突破,扩大影响,发挥法律的震慑作用。
㈡ 个人消费信贷的加强防范
加强个人消费信贷管理
是实现信贷资金安全性、流动性与盈利性的需要。 实现信贷资金的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是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贷款的重要原则,要想实现这三项原则,必须加强信贷管理。银行发放个人消费贷款,必须以贷款能够安全收回为前提,贷款风险的高低,直接影响到贷款的安全,贷款的风险越高,安全性就越低;反之,贷款的风险越低,安全性则越高。所以,为提高个人消费贷款的安全性,就必须加强管理,特别是贷款的风险管理,努力降低个人消费信贷的风险。流动性是银行发放贷款的又一重要原则。为使信贷资金具有一定的流动性,这就要求商业银行合理配置信贷资金,加强贷款管理,保障信贷资金按期流回银行,以满足客户及时提取存款和发放必要贷款的需要。个人消费信贷资金是银行信贷资金的重要组成部分,西方发达国家个人消费贷款在银行贷款总额中占比一般都在35%以上,我国现阶段个人消费贷款占银行信贷资金的比重虽然不大,但随着此项业务不断发展,占比将会越来越大。如果个人消费信贷资金的流动缓慢,势必影响到银行信贷资金的流动,严重时甚至会使银行出现支付危机。盈利性是商业银行的经营目标,是商业银行发展的根本动力。如不加强贷款管理出现风险甚至损失,盈利性就无从谈起,商业银行的正常发展必将受到影响。
加强消费信贷管理和风险范防
是提高银行竞争能力的需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金融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化,特别是我国将要加入世贸组织,外资银行即将大量涌入,金融行业将从国内专业银行的分工垄断经营转化为中外银行全面竞争的经营。如果那一家银行信贷资金不能正常周转,其竞争就无从谈起。要保证个人消费信贷资金正常周转,就必须减少或消除贷款沉淀,贷款沉淀越少,信贷资金周转就越快,银行赢利就越多。虽说贷款沉淀并不一定表示贷款已发生损失,但却意味着风险,沉淀越多、沉淀的时间越长,贷款的风险就越大。如果贷款进一步转化为坏帐,风险即转变为实际损失。所以,为防止贷款沉淀,加速信贷资金周转,保证信贷资金不遭受损实,提高商业银行的竞争力,必须加强个个人消费信贷的管理。
加强个人消费信贷管理是银行业务发展的需要
商业零售业务从单纯办理居民个人储蓄存款到开办存款、个人结算、代收、代付等中间业务和个人消费贷款,业务发展很快。业务的高速发展,要求商业银行必须加强管理,保证业务的健康发展。要保证商业银行整体业务的发展,必须加强个人消费贷款的管理,防范消费信贷风险。只有加强个消费信贷的管理,才能防止个人消费信贷风险转为实际损实,防范内部经济案件的发生,才能使个人消费信贷这一创新业务健康发展,从而保证银行整体业务的全面发展。
㈢ 如何看待互联网技术对商业银行个人消费信贷业务的影响
1.互联网金融改变商业银行的价值创造和价值实现方式
近十年来,中国商业银行实现了持续快速稳定的发展,总资产和总负债年均复合增长率近20%。但到目前为止,商业银行的发展模式和盈利方式基本上还是传统上“重投入轻效益、重数量轻质量、重规模轻结构、重速度轻管理”的外延粗放式增长模式,“一高二低三优”的内涵集约化经营任重道远。当前,利差仍然是中国商业银行的主要收入来源
在互联网金融模式下,目标客户类型发生了改变,客户的消费习惯和消费模式不同,其价值诉求业发生了根本性转变,使得商业银行传统的价值创造和价值实现方式被彻底颠覆。市场参与者更为大众化和普及化,中小企业、企业家和普通大众都可以通过互联网参与各种金融交易。
互联网金融机构的竞争基础是网络技术、信息技术和数据处理技术,需求响应、期限匹配、风险定价与管理等业务流程被大大简化。互联网金融模式下,金融机构为客户提供的产品与服务是在数据分析上的模块化资产组合,以往传统商业银行为客户提供的那种基于密集知识和复杂技术的金融产品的优势被削弱了。根据破坏性创新理论,互联网金融使传统商业银行的竞争基础发生了演变,由安全、稳定、低成本和低风险转向快捷、便利和体验,进而从金字塔的底端开始对银行核心业务进行破坏。
2.互联网金融导致商业银行支付功能边缘化
互联网金融模式下的支付方式是以移动支付为基础,其通过移动通信设备、无线通信技术来转移货币价值以清偿债权债务关系。互联网金融进一步加速金融脱媒,使商业银行的支付中介功能边缘化,并使其中间业务受到替代。例如,支付宝、财付通、易宝支付和快线等已经能够为客户提供收付款、自动分账以及转账汇款、机票与火车票代购、电费与保险代缴等结算和支付服务,对商业银行形成了明显的替代效应。
随着互联网和电子商务的发展,中国的互联网第三方支付平台交易量、虚拟货币的发行和流通量越来越大,涉及的用户越来越多,第三方支付已经成为一个庞大的产业。
3.互联网金融重构已有融资格局
在互联网金融模式下,互联网金融搜索平台为资金供需双方提供了一个机会发现的市场,同时现代信息技术大大降低了信息不对称性和交易成本,双方对对方信息基本实现完全了解,资金中介将不再需要,取而代之的是资金信息中介。
4.互联网金融挑战商业银行传统金融中介理论
首先,互联网金融降低市场交易成本。银行直接融资以及股票和债券市场间接融资尽管对资源配置和经济增长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但也产生很大的市场交易成本,包括贷款信息收集成本。
在互联网金融模式下,资金供求方运行完全依赖于互联网和移动通信网络进行联系和沟通,并可以实现多方对多方同时交易,客户信用等级的评价以及风险管理也主要通过数据分析来完成,交易双方在信息收集成本、借贷双方信用等级评价成本、双边签约成本以及贷后风险管理成本等极小。
其次,互联网金融降低信息不对称。信息不对称是商业银行存在的重要基础之一。在互联网金融模式下,交易双方之间信息沟通充分、交易透明,定价完全市场化,风险管理和信任评级完全数据化
第三,互联网金融加速金融脱媒。互联网金融中大量第三方支付机构的涌现和崛起,大大加速金融脱媒。在传统的支付产业链中,电商、第三方支付公司和银行扮演着各自的角色:电商为用户提供网上交易平台;第三方支付建立网关服务平台,实现消费者、商家、金融机构之间的在线支付,并提供现金流转、资金清算服务;银行则是最终资金结算服务的提供者。
但随着第三方支付机构的发展壮大,他们已不不满足于只做银行的网关支付平台,而是借助其数据信息积累与挖掘的优势,开始直接向供应链融资、小微企业信贷融资等领域扩张。尽管目前互联网金融由第三方支付所衍生出的信贷业务占仍比较小,但由于其为资金借贷双方之间提供了直接连通的通道,成为商业银行战略和业务转型的重要方向。
㈣ [银行]如何加强我国商业银行贷后管理
提要 在发达的市场经济环境下,商业银行存在的价值不仅仅是作为社会信用中介,更重要的是在于其能够承担和管理资金融通中发生的各类风险。对贷款全过程风险的防范控制是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中的重要内容,而贷后管理则是这一过程中的关键环节之一。对于商业银行来讲,贷后管理并不是新鲜事物。经过商业银行二十多年的探索和实践,虽然积累了许多有价值经验,但是从总体上来看,目前我国商业银行贷后管理水平还很薄弱,存在的问题也不少。强化贷后管理,以全面提高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水平,应作为我国商业银行当前乃至今后较长时期内的工作重点。 当前商业银行贷后管理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贷后管理的机制还不健全。贷后管理的目标应该是实现商业银行贷款的综合收益最大化和风险(或者损失)最小化。按照这一目标,完整的贷后管理体系至少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客户的维护和检查、风险预警、风险报告、对风险的反应、风险处置等。而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在与客户的合作、风险的预警、传导、反应和处置等方面的有效机制还没有以严格的制度形式进行规范,更谈不上有理想的执行效果,基本上还处于零散、简单、粗放型的初级管理阶段。 (二)贷后的服务意识差。在工商企业越来越重视售后服务,并将其作为增强竞争力、扩大收益、维系客户关系重要手段的今天,受传统经营理念和思维方式的影响,商业银行对贷后的服务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不严格履行贷前对客户所作的承诺,或者“一贷了之”,不及时掌握、研究和解决客户对银行提出的金融需求。将贷后管理片面地理解和执行为对借款人的检查监督,在潜意识里,还是将银行凌驾于客户之上,“衙门意识”、“官办意识”还未从根本上消除。 (三)贷后检查流于形式。一是检查结论定性化、简单化。比如对于“借款用途”、“贷款归行”、“担保能力”等内容检查的结论都是诸如:正常、良好、按规定执行等。二是贷后定期检查的内容格式化,检查面较窄。三是部分银行分支机构对贷后检查表上“借款人确认意见”栏,在贷款发放时就让企业的财务人员盖好印鉴。四是季度检查报告内容简单,有的只有寥寥数语,而且季度之间的检查报告除了一些财务指标有些变化外,其他内容雷同。以上这些现象反映出客户经理和经营行的负责人对于贷后管理工作是出于应付上级行检查的需要,导致平时的工作流于形式,敷衍塞责。 (四)风险预警体系不完善。目前风险预警信号的识别和揭示主要来源于日常的信贷检查,按照商业银行的一般规定,现在检查的内容一般包括:检查日各类信用品种的余额和形态及其变化、借款人生产经营情况、报告期一些财务指标及其变化、借款用途、借款人货款归行变动、担保能力等,当然,这些信息资料的确很重要,但是还不足以科学和全面地描述借款人的风险状况,也难以把握影响贷款归还的潜在性和实质性因素。 (五)风险反应机制不灵敏。在发现贷款风险之后,必须有快速、灵活的传导反应机制,才能防患未然,或者为及时捕捉机会,制定风险的防范和化解措施奠定好的基础。现在对于企业来讲,呈现出生命周期逐步缩短、同业竞争日趋激烈、科技水平日新月异之势,与此相关,对于银行来讲,化解风险的机会也是稍纵即逝,时不我待。但是部分商业银行还没有建立比较有效的风险快速反应机制,受短期利益和规避责任等因素的影响,对贷款风险反应迟钝,推诿、观望的现象比较严重,从而导致在发现风险和报告风险之间的时滞较长。 (六)风险化解手段单一。对于银行来讲,在贷款的事实风险或者损失出现后,有效地化解和处置手段不多,目前一般只是通过法律诉讼和处理担保品的途径来清收贷款本息,在西方商业银行中运用比较普遍的诸如:企业债务重组、不良资产证券化、政府救济等方法很难也很少使用。而且由于来自企业、政府、法院、社会中介机构的障碍较多,阻力较大,通过处理担保品来化解风险的最终损失率常常很高,这也是导致对一些不良贷款贷后管理的效果不佳的重要原因。另外,由于主要受经营机制未理顺等因素的影响,银行有能力化解潜在风险客户贷款的市场主动退出机制也没有完全建立起来,效果也不理想。 贷后管理工作薄弱所带来的主要危害 (一)丧失了获取利益的机会。银行并不直接创造价值,其经济利益来源是通过分割服务对象所创造的利益。一位著名的外国银行家在论述银行在经济社会生活中的地位曾经说过,银行就像理发店等服务行业一样,只是通过丰富产品和提高服务质量来实现自身的价值。但在贷后管理工作中,银行没有及时掌握客户、市场的需求以及竞争对手的情况,从而丧失了与客户进一步合作和获取更大利益的机会,有的甚至导致优良客户的流失,从而失去了利益源。 (二)丧失了及时控制和降低贷款风险的机会。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也可以说是两条发展路径:一是失去了信贷主动退出的机会,其发展路径是:贷后管理跟不上→不能及时识别(或报告、处置)贷款潜在风险→潜在风险转化为事实风险→不能足额偿还贷款本息。这种危害在于商业银行完全有能力控制和消除贷款风险而没有做到,出现了不应该有的贷款损失。二是贷后管理跟不上→不能发现(或报告、处置)贷款事实风险→失去及时化解风险和减少损失的机会。这种危害就是能够减少损失而没有做到。这两种路径最终的结果都是导致信贷资产质量的恶化。 形成当前现状的主要原因 (一)信贷资金自身的运行规律。贷款在发放之后,对于银行来讲,是将信贷资金的使用权、收益的分配权完全让渡给了借款人,也就是,从贷款发放之日与本息完全收回之前这段时间(贷后管理期间),银行其实已经对信贷资金失去了主动的控制权,这也是信贷资金与自由支配的自有资金和法律保障性较大的委托代理关系的股本金在控制权上的本质区别。既然银行在贷后管理期间,失去了对信贷资金的主动控制权,理所当然,这种管理的难度肯定较大,只能依靠有效的监管和借款人的配合来实现,这也是目前商业银行贷前准入条件控制效果优于贷后管理效果的理论原因之所在。 (二)外部原因。贷后管理主要是依靠银行的有效监管和借款人的配合来实现,但是要想取得良好的效果,还必须有相应的外部环境,而目前的贷后管理的外部条件是不容乐观的。一是银企之间的信息严重不对称。二是信用环境不理想。三是司法制度不健全。 (三)银行内部原因。虽然目前商业银行贷后管理工作还很薄弱与客观原因有很大的关系,但是笔者认为主要和决定性的原因还是来自于银行内部。很多工作是我们应该做也能够做,但是却没有做或没有做到位。之所以如此,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一是思想认识不足。二是制度不完善。三是考核不健全。四是检查不到位。五是责任不明确。六是队伍建设跟不上。 进一步加强贷后管理的对策 (一)提高认识。要通过各种途径提高广大信贷人员特别是各级行领导对贷后管理工作的思想认识,要使他们充分认识到贷后管理工作跟不上对信贷资产质量、对商业银行长期利益、对培育新型信贷文化的危害性,尽快将此项工作摆上重要的议事日程,从而定办法、拿措施、出成效。 (二)完善制度。商业银行总行要尽快组织人员研究制定下发具体化、可操作性强的贷后管理办法,办法应该围绕建立贷后风险的预警、反应、防范、化解机制做文章,同时要明晰责任和制定激励措施,设置贷后管理“高压线”,严格规范贷后管理行为,对于那些应该做而没有做或者没有做到位的行为进行严厉惩处。 (三)分类指导,突出重点。对客户的贷后管理不能“一刀切”,可以根据客户的风险程度进行分类指导。对于农、工、商等企业的贷款主要按照行业、品种分类管理;对于电力电信等垄断程度高和学校、医院等事业单位的贷款,可以适当减少检查的频率;对于个人消费贷款等低风险业务品种可以更加简化。目前贷后管理的重点应该是正常类客户和“边缘性”客户。所谓“边缘性”客户指的是目前在产在营,但是却存在潜在风险或不太严重的事实风险,并且有恶化趋势的企业,其目的是要遏制目前不良贷款的非正常性再生。 (四)提升贷后管理层次。近几年来,随着国家宏观经济形势变化,商业银行对大客户、大项目的信贷投入增加迅猛,贷款的集中度明显提高。在集中收益的同时,也使风险集中。而这些大客户、大项目对金融服务要求高,银行管理难度大,如果仅仅依靠经营行的客户经理,不管是在地位上还是在能力上显然是不对等的。所以要学习市场开发的经验,上下联动,相互配合,提升贷后管理的层次,特别是上级行,要直接参与所开发客户的维护和管理。 (五)加强检查指导。不管是信贷前台还是信贷后台、不管是信贷部门还是审计稽核部门、不管是上级行还是本级行、不管是定期检查还是不定期检查、不管是综合检查还是专项检查都应该将贷后管理工作的开展情况作为检查的重点,通过检查及时发现问题、纠正错误、总结经验、严惩违规违纪行为,以推动该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六)严格考核。要制定具体的贷后管理考核指标,这些指标要看得见、摸得着、管得住,不能流于形式,定期严格考核,兑现奖惩。要将贷后管理工作的水平和效果与各级行行领导的任期目标挂钩考核。 (七)加强队伍建设。这是永久性话题,无须赘述。除了要充实人员,提高素质外,特别要注意保持客户经理队伍的相对稳定性,要淡化“官本位”意识,对于优秀的客户经理更多采取经济上的激励措施。
㈤ 我国个人信贷业务的风险管理...急!!!!!
风险: 一)信用风险
传统的信用风险被理解为违约风险,即借款人因为外在或自身的种种原因无力履约的风险。现代意义上的信用风险则主要表现在借款人对借款行为不负责任,没有按时偿还贷款的责任心,或者有意隐瞒真实目的、骗取贷款的欺诈行为。据统计,我国商业银行每年因客户的失信行为造成的经济损失达几千亿。
(二)经营风险
商业银行在开展个人消费信贷业务过程中遇到的市场风险,包括利率风险、股票风险、汇率风险等,或者采取不当的经营策略而引发的可能威胁商业银行发展个人消费信贷业务的潜在风险等,都可以归并为经营风险。 在我国,随着消费信贷的逐年发展,制约该项业务发展的风险也逐步暴露和突出,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目前,消费信贷风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借款人风险。由于我国居民收入尚未完全货币化,收入来源多样化,透明度低,使得实际收入与名义收入差距很大。 而且借款人提供的资料只能表明当期情况,社会化保障程度不高的现实又使得未来预期支出变得不可测,很难用科学的评估方法来确认未来的状况,因而贷款期越长,发生变故的几率越大。再加上现在社会部门间信息沟通共享渠道不畅,没有个人信用劣迹的记录,则无从判断借款人的资信程度,也没有个人破产的制度,这给许多信用意识薄弱的借款人留下了可乘之机,因而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无法彻底解决。借款人的多头贷款、故意不还款或是恶意透支在目前个人信用体制不健全的状况下使得银行信息不对称,防范风险的能力大大降低。
2.信用风险。信用风险主要是由消费者和银行之间存在的信息不对称造成的。由于缺乏个人信用制度,银行在监管客户的风险防范方面产生难度,信用风险出现的可能性大大增加。而我国目前尚未建立起一套完备的个人信用制度,银行缺乏征询和调查借款人资信的有效手段。据世界银行的研究结果,利用征信系统即个人信用制度,大银行客户的违约率可减少41%,小银行可减少78%,因此我国有必要先在制度上弥补这一空缺。
3.法律风险。国家鼓励消费信贷开展的政策是明确的,但配套政策、法律法规、行政措施尚未到位,可适用法规不完善。目前,商业银行主要是依据《商业银行法》、《担保法》、《票据法》、《贷款通则》、《经济合同法》等对消费信贷进行管理,而这些法规调整的对象主要是商业银行与企业的信贷关系,以生产性贷款为约束对象。商业银行将以生产性贷款为约束对象的政策法规移植到消费信贷的发放与管理上,不可避免产生消费信贷风险防范和抵押物处置上的矛盾。
4.抵押物风险。一般情况下,银行为确保自身的安全,在对个人发放消费贷款时往往要求提供抵押物。当借款人无力偿还贷款时,银行就应该取得对抵押物的处置权,但抵押物可能会因各种自然、人为灾害或周围经济、交通环境的变化而造成价格下降或价值灭失。此外,目前我国现有的法律法规还不足以保障银行顺利实现对抵押物的处置权,法院往往会从社会安定、和谐的角度考虑,在债务人无力偿还贷款时,法院即使做出了判决,也往往难以执行,这些因素都导致了信贷风险大大增加。
5.流动性风险。流动性风险是指银行等金融机构发放的消费贷款尤其是个人住房贷款债权的流动性较差而产生的风险。目前在配套市场条件不健全的情况下,尚缺乏盘活这块资产的措施。由于目前消费信贷在各银行所占比例还较低,且经济较为疲软,整个社会资金需求不旺盛,因而银行资金充裕,流动性风险尚未暴露。但随着消费信贷的迅猛发展,其比重在银行资产中的增大,资金“短进长出”的矛盾会日益突出。当经济高涨,整个社会资金需求旺盛时,若这块资产还不能盘活,银行很有可能会出现流动性危机,给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造成不良影响。
现状:我国个人消费信贷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发展至今,业务范围已经得到了明显的扩大,主要包括个人住房消费贷款、个人住房装修贷款、汽车消费贷款、个人存单质押贷款、个人耐用消费品贷款、个人助学贷款、个人旅游贷款等业务。有的金融机构还开展了个人小额信用贷款、个人综合授信额度贷款等业务。截止到2006年底,我国的个人消费信贷余额为24127亿元,是1997年的140.3倍。但在我国个人消费信贷市场,普遍存在着消费信贷总体规模仍然偏低、消费信贷增长速度明显下降、消费信贷中个人住房贷款占绝对比例的现象。 防范对策
1.建立和完善个人信用制度和信用体系。首先,加快个人信用征信机构建设的步伐,使其以商业化运作方式收集和使用有关个人信用档案的信息,同时兼顾公益性,逐步形成拥有全国基础信用信息资源的大型、综合性征信机构和众多提供信用信息评估等信用增值服务的各具特色的区域性、专业性征信机构,形成一个既能充分利用各项资源,发挥规模效益,又能适应不同征信需求,多层次、多方位的征信机构体系。其次,应加快全国统一的个人基础信用信息数据库的建设。目前,我国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在构建我国个人信用制度的战略布局中,可以实行让一部分条件成熟的城市或地区先上的政策,先在一些信用消费发展较快的大城市推行个人信用制度,建立类似上海的个人信用联合征信系统,然后逐步向其他中小城市推广,最后形成覆盖全国的个人征信网络。第三,充分利用政府的力量,整合协调和掌握各部门的个人信用数据、运用人民银行的网络形成全国个人征信的数据库,由一个专门性的全国个人信用管理局对数据进行加工、整理、定价,产生一个个人信用档案的管理、查阅、购买信息的服务,从而实现市场化的运作。
2.建立健全消费信贷相关法律体系。一是要将消费信贷列入国家整个法律体系特别是经济、金融法律体系中,从总体上加以规范和完善,要尽快对《担保法》、《合同法》、《贷款通则》、《商业银行法》等相关经济、金融法规中的有关消费信贷条款进行相应修改、完善和补充,尽量简化手续、降低费用、放宽条件,使之有利于促进和规范消费信贷的发展。二是要根据消费行为和消费信贷行为的需要,制定专门的法律制度和具体的实施细则,让居民有参加消费信贷的积极性和还贷的约束性,让银行有开办消费信贷业务的动力和责任感,形成“居民对银行有信心,银行对居民能放心”的良好格局及“有借有还,再借不难”的信用秩序。三是要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住房制度、抵押贷款担保制度、医疗制度等相关制度,从而分散和共担个人信用风险。
3.建立有效的内控体系,实行浮动贷款利率。首先,银行内部要建立专门机构,具体办理消费信贷业务,同时建立消费信贷审批委员会,作为发放消费信贷的最终决策机构,做到审贷分离,形成平衡制约机制,以便明确职权和责任,防范信贷风险。其次,要进一步完善消费贷款的风险管理制度,从贷前调查、贷中审查、贷后检查几个环节明确职责,规范操作,强化稽核的再检查和监督。第三,建立一套比较完善的消费信贷风险的预警机制。对借款人不能按时偿还本息的情况,或者有不良信用记录的,应当列入“问题个人黑名单”加大追讨力度,并拒绝再度借贷。第四,加强量化考核、质量监测,实行竞争上岗、奖罚分明,完善多劳多得的分配机制,最大限度地发挥工作人员的创造性和积极性,提高信贷管理水平,促进消费信贷规范发展。第五,实行浮动贷款利率,加快利率市场化进程,在利率浮动比率、贷款比例和期限安排上,给商业银行以更大的余地,以便商业银行更好地为客户服务,更好地防范风险。
4.采用科学的信用评分技术。首先,由于专家法评分模型的局限性,就要求商业银行高度重视个人信贷业务基础数据的搜集、整理与建库工作,改进现行的业务系统,加强新受理业务数据录入完整性、准确性的监控管理,特别是对未获批准的申请人信息的收集。其次,商业银行应根据数据资源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方法开发评分模型。建议对不同的产品设置不同的评分模型,由于目前各项基础条件较薄弱,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可分产品分步推进。最后,必须将信用评分技术用于个人信用风险管理的全过程。建议国内商业银行尽快发掘银行内部贷款账户信息,开发欠款催收评分模型、风险预警评分模型等行为评分模型,进一步开发相应的自动化账户管理系统、催收管理系统,提高个人贷款贷后风险监测、不良贷款管理的效率。
5.转变消费观念,提高信用意识。我国居民长期以来有着“勤俭持家”、“量入为出”的传统消费观念,对于“负债消费”还比较陌生。商业银行应通过多种营销方式,向消费者大力宣传消费信贷,并创新服务品种、改进服务手段、提高服务效率,在开展业务的过程中培育消费者的信用消费观念、创造信用消费需求,实现业务发展和观念转变的互动,使人们增加安全感,消除后顾之忧,提高即期消费欲望,从而积极使用消费信贷。同时,政府可以通过电视、报纸、互联网等各种媒介,形成强大、广泛的宣传和监督系统,提高社会群体的信用意识,以此来推动和保障信用制度的建立。建立个人信用制度对于我们来说,仅仅是再造信用的一种手段,而提高整个社会的信用程度才是我们最终的目的,我们要用信用的约束来促进社会公众整体素质的提高,从而促进国内消费信贷业务的快速健康发展。
㈥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学的5图书信息
书名: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学(21世纪高等学校金融学系列教材)
ISBN:750493322
作者:彭建刚
出版社:中国金融出版社
定价:29
页数:355
出版日期:2004-2-1
版次:
开本:
包装:
简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商业银行与一般的工商企业一样,实行自主经营、自担风险、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求平衡、自我发展。同时,由于经营货币这种特殊的商品,决定了它又具有自己特殊的经营规律。商业银行的目?晔窃谖?中庞米式鸢踩?浴⒘鞫?院托б嫘浴叭?浴逼胶獾幕?∩夏鼻罄?笞畲蠡??
20世纪70年代以来,商业银行经营的外部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金融管制放松,金融全球化进程加快,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混业经营成为主流模式,信息技术飞速发展以及新监管协议即将出台等。这些变化在给商业银行带来广阔发展空间的同时,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商业银行是我国金融业的主体,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枢纽作用。当前,我国商业银行的改革正日益深化,各种金融工具的引入和创新方兴未艾,已能提供发达国家商业银行所能提供的大多数金融服务。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的步伐将进一步加快。然而,在融入国际金融市场的进程中,仅仅靠过去的金融管理知识与管理方法已难以适应外部环境变化的需要,必须采用国际上通行的现代商业银行的管理原理、方法与手段,方能更好地参与国际竞争。
基于上述目的,我们编写了这部教材。本书以现代金融学、经济学和管理学理论为指导,对商业银行内部管理和外部管理两个方面进行了全面系统的阐述。商业银行管理既包括自身的资本金管理、资产与负债的管理、资金流动性管理、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也包括客户信用分析、客户经济效益跟踪管理、收贷管理、市场营销管理等内容。根据现代商业银行经营的特点,证券投资管理、中间业务管理、国际业务管理、资产负债综合管理、全面质量管理都已成为商业银行管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本书的特色体现在:一是系统性,对商业银行的各种业务及相关的组织管理问题进行了详尽的论述;二是实用性,本书以可操作性和实用性为出发点,从近期商业银行的实践中选取了大量丰富而生动的案例,以期使读者对商业银行的业务及其管理不仅有章可循,而且有例可鉴;三是不变性,本书阐明了商业银行业务及其管理的诸多新变化,但更注重介绍商业银行管理不变的原理和方法,强调基本原理与方法的传授;四是前瞻性,本书与国际商业银行的实践活动相吻合,论证了现代商业银行管理的最新发展趋势,可以促进我国商业银行的管理尽快与国际惯例接轨。
本书可以作为高等学校金融专业及相关专业本科生的教材,也可作为金融专业研究生、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专业人员的参考。
彭建刚,1955年生,湖南长沙市人,武汉大学商学院博士研究生毕业,曾由国家公派留学美国休斯敦大学商学院金融系和比利时根特大学商学院金融系,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湖南省第二届10佳优秀社会科学专家。现任湖南大学金融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湖南大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学位评定委员会委员,湖南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金融管理研究中心主任。长期从事金融管理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在国内外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00多篇,出版学术著作和教材14部。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国家留学基金回国人员资助课题、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课题、中国人民银行总行课题等国家级、部省级课题10余项,获部省级以上科研成果奖10余项。
本教材以现代金融学、经济学和管理学理论为指导,对商业银行内部管理和外部管理进行了全面系统的阐述。本教材的特色有三个方面:一是强调基础性,在介绍分析商业银行业务及其管理诸多变化的同时,更注重阐述商业银行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二是突出实用性,在系统介绍相关原理、原则的同时,以可操作性和实用性为出发点,精选并剖析了商业银行管理实践中的典型案例;三是反映前瞻性,紧跟国际商业银行的实践发展,探讨了现代商业银行管理的最新发展趋势,以促进我国商业银行管理尽快与国际接轨。
本教材可供高等学校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使用,也可供商业银行系统员工业务培训及自学使用。
目录:
第一章商业银行管理导论
第一节商业银行的性质与功能
一. 商业银行的性质,
二. 商业银行的职能
三. 商业银行在金融市场中的作用
第二节商业银行管理的目标
一. 企业价值最大化——商业银行管理的最终目标
二. “三性”平衡——商业银行管理的基本目标
三. “三性”之间的辩证关系
第三节现代商业银行经营的特点
一. 商业银行业务电子化
二. 商业银行业务综合化. 国际化
三. 政府金融管制松化
四.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强化
第四节我国商业银行的历史与现状
第五节商业银行管理学研究的对象与内容
一. 商业银行管理学研究的对象
二. 商业银行管理学研究的内容
第二章商业银行资本金的管理
第一节商业银行资本金的功能与构成
一. 商业银行资本金的功能
二. 商业银行资本金的构成
第二节巴塞尔协议与资本充足率的测定
一. 《巴塞尔协议》产生的背景
二. 《巴塞尔协议》的基本内容
三. 资本充足率的测定
第三节《巴塞尔协议》的发展
一. 《有效银行监管的核心原则》
二. 《新巴塞尔协议》
第四节商业银行资本金管理策略
一. 内源资本策略
二. 外源资本策略
三. 资产结构调整与风险控制策略
第五节案例分析
第三章商业银行负债业务管理
第一节商业银行负债业务管理的性质与构成
一. 商业银行负债的性质
二. 商业银行负债的构成
第二节商业银行存款管理
一. 商业银行存款管理的目标
二. 商业银行存款的成本管理
三. 商业银行存款的定价
第三节商业银行借人资金的管理
一. 商业银行借入资金的各种渠道
二. 商业银行借入资金时应考虑的因素
第四节案例分析
第四章商业银行贷款业务管理
第一节商业银行贷款业务概述
一. 商业银行贷款政策
二. 贷款品种与贷款程序
第二节商业银行贷款定价
一. 贷款定价的一般原理
二. 贷款定价的影响因素
三. 贷款价格的构成
四. 贷款定价方法
第三节商业银行贷款的风险管理
一. 贷款风险的种类与成因
二. 贷款风险的识别与防范
三. 贷款风险的控制
第四节商业银行企业贷款业务管理
一. 企业短期贷款
二. 企业中长期贷款
第五节案例分析
第五章商业银行个人消费贷款管理
第一节个人消费贷款种类及特点
一. 个人消费贷款的产生和发展
二. 个人消费贷款的种类
三. 个人消费贷款的特点
四. 个人消费贷款的作用
第二节住房抵押贷款管理
一. 住房抵押消费贷款的种类
二. 住房抵押贷款的对象及申请条件
三. 住房抵押贷款的市场运作
四. 住房抵押贷款担保证券与证券化
五. 住房抵押贷款的偿还及其方式
六. 住房抵押贷款的利率
第三节汽车消费贷款管理
一. 我国发展汽车消费贷款的一般分析
二. 汽车消费贷款的相关规定
三. 汽车消费贷款的偿还
四. 汽车消费贷款的, 发展前景
第四节其他消费贷款管理
一. 个人耐用消费品贷款
二. 个人助学贷款
三. 旅游消费贷款
四. 个人住房装修贷款
第五节案例分析
第六章商业银行证券投资管理
第一节商业银行混业经营趋势
一. 美国银行经营体制的演变历程
二. 中国金融分业经营制度的形成过程
三. 分业经营与混业经营利弊分析
第二节商业银行证券投资的目标与工具
一. 商业银行证券投资目标
二. 商业银行证券投资的主要工具
三. 商业银行实际持有证券组合的构成
第三节商业银行证券投资方法与策略
一. 商业银行证券投资政策
二. 收益率曲线
三. 商业银行证券投资策略
第七章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管理
第一节中间业务的种类
一. 支付结算类
二. 银行卡类
三. 代理类
四. 担保类
五. 承诺类
六. 交易类
七. 基金托管类
八. 咨询顾问类
九. 其他类
第二节中间业务的管理
一. 我国银行业监管机构关于中间业务的管理规定
二. 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风险与控制
第三节中间业务创新
一. 西方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经验借鉴
二. 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现状与问题分析
三. 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创新策略
第四节案例分析
第八章商业银行国际业务管理
第一节国际结算业务管理
一. 国际结算业务概述
二. 国际结算业务工具
三. 汇款结算方式
四. 托收结算方式
五. 信用证结算方式
第二节外汇买卖业务管理
一. 即期外汇买卖业务
二. 远期外汇买卖业务
三. 外汇衍生工具买卖业务
第三节国际信贷业务管理
一. 对外贸易融资
二. 国际银团贷款管理
第四节案例分析
第九章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
第一节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的含义与必要性
一. 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的含义
二. 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的必要性
第二节商业银行流动性的衡量
一. 财务比率指标法
二. 市场信号指标
第三节商业银行流动性需求与供给
一. 商业银行流动性需求
二. 商业银行流动性供给
三. 商业银行流动性预测
第四节现金资产与头寸管理
一. 商业银行现金资产的构成及管理
二. 商业银行头寸的构成及预测
第五节案例分析
第十章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 一
第一节商业银行资产管理阶段
一. 资产管理战略
二. 商业性贷款管理
三. 资产转换管理
四. 预期收入分析及其相关贷款管理
第二节商业银行负债管理阶段
一. 负债管理战略
二. 资金购买管理
三. 金融产品销售管理
第三节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阶段
一. 资产负债管理战略
二. 平衡的流动性管理
三. 利率敏感性分析与缺口管理
四. 持续期缺口管理
五. 资产负债比例管理
第四节案例分析
第十一章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 二
第一节金融期货
一. 金融期货的套期保值原理
二. 金融期货在利率敏感性缺口管理中的运用
三. 金融期货在持续期缺口管理中的运用
第二节利率期权
一. 期权的特征
二. 利率期权的套期保值原理
三. 上限和下限在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中的运用
第三节利率掉期
第四节案例分析
第十二章商业银行财务报表与绩效评估
第一节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
一. 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的结构
二. 资产负债表补充说明
三. 资产负债表附注
第二节商业银行利润表
一. 利润表的结构
二. 每股利润的计算
第三节商业银行现金流量表
一. 现金流量表结构
二.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的计算方法
第四节商业银行绩效评估方法
一. 比较分析法
二. 比率分析法
三. 因素分析法
第五节商业银行绩效评估
一. 国际通用的银行绩效评估指标
二. 商业银行绩效综合分析
第十三章商业银行营销管理
第一节商业银行市场细分
一. 商业银行市场细分的基本原理
二. 商业银行市场细分的作用
三. 商业银行市场细分的原则和标准
第二节商业银行市场营销
一. 商业银行市场营销的特点
二. 商业银行市场营销环境分析
三. 商业银行市场营销中的产品策略
四. 商业银行市场营销中的定价策略
五. 商业银行市场营销中的分销策略
第三节商业银行市场竞争战略与策略
一. 商业银行竞争者分析
二. 商业银行市场竞争战略
三. 商业银行市场竞争策略
第四节案例分析
第十四章商业银行人力资源管理
第一节商业银行人力资源的重要性和特点
一. 商业银行人力资源的重要性
二. 商业银行人力资源的特点
第二节商业银行人力资源结构与素质要求
一. 商业银行人力资源结构
二. 商业银行人员的基本素质要求
三. 商业银行领导人员素质
四. 商业银行一般员工素质
第三节商业银行的人力资源开发
一. 商业银行人员的培训
二. 商业银行人才开发中的激励机制
第四节商业银行人力资源成本管理
一. 商业银行人力资源成本
二. 商业银行人力资源成本管理的目标
三. 商业银行人力资源成本的测定. 控制和评价
四. 商业银行人力资源成本优化的标志
第五节案例分析
第十五章商业银行全面质量管理
第一节商业银行的经营责任制与全面质量管理
一. 商业银行经营责任制
二. 商业银行全面质量管理
第二节商业银行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方法
一. “计划—执行—检查—处理”管理工作方法
二. 商业银行全面质量管理常用的几种统计分析方法
第三节商业银行信贷资产的全面质量管理
一. 调整商业银行内部机构并重新确定工作关系
二. 商业银行信贷资产全面质量管理的实施基础
三. 商业银行信贷资产全面质量管理的推行步骤
第四节ISO9000与商业银行管理
一. 商业银行推行ISO9000标准的可行性
二. ISO9000标准质量管理体系内容
三. 商业银行推行ISO9000标准应遵循的原则
四. 商业银行推行ISO9000标准的步骤
第五节案例分析
第十六章商业银行兼并与收购
第一节商业银行兼并与收购的动机
一. 适应经济发展全球化和跨国化的需求
二. 谋求管理协同效应
三. 谋求市场份额效应
四. 谋求经营协同效应
五. 谋求财务协同效应
第二节商业银行并购的方式
一. 合并
二. 现金购买式并购
三. 股权式并购
四. 混合证券式并购
第三节商业银行并购管理
一. 银行并购的程序
二. 银行并购支付方式的选择
三. 商业银行并购的估价
四. 银行并购的风险与风险控制
第四节案例分析
参考文献
㈦ 商业银行贷款理论的优点和缺点
随着超前消费的逐渐盛行,越来越多人希望加入到贷款的队伍中,过上先享受后付款的快乐生活。然而,对于对贷款不甚了解的新手来说,想要申请银行贷款还不知如何申请。银行都有信贷部门的,就像企业里的营销部门一样,它是银行获取利润的关键部门,专门负责吸收大额存款,审批信贷,收放贷款。目前个人贷款也是商业银行信贷部门的重要业务。
银行贷款的优缺点:从商业银行取得贷款,是各种贷款方式中最可靠、可获取资金最多的一种,银行雄厚的资金实力、良好的信誉、众多的网点以及方便快捷的结算方式,是其他机构所无法比拟的。同时,来自银行合理的理财建议,对于自己的经营具有指导和帮助的效果。但是银行门槛不低,取得贷款手续相对较多,整个融资过程需要多等待一段时间。
恒兴伟业建议:“好借好还,再借不难”,积累良好的信用记录,取得银行贷款就比较容易。另外平时多与银行打交道,多了解银行的业务产品和操作流程,在需要融资时就能做得到事半功倍。商业银行不同贷款产品的申办流程具体存在一定的差异,但大体相同:
首先,申请贷款。需要您到主办银行或者其他银行的经办机构直接提出申请。在申请过程中,您填写《借款申请书》并提供您和保证人的基本情况以及按照银行要求要出示的相关证件,比如:身份证、房产证、收入证明等。
然后,银行根据您的申请对您的信用等级评估。其中参考的因素有:经济实力、资金结构、个人在银行的信用记录等。评估之后,银行还要对您进行初步贷款调查,核实抵押物、保证人情况,测定贷款的风险度。接着,您就可以等待贷款审批了。等到银行通知您审批合格后,需要与您签订贷款合同,在签订的贷款合同时,您需要填写约定借款种类,贷款利率、用途、金额、借款期限,还款方式,借、贷双方的权利、义务,违约责任和双方认为需要约定的其他事项。
最后,您就等着贷款发放就可以了。需要注意的是:您不按合同约定用款的,应偿付违约金。
日前,招商银行推出了一款针对个人贷的款业务"随借随还",它最大的特点就是客户能够在银行给出的授信期限内快速借钱,又快速还钱。 招商银行相关负责人表示,申请"随借随还",客户必须首先在该行办 妥个人商住房的抵押贷款。银行会对被抵押房产进行评估,并根据评估值最高 7 折给出客户授信额,"最高达到 100 万元。" 当你获得这笔贷款授信后,随时需要借钱,直接通过网上银行或电话银行支取即可,不再需要每借一笔钱,都要向银行提交申请,等待审批。招行负责人称,借钱的最长期限为 5 年,到期后可续期,随时有了闲钱也可以偿还。 考虑到有个人住房作抵押贷款,客户在向银行办理贷款时,银行都按照相应期限的基准贷款利率来执行。
㈧ 请分析商业性贷款理论、资产可转换性理论及预期收入理论的基本思想与优缺点
商业性贷款理论是商业银行资产理论中的一部分,为保证资金的高度流动性,银行贷款应是短期的和商业性的。商业贷款理论是最早的资产管理理论。由18世纪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在其《国富论》一书中提出。
(1)主要思想:
该理论认为,商业银行的资金来源主要是流动性很强的活期存款,因此 其资产业务应主要集中于短期自偿性贷款,即基于商业行为能自动清偿的贷款,以保持与资金来源高度流动性相适应的资产的高度流动性。由于这种理论强调贷款的自动清偿,也被称作为自偿性贷款理论;又由于该理论强调商业银行贷款以商业行为为基础,并以真实商业票据作抵押,因此也被称为真实票据论。
根据这种理论,商业银行不宜发放不动产抵押贷款和消费贷款。即使发放这些贷款,也应将其限制在银行自有资本和现有存款水平的范围内。
(2)优缺点:
优点:强调了资金运用受制于资金来源的性质和结构。强调银行应保持资金的高度流动性,以确保商业银行安全经营。
局限性:没有认识到活期存款余额具有相对稳定性,而使银行资产过多地集中于盈利性较差的短期自偿性贷款上。忽视了贷款需求的多样性,商业贷款理论不主张发放不动产贷款、消费贷款、长期性设备贷款和农业贷款,这样就限制了商业银行自身业务的发展和盈利能力的提高;该理论忽视了贷款清偿的外部条件。在经济萧条时期,就难以自动清偿,因此短期自偿性贷款的自偿能力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
2.资产可转换理论/可转移性理论/可售性理论:
(1)主要思想:
这种理论认为,流动性依然是商业银行需要特别强调的,但银行流动性的高低,是由资产的可转让程度决定的。银行能否保持其资产的流动性,关键在于资产的变现能力。只要掌握了一定量的,信誉好,期限短,且易于出售的证券,并在需要资金时,能够迅速地、不受损失地出售或转让出去,银行就能维持其经营的流动性。持有那些容易在市场上变现的资产。其基本要求是:信誉高、期限短、容易转让。这种理论的支配下,商业银行开始更多地持有有价证券。
(2)优缺点:
该理论的有效性取决于证券市场是否具有足够的广度和深度。此外,当经济出现紧缩时,资金普遍短缺,证券供给会大大超过需求,价格下降,银行不仅会蒙受资产损失,流动性也可能受到威胁。
㈨ 商业银行信贷管理有哪些理论急啊!!!
理论多了去了,如授权、评级授信、审贷分离、分级审批、贷款调查、贷款审查、贷款支付、贷后管理贷款责任人、责任追究、责任移交、回避、内部审计制度等等。
㈩ 我国商业银行个人消费贷款的信用风险管理现状
个人消费信贷是银行等金融机构对消费者个人发放的用于购买耐用消费品,或支付其他费用的货币贷款。耐用消费品或其他费用支出,是指用于购买那些具有较高价值和普及趋势的生活消费品,以及用于教育、医疗、旅游等生活消费方面的较高价值费用的支付。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个人消费贷款发展迅速,个人消费贷款占银行贷款总额的比重逐年增长,并逐步成为银行主要的业务和效益来源之一。
一、我国商业银行个人消费信贷发展现状
我国最早的个人消费信贷始于20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但受制于经济发展水平和消费观念等因素的制约,发展极为缓慢。1997年我国消费信贷总额为172亿元,仅占全部贷款余额的0.23%。为应对当年东南亚金融危机对经济的不利影响,政府制定和实施扩大内需的政策。为了启动民间消费需求,中国人民银行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鼓励商业银行加大消费信贷的力度。1998年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了推动金融机构积极开展个人消费信贷的两项重要文件:《个人住房贷款管理办法》和《关于改进金融服务、支持国民经济发展的指导意见》。1999年又发布了《关于开展个人消费信贷的指导意见》,正式要求以商业银行为主的金融机构面向广大城市居民开展消费信贷业务。
自1997年以来,我国的个人消费信贷有了快速发展,截至2009年一季度末,我国居民消费信贷余额为3.94万亿元,是1997年的229倍。随着我国银行消费信贷规模的不断扩大,个人消费信贷市场空间不断拓展,个人住房消费贷款、汽车消费贷款、助学消费贷款、个人旅游贷款等业务迅速发展,该项业务中存在的问题和风险也逐步暴露出来。2009年一季度末数据显示,我国居民住房消费信贷余额为3.49万亿元,占居民消费信贷余额总额的近90%,仍然是我国个人消费信贷的主要形式。前几年,住房消费贷款发展迅速,各银行为抢占市场份额而放松了发放住房贷款的条件,导致不良贷款率有所增长。从国外经验来看,个人住房贷款的风险一般是在发放贷款后10年左右中逐步显现,这使得住房贷款潜在风险不可低估。我国现在的个人房贷余额中,超过80%是2000年以后发放的,这意味着,未来几年内个人房贷风险将有增无减。
个人消费信贷对象涉及不同的个体消费者、经营范围广泛、贷款的期限较长、资信调查困难,在一定程度上给银行带来了风险隐患。商业银行应加强对个人消费信贷风险的分析与识别,以便及时采取措施,防患于未然。
二、商业银行个人消费信贷风险成因
消费信贷风险是指银行消费信贷不能按期收回,造成信贷资金损失的可能性。个人消费信贷存在极大的不确定因素,风险隐含其中。对于消费贷款业务来说,商业银行所面临的最主要的风险是信用风险,即因个人消费者不能按照与银行签订的协议行事而对银行信贷资产收益造成的风险。
1、制度方面
(1)相关法律制度不健全
我国至今尚未建立有关规范消费信贷活动的法律规范,特别是保护银行债权的法规不健全,对失信、违约的惩处办法不具体。消费信贷期限长,客户分散,不确定因素多,银行风险控制难以落实,很容易造成一些借款人利用法律的漏洞进行欺诈。此外,关于抵押物的处理、拍卖等问题,银行在处置个人抵押财产方面缺乏有效的法律保障和市场保障。我国消费品二级市场尚处于起步初创阶段,交易秩序尚不规范,交易法规也不完善,各种手续十分繁琐,变现成本较大,导致银行难以将抵押物变现。由于缺少法律规范,个人消费信贷在实际操作中无章可循、无法可依、随意性很大,这使得银行开办消费信贷业务缺乏法律保障,商业银行难以通过有效的方式来保全自己的消费信贷资产,增大了个人消费信贷的风险。
(2)个人信用体系不健全
在我国,信用观念尚未深入人心。目前虽然已经建立个人征信系统并投入使用,但系统内许多个人信息尚未完善。加上对个人消费信贷市场的竞争使银行之间缺乏沟通,从而使得个人的信用信息披露不够,信用信息资源无法共享。信息的不对称又可能致使借款人将贷款恶意挪用,用于经营或投机活动,经营失败导致贷款偿还出现问题。尽管中国人民银行已经开始了个人信用联合征信工作,但是上述工作还仅限于金融部门,信用信息也仅限于金融信息,很难实现其他非金融信息的汇总。
2、银行方面
(1)银行消费贷款设计欠缺
有的消费贷款种类自身存在较大的先天缺陷,导致贷款风险从一开始就存在。如2000年兴起一时的“零首付”个人住房贷款和“零首付”汽车贷款。虽然中国人民银行已经明令禁止了这种“零首付”,但无指定用途的所谓综合消费贷款在贷款设计上也存在问题。这种贷款最高限额50万元,甚至不受限额,这一设计明显不是或并非主要是为了借款人消费使用的,更不是为普通消费者着想,它是迎合少数优势消费群体扩大生产的需要而巧立的名目。
(2)银行自身管理薄弱
从主观因素来看,国内商业银行仍旧在一定程度上不太重视信用风险,对各部门、各职员的考核只注重业绩而忽视风险和损失,造成损失后也没有强有力的责任机制予以制约。一方面部分商业银行为了扩大消费信贷规模,对基层行下达硬性的放贷指标,由于市场竞争的激烈,不少银行擅自降低贷款标准和担保条件,致使潜在风险进一步增大;另一方面信贷人员素质偏低,工作责任心欠缺。存在着信贷人员贷前调查不深入、贷中审查不严、贷后管理不力的松懈行为,重贷轻管,重放轻收,岗位责任制没有落到实处,放松了消费信贷资金使用的有效监控。这些都是导致银行贷款风险显著增加的原因。
从客观因素来看,国内商业银行管理水平不高,更缺乏消费信贷方面的管理经验。通常,由于客户分散,银行仅凭借款人身份证明、收入证明等比较原始的书面信用材料进行筛查,对个人的信用调查基本上依赖于借款人的自报及其就职单位的简单说明,对借款人的资产负债状况、有无失信情况等缺乏正常程序和渠道进行了解征询,由此导致银行和客户之间的信息不对称。而且现阶段管理消费信贷业务的规章制度尚不完善,操作手段相对落后,贷后的监督检查往往跟不上,对消费者个人及其家庭的财务收支缺乏有效的跟踪、监控机制和经验。一旦发现风险不能及时采取补救措施,致使消费信贷的潜在风险增大。
3、消费者个人方面
消费者个人方面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消费者行为的不确定性和道德风险的存在。目前,我国缺乏完善的家庭财产登记制度,居民收入缺乏透明度,银行无法确切计算和查证居民收入水平。消费者在申请消费信贷时,有可能为获取更多的消费信贷而夸大自己的偿还能力,风险完全由银行承担。另外,消费者在取得消费信贷之后,在有偿还能力的情况下逃避债务,即为道德风险。以助学贷款为例,由于大学生毕业后,社会就业压力大,人才的流动十分频繁,原就读学校找不到人,造成贷款无法归还,道德风险因素较大。
三、商业银行防范消费信贷风险的对策建议
1、建立健全消费信贷相关法律法规
为了确保消费信贷市场的有序运行,应该尽快制定和颁布消费信贷法规,明确消费信贷活动中相关主体的职责义务和相关权利,合理分散信贷风险。建立健全消费信贷法规体系,一是尽快制定一部综合性的《个人消费信贷法》,对与个人信贷有关的问题进行明确规范,充实我国《担保法》中有关个人消费信贷的条款;二是要用法律条文明确规定对消费者失信行为的惩罚办法,用法律手段规范消费者的借贷行为;三是要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住房制度、医疗制度等相关制度,从而分散和共担个人信用风险。
2、逐步完善个人信用制度
个人信用制度的健全将有利于降低消费信贷的交易成本,抑制由信息不对称导致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因此,逐步完善个人信用制度是商业银行进行消费信贷风险管理必不可少的制度环节,是商业银行管理消费信贷风险的起点。完善个人信用制度,一方面要建立健全全社会范围的个人征信体系;另一方面要建立科学的个人信用评价体系。
我国个人征信系统使用尚处于初级阶段,仍需不断完善。应做到及时更新个人金融信息,做到电子化、集中化、及时化;同时,要加快不发达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全国征信系统信息,实现信息联网共享,满足银行放贷审核的需要。在建立全社会个人信用制度和信用档案的基础上,各银行还应结合自身业务特点制定具体的个人信用评价体系,以此作为放贷的基本标准,使之从源头上发挥防范消费贷款风险的作用。譬如,可以建立信用风险评分系统,通过给个人信用打分,严格划分客户的信用等级。首先对消费信贷的授信对象进行信用评分;然后再根据消费信贷对象的信用记录、消费信贷的担保方式、消费信贷项目等方面的情况对消费信贷授信对象的信用评分进行调整,得出该笔消费信贷业务的信用评分,确定其风险等级;对个人的还款意愿、还款能力进行预测,为最后的决策作依据。
3、完善银行内部信贷风险管理体系
必须严肃信贷纪律,责任明确到位,一旦出现问题按规定对有关责任人进行责任追究。贷前要严把信贷入口,有规划地发展个人消费信贷业务,严格规范各环节操作流程。在审核贷款申请时,主要侧重考虑以下几个因素:个人信用记录、个人负债比率、个人保险等。抵押担保并非万全之策,抵押品也存在风险,要明辨借款人的实际收入水平。贷中,进一步明确各操作岗位的关键所在,规范操作,做到任务、权限和责任的统一。贷后,从跟踪、监控入手,建立一套消费信贷风险的预警机制,加强贷款后的定期或不定期跟踪监控。贷款发放后,银行要密切关注客户的还款动态,当有拖延现象时,及时找出原因并采取措施。对于具有还款能力而故意不还者,从信函通知到口头通知、加收逾期贷款罚息,直至处理抵押物甚至诉诸法律。对于多次恶意拖欠贷款者,要将其列入“黑名单”,加大追讨力度,并拒绝再度贷款。对于贷款到期潜逃和下落不明的借款者,应提请公安等有关部门协助查寻。